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48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车架的两个扶手上安装餐桌板;车架的侧部设置侧支撑座和两个螺栓支撑座,两个螺栓支撑座位于侧支撑座一侧,每个螺栓支撑座上设置一个蝴蝶螺栓,两个蝴蝶螺栓的端部安装压紧板,压紧板的端面和侧支撑座的端面均为弧形,压紧板和侧支撑座之间设置输液杆,压紧板和侧支撑座将输液杆压紧。本实用新型具有餐桌板,餐桌板方便开闭,与轮椅为一体结构,方便患者上下轮椅,餐桌板方便患者进行就餐,还可以方便患者作为书桌进行学习。输液杆下部采用压紧的方式连接,连接面积大,安全稳定;输液杆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外出时将输液杆拆卸即可;通过控制压紧板、侧支撑座与输液杆配合的位置,调整输液杆的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轮椅,具体地说是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

【背景技术】
[0002]轮椅是腿脚不便的病人常用的医疗设备。目前,现有的轮椅仅仅具有代步功能,对于使用的患者,功能单调,不能满足患者就餐、学习等工作。患者一般需要进行输液,输液时需要另行设置输液架。虽然目前具有安装输液架的轮椅,但是在外出时,输液架仍然需要一同携带,输液架过高,使用十分不便。输液架高度不能调整,无法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包括车架,车架中部为座椅,车架前后分别安装大轮和小轮,车架的两个扶手上安装餐桌板,餐桌板的一端与车架的扶手铰接,餐桌板的另一端搭放在车架的扶手上,餐桌板位于座椅的上部;车架的侧部设置侧支撑座和两个螺栓支撑座,两个螺栓支撑座位于侧支撑座一侧,两个螺栓支撑座上下排列,每个螺栓支撑座上设置一个蝴蝶螺栓,两个蝴蝶螺栓的端部安装压紧板,压紧板的端面和侧支撑座的端面均为弧形,压紧板和侧支撑座之间设置输液杆,压紧板和侧支撑座将输液杆压紧。
[0005]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输液杆的下部设置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安装在车架的侧部。所述的座椅底部设置换热器壳体,壳体内设置第二盘管、泵和电源,第二盘管对应的换热器壳体上安装风机,电源分别为泵和风机供电,座椅上部安装换热板,换热板内设置第一盘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之间分别通过出液管和进液管连接,出液管上安装泵,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内为制冷剂。所述的座椅上的换热板上部安装椅垫。所述的椅垫为电动按摩垫,电动按摩垫与电源通过导线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具有餐桌板,餐桌板方便开闭,与轮椅为一体结构,方便患者上下轮椅,餐桌板方便患者进行就餐,还可以方便患者作为书桌进行学习。输液杆下部采用压紧的方式连接,连接面积大,安全稳定;输液杆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外出时将输液杆拆卸即可;通过控制压紧板、侧支撑座与输液杆配合的位置,调整输液杆的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B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的I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08]附图标记:I车架2换热板3第一盘管4出液管5大轮6椅垫7椅座8换热器壳体9风机10进液管11小轮12电源13泵14第二盘管15输液杆16支撑座17餐桌板18侧支撑座19压紧板20螺栓支撑座21蝴蝶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1,车架I中部为座椅7,车架I前后分别安装大轮5和小轮11,如图2所示,车架I的两个扶手上安装餐桌板17,餐桌板17的一端与车架I的扶手铰接,餐桌板17的另一端搭放在车架I的扶手上,餐桌板17位于座椅7的上部;如图3和图4所示,车架I的侧部设置侧支撑座18和两个螺栓支撑座20,两个螺栓支撑座20位于侧支撑座18—侧,两个螺栓支撑座18上下排列,每个螺栓支撑座18上设置一个蝴蝶螺栓21,两个蝴蝶螺栓21的端部安装压紧板19,压紧板19的端面和侧支撑座18的端面均为弧形,压紧板19和侧支撑座18之间设置输液杆15,压紧板19和侧支撑座18将输液杆15压紧。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的输液杆15的下部设置支撑座16,支撑座16固定安装在车架I的侧部,压紧板19及时松动,输液杆15落下时也会在支撑座16上,对输液杆15进行缓冲,避免输液杆15直接落地损坏。本实用新型具有餐桌板17,餐桌板17方便开闭,与轮椅为一体结构,方便患者上下轮椅,餐桌板17方便患者进行就餐,还可以方便患者作为书桌进行学习。