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它是由以下药材制备成:栀子、茵陈、滑石、黄芩、川楝子、当归、板蓝根、蒲公英、丹参、桃仁、鸡血藤、蛇莓根、山大颜、黄芪、阿胶、太子参、陈皮、山马兰、山药、鸡内金、牛蒡子、山豆根、生百合、锦灯笼、鳖甲、山萝花、郁金、竹茹、厚朴、枳实、七叶一枝花、代赭石、石斛、紫花地丁、地骨皮、生地、玄参、沙参、荆芥、知母、白薇、紫草、青黛、蚤休、丹皮、莪术、生甘草。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本病多见于学龄前与学龄儿童,主要由飞沫与唾液经呼吸道传播,其次经密切接触传播。6岁以下患儿表现为轻症或隐性感染,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病程2?3周,常有自限性,预后良好。本病多由EB病毒感染所致,少数可由巨细胞病毒、弓形虫、腺病毒、肝炎病毒、HIV等引起。本病的潜伏期不定,多为10天,儿童为4?15天,青年可达30天。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波动于39度左右,偶有40度者。发热持续一周左右,但中毒症状较轻。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特征之一,故又称“腺热病”。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累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一般第I周就出现,第3周渐缩小。淋巴结一般分散无粘连,无压痛,无化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引起相应症状如腹痛等。多数患儿出现咽痛,扁桃体肿大,陷窝可见白色渗出,偶可形成假膜。脾肿大常见,一般在肋下2?3cm可触及,同时伴有脾区疼痛或触痛。肝肿大多在肋下2cm以内,常伴有肝脏功能异常,部分患者有黄疸,部分患者会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如丘疹、斑丘疹或类似麻疹及猩红热皮疹。目前,用于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药物较多,多以西药为主,存在治疗效果较差、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等不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目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备成:桅子10-15份、茵陈12-18份、滑石(包)10-15份、黄芩10-15份、川楝子8-12份、当归12-18份、板蓝根18-22份、蒲公英18-22份、丹参12-18份、桃仁12-18份、鸡血藤12-18份、蛇莓根10-15份、山大颜10-15份、黄芪12-18份、阿胶(烊化冲服)10-15份、太子参12-18份、陈皮10-15份、山马兰10-15份、山药12-18份、鸡内金12-18份、牛蒡子10-15份、山豆根10-15份、生百合10-15份、锦灯笼10-15份、鳖甲10-15份、山萝花10-15份、郁金10-15份、竹茹10-15份、厚朴10-15份、枳实10-15份、七叶一枝花10-15份、代赭石10-15份、石斛10-15份、紫花地丁 18-22份、地骨皮10-15份、生地10-15份、玄参10-15份、沙参10-15份、荆芥10-15份、知母10-15份、白薇10-15份、紫草12-18份、青黛12-18份、蚤休12-18份、丹皮12-18份、莪术12-18份、生甘草10-15份。
[0006]所述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备成:桅子12份、茵陈15份、滑石(包)12份、黄芩12份、川楝子10份、当归15份、板蓝根20份、蒲公英20份、丹参15份、桃仁15份、鸡血藤15份、蛇莓根12份、山大颜12份、黄芪15份、阿胶(烊化冲服)12份、太子参15份、陈皮12份、山马兰12份、山药15份、鸡内金15份、牛蒡子12份、山豆根12份、生百合12份、锦灯笼12份、鳖甲12份、山萝花12份、郁金12份、竹茹12份、厚朴12份、枳实12份、七叶一枝花12份、代赭石12份、石斛12份、紫花地丁 20份、地骨皮12份、生地12份、玄参12份、沙参12份、荆芥12份、知母12份、白薇12份、紫草15份、青黛15份、蚤休15份、丹皮15份、莪术15份、生甘草12份。
[0007]所述的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是:由所述中药按常规方法制成汤剂、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0008]用法及用量:本发明的中药以汤剂为主,每日I付,分2次服用,早、晚各服用I次,5天为I个疗程,一般2-5个疗程即可治愈;也可将其制成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活血、宣肺、平喘止咳、生津止渴、活血化瘀、散结、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实现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目的;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效率93.3%。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1]具体实施例1
