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及体内导管治疗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451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血管及体内导管治疗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治疗血管以及体内其他导管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已开发出自膨式假体(如支架、覆膜支架、人工血管、引流器等)用于治疗体内导管。已开发出许多假体用于治疗血管内部阻塞以及大脑动脉瘤。但仍需要有改进的治疗方法及装置以用于治疗血管及其他体内导管疾病,例如动脉瘤、狭窄症、栓塞等。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血管或体内导管治疗装置,包括能够从第一递送位置膨胀至第二置入位置的细长的自膨式构件,在第一递送位置,可膨胀构件处于未膨胀位置并具有第一公称直径,在第二位置,可膨胀构件处于径向膨胀位置并具有大于第一公称直径的第二公称直径,可膨胀构件包括对角布置的多个蜂窝状结构,可膨胀构件具有近端部分和被布置在近端部分的远侧的基本圆柱形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中的蜂窝状结构绕可膨胀构件的纵轴圆周地延伸,近端部分中的蜂窝状结构绕可膨胀构件的纵轴小于圆周地延伸,以形成第一外周导轨和第二外周导轨,第一外周导轨包括源自位于或靠近可膨胀构件的近端处的第一基本笔直段,以及自第一基本笔直导轨段延伸至位于或靠近基本圆柱形主体部分的位置的第二基本笔直段,第二基本笔直段的角度定向不同于第一基本笔直段的角度定向,第二基本笔直段的角度定向类似于主体部分中的蜂窝状结构的螺旋角。

根据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血管或体内导管治疗装置,包括能够从第一递送位置膨胀至第二置入位置的细长的自膨式构件,在第一递送位置,可膨胀构件处于未膨胀位置并具有第一公称直径,在第二位置,可膨胀构件处于径向膨胀位置并具有大于第一公称直径的第二公称直径,可膨胀构件包括对角布置的多个蜂窝状结构,可膨胀构件具有近端部分、被布置在近端部分的远侧的基本圆柱形主体部分以及被布置在基本圆柱形主体部分的远侧的远侧部分,远侧部分和基本圆柱形主体部分中的蜂窝状结构绕可膨胀构件的纵轴圆周地延伸,近端部分中的蜂窝状结构绕可膨胀构件的纵轴小于圆周地延伸,远侧部分包括多个最远侧蜂窝状结构,该多个最远侧蜂窝状结构中的每个包括一对最远侧支柱,该最远侧支柱至少部分地形成各自的最远侧蜂窝状结构的端部段,最远侧支柱包括近侧区域和远侧区域,近侧区域的至少部分具有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小于相应的远侧区域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

与改善的血管及体内导管治疗装置相关联的这些和许多其它特征公开于本文中。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方案的治疗装置的可膨胀构件的二维平面视图。

图1B为图1A中示出的可膨胀构件的等距视图。

图1C再次示出了图1A的可膨胀构件。

图1D示出了图1A的可膨胀构件的近端的放大视图。

图1E示出了图1A的可膨胀构件的远端的放大视图。

图1F示出了图1A的可膨胀构件中的最远侧蜂窝状结构的远侧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治疗装置的可膨胀构件的二维平面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方案的可膨胀构件的远侧部分。

图4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治疗装置的可膨胀构件的二维平面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治疗装置的可膨胀构件的二维平面视图。

