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覆盖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67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伤口覆盖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口覆盖物,用于覆盖在一伤口上,所述伤口覆盖物包括:至少一吸收体,由高分子材料发泡而成,所述吸收体具有多个孔洞;多个棒状活性碳纤维,分散于至少一所述吸收体中,且各所述活性碳纤维部分凸露于所述吸收体的孔洞中,其中各所述活性碳纤维的直径介于2至15微米,长度介于40至1500微米。通过前述伤口覆盖物,自伤口渗出的组织液可以被吸收体加以吸收,避免伤口产生浸润,而吸收体内的活性碳纤维则可用于放射远红外线,促进伤口附近的血液循环,进而加速伤口愈合的速度。
【专利说明】伤口覆盖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伤口覆盖物,特别是指一种内部具有活性碳纤维而可放射远红外线的伤口覆盖物。
【背景技术】
[0002]皮肤为覆盖人体表面的最大器官,且为保护人体不受外来病原的入侵与外界伤害的第一道防线。在皮肤具有伤口的情况下,为了使伤口顺利愈合,临床上经常使用伤口覆盖物来覆盖伤口,以提供较佳的愈合环境并避免伤口感染。
[0003]临床上常见的伤口覆盖物包括纱布及棉垫等敷料,但此等伤口覆盖物一般仅有覆盖伤口减少外来感染的功能,无法促进伤口组织再生,也无法有效改善组织液渗漏的情况,因此在治疗具有较多渗出液的伤口时,必须频繁更换伤口覆盖物,因而对患者及护理人员造成极大的负担与困扰。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伤口渗出液加以吸收的伤口覆盖物。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放射远红外线帮助伤口愈合的伤口
覆盖物。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伤口覆盖物,用于覆盖在一伤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覆盖物包括:至少一吸收体10,由高分子材料发泡而成,所述吸收体10具有多个孔洞12 ;多个棒状活性碳纤维20,分散于至少一所述吸收体10中,且各所述活性碳纤维20为部分凸露于所述吸收体10的孔洞12中,其中各所述活性碳纤维20的直径介于2至15微米,长度介于40至1500微米。
[0007]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活性碳纤维20为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
[0008]所述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为聚丙烯腈氧化纤维在含水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在700°C至1200°C下维持I至60分钟所形成。
[0009]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由聚氨酯树脂、聚乙烯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及其混合物所组成群组其中之一。
[0010]各所述活性碳纤维20的直径介于4至10微米,长度介于40至1000微米。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伤口覆盖物能够将自伤口渗出的组织液等液体通过吸收体加以吸收,避免伤口产生浸润,而吸收体内的活性碳纤维则可用于放射远红外线,促进伤口附近的血液循环,进而加速伤口愈合的速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伤口覆盖物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3]图2是本发明伤口覆盖物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0014]图3是本发明伤口覆盖物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5]图4是本发明伤口覆盖物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5是本发明伤口覆盖物的制造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7]图6是本发明伤口覆盖物成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0018]图7是本发明另一伤口覆盖物成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0019]图8是对照组伤口覆盖物成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0020]图9是又一对照组伤口覆盖物成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0021]图10是再一对照组伤口覆盖物成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
[0023]首先,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覆盖在伤口上的伤口覆盖物I包括一吸收体10及多个棒状活性碳纤维20。
[0024]吸收体10由高分子材料发泡而成且具有多个孔洞12,如图6、图7所示,该高分子材料可以是但不限于聚氨酯树脂(Polyurethane resin)、聚乙烯酯树脂(Poly(vinylAlcohol)resin)、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EVA resin)或其混合物。
[0025]多个活性碳纤维20分散于吸收体10中,且这些活性碳纤维20为部分凸露于吸收体10的孔洞中(如图6、图7所示),其中这些活性碳纤维20的直径介于2至15微米,并以4至10微米为较佳,而长度则介于40至1500微米,并以40至1000微米为较佳,其直径及长度小于前述范围的话,则活性碳纤维20容易被吸收体10完全包覆而无法凸露于孔洞12中,反之若大于前述范围的话,则会影响吸收体10发泡而降低其强度或甚至无法成型。活性碳纤维20可以是但不限于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其中该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可以是聚丙烯腈氧化纤维在含水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在700°C至1200°C下维持I至60分钟所形成。除此之外,在活性碳纤维20的表面也可以载有银、金、钯、钼、铜、锌及其组合等贵金属颗粒以兼具抗菌功能,其中又以载有银颗粒的抗菌效果较佳。
[0026]前述伤口覆盖物I可覆盖在皮肤表面伤口,其中具有多个孔洞12的吸收体10可吸收自伤口渗出的组织液等液体,减缓伤口浸润的情形,并减少伤口覆盖物I的更换频率,而活性碳纤维20则可在吸收热能、光能等外来能量后,将这些能量以远红外线形式释放,如此可促进伤口附近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加速伤口愈合。
