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92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CHD是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绝大(95%-99%)多数,因此,习惯上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同义词。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本虚可有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且又可相互为病,其病机为心脉痹阻,其病位以心为主,并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附着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致使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通过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当心脏负荷突然增加,需血量增加,超过了冠状动脉供血的代偿能力,或需血量不增加,但冠脉痉挛、减少了血流量、或上述因素同时存在,都可引起心脏急剧、暂时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产生疼痛感觉的直接因素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时,过多的代谢物如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及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而产生痛觉及各种不适,这种不适感有的也可以累及胃肠道、颈部、牙齿及后背等。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2、冠状动脉痉挛: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围绕着冠状动脉痉挛是否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因这一问题进行争论。有人对心脏猝死病例进行研究发现,其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仅为30%,在发作后12小时内死亡的患者中也只占50%,故认为至少有相当部分病例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近年来,由于心血管造影技术的开展,已证实冠状动脉痉挛可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死。3、炎症性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炎症可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而造成缺血性心脏病,例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巨细胞性动脉炎、Wegener肉芽肿病等均可累及冠状动脉。此外,梅毒性主动脉炎亦可造成冠状动脉口狭窄,但都比较少见。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类型有:1.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心肌无组织形态改变。2.心绞痛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时性心肌供血不足所引起。心肌多无组织形态改变。3.心肌梗塞症状严重, 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中最严重的类型,病死率较高。
目前,中医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证候,有各种治法,目前多采用活血化瘀、芳香温通、通阳宣痹、滋阴潜阳、益气养阴等治疗方法。尤其是活血化瘀法,此法适用于冠心病属心血瘀阻者,多见胸闷、心痛,疼痛固定,痛如锥刺,舌质紫暗,或舌下有瘀点瘀斑,脉沉弦或弦涩,采取这种治法,能疏通心脉,消散瘀滞,心痛可止。虽然国内心内科专家治疗方案较多,但大多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能根治、成本高、治疗过程复杂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其对冠心病有特殊疗效,具有安全有效、见效快、作用持久、标本兼治、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玉竹20 30份,山茱萸10 15份,地榆10 15份,炒酸率仁5 8份,蒲公英5 8份,沙参20 30份,三七30 40份,菟丝子5 15份,党参15 30份,熟地10 15份,金银花10 20份,白芍10 20份,白茅根5 15份,血竭20 35份,细辛15 25份,地锦草5 20份。优选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玉竹25份,山茱萸13份,地榆13份,炒酸枣仁6份,蒲公英6份,沙参25份,三七35份,菟丝子10份,党参25份,熟地13份,金银花15份,白芍15份,白茅根10份,血竭25份,细辛20份,地锦草15份。所述药物制剂的剂型为水丸、蜜丸、片剂、粉剂、胶囊剂中的任一种,以胶囊剂为例,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干研细粉,过300目筛,装入I号胶囊,即得,每粒含生药0.5g左右。用法与用量:口服,每天三次,饭后服用,每次Ig左右(2粒胶囊),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见效,2 3个疗程即明显好转或康复。副作用及禁忌症 :经临床疗效观察,病人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孕妇及过敏体质患者禁用。本发明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组方突出了中医理论在治疗过程中的特点,10天为一疗程,I 5天见效,2 3个疗程即明显好转或康复。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以下优点:1、为纯天然中药,毒副作用小,治疗作用独特。2、见效快,疗效确切,经临床400多例患者的应用验证,总有效率可达97.9%。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配方为:玉竹25克,山茱萸13克,地榆13克,炒酸枣仁6克,蒲公英6克,沙参25克,三七35克,菟丝子10克,党参25克,熟地13克,金银花15克,白芍15克,白茅根10克,血竭25克,细辛20克,地锦草15克。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干研细粉,过300目筛,装入I号胶囊,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每天三次,饭后服用,每次2粒,10天为一个疗程。