图6示出了图2的可膨胀构件,该可膨胀构件具有选择性地绕立柱缠绕的多个不透射线的丝。

图7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治疗装置的可膨胀构件的二维平面视图。

图8A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治疗装置的可膨胀构件的二维平面视图。

图8B示出了图8A的可膨胀构件,该可膨胀构件具有选择性地绕立柱缠绕的多个丝。

具体实施方案

图1A至图1C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方案的血管或体内导管治疗装置10。图1C中所示的装置与图1A中的装置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附图的注释。装置10尤其适用于进入患者的颅内血管并进行治疗,例如治疗动脉瘤、或捕获并移除栓塞。然而,可以理解,装置10可用于进入血管内的其他部位以及其他体内导管并进行治疗。其它用途包括,例如治疗狭窄症及其它类型的血管疾病和血管畸形。图1A描述了装置10的二维平面视图,其中该装置好像被切开并被平放在表面上。图1B描述了处于已制成和/或膨胀的管状构型的该装置。装置10包括自膨式构件,该自膨式构件包括主体部分12、近侧渐缩部分14和远侧部分16。主体部分12包括多个蜂窝状结构,该多个蜂窝状结构被布置以形成如图1B所示的基本圆柱形管状结构,主体部分中的蜂窝状结构绕可膨胀构件的纵轴连续且圆周地延伸。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主体部分12中的蜂窝状结构24被布置成使得其中没有蜂窝状结构与任何相邻的蜂窝状结构圆周地对齐,如在图1A中更好地示出的。相对于图1A和图1B的实施方案,主体部分12中的每排蜂窝状结构24相对于延伸穿过可膨胀构件的中心的纵轴以对角的方式限制该装置。在图1A中标记的蜂窝状结构24表示出蜂窝状结构的一排并且表示出蜂窝的对角布置。如在图1B中更好地示出的,近侧渐缩部分14包括多个蜂窝状结构,该多个蜂窝状结构绕可膨胀构件的纵轴小于圆周地延伸。根据一种实施方案,可膨胀构件由诸如为镍钛合金(Nitinol)的形状记忆材料制成,并且优选从管道经激光切割得到。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可膨胀构件具有一体成型的向近侧延伸的触点30,该触点30用于将向近侧延伸的细长柔性丝(图中未示出)连接至可膨胀构件。

在使用中,柔性丝的近端位于患者体外并且由医生操作以操纵并推动该装置10穿过患者的解剖处。柔性丝可通过使用焊料、熔接、粘合剂或其他已知的连接方法被连接至触点30。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触点30被省略,并且柔性丝的远端被直接连接到可膨胀构件的近端17。在使用中,可膨胀构件通过被预先定位在治疗部位处或治疗部位附近的递送导管被递送到患者的治疗部位。可膨胀构件可通过使可膨胀构件向远侧前进直到其从递送导管的远端出现和/或通过递送导管向近侧的缩回而在治疗部位展开。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讨论,装置10的可膨胀构件包括可增强其被重新引入(重新嵌套)到递送导管中的能力的多种特征。由于可膨胀构件可能会在患者体内发生错位,因此能够将可膨胀构件重新引入到递送导管中并且改变展开位置的能力是重要的。

在使用中,可膨胀构件以处于第一公称直径的未膨胀或压缩状态(未示出)被向前推进穿过患者弯曲的血管结构或体内导管到达治疗部位,并且可膨胀构件能够从未膨胀状态膨胀至第二公称直径(大于第一公称直径)的径向膨胀状态,以便在治疗部位展开。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对位于可膨胀构件的主体部分12中的蜂窝状结构24的尺寸和材料特性进行选择,以产生足够的径向力和接触作用,以使蜂窝状结构24与驻留在血管中的栓塞以允许部分或者完全地移除患者的栓塞的方式接合。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对主体部分12中的蜂窝状结构24的尺寸和材料特征进行选择,以使其每单位长度产生的径向力介于约零N/mm至约0.050N/mm之间,优选介于约0.010N/mm至约0.050N/mm之间,更优选介于约0.030N/mm至约0.050N/m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处于完全膨胀状态下的主体部分12的直径约为4.0毫米,对蜂窝状式样、支柱尺寸以及材料进行选择,以使其在主体部分的直径减少至大约1.0毫米至大约1.5毫米之间时产生介于大约0.040N/mm至大约0.050N/mm之间的径向力。在相同或可选的实施例中,对蜂窝状式样、支柱尺寸和材料(s)进行选择,以使得在主体部分的直径减少至3.0毫米时产生介于大约0.010N/mm至大约0.020N/mm之间的径向力。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主体部分12中的大部分蜂窝状结构24通过沿可膨胀构件的长度延伸的异相波形元件25a-d的互连而被构造。这种结构提供了多个优点。首先,在通过患者的弯曲的身体结构递送至治疗部位的过程中,蜂窝状结构24的曲线性质增强了可膨胀构件的灵活性。此外,波形元件25a-d之间的异相关系有利于可膨胀构件更紧凑的嵌套,以允许可膨胀构件达到非常小的压缩直径。图1A以及本文所述的各种其他实施方案所示的可膨胀构件支柱式样的独特优势在于,它们允许可膨胀构件的顺序嵌套,这样可膨胀构件可部分或全部展开,并随后缩回到递送导管的内腔。异相关系还产生该蜂窝状结构24的对角线定向,当可膨胀构件在压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之间转换时可引发扭转作用,帮助可膨胀构件更好地与栓塞接合。

