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49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介入医疗器械的血管支架,具体涉及一种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它整体为一个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头部、腰部和尾部,所述的头部与尾部结构相同,所述的三个部分均是由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构成;所述的每一个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是由若干个支架单元节构成平行排列,并通过连接杆连接构成;头部和尾部的支架单元节之间隙大于腰部的支架单元节间隙;同时腰部的支架单元节的波折密度大于头部和尾部。
【专利说明】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介入医疗器械的血管支架,具体涉及一种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0002]自扩张式血管支架是一种细小的网状圆筒型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治疗血管狭窄等病变,也可用于各类腔道内狭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通常被预先压握在输送系统中,通过输送系统送入狭窄的血管病变区,然后当支架被推出输送系统时,支架可自扩张到正常血管的直径,撑开狭窄的血管,并保持血管畅通状态。
[0003]自扩张式血管支架的技术指标有:径向支撑强度、金属覆盖率、柔顺性、贴壁性、轴向短缩率等多个方面。手术时,医生根据血管狭窄部分的长度来选择合适的支架长度,一般选择的原则是:狭窄血管长度+ (1mm — 20mm)ο现有应用于临床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的结构有多种,但普遍存在着一个缺点:支架基本都采用均匀波型支撑结构单元设计,即支架的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支架在整个长度下的径向支撑强度都是基本相同的,支架在对于狭窄病变血管部位保持较强的径向支撑强度的同时,对于两端非狭窄的健康血管(1mm — 20mm)也有着较强的支撑作用。这样支架对于非狭窄的健康血管内壁也产生了较强的刺激,会产生不良的治疗效果。
[0004]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以克服上述现有支架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完成上述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本专利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它整体为一个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头部,腰部和尾部,所述的头部与尾部结构相同,所述的三个部分均是由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构成;所述的每一个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是由若干个支架单元节构成平行排列,并通过连接杆连接构成;头部和尾部的支架单元节之间隙大于腰部的支架单元节间隙;同时腰部的支架单元节的波折密度大于头部和尾部。
[0007]本发明支架的两端部与中间的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长度不相同,支架单节的支撑件数目、杆宽不相同,以及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之间的距离和连接杆数目不相同。
[0008]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连接杆连接与两相邻的支架单元的对应的最近的峰顶。腰部所用连接杆的数量多于头部和尾部的用量。所述的腰部的支架单元节的数量多于头部和尾部的数量。所述的腰部跨度分别大于头部和尾部的跨度。所述的头部和尾部的每个支架单元节的宽度是腰部的每个支架单元节宽度1.1-3倍。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支架中间部分由于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的长度较短,支架单元节的支撑件杆宽较大,所以支架中间部分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可以有效地撑开狭窄的病变血管;
[0011]2、支架中间部分由于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的长度较短,单元支撑杆数目较多,波折密度大,支架单元节之间的距离较小,所以支架中间部分的开窗面积较小,可以有效预防病变血管的斑块脱落,降低堵塞远端血管的风险;
[0012]3、支架两端部分由于环状支撑结构单元的长度较长,支架单元节数目较少,支架单元节的支撑杆数较少,杆宽较小,支架单元节之间的距离较大,支架单元节之间的连接杆数目较少,所以支架两端部分具有较低的径向支撑强度、较小的金属覆盖率和较好的柔顺性,这样对病变血管两端的健康血管内壁刺激就大大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自扩张血管支架植入狭窄病变血管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的自扩张血管支架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进一步的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所法,由图1可以看出自扩张血管支架3植入狭窄病变血管I的具体要求,狭窄病变血管I的长度,也是支架真正覆盖病变血管的长度,实际长度根据病变2的长度而变化。头部和尾部在支架覆盖健康血管的长度,长度一般固定不变,在5mm到1mm之间。在实际临床治疗中,起真正治疗作用是支架的腰部,需要较强的支撑强度,来撑开狭窄的病变血管。而对于支架头部和尾部的两端部,需要较低的支撑强度,来减少对健康血管的刺激。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自扩张支架中间部分和两端部的支撑强度基本没有区别。
[0017]如图2所示,这是一张自扩张血管支架3的展开图,从图上可以明确的看出该支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头部L2、腰部LI和尾部L3,头部L2与尾部L3结构相同,三个部分均是由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构成;所述的每一个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是由若干个支架单元节构成平行排列,相互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从图中看出来头部L2和尾部L3的支架单元节是相同的,他们分别两个支架单元节构成,且支架单元节的折弯密度相对较疏,支架单元节之间的连接杆数量相对较小,构成单元节的金属杆宽也相对较小。而中间的腰部LI则不同,在腰部LI无论是折弯的密度还是支架单元节的数量都要大于两个端部,而且每个折弯的高度要短于两个端部的折弯高度。由此形成的自扩张血管支架的中间强度大,两端仅起辅助的固定作用。
[0018]由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血管支架分为腰部L1、头部L2和尾部L3,其中头部L2和尾部L3支架的结构相同。
[0019]由图2可以看出,支架头部L2和尾部L3的环状支撑结构单元长度大于中间腰部LI的环状支撑结构单元长度。倍值在1.1倍到3倍之间。
[0020]由图2可以看出,头部尾部L2、L3的环状支撑结构单元包含的单波支撑件数目少于中间部分LI的环状支撑结构单元包含的单波支撑件数目。腰部支架单元节的单波支撑件数目在9-30个之间,头部L2和尾部L3的支架单元节的单波支撑件数目在6 — 12个之间。
[0021]由图2可以看出,头部尾部L2、L3的单波支撑件杆宽小于中间部分LI的单波支撑件杆宽,头部尾部的单波支撑件杆宽在中间单波支撑件杆宽的1.1倍到2倍之间。由图2可以看出,头部尾L2、L3的环状支撑结构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中间部分LI的环状支撑结构单元之间的距离。长度的倍值在1.1倍到4倍之间。
[0022]由图2可以看出,头部尾部L2、L3的环状支撑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杆的数目少于中间部分LI的环状支撑结构单元之间连接键的数目。头部尾部L2、L3每3 — 6单波支撑件I个连接键,中间部分LI每1-3个单波支撑件I个连接键。
[0023]支架经激光切割镍钛超弹合金管(外径2.5mm)的方式制造,经过特殊的热处理定形,被扩张至Φ8χ40ι?πι的支架;支架经过表面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它整体为一个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头部、腰部和尾部,所述的头部与尾部结构相同,所述的三个部分均是由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构成;所述的每一个波形环状支撑结构单元是由若干个支架单元节构成平行排列,并通过连接杆连接构成;头部和尾部的支架单元节之间隙大于腰部的支架单元节间隙;同时腰部的支架单元节的波折密度大于头部和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连接与两相邻的支架单元的对应的最近的峰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腰部所用连接杆的数量多于头部和尾部的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部的支架单元节的数量多于头部和尾部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部跨度分别大于头部和尾部的跨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特结构的自扩张式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和尾部的每个支架单元节的宽度是腰部的每个支架单元节宽度的1.1-3倍。
【文档编号】A61F2/915GK204121205SQ20142063288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赵振心 申请人:心凯诺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