[0027]另外,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避免沾黏伤口,伤口覆盖物I还可以包括一接触层30设于吸收体10邻近伤口 一侧,用以接触伤口。此外,为了进一步防止外来感染源进入伤口,伤口覆盖物I还可以包括一透气层40设于吸收体10远离伤口 一侧,透气层40可以选用具有较佳耐水解性、耐磨性、易加工性、高柔软度特点的材质,且仅会让水气通过,无法让液态的水分子通过,以使伤口表面具有适当湿润性,又可将多余的水气排出,避免伤口浸润。
[0028]除此之外,吸收体10内还可以添加治疗成分50,可选用的治疗成分50可以是但不限于红霉素、四环素、氯林可霉素、氯点喹啉、癣退、雷公根、三醋酸甘油酯、莫匹罗斯、普威隆碘、儿茶素、几丁聚醣、聚麸胺酸等的外伤、灼伤或烫伤的药物成分或其组合。
[0029]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伤口覆盖物I也可以包括复数层吸收体10、10a,而仅其中一吸收体10内具有前述活性碳纤维20。当然,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复数层吸收体10、10a也可能同时具有活性碳纤维20。
[0030]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伤口覆盖物I还可包括一设于透气层40远离伤口一侧的背衬60,背衬60的面积大于接触层30、吸收体10、透气层40等其他层的面积,在背衬60未被覆盖的区域可以涂布有压感胶等黏胶,可供黏贴于皮肤,且为了在使用前保持背衬60的活性,在背衬60上可覆盖一离型纸70,离型纸70可在使用前撕下。
[0031]如图5所示,为了制作前述伤口覆盖物的主要部分,本发明所提供的制造方法是将这些活性碳纤维添加于吸收体的发泡前驱物中,其中该活性碳纤维的添加量为活性碳纤维及发泡前驱物整体的0.l-5wt%,并以l_3wt%较佳,若活性碳纤维添加量低于前述范围,则无法达到预期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反之若高于前述范围,则所制得的吸收体强度容易降低,或甚至无法顺利发泡成型。所使用的活性碳纤维同样可以是聚丙烯腈氧化纤维在含水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在700°C至1200°C下维持I至60分钟所形成的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
[0032]以二剂型聚氨酯类吸收体而言,其发泡前驱物即包括了如聚丙烯醇等多元醇、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二异氰酸酯、及发泡剂,首先将多元醇、发泡剂及活性碳纤维预先混合,而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后再次混合,接着入模发泡,待发泡完成后依序进行脱膜、裁切等动作,即可制得所需伤口覆盖物。其中,发泡前驱物可选择而不限于聚氨酯树脂、聚乙烯酯树脂或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等高分子材料。
[0033]基于前述制造方法,将2wt%、平均直径及长度分别为6微米及40微米的活性碳纤维添加至聚氨酯类吸收体的发泡前驱物中,经发泡后所得本发明成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6所示。
[0034]将2wt%、平均直径及长度分别为6微米及1000微米的活性碳纤维添加至聚氨酯类吸收体的发泡前驱物中,经发泡后所得本发明另一成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7所示。
[0035]将2wt%、平均直径及长度分别为20微米及35微米的活性碳颗粒添加至聚氨酯类吸收体的发泡前驱物中,经发泡后所得对照组成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8所示。
[0036]将2wt%、平均直径及长度分别为4微米及9微米的活性碳纤维添加至聚氨酯类吸收体的发泡前驱物中,经发泡后所得对照组又一成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9所示。
[0037]将2wt%、平均直径及长度分别为6微米及5000微米的活性碳纤维添加至聚氨酯类吸收体的发泡前驱物中,经发泡后所得对照组再一成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10所示。
[0038]由前述电子显微镜照片可见,以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伤口覆盖物,其吸收体发泡良好,且其活性碳纤维都会凸露于吸收体10的孔洞12中,如图6、图7所示,反之如图8、图9所示的对照组中,虽然吸收体10的发泡良好,但长度较短的活性碳纤维会完全被吸收体包覆而无法凸露于孔洞12中,而如图10所示的对照组中,其活性碳纤维过长,因此在发泡过程中会彼此凝聚而阻碍吸收体10成型,且其均匀度较差。
[0039]基于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伤口覆盖物的发泡成型性较佳,并具有高吸收性而可用以吸收过多的伤口渗出液,又可放射远红外线以促进血液循环而加速伤口愈合,因此可以有效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同时也能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确实具有显著增进的功效,满足实用上的需求。
[0040]最后,必须再次说明的是,本发明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构成元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其他等效材料的替代或变化,也应被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伤口覆盖物,用于覆盖在一伤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覆盖物包括: 至少一吸收体(10),由高分子材料发泡而成,所述吸收体(10)具有多个孔洞(12); 多个棒状活性碳纤维(20),分散于至少一所述吸收体(10)中,且各所述活性碳纤维(20)为部分凸露于所述吸收体(10)的孔洞(12)中,其中各所述活性碳纤维(20)的直径介于2至15微米,长度介于40至1500微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碳纤维(20)为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为聚丙烯腈氧化纤维在含水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在700°C至1200°C下维持I至60分钟所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氨酯树脂、聚乙烯酯树脂或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覆盖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活性碳纤维(20)的直径介于4至10微米,长度介于40至1000微米。
【文档编号】A61F13/02GK203591383SQ201320437287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2日
【发明者】柯泽豪, 林瑞祥, 周佩洵, 苏彦儒 申请人:科云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