根据一种实施方案,处于如切开制成状态的可膨胀构件具有的总长度约为32.0毫米,主体部分12具有的长度L2约为18.0毫米,近侧渐缩部分14具有的长度L1约为10.0mm,并且远侧部分16具有的长度L3约为4.0毫米。根据另一实施方案,处于如切开制成状态的可膨胀构件具有的总长度约为36.0毫米,主体部分12具有的长度L2约为21.0毫米,近侧渐缩部分14具有的长度L1约为11.0mm,并且远侧部分16具有的长度L3约为4.0毫米。根据一些实施方案,近侧渐缩部分14的长度L1与最近侧蜂窝18的长度L4的比率介于约1.4至约2.0之间。即,L1/L4介于约1.4至约2.0之间。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最近侧蜂窝的长度介于约6.0毫米和7.0毫米之间。由于最近侧蜂窝状结构18的长度与近端部分14的长度相比相对较长,有利地,角度α可被最小化以减小所需的总力的数量,以在可膨胀构件被如上所述的不恰当地定位时将可膨胀构件重新引入到递送导管中。在可膨胀构件被初始地套入递送导管的期间,更小的角度还可防止递送导管中出现较大的法向力,从而导致在可膨胀构件被推进穿过导管时的较小的阻力。另一优点在于,通过最近侧蜂窝状结构18分配的投影缩减被减到最小,因为可膨胀构件在被容纳在递送导管中时从压缩状态进行膨胀,直到当可膨胀构件在递送导管的外部展开时呈膨胀状态。根据一些实施方案,角度α介于约20度和约25度之间。根据其它的实施方案,角度α介于约20度和约30度之间。根据其它的实施方案,角度α介于约20度和约40度之间。

继续参照图1A至图1C,近侧渐缩部分14分别由第一导轨段和第二导轨段26和28界定,每个导轨段从可膨胀构件的近端17延伸到装置的主体部分12。第一导轨段26分别由蜂窝状结构18、21、22和23的最外侧支柱18a、21a、22a和23a限定。第二导轨段28分别由蜂窝状结构18、19和20的最外侧支柱18b、19a以及20a的至少部分限定。第一导轨段26包括由支柱18a的近侧部分至少部分限定的第一线性或基本线性的部分26a以及由支柱21a、22a和23a限定的第二线性或基本线性的部分26b,第二部分26b的角度定向与第一部分26a的角度定向不同。如图1A和图1C所示,当可膨胀构件被切开且平放在表面上时,导轨段26的第二部分26b的角度定向不同于第一部分26a的角度定向。由于最近侧蜂窝状结构18的长度与近端部分14的长度相比相对较长,如果第二部分26b的角度定向与导轨段26的第一部分26a的角度定向保持相同,第一和第二部分26a和26b之间的角度定向的散度有助于使近端部分14的长度比原本所能达到的长度更短。为了提高可膨胀构件能够折叠并便于嵌套在形成它的蜂窝状结构之间的能力,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导轨段26的第二部分26b具有的角度定向类似于装置的主体部分12中的大部分蜂窝状结构24所遵循(follow)的螺旋角。如图1C所示,从导轨段26的第二部分26b同等延伸的线A1具有的角度定向类似于线A2,当可膨胀构件被切开且平放在表面上时,线A2表示为螺旋角。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线A1和线A2的角度定向的差介于零度和10度之间,并且优选地介于零度和6度之间。

第二导轨段28包括线性部分28a和波状部分28b,线性部分28a由支柱18b的近侧部分至少部分地限定。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导轨段28的支柱18b、19a、20a以及导轨段26的支柱18a、21a、22a、23a被构造成使得当可膨胀构件被容置在递送导管内处于压缩状态时,导轨段26和28的长度是相似的。通过使导轨段26和28之间的长度失配减到最小,可膨胀构件的近端部分14中的蜂窝状结构更易于嵌套,并且可将轮廓中的凸起和其它不规则形状的形成减到最小。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第一导轨段26和第二导轨段28之间的长度差不超过2%。根据其他的实施方案,第一导轨段26和第二导轨段28之间的长度差不超过5%。

