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766420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按常规制剂工艺生产而成:野菊花6-8、桑叶8-10、余甘子13-15、一点红6-8、板蓝根8-10、积雪草9-11、夏枯草6-8、昆布10-12,其生产方法是将中药经过回流煎煮提浓缩生产而成。该中药制剂参考了古今中医学药理研究成就,基于中医学对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能够有效的防治羊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的特点。
【专利说明】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防治羊疾病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羊(拉丁学名心卯1膽、又称为绵羊或白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原为北半球山地的产物,与山羊有亲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体形较胖,身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兽有螺旋状的大角,雌兽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毛色为白色。我国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
[0003]羊族0叩!'1111
有4属,均是一些非常适应山地生活的动物。绵羊属0x18是分布最广的羊,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山地都能见到,以角大而成螺旋形为特征,其中家畜绵羊^31-108因出产羊毛而被广泛饲养,亚洲中西部的赤盘羊0了义/7仏7/5可能是家畜绵羊的野生祖先,我国产的盘羊06*5 3-0/7则是绵羊属体型最大的一种。山羊属以嘴下有须为特征,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山地,另有西敏羊6--?呢7义分布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西敏,是非洲仅有的两种野羊之一,数量非常稀少。西敏羊常被当作是羊仏/^3 /知X的亚种,羊又称北山羊,分布广泛,我国西北也能见到。家畜山羊仏/70 1111-008比绵羊更能忍受恶劣的环境,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其祖先可能是中近东一带的野山羊。即!^ 36^3^1-118。非洲的另一种亚羊是蛮羊^皿?76^1^3,是蛮羊属的唯一代表,分布于北非,雄羊颈下有长须。有两属野羊是亚洲的特产,岩羊属产5^〃0^5有2种,岩羊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西北南部及中亚一些山地,倭岩羊产56^0^^5 501236^61-1是较新承认的种,特产于我国西南。塔尔羊属故有3种,雄性身披长毛,分布于南亚和西南亚的山地,其中喜马拉雅塔尔羊//挪/化双狀0^8也见于我国西藏最南部。
[0004]当前我国养羊业的饲养管理和经营方式,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这样饲养和经营方式,与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繁盛,因此,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发展专业化、规划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羊,这就与养殖的品种品质密不可分,也要符合农村的规模化养殖。
[0005]据有关专业人士分析,我国养羊热将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因鸡、鸭、肉狗、猪等家禽家畜饲料是以粮食及肉类为主,成本较高,效益不明显。羊是食草家畜,便于放牧和圈养,羊的食草能力和发达的瘤胃,能大量利用牧草和秸杆等各种粗饲料,将其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羊肉、羊毛等,并且肉羊生长快,抗病力强,繁殖率高。一般当年产的羔羊,当年就可屠宰获益。羊肉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肉类,是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理想肉类,在国际市场上羊肉供不应求。除羊肉外,羊皮、羊毛是轻纺工业的原料,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0006]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畜牧优势集中体现在草食家畜上。从国内肉类市场分析,牛羊肉需求呈上升趋势,消费将会有一定的增长,肉用山羊发展前景看好,仍是效益高的致富项目。我国肉用山羊业发展预计将会出现下列趋势:一是山羊饲养量继续增长,羊肉产量进一步增加。我国在成为世界上山羊饲养量最多的国家之后,山羊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与我国自然资源特别是草地资源结构和分布、气候条件的多样性及山羊的生活习性有密切关系。在南方草山草坡和农区,自然条件优越,牧草资源充裕,山羊适应性广,善于登高的特点,也使其成为受欢迎的草食畜种,加之市场对羊肉的需求增加,山羊的生产特别是肉用山羊的生产将有良好的前景。二是实用技术普及加快,肉羊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随着养羊专业大户的发展和养羊规模的扩大,人们对养羊实用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羊舍建造、品种选择、繁育技术、饲养管理、秸杆处理、高产优质饲料作物的栽培、疾病防治等技术的集成和综合推广,将有效增加养羊的科技含量,推动肉羊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肉羊生产铺平道路,以最低成本消耗,获取更多的优质羊肉及其副产品。三是养羊业生产、加工、销售联系更为紧密,一体化生产经营进一步发展。总之,发展肉用山羊生产,增加羊肉产量,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中国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0007]羊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饲养管理不当、不利的外界环境和各种病原体的感:
(1)饲养管理不当和营养性因素;(2)不利的外界环境因素;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因素。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羊呼吸系统疾病,羊呼吸系统疾病史感冒、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病的统称,尤其以规模较大的羊群中更易出现,有时又称为“规模化养羊病”。临床表现为:鼻子有分泌物,初为清液,以后变为黄色粘稠的鼻涕,病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常打喷嚏、擦鼻、摇头,体温升高0.5-200,鼻黏膜潮红肿胀,呼吸困难,咳嗽。感冒时有结膜炎发生;喉炎时喉部肿胀;支气管炎病初呈干、短并带疼痛的咳嗽,以后变为湿性长咳,痛感减轻,有时咳出痰液,同时鼻腔或口腔排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疾速,肺部有啰音;肺炎病羊由于胸腹的疼痛,呈浅表的腹式呼吸,常发生痛苦的咳嗽,当胸腔内大量积聚渗出液时,由于压迫肺和心脏,使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慢性病羊日渐消瘦和贫血,直至极度衰竭而死亡。


【发明内容】

[0008]基于目前存在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的特点。
[0009]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人工养殖白头叶猴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按常规制剂工艺生产而成:野菊花6-8、桑叶8-10、余甘子13-15、一点红6-8、板蓝根8-10、积雪草9-11、夏枯草6-8、昆布10-12。
[0010]优选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野菊花6、桑叶8、余甘子13、一点红6、板蓝根
8、积雪草9、夏枯草6、昆布10。
[0011]优选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野菊花7、桑叶9、余甘子14、一点红7、板蓝根
9、积雪草10、夏枯草7、昆布11。
[0012]优选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野菊花8、桑叶10、余甘子15、一点红8、板蓝根
10、积雪草11、夏枯草8、昆布12。
[0013]所述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野菊花、桑叶、余甘子、一点红、板蓝根、积雪草、夏枯草、昆布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3 ;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6 ;将滤液3和6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28/01,即得成品,置于41环境保存备用。
[0014]所述的中药制剂的使用方法为:将生产好的成品涂抹到羊的食物上或者加入到羊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预防量减半使用。
[0015]本发明选取的中药原料中,各药有效成份分析:
野菊花(学名//70--? )为菊科植物野菊、北野菊或岩香菊的头状花序。性状:干燥的头状花序呈扁球形,直径0.5?1厘米,外层为15?20个舌状花,雌性,淡黄色,皱缩卷曲;中央为管状花,两性,长3?4毫米,黄色,顶端5裂,子房棕黄色,不具冠毛;底部有总苞,由20?25枚苞片组成,作覆瓦状排列成4层,苞片卵形或披针形,枯黄色,边缘膜质;各花均着生于半球状的花托上。味苦,继之有清凉感。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或烘干。分布:主产江苏、四川、广西、山东等地。化学成份:花含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野菊花内酯、矢车菊甙、苦味素、侧柏酮。又含挥发油,内含(11-樟脑、廿四烷、廿六烷等。另含维生素4类物质及维生素81。性味:苦辛,凉。①《本草汇言》:〃味苦辛,气凉,有小毒。〃②《四川中药志》:〃性微寒,味甘苦,无毒。〃归经:《本草求真》:〃入肺、肝。〃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疔,痈,口疮,丹毒,湿疹,天泡疮。①《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②《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痈疽疔肿化脓病。〃③《苏州本产药材》:〃解毒疏风。治目疾眩晕。〃④《浙江中药手册》:〃排脓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疔毒,天泡湿疮。〃⑤《江苏植药志》:〃治霍乱,腹痛。〃⑥《山西中药志》:〃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治诸风眩晕,头痛,目赤,肿毒。〃⑦《江西草药》:〃治白喉,口疮,小儿高热抽搐等症。〃⑧《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高血压。〃
桑叶,中药名,英文名徽111^1'又。?3八药材学名搬#04,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桑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宽7?13(^ ;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主要功能为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1993年卫生部确定桑叶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桑椹儿果幼时青绿,成熟后呈黑紫色、紫红色,味酸甜可口。
[0016]余甘子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1%又11油伽8 61111)1103 1.白勺干燥成熟果实,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约1111111。外果皮厚1?4皿,质硬而脆。内果皮黄白色,硬核样,表面略具6棱,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干后可裂成6瓣。种子6,近三棱形,棕色。气微,味酸涩,回甜。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性味:甘、酸、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 干。
[0017]一点红,又名叶下红、红背叶、羊蹄草、假芥兰。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原名紫背草。为菊科植物一点红801-.01111-0113 (1.)1)0.的全草。本品味微苦,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急性结膜炎、肺炎、胆囊炎、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急性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菌痢、肠炎、便血、尿路感染、肾炎等证。
