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头及包括这种治疗头的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531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治疗头及包括这种治疗头的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治疗头及包括这种治疗头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治疗仪属于保健医疗设备,通过磁场刺激人体的相关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疗目的。现有的一种电磁治疗仪是利用磁场及磁共振原理,对患处产生振动刺激并传递磁场以实现治疗目的。但是这种治疗仪的磁场传递效果并不理想,且治疗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磁共振的产生,一旦无法形成磁共振,则治疗效果会减弱,同时容易给使用者造成该治疗仪已经失效、没有治疗效果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头及包括这种治疗头的治疗装置,可通过多种手段实现治疗目的,且磁场传递效果较好。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治疗头,包括:外壳,其具有在使用时朝向患处的侧面;磁场发生组件,其包括具有内腔的骨架、绕设在骨架的外表面上的线圈以及设置在骨架内腔的高导磁性的多个导磁针,其中每个导磁针设置在骨架的内腔中;以及振动电机组件,其安装在外壳中并且与磁场发生组件相间隔。

高导磁性的导磁针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此外振动电机组件可以独立于磁场发生组件工作,使治疗头产生振动来刺激患处,提高治疗效果。

优选地,所述每个导磁针在一端伸出所述骨架的端面之外,其中所述骨架以所述每个导磁针在所述一端伸出所述外壳的所述侧面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由此获得更好的导磁效果。由此,导磁针一部分延伸进骨架的内腔中,另一部分伸出骨架和外壳,可以更好地传递磁场。相比于仅仅将导磁针设置在骨架的端面上而言,具有更好的导磁效果。

优选地,每个导磁针的伸出骨架端面外的一端的截面尺寸沿远离骨架 的方向逐渐缩小。这样磁场更容易从导磁针的截面较小的端部导出,且会在相邻两个导磁针的端部之间形成间隔,使磁场强弱发生变化,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优选地,每个导磁针的一端呈锥形体。更有助于形成强弱不均的变化磁场。

优选地,每个导磁针还具有与伸出骨架端面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多个导磁针中的每个导磁针的另一端为圆柱体。

优选地,多个导磁针以过盈配合方式安装在骨架的内腔中。这种安装方式更加简单方便,结构紧凑。

优选地,振动电机组件包括:转轴;转子组件,其套设在转轴外;定子组件,其位于转子组件外侧;以及偏心件,其以随转轴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转轴上,且偏心件的中心轴线与转轴的中心轴线错开。振动电机组件可以单独作用使治疗头产生振动,形成对患处的振动刺激。

优选地,偏心件的中心轴线与转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4mm。

优选地,偏心件为偏心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装置,包括:主机,其具有脉冲发生组件;以及两个治疗头,其分别为前述的治疗头,两个治疗头的线圈分别与脉冲发生组件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治疗头相互靠近时会产生磁共振。产生磁共振的磁疗头可以在传递磁场至患处的基础上进一步振动刺激患处,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治疗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治疗头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个磁针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电机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电机组件的侧视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电机的电路控制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机;20、导线;30、治疗头;50、外壳;51、手柄;70、磁场发生组件;71、线圈;73、导磁针;731、第一端;733、第二端;90、振 动电机组件;93、定子组件;95、转子组件;97、转轴;99、偏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治疗头及包括这种治疗头的治疗装置的示意性方案。尽管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在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附图中”或类似用语不必参考所有附图或示例。

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左”、“右”、“向上”、“向下”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在本发明中的术语“约”或“大致”将会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且将根据用到该术语的上下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装置。结合参见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治疗装置包括主机10以及分别通过导线20与主机10相连接的两个治疗头30。

主机10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脉冲发生组件。该壳体优选由绝缘材料制成。脉冲发生组件包括用于产生脉冲的部件以及电源。

结合参见图2和图3,治疗头30包括外壳50、磁场发生组件70以及振动电机组件90,其中磁场发生组件70与振动电机组件90相间隔地安装在该外壳50上。

外壳50优选由绝缘材料制成,且为了便于使用者握持而设有手柄51。外壳50的至少一个侧面在使用时会朝向患处。

每个治疗头30的磁场发生组件70分别通过前述的导线20与主机10内的脉冲发生组件相连接。具体地,磁场发生组件70包括骨架(未示出)、线圈71以及导磁针73。该骨架安装在外壳50中,在骨架内部形成有内腔,使骨架呈例如圆筒形状。该骨架可以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地伸出外壳50的朝向患处的侧面,也可以完全置于外壳50内部。线圈71绕设在该骨架的外表面上且与主机10内部的脉冲发生组件相连接以在使用时形成脉冲磁场。