图1D描述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最近侧蜂窝状结构18的放大视图。当可膨胀构件如图1D所示的被切开且平放在表面上时,支柱18a和18b的近端部分(起源于可膨胀构件的近端17)是笔直的或者基本上是笔直的。支柱18a和18b的近端部分的线性或笔直的性质提供了良好的支柱强度(column strength),其支柱强度在可膨胀构件被推动穿过递送导管时可抵抗弯曲和/或皱折。支柱18a和18b的近端部分在位置“a”和“b”处具有的宽度尺寸分别大于在位置“c”和“d”处的宽度尺寸。在某些情况下,支柱18a和18b的近端部分中的每个的宽度尺寸大于可膨胀构件的近端部分14中的所有剩余的支柱或支柱部分的宽度尺寸。在某些情况下,支柱18a和18b的近端部分中的每个的宽度尺寸大于可膨胀构件中的所有剩余的支柱或支柱部分的宽度尺寸。通过为支柱18a和18b的近端部分提供增加的宽度尺寸,在可膨胀构件被推动穿过递送导管时,良好的支柱强度被提供以抵抗弯曲和/或皱折。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支柱18a和18b在位置“a”和“b”处的宽度尺寸介于约0.0055英寸和0.0060英寸之间,在位置“c”处的宽度尺寸介于约0.0049英寸和0.0052英寸之间,并且在位置“d”处的宽度尺寸介于约0.0036英寸和0.0045英寸之间。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支柱18c的宽度尺寸可以处于约0.0030英寸至0.0033英寸的范围之间,并且支柱18d的宽度尺寸可以处于约0.0028英寸至0.0030英寸的范围之间。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蜂窝状结构24(其形成可膨胀构件的主体部分12)由具有介于约0.0025英寸至0.0030英寸之间的宽度尺寸的支柱构成。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可膨胀构件中的每个支柱具有基本相同的厚度尺寸,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支柱的厚度尺寸不同。根据一些实施方案,该厚度尺寸介于约0.0030英寸和0.0035英寸之间。

图1E示出了图1A中所示的可膨胀构件的远侧部分16的放大视图。形成远侧部分16的蜂窝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的部分被构造并被布置成使得可膨胀构件包括基本上为钝的或钝状的端部,并与蜂窝状结构25、26和27的端部25x、26x和27x位于平行的平面上,该平面正交于可膨胀构件的纵轴。为增强远侧部分16的无损伤的特性,蜂窝状结构25、26和27的最远侧支柱设置有宽度和/或厚度减小的区域,该宽度和/或厚度减小的区域使得蜂窝状结构25、26和27中的每个的远侧区域能够弯曲。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宽度和/或厚度减小的区域位于或靠近最远侧支柱的近端,该近端与相邻支柱的交汇点邻近。通过示例并继续参照图1E,蜂窝状结构25、26和27中的每个分别包括成对的最远侧支柱25a、25b;26a、26b以及27a、27b。最远侧支柱25a包括近侧区域“a”和远侧区域“b”,近侧区域“a”具有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小于远侧区域“b”中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最远侧支柱25b包括近侧区域“d”和远侧区域“c”,近侧区域“d”具有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小于远侧区域“c”中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由于这种结构,蜂窝状结构25的远侧区域允许在宽度和/或厚度减小的位置(即,在位置“a”和“d”)处进行具有更大弯曲度的弯曲。最远侧支柱26a包括近侧区域“e”和远侧区域“f”,近侧区域“e”具有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小于远侧区域“f”中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最远侧支柱26b包括近侧区域“h”和远侧区域“g”,近侧区域“h”具有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小于远侧区域“g”中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由于这种结构,蜂窝状结构26的远侧区域允许在宽度和/或厚度减小的位置(即,在位置“e”及“h”)处进行具有更大弯曲度的弯曲。最远侧支柱27a包括近侧区域“i”和远侧区域“j”,近侧区域“i”具有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小于远侧区域“j”中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最远侧支柱27b包括近侧区域“l”和远侧区域“k”,近侧区域“l”具有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小于远侧区域“k”中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由于这种结构,蜂窝状结构27的远侧区域允许在宽度和/或厚度减小的位置(即,在位置“i”及“l”)处进行具有更大弯曲度的弯曲。

