用于将线的终端固定到表面电极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0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线的终端固定到表面电极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将线的终端固定到形成于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的夹具包括第一半圆柱形元件。第二半圆柱形元件被构造成附接到第一半圆柱形元件,以形成适于夹紧在圆柱形管周围的管状夹具结构。管状夹具结构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被构造成抵靠形成于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来牢固地保持线的终端。
【专利说明】用于将线的终端固定到表面电极的夹具

【背景技术】
[0001] 气管内导管包括电极,该电极被设计成与患者的声带接触,以在手术期间连接到 肌电图(EMG)监测装置时有利于监测声带的EMG。气管内导管为患者通气提供开放的气道, 并且在连接到合适的EMG监视器时有助于监测内在喉部肌肉系统的EMG活动。气管内导管 可提供在外科手术期间负责喉部肌肉系统的神经的连续监测。
[0002] 在气管内管中,线通常端接于导管上的表面电极处。将线端接于气管内导管的表 面电极处通常涉及柔性电路和导电环氧树脂的使用。然而,柔性电路是昂贵的,并且导电环 氧树脂可能较脏并且引起短路。


【发明内容】

[0003] -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将线的终端固定到形成于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的夹 具。该夹具包括第一半圆柱形元件。第二半圆柱形元件被构造成附接到第一半圆柱形元件, 以形成适于夹紧在圆柱形管周围的管状夹具结构。管状夹具结构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被 构造成抵靠形成于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而牢固地保持线的终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4]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EMG气管内导管的示意图,该气管内导管具有印刷 在管上的导电油墨电极。
[0005] 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1中所示气管内导管的一部分的近距离视图的示 意图。
[0006] 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1中所示气管内导管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0007] 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互连结构的立体图的示意图。
[0008] 图5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互连结构的侧视图的示意图。
[0009] 图6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互连结构的近端的仰视图的示意图。
[0010] 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互连结构的母元件的侧视图的示意图。
[0011] 图8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沿图5中的剖面线8-8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0012] 图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8中所示互连结构的横截面的立体图的示意图。
[0013] 图10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沿图6中的剖面线10-10的剖切立体图的示意图。
[0014] 图11是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互连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图1是不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EMG气管内导管100的不意图,该气管内导管具有 印刷在导管上的导电油墨电极。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1中所示气管内导管100 的一部分的近距离视图的示意图。气管内管100包括实心线102、配件104、封套充气导管 106、塑料(例如,PVC)管110、导电油墨电极112和主封套114。实心线102由互连结构108 连接到导电油墨电极112。管110将气体输送至肺部和从肺部输送气体。配件104被构造 成连接到呼吸机(未示出),以用于将空气注入肺部内和从肺部抽出空气。封套充气导管 106被构造成连接到压缩空气源(未示出)以对封套114充气。封套充气导管106与位于 管110的壁120中的管腔122 (图3)连通,并且管腔122与主封套114连通。在气管内导 管100被插入患者的气管中之后,导电油墨电极112感测EMG信号,该信号经由实心线102 输出到EMG处理机。
