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5202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造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生产线中,一般是如下的方法:一边将形成一次性尿布的外装材的连续片以其连续方向作为搬送方向进行搬送一边折返该片的横向的各端部,使腹侧部和背侧部重叠,通过将其两端部接合之后自连续片切离,从而制造裤衩型的尿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以下的方法,即,将在沿连续片(腹侧部和背侧部)的搬送方向伸长了的状态下设置的弹性构件在搬送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预先分断,在将重合的腹侧部和背侧部在其分断区域进行了热密封(熔接)之后,在该密封区域中切离而制造裤衩型尿布。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6527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在实施熔接工序和切离工序之前预先分断弹性构件而未呈现收缩力,能够抑制在切割弹性构件时熔接区域与弹性构件一起收缩。由此,尿布的侧密封部不会损害柔和的感觉地能够制造外观也良好的尿布。可是,在该方法中,在分断弹性构件时,由于切刀等容易损伤形成尿布的外装材的连续片。并且,若在对连续片造成损伤的状态下进行热熔接加工,则有可能无法充分地确保该部分的熔接强度。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沿着尿布的腿围开口部设置的腿围弹性构件有可能产生问题。例如,若腿围开口部的匹配性低,则尿布穿着时会在穿着者的腿与腿围开口部之间产生间隙。为了抑制排泄物从这样的间隙漏出,腿围弹性构件在伸长成呈现比其它的弹性构件大的伸缩力,即施加比其它的弹性构件大的应力的状态下设置,由此提高尿布的腿围开口部的匹配性。可是,若如专利文献1那样腿围弹性构件在熔接部分断,则相应地难以将腿围弹性构件保持在连续片上。其结果,腿围弹性构件会从尿布的腿围开口部脱离,该部分的匹配性容易变差。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边充分地确保侧部分的熔接强度一边使腿围弹性构件难以脱离的裤衩型尿布。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的发明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连续地制造裤衩型吸收性物品,该裤衩型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和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并具备:位于穿着者的衣服侧的下侧外装构件;从所述穿着者的肌肤侧与所述下侧外装构件重叠的上侧外装构件;以及从所述穿着者的肌肤侧与所述上侧外装构件重叠并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的工序:所述下侧外装构件沿所述横向呈带状连续而成的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外装构件沿所述横向呈带状连续而成的上侧带状构件,在沿着所述横向的搬送方向上被搬送的期间,在从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将所述下侧外装构件和所述上侧外装构件切离时,设定成为所述下侧外装构件和所述上侧外装构件的所述横向的端部的切断部位,对于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中的至少一方,通过使粘接剂附着在所述切断部位的所述搬送方向两侧而形成粘接区域;将沿着所述裤衩型吸收性物品的腿围开口部而被设置的多个腿围弹性构件在沿包含所述搬送方向的成分在内的方向伸长了的状态下,以所述腿围弹性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粘接区域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中的至少一方;以夹持所述腿围弹性构件的方式使所述下侧带状构件与所述上侧带状构件重合并在所述粘接区域粘接;以使所述上侧带状构件成为所述下侧带状构件的内侧的方式,将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在与所述搬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中央部折叠;将熔接被折叠了的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的熔接部形成在所述搬送方向上的所述切断部位的两侧;以及将所述下侧带状构件、所述上侧带状构件和所述腿围弹性构件在所述切断部位一起切断,将被成形为裤衩型的所述下侧外装构件和所述上侧外装构件从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切离,并且使沿包含所述搬送方向的成分在内的方向伸长了的状态的多个所述腿围弹性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腿围弹性构件,一边相对于所述下侧外装构件和所述上侧外装构件相对地位移,一边从所述腿围弹性构件被切断的部位朝向所述粘接区域在所述搬送方向上收缩。对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进行明确。