如图1E所示,蜂窝状结构25、26和27的远端25x、26x和27x分别包括接头28,该接头28适于容纳呈螺旋结构的形式的不透射线的标记物29,该螺旋结构可绕如图1F所示的接头的截面进行缠绕。其它非螺旋类型的不透射线的标记物也可通过粘合(例如,焊料、熔接、环氧树脂等)、模锻或卷边被固定到蜂窝状结构25、26和27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接头区域。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接头的内宽度介于约0.006英寸和0.007英寸之间,并且其上连接有不透射线的标记物的支柱具有的宽度介于约0.0035英寸至0.0045英寸之间。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当可膨胀构件的远侧部分16位于递送导管外时,蜂窝状结构25、26和27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远侧区域被形成为向外扩张。由于朝向血管壁向外扩张,在可膨胀构件穿过患者的血管系统向近侧撤回时,蜂窝状结构25、26和27的远侧区域可沿血管壁缓慢地行进,并且由于治疗装置10已从患者身上取出,因此可收集治疗装置10向近侧移动而产生的残余的碎屑。

在图1A至图1F的上述讨论中已经描述了多个特征,该多个特征单独且共同地增强可膨胀构件的能力以执行其功能,在一些情况下,这些功能包括通过递送导管将可膨胀构件递送到患者体内的治疗部位,将可膨胀构件在治疗部位处展开以进入到血管梗阻(例如成血凝块)中,以及将可膨胀构件连同捕获的血管梗阻从患者体内取出。如前面所讨论的,在可膨胀构件在治疗部位处的布置可包含将可膨胀构件再次引入或重新套入递送导管中。该布置还可包括可膨胀构件在患者血管内向近侧和远侧的移动。对于这些功能中的每个,特定特征或成组的特征已被提供,以相对于该功能增强可膨胀构件的性能。这样,可以理解,这里所描述的所有特征相对于所公开实施例的结合不是必需的,并且每个特征可以单独地实施到可膨胀构件中,而不需要包括其它已公开的特征。此外,应该理解,任何单独的特征可与其它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结合。

图2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血管或体内导管治疗装置50,其类似于图1A中所示的治疗装置10。装置50的可膨胀构件具有近侧渐缩部分52、圆柱形主体部分54和远侧部分56。除了治疗装置10和50的可膨胀构件之间会出现尺寸差异之外,其不同之处在于远侧部分18和56的结构。类似于装置10的可膨胀构件,装置50的最远侧蜂窝状结构57、58和59中的每个分别包括一对最远侧支柱57a、57b;58a、58b和59a、59b,最远侧支柱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包括近侧区域和远侧区域,近侧区域具有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小于远侧区域中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由于这种结构,最远侧蜂窝状结构57、58和59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远侧区域允许在宽度和/或厚度减小的位置处更大量地发生具有弯曲度的弯曲。

在图1A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最远侧蜂窝状结构的处于远侧部分14和56中的远端是交错的(即,不位于同一平面内)。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为了将大致位于同一平面的端点提供至可膨胀构件,蜂窝状结构的一排或多排可以如图3所示的方式被添加。通过示例,图3示出了图2的可膨胀构件,蜂窝状结构的两排被添加到可膨胀构件的端部。重要的是可注意到,蜂窝状结构的单排也可被使用。蜂窝状结构60a、60b和60c的第一排从蜂窝状结构57、58和59向远侧延伸,它们的远端在同一平面内大致对齐。还可提供蜂窝状结构62a、62b和62c的第二排。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圆周相邻的蜂窝状结构彼此互不连接,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蜂窝状结构60a未被连接到蜂窝状结构60b,蜂窝状结构60b未被连接到蜂窝状结构60c,蜂窝状结构60c未被连接到蜂窝状结构60a,蜂窝状结构62a未被连接到蜂窝状结构62b,蜂窝状结构62b未被连接到蜂窝状结构62c,并且蜂窝状结构62c未被连接到蜂窝状结构62a。这种结构形式赋予可膨胀构件的远侧部分更大的灵活性。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可膨胀构件的包括蜂窝状结构60a-60c和62a-62c的远侧部分可被形成为向外扩张,从而具有比主体部分更大的膨胀直径。由于朝向血管壁向外扩张,在可膨胀构件穿过患者的血管系统向近侧撤回时,蜂窝状结构60a-c和62a-c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部分可沿血管壁缓慢地行进,并且由于治疗装置50已从患者身上取出,因此可收集治疗装置50向近侧移动而产生的残余的碎屑。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最远侧的蜂窝状结构以线性的方式向外扩张,并在可膨胀构件上具有单个纵向位置,由此蜂窝状结构60a-60c被弯曲。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最远侧的蜂窝状结构以曲线的方式向外张开,并具有多个弯曲位置,以便产生,例如,具有凹面形状的扩口。

