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景天烧伤喷雾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477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红景天烧伤喷雾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景天烧伤喷雾剂,它主要是以红景天、儿茶、甘草、黄连、白芷、红花、地榆、冰片、甘油、乙醇等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经不同预处理后,按比例配置成膏剂,有良好的防水隔菌、抗炎消肿、透气收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皮肤烧伤等症状。本发明技术属于烧伤临床治疗领域。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采用多种中草药协同作用,能有效隔离创面并很快渗入组织内,保护已暴露损伤的神经末梢免受致痛物质的刺激;迅速吸收组织内残留余热、同时改善於滞的微循环,阻断烧伤组织进行性坏死,减轻组织损伤;全方位地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快烧、烫、灼伤的止皮覆盖,无疤痕,缩短愈合时间。
【专利说明】红景天烧伤喷雾剂
[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景天烧伤喷雾剂,它主要是以红景天、儿茶、甘草、黄连、白芷、红花、地榆、冰片、甘油、乙醇等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经不同预处理后,按比例配置成膏剂,有良好的防水隔菌、抗炎消肿、透气收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皮肤烧伤等症状。本发明技术属于烧伤临床治疗领域。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采用多种中草药协同作用,能有效隔离创面并很快渗入组织内,保护已暴露损伤的神经末梢免受致痛物质的刺激;迅速吸收组织内残留余热、同时改善於滞的微循环,阻断烧伤组织进行性坏死,减轻组织损伤;全方位地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快烧、烫、灼伤的止皮覆盖,无疤痕,缩短愈合时间。
[0002]【背景技术】烧伤亦称烫伤,机体直接接触高温物体或受到强的热辐射所发生的变化。烧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为四度。第一度:因血管麻痹而充血。第二度:形成充满血清的烧伤水疱。第三度:组织坏死。第四度:组织的炭化。疤痕增生是烧伤病人创面愈合后严重后遗症,主要由于创面本身愈合过程中的病理改变所致。据统计,疤痕增生的伤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占70-80% ;有色人种和疤痕体质的人,都有发生疤痕过度增生的倾向;化学烧伤、凝固汽油烧伤,常产生严重疤痕;烧伤越深(深二度以上创面),疤痕增生越明显;创面感染常会增加疤痕形成的机会和严重程度;疤痕挛缩和增生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0003]由于对疤痕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目前还没有防治疤痕的特效药物,但早期预防对疤痕增生和挛缩有一定效果。预防措施主要有:深度创面应防止和控制感染,只要全身情况允许,尽早进行手术植皮;创面一旦愈合,即尽早坚持用弹力绷带或弹力套加压,使用时昼夜坚持,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疤痕挛缩和增生;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减轻疤痕挛缩引起的功能障碍。目前多主张在烧伤治疗过程中即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如果病人积极配合,常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0004]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干燥根和根茎,性平、味涩,具有改善睡眠、生血活血、抗脑缺氧、抗疲劳、活血止血、清肺止咳、化淤消肿、解热退烧、滋补元气等功效;夕卜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烧烫伤。本发明采用红景天作为治疗烧伤主要作用成分,能有效隔离创面并很快渗入组织内,保护已暴露损伤的神经末梢免受致痛物质的刺激;迅速吸收组织内残留余热、同时改善於滞的微循环,阻断烧伤组织进行性坏死,减轻组织损伤;全方位地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快烧、烫、灼伤的止皮覆盖,无疤痕,缩短愈合时间。
[000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采用红景天、儿茶、甘草、黄连、白芷、红花、地榆、冰片、甘油、乙醇为主要成分运用现代技术精心炮制而成,外用于烧伤创面后,立即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抗菌抑菌、祛腐生肌的功效,能使烧伤的坏死痂皮或焦痂迅速液化脱离,避免了烧伤创面脓毒症的发生。
[0006]本发明选择的配方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0-6.0、儿茶3.0-6.0、甘草 2.0-4.0、黄连 1.0-3.0、白芷 1.0-3.0、红花 0.1-1.0、地榆 0.1-1.0、冰片 0.1-1.0、甘油 3.0-6.0、乙醇 60.0-70.0,水加至 100。
[0007]红景天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应用历史悠久,两千多年前,青藏高原的人就以它入药,以强身健体,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民间常用来煎水或泡酒,以消除劳累或抵抗山区寒冷。同时还防病健体和滋补益寿。因其有扶正固体、补气养血、滋阴益肺的神奇功效,历代藏医将其视为“吉祥三宝”。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苏联科学家发现,它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可以协助身体回复稳态。也就是说红景天能提高身体对抗各种来自化学、生物或物理因素的刺激。有关红景天的研究,除了传统的抗压功能外,科学家还专注一些新发现,包括抗癌及抗糖尿病等。外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烧烫伤。