[0012]I)、汤剂的制备方法:第一步称取阿胶12克打碎,粉碎成阿胶粉,分成两份备用;第二步称取桅子12克、茵陈15克、滑石(包)12克、黄芩12克、川楝子10克、当归15克、板蓝根20克、蒲公英20克、丹参15克、桃仁15克、鸡血藤15克、蛇莓根12克、山大颜12克、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陈皮12克、山马兰12克、山药15克、鸡内金15克、牛蒡子12克、山豆根12克、生百合12克、锦灯笼12克、鳖甲12克、山萝花12克、郁金12克、竹茹12克、厚朴12克、枳实12克、七叶一枝花12克、代赭石12克、石斛12克、紫花地丁 20克、地骨皮12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沙参12克、荆芥12克、知母12克、白薇12克、紫草15克、青黛15克、蚤休15克、丹皮15克、莪术15克、生甘草12克。用传统的煎药方法,把药物放入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I小时,用武火煮沸以后再用中火煮20-30分钟,把药汁倒出,再放适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后中火煎煮15-20分,倒出药汁,2次药汁混合后分2份;第三步服用前,用第二步中的中药汁烊化第一步中的阿胶粉,早晚各一次服用。小儿减量服用。
[0013]2)、胶囊剂的制备方法:第一步称取阿胶12克打碎,粉碎成阿胶粉;第二步称取桅子12克、茵陈15克、滑石(包)12克、黄芩12克、川楝子10克、当归15克、板蓝根20克、蒲公英20克、丹参15克、桃仁15克、鸡血藤15克、蛇莓根12克、山大颜12克、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陈皮12克、山马兰12克、山药15克、鸡内金15克、牛蒡子12克、山豆根12克、生百合12克、锦灯笼12克、鳖甲12克、山萝花12克、郁金12克、竹茹12克、厚朴12克、枳实12克、七叶一枝花12克、代赭石12克、石斛12克、紫花地丁 20克、地骨皮12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沙参12克、荆芥12克、知母12克、白薇12克、紫草15克、青黛15克、蚤休15克、丹皮15克、莪术15克、生甘草12克。把药物放入药锅中加10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成中药粉;第三步将第一步中的阿胶粉和第二步中的中药粉混合均匀,装入空胶囊中,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0014]用于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小儿减量服用。
[0015]3)、散剂的制备方法:第一步称取阿胶12克打碎,粉碎成阿胶粉;第二步称取桅子12克、茵陈15克、滑石(包)12克、黄芩12克、川楝子10克、当归15克、板蓝根20克、蒲公英20克、丹参15克、桃仁15克、鸡血藤15克、蛇莓根12克、山大颜12克、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陈皮12克、山马兰12克、山药15克、鸡内金15克、牛蒡子12克、山豆根12克、生百合12克、锦灯笼12克、鳖甲12克、山萝花12克、郁金12克、竹茹12克、厚朴12克、枳实12克、七叶一枝花12克、代赭石12克、石斛12克、紫花地丁 20克、地骨皮12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沙参12克、荆芥12克、知母12克、白薇12克、紫草15克、青黛15克、蚤休15克、丹皮15克、莪术15克、生甘草12克。把药物放入药锅中加12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成中药粉;第三步将第一步中的阿胶粉和第二步中的中药粉混合均匀,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0016]用于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小儿减量服用。
[0017]4)、颗粒剂的制备方法:第一步称取阿胶12克打碎,粉碎成阿胶粉;第二步称取桅子12克、茵陈15克、滑石(包)12克、黄芩12克、川楝子10克、当归15克、板蓝根20克、蒲公英20克、丹参15克、桃仁15克、鸡血藤15克、蛇莓根12克、山大颜12克、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陈皮12克、山马兰12克、山药15克、鸡内金15克、牛蒡子12克、山豆根12克、生百合12克、锦灯笼12克、鳖甲12克、山萝花12克、郁金12克、竹茹12克、厚朴12克、枳实12克、七叶一枝花12克、代赭石12克、石斛12克、紫花地丁 20克、地骨皮12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沙参12克、荆芥12克、知母12克、白薇12克、紫草15克、青黛15克、蚤休15克、丹皮15克、莪术15克、生甘草12克。把药物放入药锅中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成中药粉;第三步将第一步中的阿胶粉和第二步中的中药粉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的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颗粒剂。
[0018]用于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小儿减量服用。
[0019]具体实施例2
[0020]称取桅子10克、茵陈12克、滑石(包)10克、黄芩10克、川楝子8克、当归12克、板蓝根18克、蒲公英18克、丹参12克、桃仁12克、鸡血藤12克、蛇莓根10克、山大颜10克、黄芪12克、阿胶(烊化冲服)10克、太子参12克、陈皮10克、山马兰10克、山药12克、鸡内金12克、牛蒡子10克、山豆根10克、生百合10克、锦灯笼10克、鳖甲10克、山萝花10克、郁金10克、竹茹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七叶一枝花10克、代赭石10克、石斛10克、紫花地丁 18克、地骨皮10克、生地10克、玄参10克、沙参10克、荆芥10克、知母10克、白薇10克、紫草12克、青黛12克、蚤休12克、丹皮12克、莪术12克、生甘草10克。
