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329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用以装载人工晶体并且将人工晶体植入至人眼,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包括框体、两个卷板、推动装置以及推杆,植入时,直接将推动装置推动所述两个卷板自打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然后,推动所述推杆自所述框体的左侧板的让位孔进入闭合空间而推动卷曲的人工晶体,自所述框体的右侧板的让位孔伸出而植入至人眼,植入过程简单。
【专利说明】
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人工晶体是一种能植入眼内的人造透镜,用于取代因为白内障疾病而变混浊的人眼中的天然晶体。人工晶体的形态,通常是由一个圆形光学部件和周边的支撑袢组成。光学部件是由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这些高分子材料可以是硬的,也可以是软的。由硬材料制成的人工晶体,必须通过一个较大的切口(通常大于6毫米)才能植入眼内,现在已逐步被淘汰。由软材料制成的人工晶体,也经常被称作可折叠人工晶体,可以在折叠或卷曲后通过一个较小的切口(从小于2毫米到3毫米)植入眼内。目前用于制备可折叠人工晶体的软性材料主要分为硅胶、亲水性丙烯酸酯(水凝胶)、和疏水性丙烯酸酯等几类。
[0003]当前对于人工晶体的植入过程主要包括:首先,用镊子将人工晶体放置到人工晶体植入装置,然后,使用折叠装置将人工晶体折叠,最后通过植入装置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植入过程复杂,因而,容易出现问题,如用镊子夹持人工晶体时,可能对人工晶体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当前人工晶体的植入过程复杂的问题。
[0005]为到达上述之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用以装载人工晶体并且将人工晶体植入至人眼,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包括:
[0006]框体,具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以及由各板共同围设形成的容置腔,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贯设有让位孔;
[0007]两个卷板,沿左右向延伸且并行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两个卷板的相对的两表面呈内凹的曲面设置,所述两个卷板于前后向可活动,以使得所述两卷板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当所述两个卷板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两个卷板之间形成有用以供人工晶体置放的置放空间,当所述两个卷板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两个卷板的相对的两表面闭合而用以将人工晶体卷曲,且所述两个卷板的相对的两表面围设形成与两个所述让位孔连通的闭合空间;
[0008]推动装置,用以推动所述两个卷板自打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以及,
[0009]推杆,用以在所述两个卷板位于闭合位置时,自所述左侧板的让位孔进入所述闭合空间,推动卷曲的人工晶体自所述右侧板的让位孔伸出而植入至人眼。
[0010]优选地,所述推动装置盖设于所述框体的上端口,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上盖板、自所述上盖板向下延伸呈前后相对设置的一对推动部,所述一对推动部的相对的两表面由上至下呈渐开设置,所述两个卷板位于所述一对推动部的相对的两表面之间,藉此,所述推动装置在向下移动时,所述一对推动部的相对的两表面推动所述两个卷板相向移动。
[0011]优选地,所述框体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开设有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扣槽,所述一对推动部的相背对的两表面分别凸设有一扣部,每一扣部选择地与其一扣槽扣合,当两个所述扣部与上方的两个扣槽扣合时,所述两个卷板处于打开位置,当当两个所述扣部与下方的两个扣槽扣合时,所述一对推动部推动所述两个卷板相向移动至闭合位置。
[0012]优选地,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支撑板及自所述支撑板向上延伸的两个呈左右设置的支撑台,所述框体的底板上贯设有两个让位槽,所述两个支撑台用以在所述两个卷板处于打开位置时,自所述两个让位槽伸入至所述置放空间中以支撑人工晶体。
[0013]优选地,每一支撑台上凸设阻挡部,当所述两个卷板处于打开位置时,两个所述阻挡部用以与人工晶体的相对的两侧抵接而限制人工晶体左右移动。
[0014]优选地,所述阻挡部用以与人工晶体抵接的表面呈内凹的弧面设置。
[0015]优选地,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相对的两表面凸设有限位块,所述让位孔贯穿所述限位块设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滑轨,每一卷板包括自左向右延伸的卷板主体、及自所述卷板主体的左右向的两端凸设的滑块,所述两个卷板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的配合而滑动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