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一边充分地确保侧部分的熔接强度一边使腿围弹性构件难以脱离的裤衩型尿布。附图说明图1A是展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1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中的B-B剖视图。图2是被成形为裤衩型的尿布1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制造尿布1时所进行的各工序的流程图。图4是说明尿布1的基材沿搬送方向被搬送的样子的图。图5A和图5B是说明形成粘接区域的部分的图。图6A和图6B是说明腿围弹性构件8L的配置的概略图。图7是说明S105工序后搬送折叠状态的尿布1的基材的样子的图。图8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熔接-切断装置50的概略侧视图。图9是说明熔接-切断装置50的密封块521的图。图10是说明在熔接工序中形成熔接部的区域的图。图11是图10的区域B的放大图。图12是图11的D-D截面的概略图。图13是说明在切断工序中切断带状构件和弹性构件时的样子的图。图14是展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2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制造尿布2时所进行的各工序的流程的图。图16是说明尿布2的基材沿搬送方向被搬送的样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的事项会变得明确。一种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连续地制造裤衩型吸收性物品,该裤衩型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和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并具备:位于穿着者的衣服侧的下侧外装构件;从所述穿着者的肌肤侧与所述下侧外装构件重叠的上侧外装构件;以及从所述穿着者的肌肤侧与所述上侧外装构件重叠并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的工序:所述下侧外装构件沿所述横向呈带状连续而成的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外装构件沿所述横向呈带状连续而成的上侧带状构件,在沿着所述横向的搬送方向上被搬送的期间,在从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将所述下侧外装构件和所述上侧外装构件切离时,设定成为所述下侧外装构件和所述上侧外装构件的所述横向的端部的切断部位,对于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中的至少一方,通过使粘接剂附着在所述切断部位的所述搬送方向两侧而形成粘接区域;将沿着所述裤衩型吸收性物品的腿围开口部而被设置的多个腿围弹性构件在沿包含所述搬送方向的成分在内的方向伸长了的状态下,以所述腿围弹性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粘接区域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中的至少一方;以夹持所述腿围弹性构件的方式使所述下侧带状构件与所述上侧带状构件重合并在所述粘接区域粘接;以使所述上侧带状构件成为所述下侧带状构件的内侧的方式,将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在与所述搬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中央部折叠;将熔接被折叠了的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的熔接部形成在所述搬送方向上的所述切断部位的两侧;以及将所述下侧带状构件、所述上侧带状构件和所述腿围弹性构件在所述切断部位一起切断,将被成形为裤衩型的所述下侧外装构件和所述上侧外装构件从所述下侧带状构件和所述上侧带状构件切离,并且使沿包含所述搬送方向的成分在内的方向伸长了的状态的多个所述腿围弹性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腿围弹性构件,一边相对于所述下侧外装构件和所述上侧外装构件相对地位移,一边从所述腿围弹性构件被切断的部位朝向所述粘接区域在所述搬送方向上收缩。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能够制造一边充分地确保侧部分的熔接强度一边使腿围弹性构件难以脱离的裤衩型尿布。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优选的是,上述熔接部在上述搬送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与上述粘接区域不重复。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由于能够实现粘接区域和熔接部不重复的区域,所以容易抑制由形成粘接区域的粘接剂的油分而无法充分地得到熔接部的熔接强度,或者粘接剂附着于熔接装置而增加维护次数。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优选的是,上述熔接部的上述搬送方向两端部中接近上述切断部位的端部与上述切断部位之间的距离,比上述粘接区域的上述搬送方向两端部中接近上述切断部位的端部与上述切断部位之间的距离短。