[0008]儿茶无臭,味涩,先苦后甜。含儿茶鞣酸20?50%,儿茶精2?20%及表儿茶酚、粘液质、脂肪油、树胶及蜡等。儿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于常见治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其叶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儿茶具有收湿生肌敛疮之效,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0009]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
[0010]黄连别名王连、支连。性味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0011]白芷性温,味辛微甘,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燥湿止带,用于乳房疼痛、肿痛、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水煎剂对大肠杆菌、采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人体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芷还具有消炎、解热镇痛、活络散结,与其他中药结合可用于治乳腺结块等作用。白芷外用为美容要药。《本草纲目》谓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古代美容方中多用之。
[0012]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适用各种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红花种子油中含有较高的亚油酸,有降低血脂及血清胆固醇、软化和扩张动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液循环、调节心脏和老化了的内分泌系统的效果。红花种子油也是良好的工业和医药用油。还可作油漆、精密机件的喷漆和涂料,也是制造醇酸树脂的原料。在医药上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八和0的稳定剂。榨油后的饼柏含丰富的蛋白质,可作精饲料喂养牲畜。
[0013]地榆含有鞣质,具有收敛作用,能止泻和止血。外用炒地榆粉,对兔及狗的II度、III度实验性烫伤面有显著收敛作用,能使渗出减少、感染及死亡率降低。但从地榆中提取出的鞣质或市售之鞣酸,对烧伤的疗效均不如地榆粉。提示地榆治疗烧伤的有效成分除了所含鞣质外,尚有其他因素参与。地榆对去神经组织上的烧伤的疗效比没有去神经组织上的疗效稍差。体外实验证明:地榆100%的煎液对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及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某些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在0.51118加1时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有报告认为,地榆的抗菌作用与其中所含鞣酸有关。
[0014]冰片,又名片脑、桔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是近乎于纯粹的右旋龙脑。亦有用化学方法合成。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肝、肺经;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其可用于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0015]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是:
(1)红景天、儿茶、甘草、黄连、白芷、红花、地榆按比例混合,放入90%乙醇中浸泡一个月;
(2)称量适量冰片,并用90%乙醇溶解冰片;
(3)将溶解后的冰片兑入药液中,并混合均匀;
(4)按比例加入甘油,混合均匀;
(5)加入适量水,调节药液中乙醇浓度为60-70%;
(6)随即抽样,检验合格后,分装、贴标、密封。
[0016]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不含任何激素,采用野生药材,无毒副作用;
(2)能有效隔离创面并很快渗入组织内,保护已暴露损伤的神经末梢免受致痛物质的刺激;
(3)迅速吸收组织内残留余热、同时改善於滞的微循环,阻断烧伤组织进行性坏死,减轻组织损伤;
(4)加快烧、烫、灼伤的止皮覆盖,无疤痕,缩短愈合时间;
(5)使用量少、稳定性好,工艺简单;
(6)有良好的顺从性,适用于治疗烧伤等症状。
[00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按照下表所列数据(重量百分比及其所述步骤进行配置:
配方一:
红景天 3.0-4.0、儿茶 3.0-4.0、甘草 2.0-3.0、黄连 1.0-2.0、白芷 2.0-3.0、红花0.1-1.0、地榆 0.1-1.0、冰片 0.1-1.0、甘油 5.0-6.0、乙醇 65.0-70.0,水加至 100。
[0018]配方二:
红景天 5.0-6.0、儿茶 5.0-6.0、甘草 2.0-3.0、黄连 1.0-2.0、白芷 1.0-2.0、红花0.1-1.0、地榆 0.1-1.0、冰片 0.1-1.0、甘油 5.0-6.0、乙醇 68.0-70.0,水加至 100。
[0019]配方三:
红景天 3.0-5.0、儿茶 5.0-6.0、甘草 3.0-4.0、黄连 2.0-3.0、白芷 1.0-2.0、红花0.1-1.0、地榆 0.1-1.0、冰片 0.1-1.0、甘油 3.0-4.0、乙醇 60.0-65.0,水加至 100。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景天烧伤喷雾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配方(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红景天3.0-6.0、儿茶3.0-6.0、甘草2.0-4.0、黄连1.0-3.0、白芷1.0-3.0、红花0.1-1.0、地榆 0.1-1.0、冰片 0.1-1.0、甘油 3.0-6.0、乙醇 60.0-70.0,水加至 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景天烧伤喷雾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制备工艺: (1)红景天、儿茶、甘草、黄连、白芷、红花、地榆按比例混合,放入90%乙醇中浸泡一个月; (2)称量适量冰片,并用90%乙醇溶解冰片; (3)将溶解后的冰片兑入药液中,并混合均匀; (4)按比例加入甘油,混合均匀; (5)加入适量水,调节药液中乙醇浓度为60-70%; (6)随即抽样,检验合格后,分装、贴标、密封。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4415126SQ201310381127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王海玲 申请人:青岛医防消毒专业技术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