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及其自动蒸煮方法

文档序号:766283阅读:1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及其自动蒸煮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及其自动蒸煮方法,蒸发槽内设有水位传感器,外接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水位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一、第二信号接收端,第一、第二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进水电磁阀;蒸发槽内设有水温温度传感器,蒸发槽的水位上面部分设有蒸汽温度传感器,水温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第三信号接收端,蒸汽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第四信号接收端,内胆箱外壁设有水泵或水汽二用泵,第三、第四信号发射端分别控制连接加热管、水泵或水汽二用泵。本装置及方法能准确控制温度,自动工作,极大解放治疗师治疗前繁复的准备工作。
【专利说明】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及其自动蒸煮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自动煎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及其自动蒸煮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与内治法同等重要的一个治疗方法。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在中医外治和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对症用药,将封包中有治疗作用的活化物质施于皮肤、孔窍、穴位等,在热力的作用下,使活化物质通过皮肤、粘膜透入体内,经经络传导,作用于治疗部位,充分发挥其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消胀、散寒调经等作用,以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从而调整脏腑功能,沟通内外上下,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让脏腑功能活动趋于协调的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003]目前医疗机构中所采用的中药封包治疗,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用微波炉加热、电饭煲蒸煮或其他蒸锅方式加热中药封包的,其存在的弊端是,微波加热中药封包,中药封包被加热了,但封包中的中药没有湿度,因此其中药成分在治疗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在中药封包中加湿后微波加热,在短时间内微波是无法将中药封包内的中药蒸煮透的,而且温度无法有效的控制,也不利于大量的使用;电饭煲或其他蒸锅方式加热,虽然可以蒸煮透中药封包中的中药,但因无法有效的控制蒸煮时间,也无法恒温保温,需要不停的蒸煮才能保持治疗所需的温度状态,存在着过度蒸煮的弊端,8小时工作过程中药效会在长期的高温下挥发殆尽,就无法起到治疗的效果。因此以上这二者都达不到充分发挥中药封包的药效及有效控制治疗需要的温度的目的,仅靠经验才能获得大致需要的温度,使用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的,所以不但是不方便,还存在可能造成病人烫伤的可能。
[
【发明内容】
]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及其自动蒸煮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包括内胆箱,所述内胆箱内固定有中药封包放置架,所述中药封包放置架设于内胆箱底部的蒸发槽上方,所述蒸发槽的进水口通过外接进水管连接外部水源,所述蒸发槽内设有加热管,所述内胆箱外设有水泵,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管通道伸入蒸发槽内水面下抽水,另一端通过通道连接内胆箱的蒸发槽水面上部,水面上部的通道上出口连接喷雾喷嘴或打有若干微小孔,将加热后的水通过水泵从喷嘴或若干微小孔喷淋热水;或所述水泵换成水汽二用泵,水汽二用泵的一端通过通道连接内胆箱的蒸发槽水面上部抽气,另一端通过管通道伸入蒸发槽内水面下吹气泡,水面下部的通道上出口连接着一个管道,出口打有若干微小孔,将箱内的空气通过水汽二用泵从打有若干微小孔的出口上发生气泡,产生蒸汽;
[0007]所述蒸发槽内水面以下部位设有水温温度传感器,所述蒸发槽的水面以上部位设有蒸汽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温温度传感器的反馈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三信号接收端,微电脑控制器的第三信号发射端根据反馈控制连接加热管;蒸汽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四信号接收端,微电脑控制器第四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水泵或水汽二用泵喷淋热水产生蒸汽加温。
[0008]所述内胆箱内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五信号接收端,微电脑控制器第五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出气阀门控制箱内压力,并采用机械式安全气阀作为双保险安全保护气阀。
