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05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科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本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而成,黄连6~12份、金银花10~20份、田七10~25份、栀子10~20份、大青叶9~15份、射干5~10份、菊花12~15份、玄参9~15份。本发明还涉及该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外敷及内服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为纯天然中药制剂,其原料药均廉价易得,治疗成本低,且具有起效迅速、疗效肯定、无副作用、无禁忌症,安全可靠、不易复发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科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背景技术】
[0002]口腔溃疡俗称“ 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口腔溃疡呈周期性反复发生,医学上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一年发病数次,也可以一个月发病几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目前,口腔溃疡的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口腔溃疡的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中医针对口腔溃疡的记载,按照中医的理论体系,口腔溃疡有以下几种病因:一是外感六淫,主要是燥、火两邪,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津伤火灼,口疮乃发。故口疮多在秋季及气候突变时容易复发。二是饮食不节,由于过食辛辣肥厚之品或偏食,致火热内生,循经上攻,熏蒸口舌,并常耗伤心肺肾之阴津,致口疮发生。三是情志过极,患者素日思虑过度,心烦不寐,五志郁而化火,心火亢盛,上炎熏灼口舌,或心火下移于小肠,循经上攻于口,均可致口舌生疮;或平素多有郁怒,肝郁气滞,肝气不疏,郁而化火,暗耗阴血,致冲任经脉不调,经行之时,经气郁遏更甚,肝火旺盛,上灼口舌而致口疮。四是素体阴亏,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久病阴损,虚火内生,灼伤口舌,乃至口舌生疮。五是劳倦内伤,或久病伤脾,脾气虚损,水湿不运,上溃口舌,而致口疮;或郁久化热,湿热上蒸,亦可致口疮。更有甚者,脾气虚极,伤及脾阳,脾阳不足,寒湿生热,上溃于口,可发口 疮。六是先天察赋不足,或久用寒凉,伤及脾肾,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寒湿上溃口舌,寒凝血淤,久致口舌生疮。总之外感六淫燥火,内伤脏腑热盛是致病主因,主病之脏在于心和脾胃。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西药物,西药中以维生素B2为代表,其缺点是易复发、见效慢、治疗周期长;中药以冰朋散等为代表,其缺点是起效慢、周期长、效果不明显,需要每天涂抹3至4次,使用也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而成,黄连6~12份、金银花10~20份、田七10~25份、桅子10~20份、大青叶9~15份、射干5~10份、菊花12~15份、玄参9~15份。
[0005]作为优选配比范围,本中药复散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而成,黄连8~10份、金银 花14~16份、田七18~20份、桅子13~15份、大青叶12~14份、射干7~9份、菊花13~15份、玄参12~14份。
[0006]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本中药复散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黄连12份、金银花10份、田七25份、桅子10份、大青叶15份、射干5份、菊花15份、玄参9份。
[0007]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本中药复散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黄连6份、金银花20份、田七10份、桅子20份、大青叶9份、射干10份、菊花12份、玄参15份。
[0008]作为最佳优选配比,本中药复散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所述黄连9份、金银花15份、田七19份、桅子14份、大青叶13份、射干8份、菊花14份、玄参13份。
[0009]本中药复散剂制成粉末外敷于患处,或者制成汤剂内服。
[0010]作为优化,本中药复散剂外敷粉末的制备方式为,按照上述任一组分配比取各组分,将各组分研磨成粉末后,过100~200目筛,即得。
[0011]作为优化,本中药复散剂内服汤剂的制备方式为,按照上述任一组分配比取各组分,混合后研磨,过50目筛,以质量比1:1的比例以去离子水溶解筛得的混合物,在90~95°C下煎药3~5h,过滤,取滤液,即得。
[0012]药理分析
[0013]黄连: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目赤,口疮。
[0014]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
[0015]田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
[0016]桅子:性寒,味苦;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清利湿热等功效。
[0017]大青叶:味苦,性大寒,无毒;归肝、脾二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
[0018]射干:味 苦,性寒;归肺、肝经;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
[0019]菊花:味甘、苦,性凉,无毒;归肺、脾、肝、肾经;具有清热,明目,疏风,解毒功效,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心胸烦热、疗疮肿毒诸症。
[0020]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0021]本发明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为纯天然中药制剂,其原料药均廉价易得,治疗成本低,且具有起效迅速、疗效肯定、无副作用、无禁忌症,安全可靠、不易复发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按照黄连9kg、金银花15kg、田七19kg、桅子14kg、大青叶13kg、射干8kg、菊花14kg、玄参13kg的组分配比取各组分,将各组分研磨成粉末后,过100目筛,即得本中药复散剂外敷粉末A。
