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069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及其生产工艺,主要由黄芪100-200g,肉桂80-120g,附子25-35g,丁香80-120g,当归80-120g,川穹80-120g,红花80-120g,白术80-120g,陈皮15-25g,生姜40-60g,大枣40-60g,紫苏叶40-60g,花椒40-60g制备而成,工艺包括称量、辅料混合、煎煮和混合等步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无副作用,无依赖性,方便快捷,治愈率高、不复发。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膏,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及 其生产工艺,适用于体征身疲乏力、形寒肢冷、面色萎黄、浮肿人群,属于中药膏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夏可不受酷署,冬可不受严寒;出行 有车代步。导致现代人的活动量越来越少、不能补阳气、排寒气。因此,对于女性来讲,月经 不调、经痛患者越来越多;对于男性,身倦无力,少气懒言,面色淡白或晦滞,肌肉疼痛的患 者越来越多。上述症状在医院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西医无法治疗,只能采用止痛药物缓解; 但是从中医来讲,上述病症多由体寒、气血不畅、血痛而引起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及其生产工 艺,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无副作用,无依赖性,方便快捷,治愈率高、不复发。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黄芪 100-200g,肉桂 80-120g,附子 25-35g,丁香 80-120g,当归 80-120g,川穹 80-120g,红花 80-120g,白术 80-120g,陈皮 15-25g,生姜 40-60g,大枣 40-60g,紫苏叶 40-60g,花椒 40-60g; 优选地,黄芪150g,肉桂100g,附子30g,丁香100g,当归100g,川穹100g,红花100g, 白术l〇〇g,陈皮20g,生姜50g,大枣50g,紫苏叶50g,花椒50g; 进一步地,还含有以下辅料:凡士林600-700g,羊毛脂80-120g,甘油15-25g,尼泊金乙 酯 2-4g; 优选地,凡士林650g,羊毛脂100g,甘油20g,尼泊金乙酯3g。
[0005] 本发明中,黄苗,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苗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Bunge)P.K.Hsiao或膜荚黄苗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 )Bge 的干燥根,去除须根和根头。性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和 敛疮生肌之功效。
[0006]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性味辛、甘,大热。 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和活血通经之功效。
[0007]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味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和散毒止痛之功效。
[0008]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llataThunb?的花蕾。性味辛,温, 有毒。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和补肾助阳之功效。
[0009]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性味甘、辛, 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和润肠通便之功效。
[0010] 川穹,为伞形科植物川弯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莖。性味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
[0011]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干燥花。性辛,味温。归心、 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
[0012]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莖。性味苦、 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0013]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e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果皮。性 味苦、辛,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
[0014]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e?的新鲜根莖。性辛,微热。归脾、 胃、肺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之功效。
[0015]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jujube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温。归 心、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
[0016]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FoliumPerillaefrutescens(L. )Britt?的干燥叶。 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效。
[0017]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Sieb.etZucc.或花椒 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温。归胃、肾、脾经。具有温中止 痛、杀虫止痒之功效。
[0018] 本发明产品适用于体征身疲乏力、形寒肢冷、面色萎黄、浮肿人群,采取固本培元、 温中散寒、补气活血、调节阴阳平衡的原则。其中,黄芪补气固表,肉桂补血助阳,引火归元 为君药,附子和丁香味辛,性大热,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为臣药,帮助君 药发挥功效。配以佐药当归、川穹活血补血,陈皮、生姜、大枣补气散寒。紫苏叶利气散寒为 使药。诸药合用有补气散寒、康复身体虚弱人群的功效。
