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子脉动能量的增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6700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电离子脉动能量的增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离子脉动能量的增强器,它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盖、电离子接收器、隔离核、发射电极、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绝缘壳体、电离子接收器和隔离核从外到内依次套置;所述发射电极位于隔离核空腔内;所述第一导线与发射电极连接,另一端连接电离子发生器;所述第二导线与电离子接收器连接,另一端连接负氧离子释放器。本发明的隔离核是由活性炭粉末和托玛琳矿石粉末混合后压铸成型,不仅可以二次提高电离子的数量,而且由于电离子在活性炭粉末形成的具有阻抗性的孔隙中做不规则运动,极大的提高了电离子的冲击力,输送至释放器生成等同于自然界的小粒径的高活性负氧离子,在室内形成天然的负离子浴环境。
【专利说明】电离子脉动能量的增强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氧离子健康器的电离子脉动能量的增强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负氧离子健康器或负离子治疗仪都是单一利用电离子发生器的高压电晕放电产生负氧离子,由电离子发生器直接高压电晕放电不仅放电稳定性差且无法产生小粒径高活性等同于大自然的负氧离子,而且生成的电离子基本都是大粒径的重离子,活性低,自然迁移距离小,只能在负离子健康器释放口很小的范围内检测到负离子,无法在室内环境形成负氧离子浴疗养空间,所以对室内环境的优化效果和对人体健康的有益性非常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电离子数量,且使负离子迁移距离增大的电离子脉动能量的增强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离子脉动能量的增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盖、电离子接收器、隔离核、发射电极、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绝缘壳体、电离子接收器和隔离核从外到内依次套置;所述隔离核设有从底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电离子接收器的下端开口 ;所述发射电极从电离子接收器下端进入隔离核空腔;所述第一导线一端穿过绝缘壳体盖与发射电极连接,另一端连接电离子发生器;所述第二导线一端穿过绝缘壳体与电离子接收器连接,另一端连接负氧离子释放器。
[0005]优选的,所述隔离核由活性炭粉末和托玛琳矿石粉末制成。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电离子接收器和隔离核均为球形或者均为圆柱形。
[0007]优选的,所述发射电极由具有超导特性的碳60(C6(i)制成。
[000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设置在电离子发生器与负氧离子释放器之间,由电离子发生器发生直流负高压而形成电离子流,并通过第一导线导出输送至固定安装在壳体盖内侧的发射电极,然后经位于隔离核空腔内的发射电极喷射出;电离子通过隔离核后到达电离子接受器,电离子接收器接受电离子后由第二导线导出输送至负氧离子释放器。
[0009]隔离核内由活性炭粉末形成成千上万个不规则孔隙,孔隙则具有一定的阻抗特性,孔隙与孔隙间充满了具有天然永久压电性的托玛琳粉末;电离子发射电极由具有超导特性的碳60(C6(i)制成,当电离子发生器通电工作后,电离子发射电极高速大量发射电离子,发射的电离子碰撞冲击托玛琳粉末,托玛琳粉末在电能的作用下发生压电效应而放电,叠加于电离子发射电极产生的电离子,由此第二次提高了电离子的数量。提高数量的电离子被限制在活性炭粉末形成的具有阻抗性的孔隙中,由此极大的提高了电离子的冲击力,导致电离子在隔离核内做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现象更加明显,这样在最终将电离子发射入空气时,能快速和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在强大的脉动能量的作用下快速到达较远距离,在较大的空间内形成负氧离子浴室以作用于环境和作用于此环境下的人体医疗保健作用。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的隔离核是由活性炭粉末和托玛琳矿石粉末按混合后压铸成型,不仅可以二次提高电离子的数量,而且由于电离子在活性炭粉末形成的具有阻抗性的孔隙中做不规则运动,极大的提高了电离子的冲击力,使离子的迁移距离大大增加,输送至释放器生成等同于自然界的小粒径的高活性负氧离子,在室内形成天然的负离子浴环境;壳体和壳体盖采用绝缘材料,可防止因负离子对外发射而造成增强器对地短路,损坏仪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圆柱形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球形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包括绝缘壳体1、绝缘壳体盖2、电离子接收器3、隔离核4、发射电极5、第一导线6和第二导线7,所述绝缘壳体1、电离子接收器3和隔离核4从外到内依次套置;隔离核4由活性炭粉末和托玛琳矿石粉末按比例混合后压铸成型,隔离核4的空腔从底端开口 ;电离子接收器3的下端开口 ;发射电极5从电离子接收器3下端进入隔离核4空腔;第一导线6 —端穿过绝缘壳体盖2与发射电极5连接,另一端连接电离子发生器8 ;第二导线7 —端穿过绝缘壳体I与电离子接收器3连接,另一端连接负氧离子释放器。
[0013]绝缘壳体1、电离子接收器3和隔离核4均为球形或者均为圆柱形,若采用圆柱形,隔离核4直接从电离子接收器3底部放入电离子接收器内部;若采用球形,则电离子接收器3可以为两个半球状金属壳焊接而成,焊接时直接把隔离核4放入电离子接收器3内,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将隔离核4放在电离子接收器3内。
[0014]优选的,发射电极5由具有超导特性的碳60 (C60)制成。
[0015]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离子脉动能量的增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盖、电离子接收器、隔离核、发射电极、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绝缘壳体、电离子接收器和隔离核从外到内依次套置;所述隔离核设有从底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电离子接收器的下端开口 ;所述发射电极从电离子接收器下端进入隔离核空腔;所述第一导线一端穿过绝缘壳体盖与发射电极连接,另一端连接电离子发生器;所述第二导线一端穿过绝缘壳体与电离子接收器连接,另一端连接负氧离子释放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离子脉动能量的增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核由活性炭粉末和托玛琳矿石粉末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离子脉动能量的增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电离子接收器和隔离核均为球形或者均为圆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离子脉动能量的增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极由碳60制成。
【文档编号】A61H33/14GK103545719SQ201310519178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叶向东 申请人:济南新活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