[0009]所述内胆箱内壁嵌入式安装有均温风机,所述均温风机由微电脑控制器控制连接,在恒温过程中通过风道用来均匀箱内的蒸汽和温度。
[0010]所述内胆箱壁面上还设有臭氧管道,所述臭氧管道上连接臭氧发生器,二端均在内胆箱水位以上部位,一端在风道内,另一端在风道内或风道外;所述密封门上还可选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管、霍尔开关以及感应磁铁,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灯管、霍尔开关均由微电脑控制器控制连接。
[0011]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的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模数转换器以及液晶显示屏,信号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器转换显示于液晶显示屏。
[0012]所述蒸发槽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外接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或水位开关,所述水位传感器分为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二个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一、第二信号接收端,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第一、第二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进水电磁阀;所述的水位开关可替代水位传感器和电磁阀,直接外接进水管上控制水位;
[0013]一种利用上述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的自动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电脑控制器开机初始化,将中药封包放置于中药封包放置架上,此时,微电脑控制器的第一、第二信号接收端通过接收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二个传感器的信号获得蒸发槽内的检测水位,根据水位的变化控制进水电磁阀的通断来控制进水,当最低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处于最低时,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一信号发射端控制进水电磁阀开启,保持进水,当最高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处于最高时,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二信号发射端控制进水电磁阀关闭,停止进水;当水分蒸发后,最低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处于最低时,通过第一信号发射端再次控制进水电磁阀开启,随时补充箱内底部的水位,恒定在水位线;
[0014]微电脑控制器的第三信号接收端通过水温温度传感器检测蒸发槽内水温,第四信号接收端通过蒸汽温度传感器检测内胆箱内的蒸汽温度,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三信号发射端控制加热管启闭,加热管通电加热箱内的水,使其产生一定的温度,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四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水泵或水汽二用泵开启,喷淋热水产生蒸汽加温、循环、加湿,以达到需要的蒸汽温度蒸煮中药封包放置架上的中药包,关联水温温度传感器,准确调控中药封包的温度;仪器内还设有均温风机,在恒温过程中通过风道用来均匀箱内的温度,在整个密封箱内均匀分布蒸汽和温度。
[0015]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即加热管关闭过程中,蒸发箱内的水没在沸腾状态,其蒸汽量可能会达不到所需要的湿度,因此通过气管通道,定时的用水泵一端在水面下产生气泡,另一端连接内胆箱的上部,达到循环加湿的目的;仪器内还设有均温风机,在恒温过程中通过风道用来均匀箱内的温度,在整个密封箱内均匀分布蒸汽和温度。
[0016]上述方法中,控制电路板通过对仪器的时间、温度、气压的微电脑控制,实现对仪器的工作进行时间分段控制,从凌晨设定的时间点开机为蒸煮段,高温蒸煮中药包,让中药包中的药效充分的释放,到上班前设定的时间点起转为治疗段,通过外部的冷却达到需要的温度,用循环气泵,在加热的水中产生蒸汽用微电脑控制来控制箱体内蒸汽的恒定温度,让中药包始终恒温在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温度范围内,治疗师随时都可以取用蒸煮好的恒温的中药封包,至下班前设定的时间点转为休眠段,仪器自动关闭供电进入休眠状态,仪器通过三段或几段的时间控制,安排仪器的工作状态,压力传感器,通过设定的压力最高限位,微电脑控制气压调节的出气阀门的开启,排泄内胆箱内的蒸汽过高的压力。
[0017]上述方法中,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用微电脑控制器控制电路板上的模数转换器将信号输交互到液晶显示屏,在这个过程中,用信号控制;加热管、进水电磁阀、二个水位传感器、水泵、臭氧发生器、均温风机、出气阀门、气压传感器、蒸汽温度传感器、水温温度传感器、紫外线消毒灯管、霍尔开关,用霍尔开关感应箱门的开启和关闭,并通过感应,控制箱内的加热管、水泵、臭氧发生器、均温风机、出气阀门、气压传感器、蒸汽温度传感器、紫外线消毒灯管这些功能的通断。
