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软袋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76572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软袋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液软袋及其生产方法,在软袋输液产品生产过程中,避免了从接口口管灌装药液,将目前通用的先焊接接口与软袋膜,再将接口与组合盖产品进行二次焊接的二步法工艺改为一步法焊接,直接将一体化接口产品与软袋膜焊接,再在软袋尾部进行灌装的工艺过程。通过一体型接口的使用,减少了软袋输液生产过程中的焊接工序,降低了焊接不良、焊接废液、废渣掉落药液的隐患,同时降低了包材的使用成本;底部灌装的梯形结构设计,避免了药液对灌装口处侧壁的污染,保证了灌装口热封合的可靠性,为软袋输液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对制造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竞争力提高都起到促进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输液软袋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接口一体化结构的输液软袋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输液包装主要有玻璃瓶,塑料瓶,非PVC软袋包装,玻璃瓶在传统输液中,因运输成本、易损易耗原因已经逐渐退出常规的输液生产,往往集中在一些对药物相容性较严格的特殊品种上;而塑料瓶因硬度过大,在输液过程中,无自收缩功能,需要因此通气孔,易将空气中的灰尘等污染物引入药液,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软袋输液产品因自身在常规大气压力下收缩性较好,使用方便,在医院终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市场供不应求。
[0003]通常的输液软袋接口结构为单口管、双口管,接口中有内孔,在软袋输液生产过程中,首先进行制袋工序,然后需预先对口管进行熔封,再利用口管进行药液灌装,灌装完成后再利用组合盖进行二次熔封。这样的操作过程存在诸多弊端,一是灌装速度因口管的直径较小而导致生产效率过低;二是灌装过程中易将药液喷洒至接口熔封面,导致在焊接时,引起焊接不良及焊接残渣、残液落入药液,出现漏液隐患及药液污染,三是熔封工序较多,熔封时间长,影响整体生产效率;四是包材采购品种多,需要口管和组合盖,存储不便,且成本较高,影响市场竞争力。因此,设计一种便于灌装且生产方便的输液软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接口一体化结构的输液软袋及其生产方法,在软袋输液产品生产过程中,避免了从接口口管灌装药液,将目前通用的先焊接接口与软袋膜,再将接口与组合盖产品进行二次焊接的二步法工艺改为一步法焊接,直接将一体化接口产品与软袋膜焊接,再在软袋尾部进行灌装的工艺过程。同时软袋输液产品通过在尾部灌装口两侧设置专门的挡液结构,消除了灌装过程中上冲药液污染灌装口处侧壁的问题,保证了灌装口的可靠热封合。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液软袋,包括一体化接口 I和袋体2,一体化接口 I包括接口本体3、铝塑盖4和丁基胶塞5组成,所述接口本体3与丁基胶塞5配合,铝塑盖4将丁基胶塞5与接口本体3压紧,实现紧密配合。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口本体3上设置有三条条状焊接面6,所述焊接面6之间存在0.8cnTl.4cm的间隙,所述焊接面6中部设置有加强筋7。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袋体2底部设有灌装口 9,所述灌装口 9上下两端设置有热合面8,灌装完成后热合面8进行热合封闭。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口本体3管端口处设置有延伸圆环,便于与铝塑盖4上的铝片配合。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灌装口 9两侧设置有挡液面10,所述灌装口 9中设置有吊袋孔11,吊袋孔11处在灌装口 9中部位置。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灌装口 9的切面为梯形,下部开口小于上部开口,防止高速灌装时药液飞溅,导致焊接不良。
[0011]一种输液软袋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步骤如下:
步骤一:分别将袋体2、接口本体3、铝塑盖4和丁基胶塞5注塑成型;
步骤二:将接口本体3与丁基胶塞5进行组合,再在轧盖机上用铝塑盖4与接口本体3进行紧密配合,完成一体化接口 I的组合;
步骤三:将一体化接口 I与袋体2进行焊接,并且从袋体2上的灌装口 9处进行袋体2的灌装;