[0023]实施例2:按照黄连12kg、金银花10kg、田七25kg、桅子10kg、大青叶15kg、射干5kg、菊花15kg、玄参9kg的组分配比取各组分,将各组分研磨成粉末后,过200目筛,即得本中药复散剂外敷粉末B。[0024]实施例3:按照黄连6kg、金银花20kg、田七10kg、桅子20kg、大青叶9kg、射干10kg、菊花12kg、玄参15kg的组分配比取各组分,将各组分研磨成粉末后,过100目筛,即得本中药复散剂外敷粉末C。
[0025]实施例4:按照黄连9kg、金银花15kg、田七19kg、桅子14kg、大青叶13kg、射干8kg、菊花14kg、玄参13kg的比取各组分,混合后研磨,过50目筛,以质量比1:1的比例以去离子水溶解筛得的混合物,在95°C下煎药4h,过滤,取滤液,即得本中药复散剂内服汤剂A。
[0026]实施例5:按照黄连12kg、金银花10kg、田七25kg、桅子10kg、大青叶15kg、射干5kg、菊花15kg、玄参9kg的配比取各组分,混合后研磨,过50目筛,以质量比1:1的比例以去离子水溶解筛得的混合物,在90°C下煎药5h,过滤,取滤液,即得本中药复散剂内服汤剂B0
[0027]实施例6:按照黄连6kg、金银花20kg、田七10kg、桅子20kg、大青叶9kg、射干10kg、菊花12kg、玄参15kg的配比取各组分,混合后研磨,过50目筛,以质量比1:1的比例以去离子水溶解筛得的混合物,在95°C下煎药3h,过滤,取滤液,即得本中药复散剂内服汤剂C。
[0028]临床资料
[0029]共治疗患者105例,其中,轻型85例,重型16例,疱疹型4例,采用实施例4制备的本中药复散剂内服汤剂A进行治疗,口服,一天两次,每次10克,治疗三天后,观察疗效。
[0030]疗效评价:治愈:症状消失;显效: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症状未消失,无明显改变。
[0031]治疗结果:治愈和显效共102例,无效3例;有效率高达97%以上。
[0032]典型病例(于上述临床资料105例中选取)
[0033]病例1:李某,男,26岁,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服用实施例4制备的本中药复散剂内服汤剂A进行治疗,治疗两天后,症状消失,治愈。
[0034]病例2:付某,女,25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服用实施例4制备的本中药复散剂内服汤剂A,治疗四天后,症状消失,治愈。
[0035]病例3:梁某,男,30岁,上下唇及牙龈可见2个大小不等溃疡,黄白色,周围发红,疼痛难忍,经确诊后敷以本实施例1制备的本中药复散剂外敷粉末A,一天后疼痛完全消失,三天后治愈。
[0036]病例4:肖某,女,23岁,舌下有两处大面积溃疡,在药店买药涂擦不见效,不仅吃饭困难,讲话也吐词不清,经诊后敷以实施例1制备的本中药复散剂外敷粉末A,当天疼痛明显减轻,用药两天后明显好转,四天后治愈。
[0037]病例5:徐某,女,27岁,下口唇偏左侧两处溃疡,试过不少药也未见好转,还是疼痛难忍,经诊后敷以实施例1制备的本中药复散剂外敷粉末A,当天疼痛消失,三天后治愈。
[0038]病例6:张某,男,36岁,舌底处及口唇内侧可见3个溃疡,舌边呈锯齿状,疼痛难忍,饮食困难,诊后敷以实施例1制备的本中药复散剂外敷粉末A,一日后疼痛消失,明显好转,三天后治愈。
[0039]病例7:林某,女,29岁,舌尖舌面有大小不等溃疡面呈凹陷状,边缘高起暗红,表面有乳白色附着物;自述吞咽不利,唾液量多,经确诊后覆以实施例1制备的本中药复散剂外敷粉末A,一天后疼痛消失,四天后治愈。
[0040]病例8:田某,23岁,口腔黏膜,舌及牙龈等处皆有大小不等溃疡,色白,周围黏膜红肿,经诊后敷以实施例1制备的本中药复散剂外敷粉末A,当天疼痛消失,三天后治愈。
[0041]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发明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 、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其特征是:该中药复散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而成,黄连6~12份、金银花10~20份、田七10~25份、桅子10~20份、大青叶9~15份、射干5~10份、菊花12~15份、玄参9~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其特征是:所述中药复散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而成,黄连8~10份、金银花14~16份、田七18~20份、振子13~15份、大青叶12~14份、射干7~9份、菊花13~15份、玄参12~1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其特征是:所述中药复散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黄连12份、金银花10份、田七25份、桅子10份、大青叶15份、射干5份、菊花15份、玄参9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其特征是:所述中药复散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黄连6份、金银花20份、田七10份、桅子20份、大青叶9份、射干10份、菊花12份、玄参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其特征是:所述中药复散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所述黄连9份、金银花15份、田七19份、桅子14份、大青叶13份、射干8份、菊花14份、玄参1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其特征是:所述中药复散剂制成粉末外敷于患处,或者制成汤剂内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其特征是:所述中药复散剂外敷粉末的制备方式为,按照权里要求I~5任一所述的组分配比取各组分,将各组分研磨成粉末后,过100~200目筛,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散剂,其特征是:所述中药复散剂内服汤剂的制备方式为,按照权里要`求I~5任一所述的组分配比取各组分,混合后研磨,过50目筛,以质量比1:1的比例以去离子水溶解筛得的混合物,在90~95°C下煎药3~5h,过滤,取滤液,即得。
【文档编号】A61K9/14GK103751443SQ20141000397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6日
【发明者】崔磊, 曹荣荣, 石瑛, 金福娥 申请人:崔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