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59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指出月经病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这类人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这类人宜祛淤止痛,活血通气。现代人缺乏运动,多为不通之症;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中医效果在于对病症的标本兼治为中医较好的方法,需要患者根据病情选择使用,不可因为误用西药而耽误就医。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血,如果气血调和,则月经通调。疏肝法需掌握郁结之主症。中医透过全面分析,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常由内因引起。其主角则是女性的阴脉之海“胞宫”,它对于女性的气血调和起着统筹全身的作用。古时中医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月经失调跟人体内的荷尔蒙分泌息息相关,女性的两大内分泌系统卵巢和肾有决定着整个内生殖系统的运转,它们的健康与否都对女性的月经起着重大作用。古今中外的医学家都在不断的探索,创造了大量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多数治疗药物都是“治标不治本”。一些药物还容易产生耐药性,一名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达一定时间之后就必须换药物品种,才能维持疗效,一些有效的配方只能因人用方,往往病因不对症而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二色补血草1-5份、鬼箭羽1-5份、活血莲1-5份、吴茱萸1-5份、柴胡1-5份、益母草
1-5份、合欢皮5-10份、龙牙草5-10份、小金樱5-10份、藏红花5_10份、马缨花5_10份、牡丹花5-10份、艾叶10-15份、玫瑰花10-15份、雪莲花10-15份、珊瑚草10-15份、肉苁蓉10-15份、龙眼肉10-15份、丹参15-20份、香附15-20份、白术15-20份、炙黄芪15-20份、紫河车15-20份、黄精15-20份;
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将上述原料混合加入2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后,大火煮开改文火煎40分钟,滤液备用;将药渣加入I倍量水,进行二次煎液25分钟,弃渣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分次服用。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二色补血草2-4份、鬼箭羽2-4份、活血莲2-4份、吴茱萸2-4份、柴胡2_4份、益母草
2-4份、合欢皮6-9份、龙牙草6-9份、小金樱6-9份、藏红花6_9份、马缨花6_9份、牡丹花
6-9份、艾叶11-14份、玫瑰花11-14份、雪莲花11-14份、珊瑚草11_14份、肉苁蓉11_14份、龙眼肉11-14份、丹参16-19份、香附16-19份、白术16-19份、炙黄芪16-19份、紫河车16-19份、黄精16-19份。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二色补血草3份、鬼箭羽3份、活血莲3份、吴茱萸3份、柴胡3份、益母草3份、合欢皮8份、龙牙草8份、小金樱8份、藏红花8份、马缨花8份、牡丹花8份、艾叶13份、玫瑰花13份、雪莲花13份、珊瑚草13份、肉苁蓉13份、龙眼肉13份、丹参18份、香附18份、白术18份、炙黄芪18份、紫河车18份、黄精18份。本发明涉及中药的药理及药性
二色补血草
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补血,止血,散瘀,调经,益脾,健胃。治崩漏,尿血,月经不调。①《甘肃中草药手册》〃补血益气,活血调经。治病后体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
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止血散瘀。治子宫功能性出血,宫颈癌及其它出血。〃
③《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止血活血。治肾盂肾炎,尿血。〃
主要功效为补血,止血,散瘀,调经,益脾,健胃。治崩漏,尿血,月经不调的一种草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癌,肾盂肾炎,尿血。鬼箭羽
卫矛,又叫鬼箭羽、鬼箭、六月凌、四面锋、蓖箕柴、四棱树、山鸡条子、四面戟、见肿消、麻药。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全年可采,割取枝条后,除去嫩枝及叶,晒干。或收集其翅状物,晒干。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之功效。性味苦;辛;寒。①《本经》味苦,寒。②《吴普本草》苦,无毒。③《药性论》有小毒。④《日华子本草》味甘涩。⑤《纲目》味酸涩。归经肝经。①《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功效与作用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主症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①《本经》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
②《别录》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③《药性论》破陈血,落胎。主中恶腰腹痛。④《唐本草》疗妇人血气。⑤《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破症结,止血崩、带下,杀腹脏虫,及产后血绞肚痛。⑥《概物名实图考》治肿毒。临床应用行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月经不调,产后淤血腹痛,跌打损伤肿痛。活血莲
别名八角乌
湖北、湖南称金杯盂、独角莲
福建称橐吾、铁冬苋、大马蹄、大马蹄香、马蹄当归、一叶莲;
性味归经辛、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散结消肿。用于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乳腺炎,痈疖肿毒。药用部分全草或根入药,全年可采.