[0018]板蓝根(/53(/5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5?1(3111。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53(/5 11110101-18, 1.)和草大青(/.//7(3--?01'七)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从"5 011813 (1^668) 8^0111.)的根莖及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0019]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38131:103 (1.) 的干燥全草,为多年生匍匐草本。别名:十八缺、崩大碗、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铜钱草、落得打。生于阴湿荒地、村旁、路边、水沟边。常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长2?4挪,直径1?1.5!^,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直径1?4挪,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长3?6挪,扭曲。伞形花序腋生,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梗甚短。气微,味淡。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0020]夏枯草(学名:/^//26^773 VII 1^31-15 2 ),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多年生草木;根茎匍匐,在节上生须根。茎高20-30厘米,上升,下部伏地,自基部多分枝,钝四棱形,其浅槽,紫红色,被稀疏的糙毛或近于无毛。茎叶卵状长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长1.5-6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截形至宽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翅,边缘具不明显的波状齿或几近全缘,草质,上面橄榄绿色,具短硬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几无毛,侧脉3-4对,在下面略突出,叶柄长0.7-2.5厘米,自下部向上渐变短;花序下方的一对苞叶似茎叶,近卵圆形,无柄或具不明显的短柄。轮伞花序密集组成顶生长2-4厘米的穗状花序,每一轮伞花序下承以苞片;苞片宽心形,通常长约7毫米,宽约11毫米,先端具长1-2毫米的骤尖头,脉纹放射状,外面在中部以下沿脉上疏生刚毛,内面无毛,边缘具睫毛,膜质,浅紫色。花萼钟形,连齿长约10毫米,筒长4毫米,倒圆锥形,外面疏生刚毛,二唇形,上唇扁平,宽大,近扁圆形,先端几截平,具3个不很明显的短齿,中齿宽大,齿尖均呈刺状微尖,下唇较狭,2深裂,裂片达唇片之半或以下,边缘具缘毛,先端渐尖,尖头微刺状。花冠紫、蓝紫或红紫色,长约13毫米,略超出于萼,冠筒长7毫米,基部宽约1.5毫米,其上向前方膨大,至喉部宽约4毫米,外面无毛,内面约近基部1/3处具鳞毛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近圆形,径约5.5毫米,内凹,多少呈盔状,先端微缺,下唇约为上唇1/2,3裂,中裂片较大,近倒心脏形,先端边缘具流苏状小裂片,侧裂片长圆形,垂向下方,细小。雄蕊4,前对长很多,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彼此分离,花丝略扁平,无毛,前对花丝先端2裂,1裂片能育具花药,另1裂片钻形,长过花药,稍弯曲或近于直立,后对花丝的不育裂片微呈瘤状突出,花药2室,室极叉开。花柱纤细,先端相等2裂,裂片钻形,外弯。花盘近平顶。子房无毛。小坚果黄褐色,长圆状卵珠形,长1.8毫米,宽约0.9毫米,微具沟纹。花期4-6月,果期7-10月。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0021]昆布为海带科植物海带心皿^£1^)011108,八!'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鹅掌菜^111-01116 01(3111.的干燥叶状体。褐藻门褐藻纲翅藻科的一种橄榄褐色,中央有两条平行纵走的浅沟的藻类。卷曲成团状,蔌缠结成把。全体呈黑褐色或绿褐色,表面附有白霜。用水浸软则膨胀成扁平长带状,长50?150(3111,宽10?40(^1,中部较厚,边缘较薄而呈波状。类革质,残存柄部扁圆状。气腥,味咸。夏、秋二季采捞,晒干。多分布于辽东、山东、浙江、福建。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0022]本发明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1、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按中医理论将野菊花、桑叶、余甘子、一点红、板蓝根、积雪草、夏枯草、昆布按常规制剂工艺生产而成,参考古今中医学药理研究成就,基于中医学对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能够有效的治疗羊的呼吸系统疾病,保障了羊的健康发展,促进人工养殖羊的产业稳定、积极的发展;
2、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天然、安全、无毒、高效、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优点,可以调整机体的失衡状态,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3、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应用于羊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其采用中草药配方,治愈后无残留药物,保障了药品的安全性和动物健康;
4、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费用比较低廉、见效快,疗效短,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野菊花6匕、桑叶8 1?、余甘子13 1?、一点红6 1?、板蓝根8匕、积雪草9 1?、夏枯草6 1?、昆布10 1?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3 ;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6 ;将滤液3和6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28/01,即得成品,置于41环境保存备用。