[0016]优选地,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还包括用以给所述推杆导向的导筒,所述导筒与所述框体的左侧板连接,且所述导筒的右端口与所述左侧板上的让位孔对接,所述推杆套设有活塞,所述推杆通过所述活塞与所述导筒的内腔滑动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植入时,直接将推动装置推动所述两个卷板自打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然后,推动所述推杆自所述左侧板的让位孔进入所述闭合空间而推动卷曲的所述人工晶体自所述右侧板的让位孔伸出而植入至人眼,植入过程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局部II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的部分结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的局部IV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所示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当两卷板位于打开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6为图1所示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当两卷板位于闭合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0024]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6,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100用以装载人工晶体并且将人工晶体I植入至人眼,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100包括框体2、两个卷板3、推动装置4以及推杆5。
[0027]所述框体2具有前侧板20、后侧板21、左侧板22、右侧板23、底板24以及由各板共同围设形成的容置腔25,所述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上均贯设有让位孔26。
[0028]所述两个卷板3沿左右向延伸且并行设于所述容置腔25内,所述两个卷板3的相对的两表面呈内凹的曲面设置,所述两个卷板3于前后向可活动,以使得所述两卷板3具有打开位置(请参阅图5)和闭合位置(请参阅图6),当所述两个卷板3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两个卷板3之间形成有用以供所述工晶体置放的置放空间3a,当所述两个卷板3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两个卷板3的相对的两表面闭合而用以将所述人工晶体I卷曲,且所述两个卷板3的相对的两表面围设形成与两个所述让位孔26连通的闭合空间3b。
[0029]所述推动装置4用以推动所述两个卷板3自打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
[0030]所述推杆5用以在所述两个卷板3位于闭合位置时,自所述左侧板22的让位孔26进入所述闭合空间3b,推动卷曲的所述人工晶体I自所述右侧板23的让位孔26伸出而植入至人眼。
[003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装置4采用以下方案实现:
[0032]具体请参阅图1、图3、图5及图6,所述推动装置4盖设于所述框体2的上端口,所述推动装置4包括上盖板41、自所述上盖板41向下延伸呈前后相对设置的三对推动部42,每一对推动部42的相对的两表面由上至下呈渐开设置,所述两个卷板3位于所述三对推动部42的相对的六表面之间,藉此,植入时,所述推动装置4在向下移动时,所述三对推动部42的相对的六表面推动所述两个卷板3相向移动,而推动所述两个卷板3自打开位置移动至闭合位置。
[0033]较佳地,所述框体2的前侧板20和后侧板21分别开设有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扣槽27,位于中间的一对推动部42的相背对的两表面分别凸设有一扣部43,每一扣部43选择地与其一扣槽27扣合。当两个所述扣部43与上方的两个扣槽27扣合时,所述两个卷板3处于打开位置,当两个所述扣部43与下方的两个扣槽27扣合时,所述三对推动部42推动所述两个卷板3相向移动而处于闭合位置。因而,通过按压所述推动装置4的所述上盖板41,使两个所述扣部43先后与上方的和下方的两个扣槽27扣合,就能实现推动所述两个卷板3自打开位置移动至闭合位置,结构简单。需要注意的是:于本设计中,只需要设计位于中间的一对推动部42就可以完成对所述两个卷板3的推动。
[0034]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所述推动装置4可采用其他方案实现,如在所述前侧板20和所述后侧板21开设开口,设有两个推动装置4,分别推动所述两个卷板3相向移动。
[0035]具体请参阅图1、图2、图5及图6,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100还包括支撑底座6,所述支撑底座6包括支撑板61及自所述支撑板61向上延伸两个呈左右设置的支撑台62,所述框体2的底板24上贯设有两个让位槽28,所述两个支撑台62用以在所述两个卷板3处于打开位置时,自所述两个让位槽28伸入至所述置放空间3a,用以支撑所述人工晶体1,并且限制所述两个卷板3相向移动,进而防止所述两个卷板3挤压所述人工晶体I。
[0036]进一步参阅图3和图4,并且,每一支撑台62上凸设阻挡部63,当所述两个卷板3处于打开位置时,两个所述阻挡部63用以与人工晶体I的相对的两侧抵接而限制人工晶体I左右移动。优选地,所述阻挡部63与所述人工晶体I抵接的表面呈内凹的弧面设置,以更好的与所述人工晶体I接触。
[0037]请参阅图1至图4,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卷板3采用下述方案实现前后向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置腔25内:
[0038]所述左侧板22和所述右侧板23相对的两表面凸设有限位块29,所述让位孔26贯穿所述限位块29设置,所述限位块29与所述底板24之间形成滑轨29a,每一卷板3包括自左向右延伸的卷板主体31、及自所述卷板主体31的两端凸设的滑块32,所述两个卷板3通过所述滑块32与所述滑轨29a的配合而滑动安装于所述容置腔25内,采用比较简单的结构就能实现所述两个卷板3前后向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置腔25内。