[0021]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成汤剂、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0022]具体实施例3
[0023]称取桅子15克、茵陈18克、滑石(包)15克、黄芩15克、川楝子12克、当归18克、板蓝根22克、蒲公英22克、丹参18克、桃仁18克、鸡血藤18克、蛇莓根15克、山大颜15克、黄芪18克、阿胶(烊化冲服)15克、太子参18克、陈皮15克、山马兰15克、山药18克、鸡内金18克、牛蒡子15克、山豆根15克、生百合15克、锦灯笼15克、鳖甲15克、山萝花15克、郁金15克、竹茹15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代赭石15克、石斛15克、紫花地丁 22克、地骨皮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沙参15克、荆芥15克、知母15克、白薇15克、紫草18克、青黛18克、蚤休18克、丹皮18克、莪术18克、生甘草15克。
[0024]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成汤剂、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0025]实验例:
[0026]I)临床资料:本发明共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5-15岁。
[0027]2)治疗方法:本发明的中药以汤剂为主,每日I付,分2次服用,早、晚各服用I次,5天为I个疗程,一般2-5个疗程即可治愈;也可将其制成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0028]3)疗效评价标准:
[0029]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0030]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0031]未愈:主症未改善,实验室检查未改善。
[0032]4)治疗结果:本发明共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30例,经过2-5个疗程的治疗,治愈24例,占80 %,好转4例,占13.3 %,未愈2例,占6.7 %,有效率为93.3%。
[0033]5)典型病例:
[0034]1、张某,男,6岁,经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2个疗程后好转,服用5个疗程治愈。
[0035]2、马某某,女,8岁,经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I个疗程后好转,服用3个疗程治愈。
[0036]3、黄某,男,11岁,经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2个疗程后好转,服用5个疗程治愈。
[0037]4、于某,男,14岁,经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I个疗程后好转,服用3个疗程治愈。
[0038]经过大量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本发明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属于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毒、副作用小,对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可靠、安全、显著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备成:桅子10-15份、茵陈12-18份、滑石(包)10-15份、黄芩10-15份、川楝子8_12份、当归12-18份、板蓝根18-22份、蒲公英18-22份、丹参12-18份、桃仁12-18份、鸡血藤12-18份、蛇莓根10-15份、山大颜10-15份、黄芪12-18份、阿胶(烊化冲服)10_15份、太子参12-18份、陈皮10-15份、山马兰10-15份、山药12-18份、鸡内金12-18份、牛蒡子10-15份、山豆根10-15份、生百合10-15份、锦灯笼10-15份、鳖甲10-15份、山萝花10-15份、郁金10-15份、竹茹10-15份、厚朴10-15份、枳实10-15份、七叶一枝花10_15份、代赭石10-15份、石斛10-15份、紫花地丁 18-22份、地骨皮10-15份、生地10_15份、玄参10-15份、沙参10-15份、荆芥10-15份、知母10-15份、白薇10-15份、紫草12-18份、青黛12-18份、蚤休12-18份、丹皮12-18份、莪术12-18份、生甘草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备成:桅子12份、茵陈15份、滑石(包)12份、黄芩12份、川楝子10份、当归15份、板蓝根20份、蒲公英20份、丹参15份、桃仁15份、鸡血藤15份、蛇莓根12份、山大颜12份、黄芪15份、阿胶(烊化冲服)12份、太子参15份、陈皮12份、山马兰12份、山药15份、鸡内金15份、牛蒡子12份、山豆根12份、生百合12份、锦灯笼12份、鳖甲12份、山萝花12份、郁金12份、竹茹12份、厚朴12份、枳实12份、七叶一枝花12份、代赭石12份、石斛12份、紫花地丁 20份、地骨皮12份、生地12份、玄参12份、沙参12份、荆芥12份、知母12份、白薇12份、紫草15份、青黛15份、蚤休15份、丹皮15份、莪术15份、生甘草12份。
3.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按常规方法制成汤剂、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4258298SQ20141054698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宗长兰 申请人:宗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