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包括头枕、上肢板、下肢板、上躯台和脚环。带凹槽的方形头枕两侧设有助听孔,下面设有用板簧连接的上躯台;上躯台的两侧设有上肢板,下面设有下肢板;上肢板、下肢板、和上躯台的凹面板上均设有通气孔,下肢板的下面设有脚环。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重大外伤患者躯干矫正、创伤面包覆、瘀血清理的临床治疗。其结构简单,卫生安全,方便实用。
【专利说明】一种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
【背景技术】
:
[0002]目前,医疗临床中有很多因重大安全事故造成的头部、躯干等严重创伤的患者。因其创伤面积大、部位多,要进行躯干矫正、创伤面包覆、瘀血清理和肢体活动等需求,传统的医疗病床结构很难满足其需要。
【发明内容】
: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传统临床治疗重大伤害病员配套设施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是仿照人体形态结构和治疗需要,满足重大外伤患者躯干矫正、创伤面包覆、瘀血清理和肢体活动的治疗。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包括头枕、上肢板、下肢板、上躯台和脚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是设有椭圆凹槽、下端开口的方形枕,其两侧设有助听孔;所述头枕的下面设有方形凹面上躯台,头枕与上躯台之间用可弯曲的板簧连接,上躯台的两侧设有通过多向弹簧与其连接的凹面长方形上肢板;所述上躯台的下面设有凹面长方形下肢板,其下肢板与上躯台用可弯曲的板簧连接;所述上肢板、上躯台和下肢板的凹面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下肢板的下面设有用弹簧连接的脚环。使用时,将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平放在医疗床上,将脑部、躯干四肢严重创伤的患者平放在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上,头部放在头枕处,利用头枕的凹槽空间,可帮助其瘀血的渗出排放和清理,控制和防止昏迷中的患者无意识扭动颈部,助听孔可帮助患者听力;患者的上躯体放于上躯台,利用其凹面板和通气孔,控制患者无意识的翻动肢体和长期卧床褥疮的发生;将患者的手臂张开平放于上肢板,根据治疗需要调整固定多向板簧的角度,控制患者手臂无意识的翻动或伸张;将患者的下肢平放于下肢板,用脚环套入患者脚上,根据需要矫正的角度调整并固定板簧,控制患者下肢无意识的移动,帮助股骨损伤的患者固定矫正和恢复。
[0005]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重大外伤患者躯干矫正、创伤面包覆、瘀血清理和肢体简易活动的临床治疗。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卫生安全,方便实用。可广泛应用于重大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1头枕2上躯台3下肢板4凹槽5助听孔6上肢板
[0008]7上肢板多向弹簧8上肢板通气孔9上板簧10上躯台通气孔
[0009]11下肢板通气孔12下板簧13脚环14脚环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所示,一种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包括头枕1、上躯台2、下肢板3、上肢板6和脚环13。头枕I是中间部位设有椭圆凹槽4、下端开口的方形枕,其枕的两侧设有助听孔5,下面设有方形凹面状上躯台2,头枕I与上躯台2用可弯曲的板簧9连接,上躯台2的两侧设有通过多向弹簧7与其连接的上肢板6 ;上躯台2的下面设有凹面下肢板3,下肢板3与上躯台3用可弯曲的板簧12连接,上肢板6、上躯台2和下肢板3的凹面板上分别设有通气孔8、通气孔10和通气孔11 ;下肢板3的下面设有用弹簧14连接的脚环13。使用时,将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平放在医疗床上,将脑部、躯干四肢严重创伤的患者平放在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上,头部放在头枕I处,利用头枕的凹槽4空间,可帮助其瘀血的渗出排放和清理,并防止昏迷中的病患者无意识扭动颈部,助听孔5可帮助患者听力;病患者的上躯体平放于上躯台2,利用其凹面板和通气孔10,控制患者无意识的翻动肢体和长期卧床褥疮的发生;将患者的手臂张开平放于上肢板6,根据治疗需要调整固定多向板簧7的角度,控制患者手臂无意识的翻动或伸张;将患者的下肢放于下肢板3,用脚环13套入患者脚上,控制患者下肢无意识的移动,帮助股骨损伤的患者固定矫正和恢复。
【权利要求】
1.一种人体仿形外伤矫正器,包括头枕、上肢板、下肢板、上躯台和脚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是设有椭圆凹槽、下端开口的方形枕,头枕的两侧设有助听孔;所述头枕的下面设有方形凹面上躯台,头枕与上躯台之间用可弯曲的板簧连接,上躯台的两侧设有通过多向弹簧与其连接的凹面上肢板;所述上躯台的下面设有凹面下肢板,其下肢板与上躯台之间用可弯曲的板簧连接;所述上肢板、上躯台和下肢板的凹面板上均设有通气孔;所述下肢板的下面设有用弹簧连接的脚环。
【文档编号】A61H1/02GK203915308SQ20142034787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1日
【发明者】张希香 申请人:张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