作用功效性味苦、寒,无毒.行气活血,破瘀消肿,清热解毒,化腐生肌。吴茱萸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温,适用于脘腹胀痛,呕吐腹泻,呃逆吞酸,头痛,疝痛,月经痛。柴胡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益母草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合欢皮
性味归经甘;平。①《本经》甘,平。②《本草汇言》甘,温平。入心、肝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②《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功效作用安神解郁,活血消痈。主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扑伤痛。①《本经》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②《本草拾遗》杀虫。③《日华子本草》煎膏,消痈肿并续筋骨。④《纲目》和血,消肿,止痛。⑤《分类草药性》消瘰疬。⑥《动植物民间药》治咳嗽。⑦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气躁急、失眠及筋挛。龙牙草性味苦、涩,温。有止血,强心,强壮,止痢及消炎作用。治脱力劳乏,妇女月经不调,红崩白带,胃寒腹痛,赤白痢疾,吐血,咯血,肠风、尿血、子宫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症,①《滇南本草》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赤白带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②《百草镜》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扑吐血,血崩,痢,肠风下血。③《岭南采药录》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有时腰痛、发热。小金樱苦,平。①《生草药性备要》性温。”②《重庆草药》味苦,性平,无毒。”入心,肝,肺三经。功用主治散瘀,止血,消肿解毒。 治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痔疮,脱肛,疮毒,外伤性出血。藏红花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具有活血祛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恶露不行,腹中包块疼痛,跌扑损伤,忧郁痞闷,惊悸,温病发斑,麻疹。马缨花
性味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拔毒,止血,调经。主治骨髓炎、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月经不调。牡丹花
牡丹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将牡丹的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贵的中草药。其性微寒,味辛,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经之作用,还有降低血压、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寿。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气血活肺,容颜红润,改善月经失调,痛经,止虚汗,盗汗。艾叶
性味归经苦而辛,生温,熟热;入足太阴、蹶阴、少阴经。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主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玫瑰花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雪莲花
性味维吾尔医性质,二级湿热。中医微苦,温。
功能与主治维吾尔医补肾活血,强筋骨,营养神经,调节异常体液。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肺寒咳嗽,肾与小腹冷痛,白带过多等。中医温肾助阳,祛风胜湿,通经活血。用于风塞湿痹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小腹疼痛,月经不调。各地民间将雪莲花全草入药,主治雪肓、牙痛、风湿性关节炎、阳痿、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印度民间还雪莲花来治疗许多慢性病患者。如胃溃疡、痔疮、支气管炎、心脏病、鼻出血和蛇咬伤等症。在藏医藏药上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藏医学文献《月王药珍》和《四部医典》上都有记载。有祛风湿性关节炎,除寒化痰、壮阳补血、温暖子宫等功能。主治雪肓、牙痛、风湿性关节炎、阳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印度民间还用雪莲花来治疗许多慢性病患者。如胃溃疡、痔疮、支气管炎、心脏病、鼻出血和蛇咬伤等症。在藏医藏药上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已有对雪莲花的记载,称雪莲“性大热、能补精益阳”。经现代化化学成分分析,雪莲花草含生物碱、黄酮、兹醇、挥发油,含原糖和十六种氨基酸等等,其主要功能有散寒除湿、止痛、活血通经、暖宫散淤、强筋助阳,对医疗风湿疾病有特殊疗效。另经临床药学研究实践证明,雪莲花草入药,具有通经活血,暧宫散淤、散寒除湿、强筋助阳、止血、消肿之功能。对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肺寒咳嗽、宫寒腹痛、闭经、胎衣不下、阳痿和麻疹不透等症。珊瑚草
性味潘,凉。功用主治珊瑚草的功效为调和气血,止痛,治疗月经不调,神经性头痛以及便秘,有排毒功效。肉苁蓉
性味性温、味甘、咸;
功效养五脏,强阴,益精气。 龙眼肉
性味性温,味甜。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丹参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本草正义》:丹参,《本经》谓之微寒,陶弘景已疑其误,缪仲醇亦疑之,至张石顽乃改作微温。《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吴普本草》:治心腹痛。《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邢留热,久服利人。陶弘景溃酒饮之,疗风痹。《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鸣吼。《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香附