[0016] 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1中所示气管内导管100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如 图3所示,管腔122位于导管110的壁120中,以用于使封套114充气。导电油墨电极112 形成于壁120的外表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油墨电极112通过在管110上描绘或印 刷填充银的聚合物导电油墨或碳导电油墨而形成。导电油墨可得自各种可流动材料选项, 例如,银、碳、金、钼、钯、银钨合金、以及银钛合金。导电油墨可使用各种已知技术沉积在基 底上,例如,PAD印刷、丝网印刷、油墨喷射分配、数字印刷、微笔分配、涂漆、气相沉积和等离 子溅射。导电油墨可在神经监测应用中用于刺激和记录两种目的。
[0017] 将诸如线102的线端接于诸如电极112的表面电极处通常涉及柔性电路和导电环 氧树脂的使用。然而,柔性电路是昂贵的,并且导电环氧树脂可能较脏并且引起短路。在一 个实施例中,无焊接过盈配合夹具被用于互连结构108,并且线102的终端被夹在夹具108 的内表面和形成于导管110上的电极112之间。夹具108将线102的终端抵靠电极112而 牢固地保持,而不使用柔性电路、导电环氧树脂或焊接。
[0018] 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互连结构108的立体图的示意图。在图示实施例 中,互连结构108为管状夹具结构,其夹紧在导管110周围并且将实心线102中的每一个的 终端固定到导电油墨电极112中的相应的一个。互连结构108包括半圆柱形的公元件412 和半圆柱形的母元件434,半圆柱形的公元件412和半圆柱形的母元件434连接到一起以 形成管状夹具结构108。夹具结构108具有远端402和近端420。夹具结构108包括渐缩 的远端部分408、渐缩的近端部分416、以及定位在这两个端部部分408和416之间的圆柱 形中部410。两个渐缩的端部部分408和416被构造成抵靠管110形成摩擦配合或压缩配 合,从而防止结构108沿导管110滑动。
[0019] 公元件412包括两个柔性夹子436,而母元件434包括两个开口 432。夹子436中 的每一个包括突起430,突起430被构造成插入母元件434中的开口 432中相应的一个内, 并由此将公元件412和母元件434保持在一起。
[0020] 四个凹口 404形成于夹具108的远端402中(公元件412中的两个凹口 404和母 元件434中的两个凹口 404)。在一个实施例中,四个凹口 404围绕远端402的圆形周边基 本上均匀地间隔开,并且被构造成与管110上的电极112中的四个相应的电极纵向对齐。凹 口 404为电极112提供了间隙空间,以便夹具108的远端402在凹口 404之间的区域中接 触导管110,但在凹口 404的位置处不接触导管110,并且不接触电极112。
[0021] 四个凹口 418形成于夹具108的近端420中(公元件412中的两个凹口 418和母 元件434中的两个凹口 418)。在一个实施例中,四个凹口 418围绕近端420的圆形周边基 本上均匀地间隔开,并且被构造成与导管110上的电极112中的四个相应的电极纵向对齐。 凹口 418为实心线102提供了间隙空间,以便夹具108的近端420在凹口 418之间的区域 中接触导管110,但在凹口 418的位置处不接触导管110,并且不抵靠导管110挤压实心线 102。
[0022] 四个圆形孔406形成于夹具108的中部410中(公元件412中的两个孔406和母 元件434中的两个孔406),并且从夹具108的外表面414延伸至夹具108的内表面426。 在一个实施例中,四个孔406围绕中部410的周围基本上均匀地间隔开,并且与凹口 404和 418中相应的一个纵向对齐。
[0023] 两个矩形腔体428形成于中部410的内表面426中(公元件412中的一个腔体 428和母元件434中的一个腔体428)。两个腔体428在内表面426上面向彼此(即,腔体 围绕内表面426的周围间隔开约180度)。
[0024] 四个纵向浅沟槽422和四个纵向深沟槽424形成于夹具108的内表面426中(公 元件412中的两个浅沟槽422和母元件434中的两个浅沟槽422,以及公元件412中的两个 深沟槽424和母元件434中的两个深沟槽424)。浅沟槽422和深沟槽424中相应的一个 彼此纵向对齐,并且与凹口 404和418以及孔406中相应的一个纵向对齐。因此,夹具108 包括四套纵向对齐的凹口 404、孔406、凹口 418、浅沟槽422和深沟槽424。在一个实施例 中,四个浅沟槽422和四个深沟槽424围绕内表面426的周围基本上均匀地间隔开。浅沟 槽422中的每一个从孔406中相应的一个向近端和向远端纵向延伸。浅沟槽422中的每一 个从深沟槽424中相应的一个的远端向远端402中的凹口 404中相应的一个纵向延伸。深 沟槽424中的每一个从浅沟槽422中相应的一个的近端向近端420中的凹口 418中相应的 一个纵向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深沟槽424均比浅沟槽422宽约三倍且深三倍。
[0025] 浅沟槽422和深沟槽424被构造成接纳实心线102的终端,并且当夹具结构108 附接到导管110时抵靠电极112而保持终端。粘合剂可被插入孔406和凹口 404及418中 的一个或多个内,以在实心线102的终端和电极112之间提供更牢固的互连。
[0026] 图5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互连结构108的侧视图的示意图。如图 5所示,公元件412的柔性夹子436包括插入母元件434中开口 432内的突起430。另一个 夹子436被定位在夹具结构108的相对侧上。夹子436将公元件412和母元件434保持在 一起。夹子436可被向内推动以允许公元件412与母元件434分离。
[0027] 图6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互连结构108的近端420的仰视图的示 意图。如图6所示,浅沟槽422中的每一个与深沟槽424中的一个成对且纵向对齐。沟槽 422和424围绕内表面426的周围基本上均匀地间隔开。