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相比于粘接区域,熔接部容易被形成在搬送方向上接近切断部位CL的位置。当在切断部位切离基材时,收缩了的弹性构件的端部被保持于切断部位和粘接区域之间的熔接部的区域而难以引人注意,所以在尿布的侧区域中能够抑制弹性构件的外观变差。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优选的是,上述熔接部沿着上述交叉方向断续地形成。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通过腿围弹性构件进入相邻的2个熔接部之间,该腿围弹性构件在被夹持于下侧带状构件和上侧带状构件之间的状态下容易被保持。由此,腿围弹性构件难以从带状构件脱离,能够抑制在尿布的腿围开口部失去伸缩性。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优选的是,在上述交叉方向上相邻地形成的两个上述熔接部的间隔比上述弹性构件的直径大。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弹性构件更容易进入相邻的2个熔接部之间,能够抑制尿布的侧区域的外观变差,或无法充分地确保熔接强度。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优选的是,上述粘接区域沿着配置上述腿围弹性构件的位置,在上述搬送方向上排列地形成多个。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当使腿围弹性构件在搬送方向上收缩时,由于沿搬送方向被形成的多个粘接区域中的任一个,能够阻止该腿围弹性构件的收缩的可能性提高,容易抑制腿围弹性构件从尿布的腿围开口部脱离。由此,能够抑制尿布的腿围开口部失去匹配性。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优选的是,形成上述粘接区域的工序,通过将在沿含有上述搬送方向的成分的方向伸长了的状态下在规定的区域涂敷有粘接剂的上述腿围弹性构件配置于上述下侧带状构件和上述上侧带状构件中的至少一方而进行。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通过在弹性构件侧涂敷粘接剂,和没有涂敷的情况相比,粘接区域中的弹性构件的粘接力提高,容易抑制弹性分离等。此外,通过同时进行形成粘接区域的工序和配置弹性构件的工序,能够高效地制造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优选的是,将沿包含上述搬送方向的成分在内的方向伸长了的状态的上述腿围弹性构件,在被形成于上述切断部位的上述搬送方向两侧的1对上述粘接区域之间的1个部位切断,并使其从上述腿围弹性构件被切断的部位朝向上述粘接区域在上述搬送方向上收缩。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弹性构件不是被精细地分断而是在1个部位被切断,所以能够抑制被分断的多个弹性构件片作为异物而残留在尿布的侧部分,或者从尿布的侧部分超出。由此,能够使在侧部分中尿布的外观得到改善。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优选的是,不使上述粘接剂附着在上述切断部位与上述粘接区域之间的区域。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当在切断部位切断弹性构件时,容易地使被切断的弹性构件进一步反向运动。由此,在尿布的侧区域中由弹性构件产生的伸缩力不再发挥作用,所以能够抑制侧区域收缩而外观变差。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优选的是,使上述粘接剂附着在上述切断部位与上述粘接区域之间的区域,附着在上述切断部位与上述粘接区域之间的区域的上述粘接剂的每单位面积的量比附着在上述粘接区域的上述粘接剂的每单位面积的量少。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在切断部位切断弹性构件时,通过使被切断的弹性构件反向运动,能够使在切断部位和粘接区域之间的区域中由弹性构件产生的伸缩力不发挥作用。由此,能够抑制尿布的侧区域收缩而外观变差。第1实施方式<尿布1的基本的结构>首先,对作为由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例的裤衩型的一次性尿布(以下也称为尿布1)的基本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A是展开状态的尿布1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中的B-B剖视图。图2是被成形为裤衩型的尿布1的概略立体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展开状态的尿布1具有纵向、横向(与纵向交叉的方向)和厚度方向(与纵向和横向交叉的方向)。并且,作为其构成部件,具有:下侧外装构件5(也称为外背),位于穿着者的衣服侧;上侧外装构件7(也称为外顶),相对于厚度方向从穿着者的肌肤侧与下侧外装构件5重叠地接合;以及液体吸收性的吸收性本体3,相对于厚度方向从穿着者的肌肤侧与上侧外装构件7重叠地接合,且吸收尿等排泄物。下侧外装构件5和上侧外装构件7分别是具有伸缩性的柔软的片状构件,例如,由无纺布等形成。此外,如图1B所示,下侧外装构件5的纵向长度比上侧外装构件7的纵向长度长,在展开状态的尿布1中,上侧外装构件7被构成为在纵向的端缘部10e被折返且覆盖吸收性本体3的纵向端部区域。