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45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地肤子?30-35克,地龙?10-15克,当归?10-15克,赤芍?15-25克,牡丹皮?10-15克,防风?15-20克,僵蚕?10-15克,甘草?8-10克,荆芥?10-15克,川芎?15-20克,败酱草?10-15克。本发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治疗荨麻疹时间短,不宜复发,治愈率达87.5%,有效率达95%。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0002] 荨麻疹是常见病,约15% -25%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是由于皮肤、 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中医称为瘾疹、风疹、 赤疹、白疹、白游风、风丹等。如《证治准绳·风门》中说"夫邪客热在于皮肤,遇风寒所伤则 起瘾疹,热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者痒痛,搔之则成疮。"又如《外科大成·瘾疹》"瘾疹 者,声小粒魇于皮肤之中,憎寒发热遍身瘙痒。经方:劳汗当风,乃痤痹。热微色赤,热甚色 黑。由痰热在肺,治宜清肺降痰解表。"
[0003] 荨麻疹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本病在皮疹出现之前,往往局部先有剧痒、随 后则发生风团。此种皮疹特点,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色泽为红色、淡红色或常色,相邻损害 可融合成较大风团。偶尔可见水疱或血疱的损害,自觉奇痒难耐,常因剧烈搔抓,在病变外 留下血痂和抓痕。有些患者可伴发热、食欲不好,疲乏等全身症状。对荨麻疹多采用以内服 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如口服西药,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剂、乳剂、 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长时间或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一旦停药后,用药部位原发病变加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 苦,完全依赖于激素。用激素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过敏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 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 口愈合困难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能清热凉血,活血 化瘀,通络止痛,解毒透疹,快速恢复正常皮肤,对治疗荨麻疹有显著的疗效。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 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地肤子30-35克,地龙10-15克,当归10-15克,赤芍15-25克,牡 丹皮10-15克,防风15-20克,僵蚕10-15克,甘草8-10克,荆芥10-15克,川芎15-20 克,败酱草10-15克。
[0006] 本发明中药中的地肤子性味: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 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地龙性味: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 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 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 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 伤。赤芍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 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牡丹皮性味:苦、辛,微 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 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防风性味: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 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僵蚕性味:咸、辛, 平。归肝、肺、胃经。功能主治: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 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 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荆芥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功 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 晕。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败酱草性味:辛、苦,凉。入胃、 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 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表祛风,清热凉血,活 血化瘀、通络,润肠通便,散瘀止痛,解毒透疹之功效。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治疗荨麻疹见效快,能快速消除瘙痒,清热祛湿止痒止痛, 活血化瘀,改善肌肤微循环,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病变细胞,恢复正常皮肤,其效果显著,不 易复发,用药简单,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其治愈率达86. 7%,有效率达96. 7%。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实施例1 :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地肤子30-35克,地龙10-15克,当归10-15克,赤芍15-25克,牡丹皮10-15克,防风 15-20克,僵蚕10-15克,甘草8-10克,荆芥10-15克,川芎15-20克,败酱草10-15克。
[0009] 制备和使用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药物按照重量配比混合在一起,放在药锅内,放入 清水漫过两厘米浸泡1小时后,大火烧开,用文火慢熬,约30分钟,取药汁150ml,再加入热 水500ml,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取药汁150ml,将两遍煎得药液混合后,待常温后服用。 一日一剂,分2次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150ml。10天为一个疗程,服用2-4个疗程,即可治 愈。
[0010] 实施例2 :-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地 肤子30克,地龙15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牡丹皮15克,防风20克,僵蚕10克,甘 草10克,荆芥15克,川;15克,败酱草10克。
[0011] 实施例3 :-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地 肤子35克,地龙10克,当归15克,赤芍25克,牡丹皮10克,防风15克,僵蚕15克,甘 草8克,荆芥10克,川;20克,败酱草15克。
[0012] -种治疗寻麻疫的中药汤剂临床疗效总结:
[0013] 一、一般资料:本发明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已对90例荨麻疹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 其中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最大62岁,年龄最小18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个月。
[0014] 二、诊断标准: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 肤,一旦搔破,则连结成片,疹色红,灼热瘙痒,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
[0015] 三、疗效评定标准:
[0016] 1、临床痊愈:治疗后皮疹及瘙痒完全消失,停药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地肤子30-35克,地龙10-15克,当归10-15克,赤芍15-25克,牡丹皮10-15克,防风 15-20克,僵蚕10-15克,甘草8-10克,荆芥10-15克,川芎15-20克,败酱草10-15克。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4083456SQ201410294692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1日
【发明者】姜晓红 申请人:姜晓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