[0024]用法:将生产好的成品涂抹到羊的食物上或者加入到羊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预防量减半使用。
[0025]实施例2
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野菊花7 1?、桑叶9 1?、余甘子14 1?、一点红7 1?、板蓝根91?、积雪草10匕、夏枯草7 1?、昆布111?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3 ;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6 ;将滤液3和6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28/01,即得成品,置于41环境保存备用。
[0026]用法:将生产好的成品涂抹到羊的食物上或者加入到羊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预防量减半使用。
实施例3
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野菊花8 1?、桑叶10 1?、余甘子15 1?、一点红8 1?、板蓝根10 1?、积雪草11匕、夏枯草8 1?、昆布12 1?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3 ;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6 ;将滤液3和6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28/01,即得成品,置于41环境保存备用。
[0027]用法:将生产好的成品涂抹到羊的食物上或者加入到羊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预防量减半使用。
[0028]实施案例:
案例一:广西扶绥县某养殖场,从外地运来羊200只,由于长途运输,体质弱,发现有60只羊出现发热、流鼻、呼吸困难,初步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生产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前3天以药液加入饮水中进行治疗,每天3-4次,每次0.501,治疗前后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用药3天后,羊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好转。用药7天后,60只羊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治愈率达到100%。治愈后,未再复发。
[0029]案例二:广西崇左市某养殖场的羊群出现病情,有102只羊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常打喷嚏、擦鼻、摇头,体温升高,鼻黏膜潮红肿胀,呼吸困难,咳嗽,经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所致。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二生产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将病羊隔离治疗,前5天以药液加入饮水中进行治疗,每天2-3次,每次1111匕并将中药制剂涂抹到羊的食物中喂食,治疗前后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用药5天后,羊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好转。用药10天后,102只羊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治愈率100%。治愈后,未再复发。
[0030]案例三:广西南宁市个人养殖户陈某,发现圈养的18只羊,有时咳出痰液,同时鼻腔或口腔排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疾速,肺部有啰音,经诊断判定为呼吸系统疾病。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三生产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前3天以药液加入饮水中进行治疗,每天2-3次,每次1111匕治疗前后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用药3天后,羊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好转。用药5天后,18只羊的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治愈率100%。治愈后,未再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按常规制剂工艺生产而成:野菊花6-8、桑叶8-10、余甘子13-15、一点红6_8、板蓝根8_10、积雪草9-11、夏枯草6-8、昆布1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野菊花6、桑叶8、余甘子13、一点红6、板蓝根8、积雪草9、夏枯草6、昆布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野菊花7、桑叶9、余甘子14、一点红7、板蓝根9、积雪草10、夏枯草7、昆布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野菊花8、桑叶10、余甘子15、一点红8、板蓝根10、积雪草11、夏枯草8、昆布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了以下步骤: 步骤I)按重量份数称取野菊花、桑叶、余甘子、一点红、板蓝根、积雪草、夏枯草、昆布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 ;在滤渣中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再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b ;将滤液a和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水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3)将中药水提浓缩液用纯化水稀释至处方量2g/mL,即得成品,置于4°C环境保存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为:将生产好的成品涂抹到羊的食物上或者加入到羊的正常饮用水中均匀混合,预防量减半使用。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4288234SQ20141059102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苏永植, 叶金仁, 梁莲香, 谭华娇, 梁珍花 申请人:扶绥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