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下侧外装构件5和在与下侧外装构件5重合的状态下的上侧外装构件7组合,也称为外装构件10。外装构件10形成展开状态下的尿布1的外形,其平面形状是大致沙漏形状(参照图1A)。即,外装构件10(下侧外装构件5和上侧外装构件7)的横向的两端缘形成在纵向的中央部向横向的内方凹陷的形状。此外,外装构件10在纵向被划分为覆盖穿着者的腹部的腹侧部10A、覆盖穿着者的胯裆部的下裆部10B和覆盖穿着者的背部的背侧部10C。并且,从该展开状态起,将纵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作为折叠位置对折,并且腹侧部10A和背侧部10C在横向的两端缘被连结,从而成为形成有如图2所示的腰围开口部1hB和一对腿围开口部1hL、1hL的裤衩型的尿布1。吸收性本体3俯视大致呈长方形,将其长边方向沿着尿布1的纵向地配置在横向的中央。另外,吸收性本体3的形状无需是如图1A所示那样的长方形,例如,也可以是如外装构件10那样的大致沙漏形状。吸收性本体3具有:吸收并保持液体的吸收体3d;一边从穿着者的肌肤侧覆盖该吸收体3d一边使尿等排泄物透过的透液性的表面片3s;以及一边从非肌肤侧覆盖该吸收体3d一边防止液体从非肌肤侧泄漏的膜等不透液性的背面片3b。吸收体3d是将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成形为大致长方体等规定形状而成的,在其内部混入有高吸收性聚合物。另外,吸收体3d也可以由薄绉纸(tissuepaper)覆盖。此外,也可以相对于吸收性本体3的横向的各端缘,分别设置防止侧漏的立体褶裥部(防漏罗口)。此外,在外装构件10的适当位置,由橡胶线等构成的多个弹性构件8B、8F、8L…被夹设在下侧外装构件5与上侧外装构件7之间地被配置。这些弹性构件8B、8F、8L…对尿布1赋予伸缩性。例如在外装构件10的纵向的各端缘部10e、10e(在腹侧部10A中形成腰围开口部1hB的缘部10e(相当于腰围的缘部)和背侧部10C中形成腰围开口部1hB的缘部10e(相当于腰围的缘部)),分别沿着横向设有多个腰围弹性构件8B、8B。并且,在这些腰围弹性构件8B、8B沿横向伸长了的状态下,一部分的区域被粘接固定在下侧外装构件5和上侧外装构件7上,由此,对由各端缘部10e、10e形成的腰围开口部1hB赋予伸缩性。同样,在比这些腰围弹性构件8B的配置位置靠纵向的中央侧的位置,分别沿着横向设有多个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8F…。并且,在这些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8F…沿横向伸长了的状态下,一部分的区域被粘接固定在下侧外装构件5和上侧外装构件7上,由此,对各腰围开口部1hB与纵向的中央位置之间的各部分赋予横向的伸缩性。并且,在外装构件10的横向的各端缘部中的、形成腿围开口部1hL的缘部10eL、10eL,分别设有多个腿围弹性构件8L、8L…。在这些腿围弹性构件8L、8L…沿着缘部10eL、10eL伸长了的状态下,一部分的区域被粘接固定在下侧外装构件5和上侧外装构件7上。即,腿围弹性构件8L、8L…如图1A所示那样,在沿纵向和横向伸长了的状态下被保持在外装构件10上。由此,沿着形成腿围开口部1hL、1hL的缘部10eL、10eL,对外装构件10赋予伸缩性。另外,腿围弹性构件8L通过在比腰围弹性构件8B和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更大伸长了的状态下被设置,呈现出相对于腿围开口部1hL更大的伸缩力。通过提高腿围开口部1hL的伸缩性,提高穿着尿布1时穿着者的腿围的匹配性,穿着者的腿与腿围开口部1hL之间难以产生间隙。由此,能够抑制排泄物从穿着者的腿与腿围开口部1hL之间的间隙漏出到尿布1的外部等问题的产生。通过将外装构件10的下裆部10B在纵向的中央部附近折返,并将腹侧部10A的横向端部10ae和背侧部10C的横向端部10ce接合(密封),成形如图2所示那样的裤衩型的尿布。另外,被接合的横向端部10ae和横向端部10ce形成如图2所示那样的尿布1的端部10s。<尿布1的制造方法>对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制造尿布1时所进行的各工序的流程的图。尿布1通过尿布1的生产线实施图3的S101~S108所示的各工序从而被连续制造。以下,依次说明各工序。在尿布1的生产线中,通过适当的搬送机构,尿布1的基材沿着规定的搬送方向以规定的搬送速度被搬送(S101)。在此,所谓“尿布1的基材”,是如图1A所示那样的多个下侧外装构件5(或上侧外装构件7)在沿横向连接的状态下连续而成的带状的构件。以下,将下侧外装构件5在横向连续而成的带状的构件称为下侧带状构件15,将上侧外装构件7在横向连续而成的带状的构件称为上侧带状构件17。此外,所谓“搬送方向”,是沿着图1A中的外装构件10的横向的方向。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搬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沿着外装构件10的纵向的方向)称为“交叉方向”。在第1实施方式中,下侧带状构件15(或上侧带状构件17)沿搬送方向被搬送的期间,实施S102~S108的各工序的处理。图4是说明尿布1的基材沿搬送方向被搬送时的样子的图。在该图4中表示在S101~S105的工序中,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以夹持弹性构件8B、8F、8L的状态重合,且以在其上接合有吸收性本体3的状态被搬送的样子。以下的说明中,对弹性构件8B、8F、8L和上侧带状构件17相对于被搬送的下侧带状构件15重叠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相对于被搬送的上侧带状构件17重叠下侧带状构件15等。