[0028] 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互连结构108的母元件434的侧视图的 示意图。如图7所示,公元件412的两个柔性夹子436的突起430被插入母元件434中的 相应的开口 432内。夹子436将公元件412和母元件434保持在一起,并且可以被向内推 动以允许公元件412与母元件434分离。
[0029] 图8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沿图5中的剖面线8-8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如图8 所示,夹具结构108包括定位在内表面426的相对侧上的两个腔体428。公元件412上的两 个夹子436向下延伸进入母元件434的内部,并且夹子436的突起430向外延伸且穿过母 元件434中相应的开口 432。沟槽422围绕内表面426的周围基本上均匀地间隔开。
[0030] 图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8中所示互连结构108的横截面的立体图的示意 图。如图9所示,浅沟槽422从孔406中相应的一个向近端和向远端纵向延伸。浅沟槽422 从深沟槽424中相应的一个的远端向远端402中的凹口 404中相应的一个纵向延伸。
[0031] 图10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沿图6中的剖面线10-10的剖切立体图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实心线102中的一个的终端502已被置于夹具结构108内。实心线102的终 端502包括宽的近端部分504和窄的远端部分506。深沟槽424尺寸设计成接纳终端502 的宽的近端部分504。浅沟槽422尺寸设计成接纳终端502的窄的远端部分506。终端的 窄的远端部分506延伸横跨内表面426上的孔406。
[0032] 在图10中所示实施例中,总共四根实心线102可在不同的四组浅沟槽422和深沟 槽424处放置在夹具结构108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元件412和母元件434最初彼此分 离,以允许将实心线102的终端放置在夹具结构108内。公元件412和母元件434接着被 定位在导管510上,实心线102的终端中的每一个与导管110上的电极112中的相应的一 个对齐。公元件412和母元件434接着在导管110上被夹紧在一起。一旦公元件412和母 元件434已在导管110上夹紧在一起,夹具结构108就将实心线102的终端中的每一个抵 靠管110上的电极112中的相应的一个而牢固地保持。粘合剂可被插入孔406和凹口 404 及418中的一个或多个内,以在实心线102的终端和电极112之间提供更牢固的互连。在 另一个实施例中,公元件412和母元件434首先在导管110上夹紧在一起,然后将线102的 终端插入穿过凹口 418并进入沟槽422和424中。孔406允许使用者观察导管110,并且帮 助使用者确定电极112何时与孔406对齐。
[0033] 图11是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互连结构108-2的一部分的立体图的示意图。在 图示实施例中,互连结构108-2以与互连结构108(图4-10)基本上相同的方式构造,不同 的是孔406已被移除并且0形环腔体602已添加到结构108-2上。0形环腔体602被构造 成接纳适形的〇形环600。0形环腔体602形成于结构108-2的内表面426中,并且围绕圆 柱形中部410的整个内周侧向延伸。0形环腔体602垂直于沟槽422和424延伸,并且与浅 沟槽422中的每一个相交。
[0034] 在图示实施例中,在结构108-2和导管110之间的配合将不是过盈配合。当互连 结构108-2附接到导管110时,实心线102 (图10)的终端502的窄的远端部分506被放置 在0形环600的顶部上的沟槽422中,并且0形环600将终端502推抵电极112中相应的 一个。0形环600的使用有利于更容易的组装并放松公差要求。
[0035] -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将线的终端固定到形成于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的夹 具。该夹具包括第一半圆柱形元件和第二半圆柱形元件,该第二半圆柱形元件被构造成附 接到第一半圆柱形元件,以形成适于夹紧在圆柱形管周围的管状夹具结构。管状夹具结构 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被构造成抵靠形成于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来牢固地保持线的终 端。
[0036]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管状夹具结构包括定位在渐缩的远端部分和渐缩的近端部分 之间的圆柱形中部。渐缩的远端部分和渐缩的近端部分被构造成抵靠圆柱形管形成摩擦配 合。多个凹口形成于渐缩的远端部分的远端中,并且凹口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与在圆柱形 管上的表面电极对齐。多个凹口形成于渐缩的近端部分的近端中,并且凹口中的每一个被 构造成与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对齐。多个孔形成于圆柱形中部中,且孔中的每一个被构 造成与在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对齐。
[0037] 在一个实施例中,管状夹具结构的内表面包括形成于其中的多个沟槽元件,并且 沟槽元件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接纳线的终端并将该线的终端固定到形成于圆柱形管上的 表面电极。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沟槽元件中的每一个包括与深沟槽纵向对齐的浅沟槽,其中 深沟槽比浅沟槽更深且更宽。