实施例2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配方为:玉竹22克,山茱萸12克,地榆14克,炒酸枣仁7克,蒲公英6克,沙参22克,三七38克,菟丝子12克,党参20克,熟地12克,金银花18克,白芍18克,白茅根8克,血竭22克,细辛22克,地锦草10克。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干研细粉,过300目筛,装入I号胶囊,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每天三次,饭后服用,每次2粒,10天为一个疗程。实施例3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配方为:玉竹28克,山茱萸14克,地榆12克,炒酸枣仁6克,蒲公英7克,沙参28克,三七32克,菟丝子8克,党参28克,熟地14克,金银花12克,白芍12克,白茅根13克,血竭30克,细辛18克,地锦草18克。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干研细粉,过300目筛,装入I号胶囊,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每天三次,饭后服用,每次2粒,10天为一个疗程。实施例4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配方为:玉竹20克,山茱萸15克,地榆10克,炒酸枣仁8克,蒲公英5克,沙参30克,三七30克,菟丝子15克,党参15克,熟地15克,金银花10克,白芍20克,白茅根5克,血竭35克,细辛15克,地锦草20克。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干研细粉,过300目筛,装入I号胶囊,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每天三次,饭后服用,每次2粒,10天为一个疗程。实施例5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配方为:玉竹30克,山茱萸10`克,地榆15克,炒酸枣仁5克,蒲公英8克,沙参20克,三七40克,菟丝子5克,党参30克,熟地10克,金银花20克,白芍10克,白茅根15克,血竭20克,细辛25克,地锦草5克。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干研细粉,过300目筛,装入I号胶囊,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每天三次,饭后服用,每次2粒,10天为一个疗程。临床资料:1、资料:病例资料:选具有完整门诊资料及住院患者8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0例,对照组400例。治疗组年龄在45 73岁,病程2 13年。对照组年龄在45 74岁,病程
1.5 13年。男女之比和病程经卡方检验(P > 0.05)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治疗,每天分3次饭后口服,每次2粒,10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醇脂IOmg Tid,心可舒4片Tid。治疗三个疗程后观察疗效。3、评价标准:治愈: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好转:心电图T波由倒置恢复正常或低平,疼痛大为减轻,恶心、呕吐等症状轻微或基本消失。无效: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症状无明显变化。4、统计学方法:两组临床用卡方检验,两组间比较,RIDUT检验,结果如表I所示。表1.两组治愈率对照表组别 例数 治愈人数好转人数无效数有效率(%)
治疗组 43032398997.9%
对照组 4001811655486.5%4、副作用及禁忌症:畐Ij作用:经临床疗效观察,病人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禁忌症:孕妇及过敏体质患者禁用。典型病例:病例1:刘某,女,57岁,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活动后加重,时而伴有恶心呕吐,经常出现心绞痛发作,诊为冠心病。服用实施例1的胶囊剂,每天分3次饭后口服,每次2粒,10天为一个疗程。大约一周后,心绞痛得以控制,服用三个疗程后,恢复正常,随诊半年,无复发。病例2:崔某某,男,49岁,患有反复发作性胸痛6年,伴有失眠多梦,精神不佳,疼痛发作时恶心呕吐。被诊心绞痛,常年服药治疗效果欠佳。后改为服用实施例1的胶囊剂,每天分3次饭后口服,每次2粒,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症状缓解,三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巩固疗效,随诊2年未复发。病例3:陈某某,女,41岁,患有反复发作性心绞痛2年,心电图示:心肌劳累,“T”波倒置。被诊为冠心病,常年服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自服用实施例1的胶囊剂治疗后(每天分3次饭后口服,每次2粒,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症状缓解,三个疗程后疼痛消失,继续服药三个疗程 巩固疗效,复查心电图明显好转,随诊2年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玉竹20 30份,山茱萸10 15份,地榆10 15份,炒酸率仁5 8份,蒲公英5 8份,沙参20 30份,三七30 40份,菟丝子5 15份,党参15 30份,熟地10 15份,金银花10 20份,白芍10 20份,白茅根5 15份,血竭20 35份,细辛15 25份,地锦草5 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玉竹25份,山茱萸13份,,地榆13份,炒酸枣仁6份,蒲公英6份,沙参25份,三七35份,菟丝子10份,党参25份,熟地13份,金银花15份,白芍15份,白茅根10份,血竭25份,细辛20份,地锦草15份。
3.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各原料药,干研细粉,过300目 筛,装入胶囊,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的玉竹20~30份,山茱萸10~15份,地榆10~15份,炒酸枣仁5~8份,蒲公英5~8份,沙参20~30份,三七30~40份,菟丝子5~15份,党参15~30份,熟地10~15份,金银花10~20份,白芍10~20份,白茅根5~15份,血竭20~35份,细辛15~25份,地锦草5~20份。治疗时,口服,10天为一疗程,一般一个疗程见效,2~3个疗程即明显好转或康复。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以下优点1、为纯天然中药,毒副作用小,治疗作用独特。2、见效快,疗效确切,经临床400多例患者的应用验证,有效率可达97.9%。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191326SQ20131013924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2日
发明者刘学梅 申请人:刘学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