[0018]本装置能准确的控制中药封包治疗所需要的温度,避免了高温下的药包在帖敷的时候可能的烫伤,再能在恒温中保存中药封包,装置的高度智能化控制及多种传感器的应用,仪器自动的通过预先的设置进行工作,让治疗师省却了操作仪器的不便,极大的解放了治疗师进行中药封包治疗前繁复的准备工作,为我们的中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辅助的仪器和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立体图
[0020]图2为本发明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侧视图
[0021]图3为本发明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后视图
[0022]图4为各零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说明
[0024]内胆箱(1),加热管(2),进水电磁阀(3),水位传感器(4),水泵(5),臭氧发生器
(6)、均温风机(7),出气阀门(8),气压传感器(9),机械式安全气阀(10),蒸汽温度传感器
(11),水温温度传感器(12),紫外线消毒灯管(13),霍尔开关(14),液晶显示屏(15),控制电路板(16),微电脑控制器(17),模数转换器(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相信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所示,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包括内胆箱I,所述内胆箱I内固定有中药封包放置架,所述中药封包放置架设于内胆箱底部的蒸发槽上方,所述蒸发槽的进水口通过外接进水管连接外部水源,所述蒸发槽内设有加热管2,所述内胆箱外设有水泵5,下面分别阐述各传感元件与控制器的信号连接关系:
[0028]所述蒸发槽内设有水位传感器4,所述外接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3或水位开关,所述水位传感器4分为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二个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一、第二信号接收端,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第一、第二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进水电磁阀3 ;所述的水位开关可替代水位传感器和电磁阀,直接外接进水管上控制水位;
[0029]所述水泵5的一端通过管通道伸入蒸发槽内水面下抽水,另一端通过通道连接内胆箱I的蒸发槽水面上部,水面上部的通道上出口连接喷雾喷嘴或打有若干微小孔,将加热后的水通过水泵5从喷嘴或若干微小孔喷淋热水;
[0030]所述蒸发槽内水面以下部位设有水温温度传感器12,所述蒸发槽的水面以上部位设有蒸汽温度传感器11,所述水温温度传感器12的反馈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三信号接收端,微电脑控制器的第三信号发射端根据反馈控制连接加热管2 ;蒸汽温度传感器11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四信号接收端,微电脑控制器第四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水泵5喷淋热水产生蒸汽加温。
[0031 ] 所述内胆箱I内设有气压传感器9,所述气压传感器9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四信号接收端,微电脑控制器第五信号接收端控制连接出气阀门8控制箱内压力,并采用机械式安全气阀10作为双保险安全保护气阀。
[0032]所述内胆箱I内壁嵌入式安装有均温风机7,所述均温风机7由微电脑控制器控制连接,在恒温过程中通过风道用来均匀箱内的蒸汽和温度。
[0033]所述内胆箱I壁面上还设有臭氧管道,所述臭氧管道上连接臭氧发生器6,二端均在内胆箱I水位以上部位,一端在风道内,另一端在风道内或风道外;所述密封门上还可选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管13、霍尔开关14以及感应磁铁,臭氧发生器6、紫外线消毒灯管13、霍尔开关14均由微电脑控制器控制连接。
[0034]所述微电脑控制器17的控制电路板16上还设有模数转换器18以及液晶显示屏15,信号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器18转换显示于液晶显示屏15。
[0035]在使用时,微电脑控制器开机初始化,将中药封包放置于中药封包放置架上,此时,微电脑控制器的第一、第二信号接收端通过接收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二个传感器的信号获得蒸发槽内的检测水位,根据水位的变化控制进水电磁阀3的通断来控制进水,当最低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处于最低时,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一信号发射端控制进水电磁阀3开启,保持进水,当最高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处于最高时,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二信号发射端控制进水电磁阀3关闭,停止进水;当水分蒸发后,最低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处于最低时,通过第一信号发射端再次控制进水电磁阀3开启,随时补充箱内底部的水位,恒定在水位线;