导磁针73优选由高磁导性材料制成。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导磁 针73例如并排设置在骨架上,其具体分布形式可以参照图4所示的实施例。导磁针73在骨架上的具体安装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多个导磁针73与骨架过盈配合,从而固定在骨架中。或者,可以在骨架的内腔中安装至少一个固定板,该至少一个固定板具有开口,多个导磁针73安装在该开口中。再或者,可以将多个导磁针73与骨架通过粘接等方式组装。

每个导磁针73分别具有相对的一端733和另一端731,其中一端733延伸出骨架的端面之外,且伸出外壳50的朝向患处的侧面,而另一端731延伸进外壳50的内腔中。由此导磁针73易于安装,且能够更好的传递磁场,在使用时直接与患处相接触以将脉冲磁场引导到患处。或者,导磁针73也可以大部分或基本全部位于在骨架的内腔中。

所述一端733优选截面尺寸沿远离另一端731的方向逐渐减小,呈例如图4所示的锥形体形状。这样,在相邻的两个导磁针73的所述一端733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间隔,间隔的最大距离L形成在锥形体的最尖端处。

参见图4,导磁针73位于骨架内腔中的另一端731例如呈圆柱体,这样,相邻的两个导磁针73的另一端731可以如图4所示彼此紧靠几乎没有间隙,也可以间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一条缝隙。

当使用时,在通电后,主机10内部的脉冲发生组件产生的脉冲信号经过导线20传输到各治疗头30的磁场发生组件70,使设有线圈71的磁场发生组件70产生脉冲磁场。根据经典的电磁场理论,磁场具有顺着高磁导率材料传递的特性,因此该脉冲磁场会通过每个导磁针73传递并从所述一端733的最尖端处导出。如果导磁针73的该一端733的尖端处接触到高磁导率的人体或其它物质,则磁场会继续在人体或该其它物质中传递,直至返回骨架的底部。如果没有遇到高磁导率的人体或其它物质,磁场同样会从该一端733返回骨架底部,从而形成闭合的磁力线,构成整个磁场作用的回路。由此,通过控制主机10内的脉冲发生组件,可以调节脉冲磁场的大小和有无。而与每个导磁针73的所述一端733的尖端处的脉冲磁场相比,相邻两个导磁针73的一端733之间的间隔处的磁场强度会减弱许多。这种强弱不一的脉冲磁场作用于人体就会形成线性磁场作用的生理落差,有效促进机体的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离子代谢,达到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

由于每个治疗头30均形成有N级和S级,当两个治疗头30相互靠近时,在同级同频率下,如60次/分钟,则两个治疗头30之间会形成磁共振。 将患处紧密接触放置在该磁共振形成的共振磁场中,可对人体产生共振刺激,从而加快人体细胞代谢等。且这种振动也会给使用者带来该治疗装置正在起作用的心理暗示。

接着,参见图5至图7,振动电机组件90包括定子组件93、转子组件95、转轴97以及偏心件99。其中转子组件95套设在转轴97外,定子组件93位于转子组件95的外侧,偏心件99安装在转轴97的端部,且可以随转轴97的转动而转动。偏心件99的中心轴线与转轴97的中心轴线错开,优选为偏心件99的中心轴线与转轴97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H为4mm。进一步优选地,偏心件99为偏心轮,尺寸是Φ18×8×4mm。

该振动电机组件优选为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结合参见图7,三相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策略为,通过位置检测电路检测无刷直流电机的位置传感器,得到电机转子的位置信号。再由驱动电路按照转子位置信号轮流导通功率逆变桥的六个功率管,以实现电机三相绕组的通电。三相桥式星型结构的无刷电机在任意时刻两相绕组导通,第三相处于悬空状态。功率管有六种触发状态,每次只有两只管子导通,每隔1/6周期(60°)电角度换向一次,每次换向一个功率管,每一个功率管导通120。电角度,所以每次只有两相导通,另一相截止。导通相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非导通相电流为零。

如设无刷直流电机开始导通A’B相,此时功率管T1和T6导通,电流由A流入,由B相流出,此状态维持60°电角度后开始换相。T6关断,T2导通,此时导通相为A’C相,同样维持60。电角度后开始换相。依次各功率管导通顺序为:T1T6—T1T2—T3T2—T3T4—T5T4—T5T6—T1T6,完成一个周期转动。

当振动电机组件90转动时,偏心件99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进而获得激振力,通过振动电机组件90的激振力传递至患处。这样即使两个治疗头30被相互远离分开而使磁共振消失,单独的一个治疗头30也能在振动电机组件90的带动下产生振动并刺激患处,在起到治疗效果的同时给使用者传递该治疗装置正在起作用的信息。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