性味辛微苦甘,平。功能主治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白术
性味性温、味甘、苦。功效补气健脾,可用于倦怠少气、脾虚运化失司。炙黄芪
性味归经甘,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一般与党参等合并使用,用于补气之用。紫河车
性味甘咸、温。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益精。虚损、羸瘦、咳血气喘、劳热骨蒸、遗精等症。
黄精
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功能主治滋肾润脾,补脾益气。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配方
二色补血草lg、鬼箭羽lg、活血莲lg、吴茱萸lg、柴胡lg、益母草lg、合欢皮5g、龙牙草5g、小金樱5g、藏红花5g、马缨花5g、牡丹花5g、艾叶10g、玫瑰花10g、雪莲花10g、珊瑚草10g、肉苁蓉10g、龙眼肉10g、丹参15g、香附15g、白术15g、炙黄芪15g、紫河车15g、黄精 15g ;
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将上述原料混合加入2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后,大火煮开改文火煎40分钟,滤液备用;将药渣加入I倍量水,进行二次煎液25分钟,弃渣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分次服用。实施例2,配方
二色补血草2g、鬼箭羽2g、活血莲2g、吴茱萸2g、柴胡2g、益母草2g、合欢皮6g、龙牙草6g、小金樱6g、藏红花6g、马缨花6g、牡丹花6g、艾叶Hg、玫瑰花Hg、雪莲花Hg、珊瑚草Hg、肉苁蓉Hg、龙眼肉Hg、丹参i6g、香附ieg、白术ieg、炙黄芪ieg、紫河车ieg、黄精
16go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配方
二色补血草3g、鬼箭羽3g、活血莲3g、吴茱萸3g、柴胡3g、益母草3g、合欢皮8g、龙牙草8g、小金樱8g、藏红花8g、马缨花8g、牡丹花8g、艾叶13g、玫瑰花13g、雪莲花13g、珊瑚草13g、肉苁蓉13g、龙眼肉13g、丹参18g、香附18g、白术18g、炙黄芪18g、紫河车18g、黄精18g。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配方
二色补血草4g、鬼箭羽4g、活血莲4g、吴茱萸4g、柴胡4g、益母草4g、合欢皮9g、龙牙草9g、小金樱9g、藏红花9g、马缨花9g、牡丹花9g、艾叶Hg、玫瑰花Hg、雪莲花Hg、珊瑚草Hg、肉苁蓉Hg、龙眼肉Hg、丹参19g、香附19g、白术19g、炙黄芪19g、紫河车19g、黄精19g。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配方
二色补血草5g、鬼箭羽5g、活血莲5g、吴茱萸5g、柴胡5g、益母草5g、合欢皮10g、龙牙草10g、小金樱10g、藏红花10g、马缨花10g、牡丹花10g、艾叶15g、玫瑰花15g、雪莲花15g、珊瑚草15g、肉苁蓉15g、龙眼肉15g、丹参20g、香附20g、白术20g、炙黄芪20g、紫河车20g、黄精20g ;
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将上述原料混合加入2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后,大火煮开改文火煎40分钟,滤液备用;将药渣加入I倍量水,进行二次煎液2 5分钟,弃渣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分次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二色补血草1-5份、鬼箭羽1-5份、活血莲1-5份、吴茱萸1-5份、柴胡1-5份、益母草1-5份、合欢皮5-10份、龙牙草5-10份、小金樱5-10份、藏红花5_10份、马缨花5_10份、 牡丹花5-10份、艾叶10-15份、玫瑰花10-15份、雪莲花10-15份、珊瑚草10-15份、肉苁蓉 10-15份、龙眼肉10-15份、丹参15-20份、香附15-20份、白术15-20份、炙黄芪15-20份、 紫河车15-20份、黄精15-20份;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将上述原料混合加入2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后,大火煮开改文火煎40分钟,滤液备用;将药渣加入I倍量水,进行二次煎液25分钟,弃渣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分次服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二色补血草2-4份、鬼箭羽2-4份、活血莲2-4份、吴茱萸2-4份、柴胡2_4份、益母草2-4份、合欢皮6-9份、龙牙草6-9份、小金樱6-9份、藏红花6_9份、马缨花6_9份、牡丹花 6-9份、艾叶11-14份、玫瑰花11-14份、雪莲花11_14份、珊瑚草11_14份、肉苁蓉11-14 份、龙眼肉11-14份、丹参16-19份、香附16-19份、白术16-19份、炙黄芪16-19份、紫河车 16-19份、黄精16-1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二色补血草3份、鬼箭羽3份、活血莲3份、吴茱萸3份、柴胡3份、益母草3份、合欢皮 8份、龙牙草8份、小金樱8份、藏红花8份、马缨花8份、牡丹花8份、艾叶13份、玫瑰花13 份、雪莲花13份、珊瑚草13份、肉苁蓉13份、龙眼肉13份、丹参18份、香附18份、白术18 份、炙黄芪18份、紫河车18份、黄精18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二色补血草1-5份、鬼箭羽1-5份、活血莲1-5份、吴茱萸1-5份、柴胡1-5份、益母草1-5份、合欢皮5-10份、龙牙草5-10份、小金樱5-10份、藏红花5-10份、马缨花5-10份、牡丹花5-10份、艾叶10-15份、玫瑰花10-15份、雪莲花10-15份、珊瑚草10-15份、肉苁蓉10-15份、龙眼肉10-15份、丹参15-20份、香附15-20份、白术15-20份、炙黄芪15-20份、紫河车15-20份、黄精15-20份。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3007037SQ20131001486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孔建 申请人:孔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