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发生药物为基础的抗肿瘤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54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血管发生药物为基础的抗肿瘤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性的涉及肿瘤治疗领域,更具体地说,提供了具有协同或加和抗肿瘤效果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起源于肾脏的上皮细胞,发病原因还不很清楚,早期没有警示。多数肾癌病人以手术为治疗手段,然而超过50%的患者在诊断时即有转移或存在术后复发。转移性肾癌平均生存时间为13个月。RCC—般对化疗和放疗都不敏感。在以受体蛋白激酶(RTKs)做靶标之前,转移性肾癌只能用细胞因子干扰素a(IFNa )或白细胞介素2 (interleukin-2)来处理。但是,这些药剂的有效性很低(〈10%)。同时会产生较大的毒性作用。但是最近的几年中肾癌治疗有了革命性进展,因为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组药物,包括索拉非尼(sorafenib),舒尼替尼(sunitinib)等。这组药物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VEGFR)的信号传导途径来达到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关于肿瘤的血管生成,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Judah Folkman博士最早提出了“肿瘤生长依赖于其血管发生(tumor angiogenesis)”的观点。Folkman指出,一旦肿瘤发生,肿瘤细胞数量的增加,需要依赖于新毛细血管的形成。新生血管通过灌输方式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营养供给;如果没有新血管形成/血管发生,肿瘤的营养供给仅能靠基本的物理扩散。这就严重地限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之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Harold Dvorak博士发现了有一种血管通透性因子(VPF),在肿瘤组织内的内皮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中起作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Yuen Shing和Michael Klagsbrun纯化出首个血管生成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随后一个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被Napoleone Ferrara和Jean Plouet发现,并被证实就是Dvorak发现的血管通透性因子(VPF)。舒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这一类试剂就是通过选择性地结合受体蛋白激酶的ATP结合位点,从而抑制包括VEGFR等在内的受体蛋白激酶活性,继而影响到内皮细胞的生长和移动、血管通透性、周细胞(pericyte)的征召等,结果对肿瘤的血管发生造成抑制和破坏,导致肿瘤缺氧和营养物质,抑制了肿瘤活性,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坏死。2005年,索拉非尼在III期临床随机试验中相对安慰剂组表现出明显的延长晚期肾癌患者生存期的作用,FDA批准索拉非尼作为治疗晚期肾癌患者的二线用药。2006年,舒尼替尼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作为治疗晚期肾癌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一线用药。舒尼替尼组病人存活期的中间值(11个月)要比IFNa组(5个月)明显变长;在次要终点评估(secondary endpoint)中,舒尼替尼组28%的病人有显著的肿瘤缩小,而IFNa组仅有5%。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药物来抑制肿瘤血管发生现已成为治疗包括肾癌在内地的多种癌症的核心先进方法。但是,虽然病人肿瘤的生长受到阻碍,但是这种阻碍效果不够完全也不持久,抗药性继而产生。抗药性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是现在肾癌等研究的最重要前沿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血管发生药物为基础的抗肿瘤组合物,其中含有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抑制药物,即VEGFR抑制药物;另一种成分为达伟可西尼,组合物还包括二者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所述达伟可西尼,其英文名为Deoxyverrucosidin,为已知化合物,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报道。所述VEGFR药物是舒尼替尼,其英文名为Sunitinib,最先于2 0 0 6年被美国FD A批准治疗肾癌和对伊马替尼(imatinib)有抗性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而现在已开始被用于其他的肿瘤。