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753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I 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疳症是指由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营养障碍的慢性疾病。积滞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肠胃疾病,临床以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为主要症状。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母”的说法。小儿疳积的病因:1、乳食不节,伤及脾胃。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及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2、脾胃虚寒薄弱。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乳食不节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病;3、其他。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虫症也常为本病的原因。中医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病,多由饮食,没有节制或腹内有寄生虫引起。小儿疳积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部胀满,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调,常有恶臭,舌苔厚腻,面色萎黄或苍白,毛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烦躁,睡卧不宁,啼声低小,四肢不温,发育障碍,腹部凹陷,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纹色淡。小儿疳积的诊断依据为:一、疳症。1、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2、 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15 40%,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赢瘦;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4、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5、因蛔虫引起者,谓之“蛔疳”,大便镜检可查见蛔虫卵;6、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7、出现肢体浮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者,血清总蛋白量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约在20g/L以下。二、积滞。1、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溏泄或便秘为特征;2、可伴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呕吐等症;
3、有伤乳食史;4、大便化验检查可见不消化食物残渣及脂肪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适宜儿童服用的特点,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
MTv ο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治疗小儿疳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配比,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术6-12份,鸡内金3-9份,雷丸15-21份,榧子9_15份,青果4_9份,麦芽9_15份,紫菀
5-9份,大枣6-15份,山楂6-12份,白薇4_9份,橘红3_9份,焦槟榔3_9份,甘草1.5-9份,山药15-30份,豆蘧3-6份,砂仁3-6份。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更优选配比,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术8-10份,鸡内金5-8份,雷丸17-20份,榧子10-14份,青果5_8份,麦芽10-14份,紫菀6-8份,大枣7-13份,山楂7-10份,白薇5-8份,橘红4_7份,焦槟榔4_8份,甘草
2-7份,山药18-25份,豆蘧4-5份,砂仁4_5份。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最佳配比,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术9份,鸡内金6份,雷丸18份,榧子12份,青果6份,麦芽12份,紫菀7份,大枣12份,山楂8份,白薇6份,橘红6份,焦槟榔5份,甘草4份,山药20份,豆蘧4.5份,砂仁4份。一种治疗小儿疳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白术、鸡内金、雷丸、榧子、青果、麦芽、紫毙、大率、山楂、白薇、橘红、焦槟榔、甘草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0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液合并再煎40分钟,加入豆蘧和砂仁,再煎20分钟,静置,再次过滤,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 ;
②将步骤①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质量的0.5-1.5倍,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再继续浓缩至稠膏,至相对密度为1.30-1.40 ;
③将山药制成粉,过目筛,加入步骤②所得的稠膏中;
④取适量糖粉于60°C烘1-2小时,置于适宜容器内,加入步骤③中所得稠膏搅拌混匀,调制成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目筛,制成湿颗粒;
⑤将步骤④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温度为60°C-80°C,冷却后干燥颗粒过12目筛,密封待用。5.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①静置22-28小时(优选静置25小时),再次过滤。6.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②乙醇用量为滤液质量的0.8-1.2倍(优选乙醇用量为滤液质量的1.0倍)。7.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②再继续浓缩至稠膏,至相对密度为1.33-1.38 (优选至相对密度为1.35)。8.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③将山药制成粉,过95-105目筛(优选100
目筛)。

9.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④软材过11-13目筛(优选软材过12目筛),制成湿颗粒。10.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⑤干燥温度为65°C-75°C (优选干燥温度为 70。。)。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每日早中晚饭后一小时取12克以开水冲服。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白术:味苦、甘,性温。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水肿。鸡内金:味甘,性平。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的功效,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泄泻,小儿疳积。雷丸:味微苦,性寒。有杀虫消积的功效,用于绦虫,钩虫,蛔虫病,小儿推积。榧子:味甘,性平。有杀虫消积、润燥通便的功效,用于钩虫,蛔虫病,小儿疳积,大便秘结。青果:味甘、酸,性平。有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麦芽:味甘,性平。有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效,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紫菀:味辛、苦,性温。有润肺下气、下咳止痰的功效,用于痰多咳嗽,新久咳嗽。大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