图4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治疗装置50的变型,主体部分54中的至少部分蜂窝70包括浮动内置蜂窝71。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内置蜂窝71被成形为类似于蜂窝70(它们被布置在蜂窝70中),并在它们的近端处被连接至蜂窝70的近侧顶端72。其他形状和其他连接位置也是可能的。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内置蜂窝被偏置以朝向可膨胀构件的中心向内弯曲,并且用来帮助捕获可膨胀构件内的碎片,并且在可膨胀构件在患者的血管系统或其他体内导管内移动时可抑制碎屑从可膨胀构件中逸出。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形成蜂窝71的支柱的宽度小于形成蜂窝70的支柱的宽度。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蜂窝74和76的位于可膨胀构件的远侧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排包括如图5所示的浮动内置蜂窝71。

图6示出了治疗装置的类似于图2所示的可膨胀构件,该可膨胀构件设置有绕可膨胀构件的部分缠绕的多个不透射线的丝。在图6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三种不透射线的丝80、81和82,该三种不透射线的丝80、81和82选择性地绕支柱缠绕以用于增强可膨胀构件的不透射线性(radiopacity)和/或影响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刚性。在图6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三种不透射线的丝(或带)80、81和82沿取出装置的长度编织,以增强装置沿其长度的不透射线性,并至少增强至少圆柱形主体部分54的刚度。为避免装置的远侧部分56过度加强,大部分或整个远侧部分56没有丝80-82。在图6的实施方案中,丝80-82绕成对角线地向下定向的支柱(从左向右看)进行编织。每个丝的卷绕可通过沿其长度在某处(例如沿其长度的一半处)对丝进行折叠并在远侧位置90、91或92处对该折叠进行定位,然后沿支柱的自由端进行编织,如图6所示。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使丝80、81和82分别在位置90、91和92处进行粘合,否则将增加远端部分56的不希望的松度和硬度。在一种实施方案中,丝80-82包含铂,铂的宽度和/或直径介于约0.0015英寸和0.0025英寸之间,并且每个支柱平均缠绕约一至十圈,最通常地,每个支柱缠绕一至五圈。可以理解的是,单个丝或其任意倍数的丝可以用来代替图6中所示的三种丝的构型。此外,重要的是需注意,在增强不透射线性的情况下,丝可包括任何不透射线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在绕丝仅是为了影响刚度而被应用的情况下,丝可包括适于此目的的任何材料,例如金属、聚合物以及复合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丝的横截面积是变化的以沿装置的长度提供不同的射线不透性和/或硬度。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丝80-82的近端段和远端段被联接至可膨胀构件的近侧触点5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丝80-82的端部和近侧触点51被一起耦合在线圈结构(图中未示出)中。在这种实施方案中,丝80-82的端部被插入在近侧触点51和包围其的线圈之间。在这种实施方案中,可将粘结剂引入到线圈的内部以实现线圈、近侧触点51以及丝80-82的端部的粘合。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通过使用粘接剂(例如焊料或胶剂),丝80-82的端部被直接粘合到近侧触点51。

图7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方案的血管或体内导管的治疗装置100,基本上所有的蜂窝具有基本上为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图7描述了装置100的二维平面视图,如同该装置被切开且平放在表面上。装置100包括自膨式构件,该自膨式构件包括近侧渐缩部分101、主体部分102和远侧部分103。主体部分102包括多个蜂窝状结构,该多个蜂窝状结构被布置以形成基本圆柱形管状结构,主体部分中的蜂窝状结构105绕可膨胀构件的纵轴连续且圆周地延伸。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主体部分102中的蜂窝状结构105被布置成使得其中的蜂窝状结构不与任何相邻的蜂窝状结构圆周对齐,如图7所示。关于图7的实施方案,主体部分102中的蜂窝状结构105的每排以对角线的方式相对于延伸穿过可膨胀构件的中心的纵轴对该装置进行限制。在图7标示的蜂窝状结构105表示出蜂窝状结构的排并且表示出蜂窝的对角线布置。近侧渐缩部分101包括多个蜂窝状结构,该多个蜂窝状结构绕可膨胀构件的纵轴小于圆周地延伸。根据一种实施方案,可膨胀构件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诸如镍钛合金,并优选地从管道经激光切割得到。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可膨胀构件具有一体形成的向近侧延伸的触点106,该触点106用于将向近侧延伸的细长柔性丝(图中未示)连接至可膨胀构件。