2010年11月,索坦(Sutent),是舒尼替尼在Pfizer公司的商标名获得了欧盟委员会的批准可以用来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tumors).2011年5月,美国F D A也批准了舒尼替尼用来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舒尼替尼的有效性也正在其他很多肿瘤上试验,包括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接肠癌,而且初步结果显示:同此类药物治疗肾癌类似,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完全、不持久。针对性药物达伟可西尼的加入可有效解决其抗药性问题。所述舒尼替尼和达伟可西尼的质量比为:(10-70):40,优选(25-55):40,更优选40:40。所述抗肿瘤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胶囊或注射剂。我们根据分子通路的特点,选择针对性的药物,同VEGFR抑制药物一同使用,从根本上解决对VEGFR抑制药物抗药性的问题,大大增加肿瘤治疗的疗效。申请人首次发现在肾癌与肺癌细胞接受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舒尼替尼的过程中,达伟可西尼对杀死肿瘤细胞有巨大的协同效应,动物细胞试验结果均显示很成功,成功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未来包括这些不同肿瘤在内的各种肿瘤用抗VEGFR药物治疗产生的滞后抗药性问题。


图1为对786-0肾癌细胞移植模型治疗效果结果示意图。图2为对A549肺癌细胞移植模型治疗效果结果示意图。图3为组合物在细胞实验中的效果结果示意图。图4体外细胞缺氧与缺营养条件组合达伟可西尼的实验效果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应当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 抗肿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配方如下:
舒尼替尼40毫克
达伟可西尼40毫克
IN HCl940 微升
Tween 8050 微升50 mM的朽1檬酸缓冲液 5毫升 1%的聚乙二醇PEG-300 I毫升 无菌水加至总量至10毫升
配制方法为:
将40毫克舒尼替尼加入到940微升0.1N HCl中,加50微升Tween 80,再加5毫升50mM的柠檬酸缓冲液,和I毫升1%的聚乙二醇PEG-300,最后加水到10毫升,激烈震荡使之溶解;将40毫克达伟可西尼加到上述40毫克舒尼替尼/10毫升中。实施例2 配方如下:
舒尼替尼10毫克
达伟可西尼40毫克
IN HCl940 微升
Tween 8050 微升
50 mM的朽1檬酸缓冲液 5毫升
1%的聚乙二 醇PEG-300 I毫升
无菌水加至总量至10毫升
配制方法为:
将10毫克舒尼替尼加入到940微升0.1N HCl中,加50微升Tween 80,再加5毫升50mM的柠檬酸缓冲液,和I毫升1%的聚乙二醇PEG-300,最后加水到10毫升,激烈震荡使之溶解;将40毫克达伟可西尼加到上述10毫克舒尼替尼/10毫升中。实施例3 配方如下:
舒尼替尼70毫克
达伟可西尼40毫克
IN HCl940 微升
Tween 8050 微升
50 mM的朽1檬酸缓冲液 5毫升
1%的聚乙二醇PEG-300 I毫升
无菌水加至总量至10毫升
配制方法为:
将70毫克舒尼替尼加入到940微升0.1N HCl中,加50微升Tween 80,再加5毫升50mM的柠檬酸缓冲液,和I毫升1%的聚乙二醇PEG-300,最后加水到10毫升,激烈震荡使之溶解;将40毫克达伟可西尼加到上述70毫克舒尼替尼/10毫升中。实施例4 配方如下:
舒尼替尼25毫克
达伟可西尼40毫克
IN HCl940 微升
Tween 8050 微升50 mM的朽1檬酸缓冲液 5毫升 1%的聚乙二醇PEG-300 I毫升 无菌水加至总量至10毫升
配制方法为:
将25毫克舒尼替尼加入到940微升0.1N HCl中,加50微升Tween 80,再加5毫升50mM的柠檬酸缓冲液,和1毫升1%的聚乙二醇PEG-300,最后加水到10毫升,激烈震荡使之溶解;将40毫克达伟可西尼加到上述25毫克舒尼替尼/10毫升中。实施例5 配方如下:
舒尼替尼55毫克
达伟可西尼40毫克
IN HCl940 微升
Tween 8050 微升
50 mM的朽1檬酸缓冲液 5毫升
1%的聚乙二醇PEG-300 I毫升
无菌水加至总量至10毫升 配制方法为:
将55毫克舒尼替尼加入到940微升0.1N HCl中,加50微升Tween 80,再加5毫升50mM的柠檬酸缓冲液,和I毫升1%的聚乙二醇PEG-300,最后加水到10毫升,激烈震荡使之溶解;将40毫克达伟可西尼加到上述55毫克舒尼替尼/10毫升中。实施例6 配方如下:
舒尼替尼33毫克
达伟可西尼40毫克
IN HCl940 微升
Tween 8050 微升
50 mM的朽1檬酸缓冲液 5毫升
1%的聚乙二醇PEG-300 I毫升
无菌水加至总量至10毫升
配制方法为:
将33毫克舒尼替尼加入到940微升0.1N HCl中,加50微升Tween 80,再加5毫升50mM的柠檬酸缓冲液,和I毫升1%的聚乙二醇PEG-300,最后加水到10毫升,激烈震荡使之溶解;将40毫克达伟可西尼加到上述33毫克舒尼替尼/10毫升中。实施例7 配方如下:
舒尼替尼48毫克
达伟可西尼40毫克
IN HCl940 微升
Tween 8050 微升50 mM的朽1檬酸缓冲液 5毫升 1%的聚乙二醇PEG-300 I毫升 无菌水加至总量至10毫升
配制方法为:
将48毫克舒尼替尼加入到940微升0.1N HCl中,加50微升Tween 80,再加5毫升50mM的柠檬酸缓冲液,和I毫升1%的聚乙二醇PEG-300,最后加水到10毫升,激烈震荡使之溶解;将40毫克达伟可西尼加到上述48毫克舒尼替尼/10毫升中。实施例8对786-0肾癌细胞移植模型治疗效果评价