躁。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白薇:味苦、咸,性寒。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阴虚发热,骨蒸痨热,温邪伤营发热。橘红:味辛、苦,性温。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的功效,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呕恶痞闷。焦槟榔:味苦、辛,性温。有消食导滞的功效,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甘草: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心悸气短。山药:味甘,性平。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泄泻便溏。豆蘧:味辛,性温。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食积不消。砂仁:味辛,性温。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腕痞不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中药治疗小儿疳积的原理,选用的中药药材药性温和,且都具有消食积的功效,又造价低廉,长期使用亦不会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治疗小儿疳积较为理想的药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白术6克,鸡内金3克,雷丸15克,榧子9克,青果4克,麦芽9克,紫菀5克,大枣6克,山楂6克,白薇4克,橘红3克,焦槟榔3克,甘草1.5克,山药15克,豆蘧3克,砂仁3克。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白术、鸡内金、雷丸、榧子、青果、麦芽、紫毙、大率、山楂、白薇、橘红、焦槟榔、甘草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0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液合并再煎40分钟,加入豆蘧和砂仁,再煎20分钟,静置20小时,再次过滤,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 ;
②将步骤①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质量的0.5倍,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再继续浓缩至稠膏,至相对密度为1.30 ;
③将山药制成粉,过90目筛,加入步骤②所得的稠膏中;
④取适量糖粉于60°C烘1-2小时,置于适宜容器内,加入步骤③中所得稠膏搅拌混匀,调制成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0目筛,制成湿颗粒;
⑤将步骤④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温度为60°C,冷却后干燥颗粒过12目筛,密封待用。典型病例一林XX,男,4岁,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症状:患者消瘦面黄,毛发焦枯,饭量小,腹部胀满,还总是精神萎靡,吃过驱虫药物,打下蛔虫数条,去医院经诊断为疳积。病龄:1年。来诊时间:2011年7月25日;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每日早中晚饭后一小时取12克以开水冲服。服用15天,腹部胀满症状消失;月艮用40天,饭量开始增加,精神状况明显好转,服用3个月,毛发焦枯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5个月,患者体重开始增长,脸色回复正常,病愈;后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巩固疗效I个月,停药至今无复发。实施例2 —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白术8克,鸡内金5克,雷丸17克,榧子10克,青果5克,麦芽10克,紫菀6克,大枣7克,山楂7克,白薇5克,橘红4克,焦槟榔4克,甘草2克,山药18克,豆蘧4克,砂仁4克。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白术、鸡内金、雷丸、榧子、青果、麦芽、紫毙、大率、山楂、白薇、橘红、焦槟榔、甘草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煎 煮2次,第一次2.0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液合并再煎40分钟,加入豆蘧和砂仁,再煎20分钟,静置22小时,再次过滤,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 ;
②将步骤①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质量的0.8倍,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再继续浓缩至稠膏,至相对密度为1.35 ;
③将山药制成粉,过110目筛,加入步骤②所得的稠膏中;
④取适量糖粉于60°C烘1-2小时,置于适宜容器内,加入步骤③中所得稠膏搅拌混匀,调制成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2目筛,制成湿颗粒;
⑤将步骤④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温度为65°C,冷却后干燥颗粒过12目筛,密封待用。典型病例二吴XX,女,I岁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症状:患者出生3个月后常夜间哭闹,睡眠不安,厌食,呕吐,腹部涨满,体型偏瘦,不增长,后经医院诊断为疳积。病龄:7个月。来诊时间:2011年10月16日;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每日早中晚饭后一小时取12克以开水冲服。服用20天,夜间哭闹,睡眠不安症状明显好转;服用I个半月,食欲增加,呕吐,腹部涨满症状消退;服用3个月,新毛发长出,体重开始增加,各项不良症状完全消失,病愈;后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巩固疗效I个月,停药至今无复发。实施例3 —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白术10克,鸡内金8克,雷丸20克,榧子14克,青果8克,麦芽14克,紫菀8克,大枣13克,山楂10克,白薇8克,橘红7克,焦槟榔8克,甘草7克,山药25克,豆蘧5克,砂仁5克。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白术、鸡内金、雷丸、榧子、青果、麦芽、紫毙、大率、山楂、白薇、橘红、焦槟榔、甘草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0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液合并再煎40分钟,加入豆蘧和砂仁,再煎20分钟,静置28小时,再次过滤,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 ;
②将步骤①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质量的1.2倍,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再继续浓缩至稠膏,至相对密度为1.40 ;
③将山药制成粉,过100目筛,加入步骤②所得的稠膏中;
④取适量糖粉于60°C烘1-2小时,置于适宜容器内,加入步骤③中所得稠膏搅拌混匀,调制成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4目筛,制成湿颗粒;
⑤将步骤④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温度为75°C,冷却后干燥颗粒过12目筛,密封待用。实施例4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白术12克,鸡内金9克,雷丸21克,榧子15克,青果9克,麦芽15克,紫菀9克,大枣15克,山楂12克,白薇9克,橘红9克,焦槟榔9克,甘草 9克,山药30克,豆蘧6克,砂仁6克。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白术、鸡内金、雷丸、榧子、青果、麦芽、紫毙、大率、山楂、白薇、橘红、焦槟榔、甘草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0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液合并再煎40分钟,加入豆蘧和砂仁,再煎20分钟,静置30小时,再次过滤,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 ;