步骤四:袋体2灌装完成后对灌装口 9进行热合,完成制备。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一体化接口减少软袋输液生产过程中的焊接工序,减少焊接不良、焊接废液、废渣掉落药液的隐患,同时底部灌装的梯形结构设计,避免了药液对灌装口处侧壁的污染,保证了灌装口热封合的可靠性,为软袋输液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的一体化接口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发明的接口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发明的丁基胶塞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发明的铝塑盖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一体化接口,2-袋体,3-接口本体,4-铝塑盖,5-丁基胶塞,6-焊接面,7-加强筋,8-热合面,9-灌装口,10-挡液面,11-吊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0]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液软袋,包括一体化接口,袋体。一体化接口由接口本体、丁基胶塞、铝塑盖构成;袋体底部设有灌装口,灌装完成后进行热合。接口本体与丁基胶塞实现装配,铝塑盖通过轧盖机将丁基胶塞与接口本体实现紧密配合。接口本体口管端口有2cm左右的延伸圆环,便于铝片与其进行配合,防止软袋输液产品在高温高压灭菌时蒸汽进入袋体。接口本体焊接面上设有三条条状焊接面,焊接面之间存在Icm的间隙,以减少材料使用,在焊接面中间部位上设有宽度0.3mm,高度0.1mm的加强筋,防止注塑产品因缩水而导致的焊接不良而漏液。袋体底部的灌装口切面为一梯形结构,下部开口小于上部开口,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在高速灌装时,防止药液飞溅,导致焊接不良。灌装完成后,进行两道焊接,防止输液悬挂时焊接面出现裂纹而导致漏气。灌装口上下两个热合线之间存在设置有吊袋孔,吊袋孔处在灌装口中部位置,热合边两边外侧相对应的设有两个小吊袋孔,以减少灌装口所在袋体侧边处的材料用量。
[002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预先制作一体化接口 1,一体化接口 I由接口本体3、铝塑盖4、丁基胶塞5组成,接口本体3上设有三条焊接面6,焊接面上设有加强筋7。生产中,预先注塑成型接口本体3,将其先与丁基胶塞5进行组合,再在轧盖机上用铝塑盖4与其进行紧密配合,完成一体化接口 I组合。再制作袋体2,将一体化接口 I与袋体2进行焊接,然后进行灌装药液,药液通过灌装口 9进入袋体内,灌装口 9两侧设有两个相对应的挡液面10,该结构可以很好防止液体飞溅至热合面8,防止焊接不良,灌装完成后,进行热合面8封闭,该热合面为两道热合,两个热合面之间设有吊袋孔11。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软袋,包括一体化接口(I)和袋体(2),其特征在于:一体化接口(I)包括接口本体(3)、铝塑盖(4)和丁基胶塞(5)组成,所述接口本体(3)与丁基胶塞(5)配合,铝塑盖(4 )将丁基胶塞(5 )与接口本体(3 )压紧,实现紧密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本体(3)上设置有三条条状焊接面(6),所述焊接面(6)之间存在0.8cnTl.4cm的间隙,所述焊接面(6)中部设置有加强筋(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2)底部设有灌装口(9),所述灌装口(9)上下两端设置有热合面(8),灌装完成后热合面(8)进行热合封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本体(3)管端口处设置有延伸圆环,便于与铝塑盖(4)上的铝片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口(9)两侧设置有挡液面(10),所述灌装口(9)中设置有吊袋孔(11),吊袋孔(11)处在灌装口(9)中部位置。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口(9)的切面为梯形,下部开口小于上部开口,防止高速灌装时药液飞溅,导致焊接不良。
7.—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软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步骤如下: 步骤一:分别将袋体(2)、接口本体(3)、铝塑盖(4)和丁基胶塞(5)注塑成型; 步骤二:将接口本体(3)与丁基胶塞(5)进行组合,再在轧盖机上用铝塑盖(4)与接口本体(3)进行紧密配合,完成一体化接口(I)的组合; 步骤三:将一体化接口(I)与袋体(2)进行焊接,并且从袋体(2)上的灌装口(9)处进行袋体(2)的灌装; 步骤四:袋体(2 )灌装完成后对灌装口( 9 )进行热合,完成制备。
【文档编号】A61J1/10GK104274317SQ201410574377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4日
【发明者】邢维光, 强光红, 汪永新, 张立明, 彭忠霞 申请人: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