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手术辅助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生手术时用于减轻上肢疲劳的手术辅助支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配合医生手术时用的手术辅助工具一般都是固定于手术台或者架设在地面上,这种传统的手术辅助工具只是为了夹持或悬挂某种医疗设备而方便医生取用,但并不能有效缓解医生因长时间屈曲手臂而造成的上肢疲劳。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能够穿戴于医生身上的手术辅助支具, 该手术辅助支具不但可以夹持或悬挂某种医疗设备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医生的上肢疲劳。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术辅助支具,该手术辅助支具能够穿戴在医生身上并通过设置支撑臂和托手来支撑医生的前臂,使医生的前臂在自然状态下就能保持屈曲的状态而不需消耗上肢的体能,而且本发明的手术辅助支具上还可以架设其他医疗辅助设备,用于有效地支持医生的手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手术辅助支具,包括托手、弹性连接件、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穿戴在使用者身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臂的支架,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托手和第二支撑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连接用以约束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铰接的活动角度。
进一步,所述支架采用硬性材料制成弯曲的条带,所述条带的中部置于胸前,条带的两端经两侧腋窝绕至后背并分别搭扣于两肩。
进一步,所述托手、弹性连接件、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各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二支撑臂分别与支架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托手为圆环形或半圆环形,所述圆环形或半圆环形托手的大小大小可调。
进一步,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或气压伸缩杆。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或第二支撑臂的长短可调。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支架制成一体。
进一步,所述托手以绕第一支撑臂垂线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支撑臂前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 臂与第二支撑臂之间万向铰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臂或第二支撑臂上设置有可沿支撑臂滑动的夹持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手术辅助支具,包括托手、弹性连接件、第一支撑臂、 第二支撑臂和穿戴在使用者身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臂的支架,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托手和第二支撑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连接用以约束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铰接的活动角度;所述支架采用硬性材料制成弯曲的条带,所述条带的中部置于胸前,条带的两端经两侧腋窝绕至后背并分别搭扣于两肩;所述托手为圆环形或半圆环形,所述圆环形或半圆环形托手的大小可调。手术时,医生将支架穿戴在身上,然后将前臂伸入到托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将支撑医生的前臂在胸前不费力地始终保持一定的屈曲角度, 使得医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需将体能消耗于保持前臂姿势上面,进而能够有效地缓解医生由于长时间手术所产生的上肢疲劳,而且在所述手术辅助支具的支撑下,能够使得医生手术时的手部更稳,手术更安全。
另外,将本发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或第二支撑臂的长短可调,可以进一步增加医生手术时手臂的自由度。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支撑臂或第二支撑臂上设置可沿支撑臂滑动的夹持件,用于安装其他辅助医疗设备,如医用照明灯、止血钳等可以辅助或方便医生取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支撑臂与支架制成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术辅助支具,包括托手1、弹簧3、第一支撑臂5、第二支撑臂6和穿戴在使用者身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臂的支架2,所述支架2采用硬性材料制成弯曲的条带,所述条带的中部置于胸前,条带的两端经两侧腋窝绕至后背并分别搭扣于两肩,所述第一支撑臂5的两端分别与托手I 和第二支撑臂6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6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轴套7与支架2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6端部设有杆头8,所述杆头8能够限制第二支撑臂6从固定轴套7中穿出, 使的第二支撑臂6只能向杆头8方向沿自身轴向滑动,所述托手以绕第一支撑臂(5)垂线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支撑臂前端;所述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臂5和第二支撑臂 6连接用以约束第一支撑臂5与第二支撑臂6铰接的活动角度。手术时,医生将支架2穿戴在身上,然后将前臂伸入到托手I中,所述第一支撑臂5和第二支撑臂6将支撑托手及医生的前臂,使医生的前臂在自然状态下总能保持屈曲的状态而不需消耗上肢的体能,从而能够有效地缓解医生由于长时间手术所产生的上肢疲劳。
作为替换方案,上述弹簧3可以替换成气压伸缩杆。
作为替换方案,上述托手I可以安装在第一支撑臂5端部的上面或者侧面。
作为替换方案,上述固定轴套7可用铰接件代替,将第二支撑臂6与支架2的连接方式变为铰接,使得第一支撑臂5可以向胸前方向转动,从而进一 步增强了本发明所述手术辅助支具的自由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臂5和/或第二支撑臂6的长短可调,本实施例中采用具有伸缩功能的连杆来达到上述目的。将所述第一支撑臂5设置成具有伸缩功能的连杆,使得第一支撑臂5的长度可以跟随医生上肢的前后摆动而变化,从而进一步增强医生上肢的活动自由度。将所述第二支撑臂6设置成具有伸缩功能的连杆,使得第二支撑臂6的长度可以跟随医生前臂的上下摆动而做相应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增强医生上肢的活动自由度。作为替换方案,上述第一支撑臂5可设置成圆弧形的伸缩连杆,以尽量拓宽医生的手术视野。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或3所示,所述托手I为圆环形或半圆环形,所述圆环形或半圆环形托手I的大小可调,采用粘扣可以达到大小可调的目的。将托手 I设置成大小可调,使得医生穿脱托手I更加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支撑臂6与支架2制成一体,将所述第一支撑臂5与第二支撑臂6的铰接设置为万向铰接。将所述第二支撑臂6与支架2制成一体可以降低本发明的零件使用数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或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臂5或第二支撑臂6上设置有可沿支撑臂滑动的夹持件4。设置夹持件以允许向本发明所述的支具上安装其他辅助医疗设备,如医用照明灯、止血钳等用以辅助医生手术或方便医生快速取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4的两端各连接一个采用软质材料制作的系带,所述系带从使用者的肩部延伸到胸前或腋下并与位于胸前或腋下的条带连接。 设置采用软质材料制作的系带可以使得支架4穿戴于使用者的身上后更加牢靠,进而保证手术辅助支具的安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术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手(I)、弹性连接件、第一支撑臂(5)、第二支撑臂(6)和穿戴在使用者身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臂(6)的支架(2),所述第一支撑臂(5)的两端分别与托手(I)和第二支撑臂(6)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6)的另一端与支架(2)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臂(5)和第二支撑臂(6)连接用以约束第一支撑臂(5)与第二支撑臂(6)铰接的活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采用硬性材料制成弯曲的条带,所述条带的中部置于胸前,条带的两端经两侧腋窝绕至后背并分别搭扣于两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手(I)、弹性连接件、第一支撑臂(5)和第二支撑臂(6)各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二支撑臂(6)分别与支架(2)的两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手(I)为圆环形或半圆环形,所述圆环形或半圆环形托手(I)的大小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3)或气压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5)和/或第二支撑臂(6)的长短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臂(6)与支架(2) 制成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手术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手以绕第一支撑臂(5)垂线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支撑臂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术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5)与第二支撑臂(6)之间万向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术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5)或第二支撑臂(6)上设置有可沿支撑臂滑动的夹持件(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辅助支具,包括托手、弹性连接件、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穿戴在使用者身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臂的支架,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托手和第二支撑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连接用以约束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铰接的活动角度。手术时医生将支架穿戴在身上,然后将前臂放置在托手中,在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的支撑下医生的前臂将始终在胸前保持屈曲状态,使得医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需将体能消耗于保持前臂姿势上面,进而能够有效地缓解医生手术时的上肢疲劳。
文档编号A61B19/00GK103054649SQ20131002012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王彬, 钟诚 申请人: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