继续参照图7,近侧渐缩部分101分别由第一导轨段和第二导轨段108和109界定,每个导轨段从可膨胀构件的近端110延伸至装置的主体部分102。第一导轨段108由蜂窝状结构112、114、116和117的最外侧支柱限定。第二导轨段109由蜂窝状结构112、118和119的最外侧支柱限定。第一导轨段108包括由最近侧蜂窝状结构112的最外侧支柱112a至少部分限定的第一基本线性部分108a。第一导轨段还包括由蜂窝状结构114、116和117的最外侧支柱限定的第二基本线性部分108b,第二基本线性部分108b的角度定向不同于第一基本线性部分108a的角度定向。第二导轨段109包括由最近侧蜂窝状结构112的最外侧支柱112b至少部分限定的第一基本线性部分109a。第一导轨段还包括由蜂窝状结构118和119的最外侧支柱限定的第二基本线性部分109b,第二基本线性部分109b的角度定向不同于第一基本线性部分109a的角度定向。如果第二基本线性部分108b和109b的角度定向分别与第一基本线性部分108a和108b的角度定向保持相同,那么导轨段108和109的第一基本线性部分和第二基本线性部分之间的角度定向的散度有助于使近端部分101的长度比原本所能达到的长度更短。为了增强可膨胀构件能够折叠并便于嵌套在形成它的蜂窝状结构之间的能力,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导轨段108的第二基本线性部分108b具有的角度定向A3类似于装置的主体部分102中的蜂窝状结构105之后的螺旋角A4。如图7所示,从导轨段108的第二基本线性部分108b同等延伸的线A3具有的角度定向类似于线A4,当可膨胀构件被切开且平放在表面上时,线A4表示为螺旋角。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线A3的角度定向处于线A4的角度定向的零度和5度内。同样的,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导轨段109的第二基本线性部分109b具有的角形定向A1类似于装置的主体部分102中的蜂窝状结构105之后的螺旋角A2。如图7所示,从导轨段109的第二基本线性部分109b同等延伸的线A1具有的角度定向类似于线A2,当可膨胀构件被切开且平放在表面上时,线A2表示为螺旋角。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线A1的角度定向处于线A2的角度定向的零度和5度内。

与图1A中的装置10的可膨胀构件一样,装置100的最远侧蜂窝状结构120、121,122和123中的每个可分别包括一对最远侧支柱120a、120b;121a、121b;122a、122b以及123a、123b,最远侧支柱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包括近侧区域和远侧区域,近侧区域具有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小于远侧区域中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由于这种结构,最远侧蜂窝状结构120、121、122和123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远侧区域允许在宽度和/或厚度减小的位置处更大量地发生具有弯曲度的弯曲。

图8A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治疗装置200。在图8A中,治疗装置以二维平面视图被示出,如同该装置被切开且平放在表面上。治疗装置为自膨式构件,该自膨式构件包括近侧渐缩部分201、主体部分202和远侧部分203。主体部分202包括多个蜂窝状结构,该多个蜂窝状结构被布置以形成基本圆柱形管状结构,主体部分中的蜂窝状结构绕可膨胀构件的纵轴连续且圆周地延伸。关于图8A的实施方案,可膨胀构件的主体包括不同尺寸的两种类型的蜂窝状结构206和207。根据一种实施方案,蜂窝状结构206的尺寸是蜂窝状结构207的尺寸的一半,主体部分202中的蜂窝状结构的每排相对于延伸穿过可膨胀构件的中心的纵轴以对角线的方式对装置进行限制。近侧渐缩部分201包括多个蜂窝状结构,该多个蜂窝状结构绕可膨胀构件的纵轴小于圆周地延伸。根据一种实施方案,可膨胀构件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诸如镍钛合金,并优选地从管道经激光切割得到。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可膨胀构件具有一体形成的向近侧延伸的触点210,该触点210用于将向近侧延伸的细长柔性丝(图中未示出)连接至可膨胀构件。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近侧渐缩部分201分别由第一导轨段和第二导轨段208和209界定,每个导轨段从可膨胀构件的近端204延伸至装置的主体部分202。第一导轨段208由蜂窝状结构205、213、214、215和216的最外侧支柱限定。第二导轨段209由蜂窝状结构205、210、211和212的最外侧支柱限定。第一导轨段208包括由最近侧蜂窝状结构205的最外侧支柱205a至少部分限定的第一线性部分208a,以及由蜂窝状结构213-216的最外侧支柱限定的第二线性部分208b,第二部分208b的角度定向不同于第一部分208a的角度定向。如图8A所示,当可膨胀构件被切开且平放在表面上时,导轨段208的第二部分208b具有的角度定向不同于第一部分208a的角度定向。如果第二部分208b的角度定向与导轨段208的第一部分208a的角度定向保持相同,那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08a和208b之间的角度定向的散度有助于使近端部分201的长度比原本所能达到的长度更短。为了增强可膨胀构件能够折叠并便于嵌套在形成它的蜂窝状结构之间的能力,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导轨段208的第二部分208b具有的角度定向类似于装置的主体部分202中的大部分蜂窝状结构206和207之后的螺旋角。如图8A所示,从导轨段208的第二部分208b同等延伸的线A1具有的角度定向类似于线A2,当可膨胀构件被切开且平放在表面上时,线A2表示为主体部分中的蜂窝状结构的螺旋角。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线A1的角度定向处于线A2的角度定向的±5度内。根据其他的实施方案,线A1的角度定向处于线A2的角度定向的±10度内。