②将步骤①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质量的1.5倍,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再继续浓缩至稠膏,至相对密度为1.40 ;
③将山药制成粉,过120目筛,加入步骤②所得的稠膏中;
④取适量糖粉于60°C烘1-2小时,置于适宜容器内,加入步骤③中所得稠膏搅拌混匀,调制成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4目筛,制成湿颗粒;
⑤将步骤④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温度为80°C,冷却后干燥颗粒过12目筛,密封待用。典型病例三刘XX,男,6岁,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患者总是咳嗽,容易发烧,饭量开始减少,腹胀,且精神不振,好发脾气,睡眠不实,身体明显消瘦,面色蜡黄,毛发稀疏,去医院经诊断为疳积。病龄:8个月。来诊时间:2011年9月26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每日早中晚饭后一小时取12克以开水冲服。服用10天,咳嗽症状缓解,发烧症状消失;月艮用25天,咳嗽消失,饭量正常,服用2个月,精神状况好转,晚上睡眠正常;服用3个月半,面色正常,毛发恢复浓密,各项不良症状完全消失,病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期间无不良反应,停药至今无复发。实施例5 —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白术9克,鸡内金6克,雷丸18克,榧子12克,青果6克,麦芽12克,紫菀7克,大枣12克,山楂8克,白薇6克,橘红6克,焦槟榔5克,甘草4克,山药20克,豆蘧4.5克,砂仁4克。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是:①将白术、鸡内金、雷丸、榧子、青果、麦芽、紫毙、大率、山楂、白薇、橘红、焦槟榔、甘草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0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液合并再煎40分钟,加入豆蘧和砂仁,再煎20分钟,静置25小时,再次过滤,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5 ;
②将步骤①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质量的1.0倍,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再继续浓缩至稠膏,至相对密度为1.35 ;
③将山药制成粉,过100目筛,加入步骤②所得的稠膏中;
④取适量糖粉于60°C烘1-2小时,置于适宜容器内,加入步骤③中所得稠膏搅拌混匀,调制成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2目筛,制成湿颗粒;
⑤将步骤④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温度为70°C,冷却后干燥颗粒过12目筛,密封待用。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每日早中晚饭后一小时取12克以开水冲服。实验例
2011年5月一 2012年4月,共有200名患者使用。入选标准:被确诊为疳积的儿童,年龄1-4岁。200名患者随机均分为两大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实施例5所得中药组合物,每日三次于每日早中晚饭后一小时取12克以开水冲服。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两组均以30天为I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主要考察症状、体征指标:(1)食欲恢复情况:食欲明显改善人数;(2)精神恢复情况;(3)体重增长情况:取治疗前各组患者体重平均数为基础数据,治疗周期结束后,再次取各组患者体重平均数与治疗前数据比较;(4)身体其他指标
疗效情况判定标准:1、治愈: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身体各项指标有所恢复;3、无效:与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明显进步表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价情况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术6-12份,鸡内金3-9份,雷丸15-21份,榧子9_15份,青果4_9份,麦芽9_15份,紫菀5-9份,大枣6-15份,山楂6-12份,白薇4_9份,橘红3_9份,焦槟榔3_9份,甘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术8-10份,鸡内金5-8份,雷丸17-20份,榧子10-14份,青果5_8份,麦芽10-14份,紫菀6-8份,大枣7-13份,山楂7_10份,白薇5_8份,橘红4_7份,焦槟榔4_8份,甘草2-7份,山药18-25份,豆蘧4-5份,砂仁4_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术9份,鸡内金6份,雷丸18份,榧子12份,青果6份,麦芽12份,紫菀7份,大枣12份,山楂8份,白薇6份,橘红6份,焦槟榔5份,甘草4份,山药20份,豆蘧4.5份,砂仁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①将白术、鸡内金、雷丸、榧子、青果、麦芽、紫_、大率、山楂、白薇、橘红、焦槟榔、甘草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0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液合并再煎40分钟,加入豆蘧和砂仁,再煎20分钟,静置,再次过滤,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 ; ②将步骤①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质量的0.5-1.5倍,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再继续浓缩至稠膏,至相对密度为1.30-1.40 ; ③将山药制成粉,过目筛,加入步骤②所得的稠膏中; ④取适量糖粉于60°C烘1-2小时,置于适宜容器内,加入步骤③中所得稠膏搅拌混匀,调制成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目筛,制成湿颗粒; ⑤将步骤④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温度为60°C-80°C,冷却后干燥颗粒过12目筛,密封待用。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静置22-28小时(优选静置25小时),再次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乙醇用量为滤液质量的0.8-1.2倍(优选乙醇用量为滤液质量的1.0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再继续浓缩至稠膏,至相对密度为1.33-1.38 (优选至相对密度为1.3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将山药制成粉,过95-105目筛(优选100目筛)。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软材过11-13目筛(优选软材过12目筛),制成湿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干燥温度为65°C-75°C (优选干燥温度为70°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白术、鸡内金、雷丸、榧子、青果、麦芽、紫菀、大枣、山楂、白薇、橘红、焦槟榔、甘草、山药、豆蔻、砂仁组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缓解由小儿疳积引起的精神烦躁、面色苍白、厌食等症状,具有消食健脾健胃、安神的功效,对小儿疳积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无任何副作用的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
文档编号A61P1/14GK103191363SQ20131012673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发明者邹玉梅, 宓秀菊 申请人:杨邱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