[0038]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半圆柱形元件为母元件,并且第二半圆柱形元件为公元件, 夹子从公元件延伸,该夹子被构造成插入母元件中以将公元件和母元件附接在一起。根据 一个实施例的管状夹具结构的内表面被构造成抵靠形成于气管内导管的外表面上的表面 电极来牢固地保持线的终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管状夹具结构的内表面包括形成于其中的 〇形环腔体,该〇形环腔体被构造成接纳适形的〇形环,该〇形环将线的终端推抵形成于圆 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
[0039] 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圆柱形设备,该圆柱形设备包括具有外表面的圆柱形管。 电极形成于圆柱形管的外表面上。管状夹具结构被构造成夹紧在圆柱形管周围。管状夹具 结构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被构造成将线的终端牢固地保持到形成于圆柱形管上的电极中 相应的一个上。
[0040] 在一个实施例中,管状夹具结构包括定位在渐缩的远端部分和渐缩的近端部分之 间的圆柱形中部。多个凹口形成于渐缩的远端部分的远端中,并且凹口中的每一个被构造 成与在圆柱形管上的电极中的一个对齐。多个凹口形成于渐缩的近端部分的近端中,并且 凹口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与在圆柱形管上的电极中的一个对齐。多个孔形成于圆柱形中部 中,并且孔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与在圆柱形管上的电极中的一个对齐。
[0041] 在一个实施例中,管状夹具结构的内表面包括形成于其中的多个沟槽元件,并且 沟槽元件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接纳线的终端并将该线的终端固定到形成于圆柱形管上的 电极中的一个。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沟槽元件中的每一个包括与深沟槽纵向对齐的浅沟槽, 其中深沟槽比浅沟槽更深且更宽。在一个实施例中,管状夹具结构包括半圆柱形的母元件 和半圆柱形的公元件,夹子从该公元件延伸,该夹子被构造成插入母元件中以将公元件和 母元件附接在一起。
[0042] 还有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监测患者的喉部肌肉的EMG信号的设备。该设备 包括具有外表面的气管内导管。导电电极形成于气管内导管的外表面上。导电电极被构造 成当气管内导管被置于患者的气管中时接收来自喉部肌肉的EMG信号。导体分别联接到导 电电极并且被构造成将由导电电极接收的EMG信号传送到处理设备。管状夹具被构造成夹 紧在气管内导管周围并且使导体的终端与导电电极保持接触。
[0043] 虽然已就EMG气管内导管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文所公开的技术适 用于将线连接到形成于任何圆柱形物体或非平面表面上的表面电极。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 种低成本且可靠的方法,以用于将线连接到形成于(例如,印刷在)圆柱形表面上的电极, 而不使用柔性电路、导电环氧树脂和焊料。
[0044] 虽然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在不脱 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更改。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将线的终端固定到形成于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的夹具,包括: 第一半圆柱形元件; 第二半圆柱形元件,所述第二半圆柱形元件被构造成附接到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元件, 以形成适于夹紧在所述圆柱形管周围的管状夹具结构;并且 其中,所述管状夹具结构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被构造成抵靠形成于所述圆柱形管 上的表面电极来牢固地保持线的终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夹具结构包括定位在渐缩的远 端部分和渐缩的近端部分之间的圆柱形中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的远端部分和所述渐缩的近端 部分被构造成抵靠所述圆柱形管形成摩擦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并且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渐缩的远端部分的远端中的多个凹口,其中所述凹口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 与在所述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对齐。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并且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渐缩的近端部分的近端中的多个凹口,其中所述凹口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 与在所述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对齐。