输液杆15下部采用压紧的方式连接,连接面积大,安全稳定;输液杆15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外出时将输液杆15拆卸即可;通过控制压紧板19、侧支撑座18与输液杆15配合的位置,调整输液杆15的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0010]偏瘫病人在使用轮椅外出时,由于长期坐在轮椅上,臀部容易造成湿疹,特别是夏天炎热的时节,湿疹现象更加严重。虽然采用凉席等能环节症状,但是由于臀部自身热量不易散出,无法彻底防治湿疹。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如图5和图6所示,座椅7底部设置换热器壳体8,如图6所不,壳体8内设置第二盘管14、泵13和电源12,第二盘管14对应的换热器壳体8上安装风机9,电源12分别为泵13和风机9供电,如图2所示,座椅7上部安装换热板2,换热板2内设置第一盘管3,第一盘管3和第二盘管14之间分别通过出液管4和进液管10连接,出液管4上安装泵13,第一盘管3和第二盘管14内为制冷剂。泵13将第一盘管3和第二盘管14内为制冷剂进行循环,风机9对第二盘管14进行降温,保持进入第一盘管3的制冷剂为低温。本实用新型在偏瘫病人使用时,通过对偏瘫病人的臀部进行降温,将臀部热量的疏散,保持臀部保持合适的温度,避免湿疹的并发,能够使偏瘫患者长期在本实用新型上使用,防止湿疹症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使用安全。
[0011]所述的座椅7上的换热板2上部安装椅垫6。椅垫6不尽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还能够避免患者直接与换热板2接触。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一旦出现尿失禁等情况,直接更换椅垫6,对椅垫6进行清洗,保持本实用新型的洁净。椅垫6为电动按摩垫,电动按摩垫与电源12通过导线连接,电动按摩垫对患者臀部进行按摩,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促进臀部血液循环,促进偏瘫患者恢复。
[0012]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3]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车架的两个扶手上安装餐桌板;车架的侧部设置侧支撑座和两个螺栓支撑座,两个螺栓支撑座位于侧支撑座一侧,每个螺栓支撑座上设置一个蝴蝶螺栓,两个蝴蝶螺栓的端部安装压紧板,压紧板的端面和侧支撑座的端面均为弧形,压紧板和侧支撑座之间设置输液杆,压紧板和侧支撑座将输液杆压紧。本实用新型具有餐桌板,餐桌板方便开闭,与轮椅为一体结构,方便患者上下轮椅,餐桌板方便患者进行就餐,还可以方便患者作为书桌进行学习。输液杆下部采用压紧的方式连接,连接面积大,安全稳定;输液杆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外出时将输液杆拆卸即可;通过控制压紧板、侧支撑座与输液杆配合的位置,调整输液杆的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包括车架(1),车架(I)中部为座椅(7),车架(I)前后分别安装大轮(5)和小轮(11 ),其特征在于:车架(I的两个扶手上安装餐桌板(17),餐桌板(17)的一端与车架(I)的扶手铰接,餐桌板(17)的另一端搭放在车架(I)的扶手上,餐桌板(17)位于座椅(7)的上部;车架(I)的侧部设置侧支撑座(18)和两个螺栓支撑座(20 ),两个螺栓支撑座(20 )位于侧支撑座(18 ) —侧,两个螺栓支撑座(18 )上下排列,每个螺栓支撑座(18 )上设置一个蝴蝶螺栓(21),两个蝴蝶螺栓(21)的端部安装压紧板(19),压紧板(19)的端面和侧支撑座(18)的端面均为弧形,压紧板(19)和侧支撑座(18)之间设置输液杆(15),压紧板(19)和侧支撑座(18)将输液杆(15)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杆(15)的下部设置支撑座(16),支撑座(16)固定安装在车架(I)的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7)底部设置换热器壳体(8),壳体(8)内设置第二盘管(14)、泵(13)和电源(12),第二盘管(14)对应的换热器壳体(8)上安装风机(9),电源(12)分别为泵(13)和风机(9)供电,座椅(7)上部安装换热板(2),换热板(2)内设置第一盘管(3),第一盘管(3)和第二盘管(14)之间分别通过出液管(4)和进液管(10)连接,出液管(4)上安装泵(13),第一盘管(3)和第二盘管(14)内为制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7)上的换热板(2)上部安装椅垫(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垫(6)为电动按摩垫,电动按摩垫与电源(12)通过导线连接。
【文档编号】A61G5/10GK204072525SQ20142051140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7日
【发明者】胡蓉, 史超雄, 王素英 申请人:胡蓉, 史超雄, 王素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