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

文档序号:759715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红曲菌渣废物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利用红曲菌渣酶解制备降血脂、降血压、预防骨质疏松保健食品。通过超声波协同复合酶解方法处理生产红曲色素后剩余的红曲菌渣,将菌丝体破碎释放其中的蛋白与多糖类成分,降解成蛋白多肽或氨基酸,富集残留的麦角固醇及γ-氨基丁酸等活性物质,并且可以制成降血脂、降血压、预防骨质疏松的微胶囊制剂,同时避免了传统酸碱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CGMCC No.6807
2012.11.13
【专利说明】一种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红曲菌渣废物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利 用红曲菌渣酶解制备降血脂、降血压、预防骨质疏松保健食品。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合成食品添加剂和化学药物对人体毒副作用的认识,世界各 国掀起了食用绿色食品和使用天然药物的热潮,作为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品,红曲引起了 极大的关注。据中医药理,红曲味甘性温,具有调节血脂浓度和减缓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红 曲霉(Monascus spp.)是生产红曲酒、红曲米、功能性红曲和天然色素的主要菌种。1979年 日本学者远藤章首次从红曲霉中发现胆固醇合成抑制剂一洛伐他汀(Monacolin K),其后 红曲的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压、降血糖等机理功能被广泛研究并证明。1987年美国默克 公司开发成功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洛伐他汀调血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己成为高血脂、冠心病 人的首选药物。德国海德森集团研发的裁脂刀胶囊,主要功效成分即是红曲霉、磷脂酰胆 碱,成分天然,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降血脂的双重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功能红曲比纯洛伐 他汀的调节血脂能力更强,更安全。另外,红曲霉还以发酵生产色素著称。中国食品发酵工 业研究所王柏琴等将红曲色素用在发酵香肠中,代替亚硝酸盐发色,用1.6 mg/g红曲色素 制作的颜色接近于用〇. 15 mg/g亚硝酸钠。
[0003] 目前国内红曲生产主要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霉,经固体或液体深层发酵,产生 红曲发酵产物,采用脱水、压干等工艺提取红曲色素。但红曲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菌丝 废渣,据统计每生产1吨红曲相应产生2. 3-2. 5吨菌渣,这些菌渣一般被作为饲料,价格低 廉,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0004] 广东医学院吴铁等用酸或碱处理抽提废弃的红曲菌丝体,存在二次污染,对环境 不利,而且酸解得到的产品含盐较多,杂质含量高,纯度低。本 申请人:对生产的多批次红曲 菌渣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成分为菌丝体与固形物,其中蛋白含量38-40%,灰分4%,色价300 以上,基本不含洛伐他汀组分,不加以充分利用会造成资源的大力浪费,不利于环保。在该 领域还未曾有采用超声波协同复合酶解方法处理红曲菌渣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红曲菌渣的途径,将大大提高红曲菌渣的综合价 值,开发新型保健食品,填补国内空白。本发明通过超声波协同复合酶解方法处理生产红曲 色素后剩余的红曲菌渣,将菌丝体破碎释放其中的蛋白与多糖类成分,降解成蛋白多肽或 氨基酸,富集残留的麦角固醇及Y -氨基丁酸等活性物质,并且可以制成降血脂、降血压、 预防骨质疏松的微胶囊制剂,同时避免了传统酸碱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步骤如下: (1)超声波破碎红曲菌丝体步骤 将红曲菌丝体粉碎过100目筛,用水浸泡,按质量体积比1:10的料液比浸泡2-3 h,进 行超声波破碎,超声波功率120-160W,处理温度30-50°C,处理时间l_2h ; (2) 复合酶解裂解菌渣 采用破壁酶与蛋白酶按重量比2 :1-3 :1的比例复合水解超声破碎的菌渣,作用温度 30-50 0C ; (3) 菌渣酶解剂 离心收集裂解菌渣的上清液,与沉淀物的乙醇浸提液合并成提取液,得到菌渣酶解剂。
[0007] 本发明得到的上述菌渣酶解剂用于制备微胶囊制剂的应用。
[0008] 本发明所述的菌渣酶解剂,还可以通过超滤浓缩为干膏,粉碎为细粉,室温保存即 可得到菌渣酶解粉剂,将菌渣酶解粉剂与黄原胶、壳聚糖等壁材按比例混合喷雾干燥制备 微胶囊制剂,该制剂的制备为采用常规的方法即可。
[0009] 本发明的特点还有: 所述的红曲菌丝体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取大米和蛋白胨用红曲霉经液体深层发酵7到10天后,产生的红曲霉发酵的液体产 物,通过压榨机把水分压去,然后,用质量浓度为60-70 %乙醇提取红色素,提取完红色素的 红曲菌丝体,烤干,室温保存,其中红曲霉采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 中心保藏的,编号为CGMCCNo. 6807的红曲菌种。
[0010] 其中,编号为CGMCCNo. 6807的红曲菌种,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 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〇〇1〇1, 菌种的拉丁文名称是红曲Monascus sp.,参据的微生物(株):ZH-D4,保藏日期为2012年11 月13日。
[0011] 所述的步骤(2)中,破壁酶为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一种或任意组合。
[0012] 所述的步骤(2)中,蛋白酶为胃蛋白酶、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一种或任意组合。
[0013] 所述的步骤(2)中,处理后的菌渣中菌丝体裂解率> 90%,蛋白水解率> 30%,色价 彡 300。
[0014] 所述的步骤(3)中,沉淀物用乙醇浸提2次。
[0015] 对本发明的到菌渣酶解剂利用TCA沉淀、双缩脲法测定菌渣酶解制剂中蛋白多肽 含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利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营养多糖含量,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麦角固醇含量,利用胶束毛细管电泳法测定γ -氨基丁 酸含量,具体如下:蛋白多肽、氨基酸含量> 30%,营养多糖含量> 25%,γ-氨基丁酸含量 > 10mg/g,麦角固醇含量> 10mg/g,桔霉素彡50μ g/g。
[0016] 表1性能数据对比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步骤如下: (1) 超声波破碎红曲菌丝体步骤 将红曲菌丝体粉碎过100目筛,用水浸泡,按质量体积比1:10的料液比浸泡2-3 h,进 行超声波破碎,超声波功率120-160W,处理温度30-50°C,处理时间l_2h ; (2) 复合酶解裂解菌渣 采用破壁酶与蛋白酶按重量比2 :1-3 :1的比例复合水解超声破碎的菌渣,作用温度 30-50。。; (3) 菌渣酶解剂 离心收集裂解菌渣的上清液,与沉淀物的乙醇浸提液合并成提取液,得到菌渣酶解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曲菌丝体通过 下述方法制备: 取大米和蛋白胨用红曲霉经液体深层发酵7到10天后,产生的红曲霉发酵的液体产 物,通过压榨机把水分压去,然后,用质量浓度为60-70 %乙醇提取红色素,提取完红色素的 红曲菌丝体,烤干,室温保存,其中红曲霉采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 中心保藏的,编号为CGMCCNo. 6807的红曲菌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破壁 酶为几丁质酶、3 -1,3-葡聚糖酶一种或任意组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蛋白 酶为胃蛋白酶、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一种或任意组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处理 后的菌渣中菌丝体裂解率> 90%,蛋白水解率> 30%,色价> 30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红曲菌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沉淀 物用乙醇浸提2次。
7. -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渣酶解剂。
8. -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渣酶解剂在制备微胶囊制剂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3/06GK104432019SQ20141045991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赵吉兴, 李耀 申请人:山东中惠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