[0036]微电脑控制器的第三信号接收端通过水温温度传感器12检测蒸发槽内水温,第四信号接收端通过蒸汽温度传感器11检测内胆箱I内的蒸汽温度,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三信号发射端控制加热管2启闭,加热管2通电加热箱内的水,使其产生一定的温度,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四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水泵5开启,喷淋热水产生蒸汽加温、循环、加湿,以达到需要的蒸汽温度蒸煮中药封包放置架上的中药包,关联水温温度传感器,准确调控中药封包的温度;仪器内还设有均温风机7,在恒温过程中通过风道用来均匀箱内的温度,在整个密封箱内均匀分布蒸汽和温度。
[0037]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设定的温度不一定让水沸腾,蒸发箱内的水没在沸腾状态,其蒸汽量可能会达不到所需要的湿度,因此通过水管通道,定时的用气泵5 —端在水面下抽水,另一端连接内胆箱的上部微孔喷淋,达到循环加湿的目的;仪器内还设有均温风机7,在恒温过程中通过风道用来均匀箱内的温度,在整个密封箱内均匀分布蒸汽和温度。
[0038]上述方法中,控制电路板16通过对仪器的时间、温度、气压的微电脑控制,实现对仪器的工作进行时间分段控制,从凌晨设定的时间点开机为蒸煮段,高温蒸煮中药包,让中药包中的药效充分的释放,到上班前设定的时间点起转为治疗段,通过外部的冷却达到需要的温度,用循环气泵,在加热的水中产生蒸汽用微电脑控制来控制箱体内蒸汽的恒定温度,让中药包始终恒温在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温度范围内,治疗师随时都可以取用蒸煮好的恒温的中药封包,至下班前设定的时间点转为休眠段,仪器自动关闭供电进入休眠状态,仪器通过三段或几段的时间控制,安排仪器的工作状态,压力传感器9,通过设定的压力最高限位,微电脑控制气压调节的出气阀门8的开启,排泄内胆箱内的蒸汽过高的压力。
[0039]上述方法中,所述微电脑控制器17,用微电脑控制器17控制电路板16上的模数转换器18将信号输交互到液晶显示屏15,在这个过程中,用信号控制;加热管2、进水电磁阀
3、二个水位传感器4、水泵5、臭氧发生器6、均温风机7、出气阀门8、气压传感器9、蒸汽温度传感器11、水温温度传感器12、紫外线消毒灯管13、霍尔开关14,用霍尔开关14感应箱门的开启和关闭,并通过感应,控制箱内的加热管2、水泵5、臭氧发生器6、均温风机7、出气阀门8、气压传感器9、蒸汽温度传感器11、紫外线消毒灯管13这些功能的通断。
[0040]实施例二
[004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水泵替换为水汽二用泵,水汽二用泵的一端通过通道连接内胆箱(I)的蒸发槽水面上部抽气,另一端通过管通道伸入蒸发槽内水面下吹气泡,水面下部的通道上出口连接着一个管道,出口打有若干微小孔,将箱内的空气通过水汽二用泵从打有若干微小孔的出口上发生气泡,产生蒸汽。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包括内胆箱(I),所述内胆箱(I)内固定有中药封包放置架,所述中药封包放置架设于内胆箱底部的蒸发槽上方,所述蒸发槽的进水口通过外接进水管连接外部水源,所述蒸发槽内设有加热管(2),所述内胆箱外设有水泵(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5)的一端通过管通道伸入蒸发槽内水面下抽水,另一端通过通道连接内胆箱(I)的蒸发槽水面上部,水面上部的通道上出口连接喷雾喷嘴或打有若干微小孔,将加热后的水通过水泵(5)从喷嘴或若干微小孔喷淋热水; 所述蒸发槽内水面以下部位设有水温温度传感器(12),所述蒸发槽的水面以上部位设有蒸汽温度传感器(11),所述水温温度传感器(12)的反馈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三信号接收端,微电脑控制器的第三信号发射端根据反馈控制连接加热管(2);蒸汽温度传感器(11)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四信号接收端,微电脑控制器第四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水泵(5)喷淋热水产生蒸汽加温。
2.—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包括内胆箱(I),所述内胆箱(I)内固定有中药封包放置架,所述中药封包放置架设于内胆箱底部的蒸发槽上方,所述蒸发槽的进水口通过外接进水管连接外部水源,所述蒸发槽内设有加热管(2),所述内胆箱外设有水汽二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二用泵的一端通过通道连接内胆箱(I)的蒸发槽水面上部抽气,另一端通过管通道伸入蒸发槽内水面下吹气泡,水面下部的通道上出口连接着一个管道,出口打有若干微小孔,将箱内的空气通过水汽二用泵从打有若干微小孔的出口上发生气泡,产生蒸汽; 所述蒸发槽内水面以下部位设有水温温度传感器(12),所述蒸发槽的水面以上部位设有蒸汽温度传感器(11),所述水温温度传感器(12)的反馈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三信号接收端,微电脑控制器的第三信号发射端根据反馈控制连接加热管(2);蒸汽温度传感器(11)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四信号接收端,微电脑控制器第四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水汽二用泵喷淋热水产生蒸汽加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箱(I)内设有气压传感器(9),所述气压传感器(9)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五信号接收端,微电脑控制器第五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出气阀门(8)控制箱内压力,并采用机械式安全气阀(10)作为双保险安全保护气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箱(I)内壁嵌入式安装有均温风机(7),所述均温风机(7)由微电脑控制器控制连接,在恒温过程中通过风道用来均匀箱内的蒸汽和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箱(I)壁面上还设有臭氧管道,所述臭氧管道上连接臭氧发生器¢),二端均在内胆箱(I)水位以上部位,一端在风道内,另一端在风道内或风道外;所述密封门上还可选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管(13)、霍尔开关(14)以及感应磁铁,臭氧发生器(6)、紫外线消毒灯管(13)、霍尔开关(14)均由微电脑控制器控制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脑控制器(17)的控制电路板(16)上还设有模数转换器(18)以及液晶显示屏(15),信号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器(18)转换显示于液晶显示屏(15)。