[0039]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所述两个卷板3可采用其他方案实现前后向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置腔25内,如,在所述框体2的底板24开设有滑槽,所述卷板主体31在底部相应凸设滑块。
[004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100还包括用以给所述推杆5导向的导筒7,所述导筒7与所述框体2的左侧板22连接,且所述导筒7的右端口与所述左侧板22上的让位孔26对接,所述推杆5套设有活塞(未标号),所述推杆5通过所述活塞与所述导筒7的内腔滑动连接。
[00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100包括使用之前用以装载人工晶体的装载状态、以及使用时的植入过程。
[0042]请参阅图1至图5,当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100处于装载状态:所述推动装置4的两个扣部43与上方的两个扣槽27扣合,所述两个卷板3位于打开位置,所述两个卷板3之间形成有置放空间3a,所述两个支撑台62自所述两个让位槽28伸入至所述置放空间3a用以支撑所述人工晶体I,两个所述阻挡部63用以与人工晶体I的相对的两侧抵接而限制人工晶体I左右移动;
[0043]请参阅图1至图6,,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100的植入过程如下:
[0044]首先,将所述支撑底座6向下移动,而将两个支撑台62自所述置放空间3a中退出,
[0045]而后,向下推动所述推动装置4,使所述推动装置4的两个扣部43与下方的两个扣槽27扣合,所述三对推动部42的相对的六表面推动所述两个卷板3相向移动,而使所述两个卷板3自打开位置移动至闭合位置,而将人工晶体I卷曲;
[0046]最后,推动所述推杆5自所述左侧板22的让位孔26进入所述闭合空间3b,而使所述推杆5推动卷曲的所述人工晶体I自所述右侧板23的让位孔26伸出而植入至人眼,植入过程简单。
[004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用以装载人工晶体并且将人工晶体植入至人眼,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包括: 框体,具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以及由各板共同围设形成的容置腔,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贯设有让位孔; 两个卷板,沿左右向延伸且并行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两个卷板的相对的两表面呈内凹的曲面设置,所述两个卷板于前后向可活动,以使得所述两卷板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当所述两个卷板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两个卷板之间形成有用以供人工晶体置放的置放空间,当所述两个卷板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两个卷板的相对的两表面闭合而用以将人工晶体卷曲,且所述两个卷板的相对的两表面围设形成与两个所述让位孔连通的闭合空间; 推动装置,用以推动所述两个卷板自打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以及, 推杆,用以在所述两个卷板位于闭合位置时,自所述左侧板的让位孔进入所述闭合空间,推动卷曲的人工晶体自所述右侧板的让位孔伸出而植入至人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盖设于所述框体的上端口,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上盖板、自所述上盖板向下延伸呈前后相对设置的一对推动部,所述一对推动部的相对的两表面由上至下呈渐开设置,所述两个卷板位于所述一对推动部的相对的两表面之间,藉此,所述推动装置在向下移动时,所述一对推动部的相对的两表面推动所述两个卷板相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开设有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扣槽,所述一对推动部的相背对的两表面分别凸设有一扣部,每一扣部选择地与其一扣槽扣合,当两个所述扣部与上方的两个扣槽扣合时,所述两个卷板处于打开位置,当当两个所述扣部与下方的两个扣槽扣合时,所述一对推动部推动所述两个卷板相向移动至闭合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支撑板及自所述支撑板向上延伸的两个呈左右设置的支撑台,所述框体的底板上贯设有两个让位槽,所述两个支撑台用以在所述两个卷板处于打开位置时,自所述两个让位槽伸入至所述置放空间中以支撑人工晶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撑台上凸设阻挡部,当所述两个卷板处于打开位置时,两个所述阻挡部用以与人工晶体的相对的两侧抵接而限制人工晶体左右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用以与人工晶体抵接的表面呈内凹的弧面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相对的两表面凸设有限位块,所述让位孔贯穿所述限位块设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滑轨,每一卷板包括自左向右延伸的卷板主体、及自所述卷板主体的左右向的两端凸设的滑块,所述两个卷板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的配合而滑动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体预装式植入装置还包括用以给所述推杆导向的导筒,所述导筒与所述框体的左侧板连接,且所述导筒的右端口与所述左侧板上的让位孔对接,所述推杆套设有活塞,所述推杆通过所述活塞与所述导筒的内腔滑动连接。
【文档编号】A61F2/16GK204016557SQ201420439201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5日
【发明者】张劲松 申请人: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