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包括车架,车架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在车架的至少一侧设有输液架,车架顶层设有放置板,放置板上固设有心电监护仪和电子血压计。放置板的后侧和左右两侧设有侧板,前侧开放。在前侧还设有延伸的手臂搁板。车架的底部还设有置物板,在置物板与放置板之间的两侧还设有弧形支撑杆,置物板与放置板之间的前侧开放。本实用新型将心电监护、输液器、电子血压计一体化设计整合,便于实现移动式的输液治疗与心电监护,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并节省空间,实现普通患者及重症监护患者住院、送诊、转院及检查过程中输液治疗与血压心电信息采集过程的同步化。
【专利说明】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心电监护仪、血压计及输液器是医院内的常用仪器之一,无论是在重症监护病房或普通病房,他们都是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获取住院患者病情,进行有效积极治疗的关键。
[0003]但是,由于心电监护仪及输液器移动不方便,针对普通患者及重症监护患者送诊、转院及检查过程,尚无法有效进行输液治疗及监测,血压、心电等信息采集也有诸多不便。现阶段的医疗治疗监护技术尚无法有效覆盖这部分患者,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把握力度,为医院带来治疗和监护的盲区。因此,患者在送诊、检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同步化监护、输液变成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可以实现住院、送诊、转院及检查过程中输液治疗、血压心电等信息一体化采集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包括车架,车架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在车架的至少一侧设有输液架,车架顶层设有放置板,放置板上固设有心电监护仪和电子血压计。
[0006]放置板的后侧和左右两侧设有侧板,前侧开放。
[0007]在前侧还设有延伸的手臂搁板。
[0008]车架的底部还设有置物板,在置物板与放置板之间的两侧还设有弧形支撑杆,置物板与放置板之间的前侧开放。
[0009]万向轮上还设有锁紧装置。
[0010]在放置板上还固设有打印机。
[0011]所述的输液架为两个,分别位于车架的两侧。
[0012]所述的输液架采用升降结构。
[0013]在万向轮与车架底部之间设有升降结构。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将心电监护、输液器、电子血压计一体化设计整合,便于实现移动式的输液治疗与心电监护,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并节省空间,实现普通患者及重症监护患者住院、送诊、转院及检查过程中输液治疗与血压心电信息采集过程的同步化,设置的打印机可以将记录的数据打印留存,以便回溯数据供医护人员采取想关处置措施。采用上述结构的移动式的输液治疗与心电监护一体化系统也具有移动方便,设计简洁,实用有效等有益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8]图中:手推把I,车架2,输液架3,放置板4,手臂搁板41,侧板5,置物板6,万向轮7,锁紧装置8,弧形支撑杆9,电子血压计10,心电监护仪11,床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f 2中,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包括车架2,车架2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7,在车架2的至少一侧设有输液架3,车架2顶层设有放置板4,放置板4上固设有心电监护仪11和电子血压计10。由此结构,实现移动式的对普通患者及重症监护患者的基本生理参数的监测,同时实现输液治疗,且操作非常便利。有效降低监护至处置过程所花费的时间。
[0020]优化的方案如图f 2中,放置板4的后侧和左右两侧设有侧板5,前侧开放。由此结构便于前侧与患者的操作,例如各类导线、管线等便于从前侧进入到床边,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便利性。本例中的前侧是指图1中的右侧。
[0021]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如图f 2中,在前侧还设有延伸的手臂搁板41。设置的手臂搁板41便于放置患者的手臂,给患者手臂提供良好的支撑,也便于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0022]优化的方案如图f 2中,车架2的底部还设有置物板6,在置物板6与放置板4之间的两侧还设有弧形支撑杆9,置物板6与放置板4之间的前侧开放。由此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车架2整体可以更多的伸入到床边,以更加便于操作,也减少较长的导线或管线对监测精度的影响。同时降低对病房内通道空间的占用。
[0023]优化的方案如图1中,万向轮7上还设有锁紧装置8。锁紧装置8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采用该结构后确保整体装置的位置稳定性。
[0024]优化的方案中,在放置板4上还固设有打印机。由此结构,可以将监测数据打印留存,以便医护人员快速处置。打印机图中未示出。
[0025]优化的方案如图1中,所述的输液架3为两个,分别位于车架2的两侧。所述的输液架3采用升降结构。由此结构,便于悬挂多个药品,且便于将不同类别的药品分开,以避免出错。
[0026]优化的方案中,在万向轮7与车架2底部之间设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结构,例如互相套接的套筒并用螺栓锁紧的结构,或者螺旋升降并用双螺母锁紧的结构,采用该结构,可以调整放置板4的高度,尤其是调整手臂搁板41的高度以和床12的高度相适应。
[0027]上述的优化方案之间可以组合使用,以应对不同的场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包括车架(2),车架(2)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7),其特征是:在车架(2)的至少一侧设有输液架(3),车架(2)顶层设有放置板(4),放置板(4 )上固设有心电监护仪(11)和电子血压计(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放置板(4)的后侧和左右两侧设有侧板(5),前侧开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在前侧还设有延伸的手臂搁板(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车架(2)的底部还设有置物板(6),在置物板(6)与放置板(4)之间的两侧还设有弧形支撑杆(9),置物板(6)与放置板(4)之间的前侧开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万向轮(7)上还设有锁紧装置(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在放置板(4)上还固设有打印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输液架(3)为两个,分别位于车架(2)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输液架(3)采用升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输液及监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在万向轮(7)与车架(2)底部之间设有升降结构。
【文档编号】A61B5/0205GK203576484SQ20132080379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曾志华, 邓红艳, 覃俊妮, 郭鑫, 范致星, 杨简 申请人: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