第二导轨段209包括线性部分209a和波状部分209b。线性部分209a由最近侧支柱205的最外侧支柱205b至少部分地限定。波状部分209b由蜂窝状结构210、211和212的最外侧支柱至少部分地限定。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当可膨胀构件被容纳在递送导管内处于压缩构型时,导轨段208和209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长度。通过使导轨段208和209之间的长度失配减到最小,可膨胀构件的近端部分201中的蜂窝状结构更易于嵌套,并且可将轮廓中的凸起和其它不规则形状的形成减到最小。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第一导轨段208和第二导轨段209之间的长度差不超过2%。根据其他的实施方案,第一导轨段208和第二导轨段209之间的长度差不超过5%。

与图1A中的装置10的可膨胀构件一样,装置200的最远侧蜂窝状结构220、221,222和223中的每个可分别包括一对最远侧支柱220a、220b;221a、221b;222a、222b以及223a、223b,最远侧支柱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包括近侧区域和远侧区域,近侧区域具有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小于远侧区域中的宽度和/或厚度尺寸。由于这种结构,最远侧的蜂窝状结构220、221、222和223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远侧区域允许在宽度和/或厚度减小的位置处更大量地发生具有弯曲度的弯曲。

图8B示出了治疗装置的可膨胀构件(类似于图8A所示的可膨胀构件),提供了绕可膨胀构件的部分缠绕的多个丝。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丝是不透射线的,在图8B的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丝230a-c,该多个丝230a-c关于选择性的支柱进行缠绕以用于增强可膨胀构件的不透射线性和/或影响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刚性。在图8b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三种不透射线的丝(或带)230a、230b和230c沿取出装置的长度编织,以增强装置沿其长度的不透射线性,并至少增强至少圆柱形主体部分202的刚度。在图8B的实施方案中,丝230a-c绕成对角线地向上定向的支柱(从左向右看)进行编织,使得丝等分或大致等分该装置的圆柱形主体部分202中的较大的蜂窝状结构207。这通过以更类似于较小的蜂窝状结构206的形状和尺寸的方式增加较大的蜂窝状结构207的形状和尺寸而有效地增加了主体部分202中的蜂窝状结构的密度。这增加了由主体部分202施加的径向力,并为主体部分202提供了具有更加均匀分布的开放区域的外壁表面。

尽管上述描述包含很多详细说明,但是这些详细说明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仅被理解为其优选实施例的范例。例如,还可以有除上文列出的尺寸之外的其他尺寸。例如,考虑了膨胀直径在1.0毫米和10.0毫米之间、长度为5.0厘米至10.0厘米的取出装置。此外,应理解本发明公开的多个特征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预想属于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许多其他可能的变化。进一步地,要理解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血管治疗装置的递送可利用导管、鞘或任何其他能够携带具有压缩状态的可膨胀构件的装置至治疗部位,并且这些装置允许可膨胀构件在到达血管治疗部位后展开。血管治疗部位可以是:(1)颈部动脉瘤,以便改变流向和/或促进线圈或类似结构置入动脉瘤囊内;(2)栓塞部位,目的是移除栓塞;(3)狭窄部位,目的是使狭窄部位扩张以增大血管的血流量,等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