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并且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圆柱形中部中的多个孔,其中所述孔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与在所述圆柱形 管上的表面电极对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包括形成于其中的多个沟槽 元件,并且其中所述沟槽元件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接纳线的终端并将所述线的所述终端固 定到形成于所述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元件中的每一个包括与深沟槽 纵向对齐的浅沟槽。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沟槽比所述浅沟槽更深且更宽。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元件为母元件,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半圆柱形元件为公元件,所述公元件带有从所述公元件延伸的夹子,所述夹 子被构造成插入所述母元件中以将所述公元件和所述母元件附接在一起。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夹具结构的所述内表面被构造 成抵靠形成于气管内导管的外表面上的表面电极来牢固地保持线的终端。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包括形成于所述内表面中的 〇形环腔体,所述〇形环腔体被构造成接纳适形的〇形环,所述〇形环将线的终端推抵形成 于所述圆柱形管上的表面电极。
13. -种圆柱形设备,包括: 圆柱形管,所述圆柱形管具有外表面; 电极,所述电极形成于所述圆柱形管的所述外表面上;以及 管状夹具结构,所述管状夹具结构被构造成夹紧在所述圆柱形管周围,其中所述管状 夹具结构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被构造成将线的终端牢固地保持到形成于所述圆柱形管 上的所述电极中相应的一个。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圆柱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夹具结构包括定位在 渐缩的远端部分和渐缩的近端部分之间的圆柱形中部。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圆柱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渐缩的远端部分的远端中的多个凹口,其中所述凹口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 与在所述圆柱形管上的所述电极中的一个对齐。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圆柱形设备,并且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渐缩的近端部分的近端中的多个凹口,其中所述凹口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 与在所述圆柱形管上的所述电极中的一个对齐。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圆柱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圆柱形中部中的多个孔,其中所述孔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与在所述圆柱形 管上的所述电极中的一个对齐。
18.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圆柱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包括形成于所述内 表面中的多个沟槽元件,并且其中所述沟槽元件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接纳线的终端并将所 述线的所述终端固定到形成于所述圆柱形管上的所述电极中的一个。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圆柱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元件中的每一个包括 与深沟槽纵向对齐的浅沟槽,并且其中所述深沟槽比所述浅沟槽更深且更宽。
20. -种用于监测患者的喉部肌肉的EMG信号的设备,包括: 气管内导管,所述气管内导管具有外表面; 导电电极,所述导电电极形成于所述气管内导管的所述外表面上,所述导电电极被构 造成当所述气管内导管被置于所述患者的气管中时接收来自所述喉部肌肉的所述EMG信 号; 导体,所述导体分别联接到所述导电电极并且被构造成将由所述导电电极接收的所述 EMG信号传送到处理设备;以及 管状夹具,所述管状夹具被构造成夹紧在所述气管内导管周围并且使所述导体的终端 与所述导电电极保持接触。
【文档编号】A61B5/0488GK104144639SQ201280071074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4日
【发明者】W·李, S·W·贝内特, D·J·利特尔二世, M·C·V·斯坦尼斯洛斯, D·C·哈克尔 申请人:美敦力施美德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