将5百万个786-0肾癌细胞皮下注射到16个免疫缺陷裸鼠里,并让他们长到直径10_。然后将老鼠分为4个组,分别用空白试剂,即作空白对照、与组合物中等量的舒尼替尼、于组合物中等量的达伟可西尼、实施例1所制备的组合物制剂来进行口服处理,口服剂量均为10ml/kg。每隔5天测量肿瘤在垂直2个方向的大小。如图1所示,注射组合物后的肿瘤大小有效得到控制,抑制率将近100%,是单独使用舒尼替尼药物的约5倍。实施例9对A549肺癌细胞移植模型治疗效果评价
将5百万个A549肺癌细胞皮下注射到免疫缺陷裸鼠里,并让他们长到直径10mm。然后将老鼠分为4个组,分别用空白试剂,即作空白对照、与组合物中等量的舒尼替尼、于组合物中等量的达伟可西尼、实施例1所制备的组合物制剂来进行口服处理,口服剂量均为10ml/kg。每隔5天测量肿瘤在垂直2个方向的大小。如图2所示,注射组合物后的肿瘤大小有效得到控制,抑制率将近100%,是单独使用药物的约4倍。实施例10
肾癌细胞786-0与肺癌细胞A549分别与空白试剂、150nM达伟可西尼、150nM舒尼替尼或实施例1-5任一项所述配方的组合物孵育48小时,所述组合物的加入量为保证最终舒尼替尼的浓度为150 nM,然后分析存活的细胞水平,用Promega的单溶液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即:CellTiter 96 AQueous One Solution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 来分析,这是一个敏感而准确的测定活细胞水平(细胞繁殖+细胞毒性)的方法。如图3所示,对肾癌细胞786-0的抑制作用,组合物的抑制率达到69%,远远优于单用舒尼替尼的10%和单用达伟可西尼的7% ;同样,在肺癌细胞A549中,组合物的抑制率达到71%,远远优于单用舒尼替尼的13%和单用达伟可西尼的5%。经试验证明,实施例2-7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配比,分别经过实施例8-10所述的检测方法进行效果验证,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同样表明二者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实施例11
肾癌细胞786-0与肺癌细胞A549分别与空白试剂、150nM达伟可西尼,在缺氧缺营养或正常条件下分别进行孵育48小时,其中缺氧指氧含量0.5%,缺营养指无糖,然后分析存活的细胞水平,用Promega的单溶液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来分析。其中缺氧缺营养的条件即为VEGFR抑制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细胞实验中可用来代替此类药物的作用,视为同样的细胞模型。

如图4所示,通过缺氧缺营养代替VEGFR抑制类药物,如舒尼替尼,与达伟可西尼组合时有同样的效果,在肾癌细胞786-0与肺癌细胞A549中抑制率分别达到82%和88%,进一步证实了 2者合用的协同作用。从而说明VEGFR抑制类药物与达伟可西尼组合使用,具有很好的 协同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血管发生药物为基础的抗肿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抑制药物和达伟可西尼,及二者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血管发生药物为基础的抗肿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抑制药物是舒尼替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血管发生药物为基础的抗肿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舒尼替尼和达伟可西尼的质量比为(10-70) :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血管发生药物为基础的抗肿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舒尼替尼和达伟可西尼的质量比为(25-55) :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血管发生药物为基础的抗肿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舒尼替尼和达伟可西尼的质量比为40:40。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血管发生药物为基础的抗肿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胶囊或注射剂。
全文摘要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血管发生药物为基础的抗肿瘤组合物,其中含有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抑制药物,即VEGFR抑制药物;另外,我们根据分子通路的特点,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达伟可西尼(Deoxyverrucosidin),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同VEGFR抑制药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同使用,从根本上解决对VEGFR抑制药物抗药性的问题,大大增加肿瘤治疗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K31/366GK103251586SQ20131013581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8日
发明者朱曙东 申请人:朱曙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