[0019] 上述中药膏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称量: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量各药物,备用; (2) 辅料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好的甘油、尼泊金乙酯混合,备用; (3) 煎煮:将步骤(1)中称量好的黄芪、肉桂、附子、丁香、当归、川穹、红花、白术、陈 皮、生姜、大枣、紫苏叶、花椒加水煎煮3次,然后合并三次的煎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 1. 40-1. 45,即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 40-1. 45,得到浸膏备用; (4) 混合:将步骤(1)称量好的辅料凡士林和羊毛脂加热熔融,并搅拌均匀成基质;同 时,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及步骤(3)得到的浸膏加入到上述基质中,混合,搅拌均匀,即 可得到本发明产品。
[0020] 最后,进行分装、包装和灭菌等操作,完成产品生产。
[0021]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无副作用,无依赖性,方便快捷,治愈率 高、不复发。
[0022] 下面结合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 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4]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
[0025]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黄芪150g,肉桂100g,附子30g,丁香100g,当归100g,川穹100g,红花100g,白术l〇〇g,陈皮20g,生姜50g,大枣50g,紫苏叶50g,花椒50g;凡士林650g,羊毛脂100g,甘油 20g,尼泊金乙酯3g。
[0026] 实施例2 一种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黄芪200g,肉桂120g,附子35g,丁香120g,当归120g,川穹120g,红花120g,白术120g, 陈皮25g,生姜60g,大枣60g,紫苏叶60g,花椒60g;凡士林700g,羊毛脂120g,甘油25g,尼 泊金乙酯4g。
[0027] 实施例3 一种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黄芪l〇〇g,肉桂80g,附子25g,丁香80g,当归80g,川穹80g,红花80g,白术80g,陈皮 15g,生姜40g,大麥40g,紫苏叶40g,花椒40g;凡士林600g,羊毛脂80g,甘油15g,尼泊金 乙酯2g。
[0028] 实施例4 上述实施例1-3所述中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称量: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量各药物,备用; (2) 辅料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好的甘油、尼泊金乙酯混合,备用; (3) 煎煮:将步骤(1)中称量好的黄芪、肉桂、附子、丁香、当归、川穹、红花、白术、陈皮、 生姜、大枣、紫苏叶、花椒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8倍重量煎煮2小时,第二和第三次均加 6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然后合并三次的煎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 40-1. 45,即相对 于水的密度为1. 40-1. 45,得到浸膏备用; (4) 混合:将步骤(1)称量好的辅料凡士林和羊毛脂加热至80°C熔融,并搅拌均匀成基 质;同时,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及步骤(3)得到的浸膏加入到上述基质中,混合,搅拌均 匀,即可得到本发明产品。
[0029] 最后,进行分装、包装和灭菌等操作,完成产品生产。
[0030] 实施例5 采用本发明产品用于补气散寒治疗身体虚弱症的病例统计分析 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穴位外敷五行康元膏加手法推拿为实验组;另一组单纯手法推 拿为对照组。本组100例中,男38例,女62例,年龄4岁---56岁;其中4岁12岁为78 例,12岁56岁为22例;病程1-22年。以上病例均符合一下条件:失眠多梦、口气重、阴 虚燥热、气血虚弱、宫寒肢冷、行经腹痛手脚冰凉。
[0031] 治疗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成: 黄芪 100-200g,肉桂 80-120g,附子 25-35g,丁香 80-120g,当归 80-120g,川穹 80-120g,红花 80-120g,白术 80-120g,陈皮 15-25g,生姜 40-60g,大枣 40-60g,紫苏叶 40-60g,花椒 40-60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 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黄芪150g,肉桂100g,附子30g,丁香100g,当归100g,川穹100g,红花100g,白术 l〇〇g,陈皮20g,生姜50g,大枣50g,紫苏叶50g,花椒50g。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还含 有以下辅料:凡士林600-700g,羊毛脂80-120g,甘油15-25g,尼泊金乙酯2-4g。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以 下辅料: 凡士林650g,羊毛脂100g,甘油20g,尼泊金乙酯3g。
5. -种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补气散寒、身体虚弱症的中药膏的生产工 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称量: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量各药物,备用; (2) 辅料混合:将步骤(1)中称量好的甘油、尼泊金乙酯混合,备用; (3) 煎煮:将步骤(1)中称量好的黄芪、肉桂、附子、丁香、当归、川穹、红花、白术、陈 皮、生姜、大枣、紫苏叶、花椒加水煎煮3次,然后合并三次的煎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 1. 40-1. 45,即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 40-1. 45,得到浸膏备用; (4) 混合:将步骤(1)称量好的辅料凡士林和羊毛脂加热熔融,并搅拌均匀成基质;同 时,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及步骤(3)得到的浸膏加入到上述基质中,混合,搅拌均匀,即 可得到本发明产品。
【文档编号】A61P1/14GK104383482SQ201410607488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吉亚宁 申请人:吉亚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