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槽内设有水位传感器(4),所述外接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3)或水位开关,所述水位传感器(4)分为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二个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第一、第二信号接收端,所述微电脑控制器第一、第二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进水电磁阀(3);所述的水位开关可替代水位传感器和电磁阀,直接外接进水管上控制水位。
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的自动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电脑控制器开机初始化,将中药封包放置于中药封包放置架上,此时,微电脑控制器的第一、第二信号接收端通过接收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二个传感器的信号获得蒸发槽内的检测水位,根据水位的变化控制进水电磁阀(3)的通断来控制进水,当最低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处于最低时,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一信号发射端控制进水电磁阀(3)开启,保持进水,当最高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处于最高时,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二信号发射端控制进水电磁阀(3)关闭,停止进水;当水分蒸发后,最低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处于最低时,通过第一信号发射端再次控制进水电磁阀(3)开启,随时补充箱内底部的水位,恒定在水位线.微电脑控制器的第三信号接收端通过水温温度传感器(12)检测蒸发槽内水温,第四信号接收端通过蒸汽温度传感器(11)检测内胆箱(I)内的蒸汽温度,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三信号发射端控制加热管(2)启闭,加热管(2)通电加热箱内的水,使其产生一定的温度,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第四信号发射端控制连接水泵(5)或水汽二用泵开启,喷淋热水产生蒸汽加温、循环、加湿,以达到需要的蒸汽温度蒸煮中药封包放置架上的中药包,关联水温温度传感器,准确调控中药封包的温度;仪器内还设有均温风机(7),在恒温过程中通过风道用来均匀箱内的温度,在整个密封箱内均匀分布蒸汽和温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的自动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板(16)通过对仪器的时间、温度、气压的微电脑控制,实现对仪器的工作进行时间分段控制,从凌晨设定的时间点开机为蒸煮段,高温蒸煮中药包,让中药包中的药效充分的释放,到上班前设定的时间点起转为治疗段,通过外部的冷却达到需要的温度,用循环气泵,在加热的水中产生蒸汽用微电脑控制来控制箱体内蒸汽的恒定温度,让中药包始终恒温在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温度范围内,治疗师随时都可以取用蒸煮好的恒温的中药封包,至下班前设定的时间点转为休眠段,仪器自动关闭供电进入休眠状态,仪器通过三段或几段的时间控制,安排仪器的工作状态,压力传感器(9),通过设定的压力最高限位,微电脑控制气压调节的出气阀门(8)的开启,排泄内胆箱内的蒸汽过高的压力。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中药封包热敷温控蒸煮装置的自动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脑控制器(17),用微电脑控制器(17)控制电路板(16)上的模数转换器(18)将信号输交互到液晶显示屏(15),在这个过程中,用信号控制;加热管(2)、进水电磁阀(3)、二个水位传感器(4)、水泵(5)、臭氧发生器(6)、均温风机(7)、出气阀门(8)、气压传感器(9)、蒸汽温度传感器(11)、水温温度传感器(12)、紫外线消毒灯管(13)、霍尔开关(14),用霍尔开关(14)感应箱门的开启和关闭,并通过感应,控制箱内的加热管(2)、水泵(5)、臭氧发生器(6)、均温风机(7)、出气阀门(8)、气压传感器(9)、蒸汽温度传感器(11)、紫外线消毒灯管(13)这些功能的通断。
【文档编号】A61J3/00GK104306157SQ201410587209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8日
【发明者】王善赳, 王刚山 申请人:上海朗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