下侧带状构件15以在搬送方向(横向)上彼此相邻的下侧外装构件5在切断部位CL被连接的状态朝向搬送方向被搬送。切断部位CL是在后述的切断工序(S108)中成为从下侧带状构件15切离下侧外装构件5(外装构件10)时的基准的位置。即,是形成切断线的位置,且是在将尿布1成形为裤衩型时形成尿布1的两端部10s的部分(参照图2),该切断线用于将尿布1从带状构件切断成为各个单独的片。并且,也是在以下的粘接区域形成工序(S102)和熔接工序(S107)中成为基准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切断部位CL作为基准来控制各工序的动作。另外,切断部位CL在搬送方向上以P1的间隔(节距)设定。该间隔P1相当于外装构件10的腹侧部10A和背侧部10C的收缩前的横向长度。此外,在下侧带状构件15被搬送的期间形成腿围开口部1hL。腿围开口部1hL在搬送方向上在以切断部位CL为中心的位置开口,在图1A中被表示为外装构件10的缘部10eL。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断部位CL的位置被确定的同时或者在其以后的规定的时刻,用未图示的切断装置形成腿围开口部1hL。接着,通过使粘接剂附着于沿搬送方向被搬送的下侧带状构件15上的规定的区域,形成粘接区域(S102)。图5A和图5B是说明形成粘接区域的部分的图。该图5A和图5B是对图4的区域A放大后的图。此外,图5A和图5B中,在下侧带状构件15上配置有弹性构件8B、8F、8L,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弹性构件的是下一个工序(S103),在S102的粘接区域形成工序中,当使粘接剂附着在下侧带状构件15上时弹性构件8B、8F、8L尚未被配置。作为粘接剂,例如使用热熔型的粘接剂,由未图示的粘接剂涂敷机将粘接剂涂敷于下侧带状构件15上的规定的区域,从而形成粘接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带状构件15(或者上侧带状构件17)的切断部位CL的搬送方向的两侧的规定的区域形成粘接区域。具体而言,如图5A的网格部所示那样,以切断部位CL作为中心沿着形成腿围开口部1hL的位置,分别逐对地形成矩形形状的粘接区域HMA1、HMA2、HMA3。换言之,沿着配置腿围弹性构件8L的位置形成多个粘接区域。通过沿着腿围开口部1hL形成粘接区域,将腿围弹性构件8L在该区域中接合于下侧带状构件15(或者上侧带状构件17),腿围弹性构件8L变得容易保持。粘接区域HMA1是被形成于从切断部位CL在搬送方向上离开x的位置,且在搬送方向上具有宽度h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x=5~15mm左右。即,优选在搬送方向上隔着切断部位CL的10~30mm的范围内不形成粘接区域HMA(不涂敷粘接剂)。后面对该理由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对于粘接区域HMA1的宽度h没有特别限制,粘接区域HMA1可以比图5A所示的宽度窄,也可以宽。粘接区域HMA2是与粘接区域HMA1大致相同的形状,沿着搬送方向与粘接区域HMA1相邻地形成。粘接区域HMA3是与粘接区域HMA1和粘接区域HMA2大致相同的形状,沿着搬送方向与粘接区域HMA2相邻地形成。之所以沿搬送方向排列形成3个粘接区域HMA1、HMA2、HMA3,是为了在后述的切断工序(S108)中在切断腿围弹性构件8L时,将沿搬送方向收缩的腿围弹性构件8L保持在3个粘接区域HMA1、HMA2、HMA3中,使腿围弹性构件8L难以从下侧带状构件15脱离。但是,只要能够保持沿搬送方向收缩的腿围弹性构件8L,粘接区域HMA2、HMA3的大小就可以为任意,也可以比粘接区域HMA1小或者大。此外,形成的粘接区域的个数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不形成粘接区域HMA2、HMA3,而仅形成粘接区域HMA1。图5B表示本实施方式中形成的粘接区域的其它的形状的例子。该图5B中,粘接区域HMA1是沿着交叉方向较长地延伸了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在该粘接区域HMA1中不仅能够将腿围弹性构件8L接合-保持在下侧带状构件15(或者上侧带状构件17)上,也能够接合-保持腰围弹性构件8B和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此外,粘接区域HMA2、HMA3可以是与粘接区域HMA1同样地沿着交叉方向较长地延伸了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它的形状。以下,将粘接区域HMA1~3概括为“粘接区域HMA”进行说明。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通过相对于下侧带状构件15附着粘接剂而在下侧带状构件15侧形成了粘接区域HMA,但是也可以通过使粘接剂附着于上侧带状构件17而在上侧带状构件17侧形成粘接区域HMA。此外,也可以通过使粘接剂附着于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这两方而在两方形成粘接区域HMA。形成了粘接区域HMA后,配置弹性构件8B、8F、8L(S103)。图6A和图6B是说明腿围弹性构件8L的配置的概略图。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形成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的腿围开口部1hL的位置配置多根腿围弹性构件8L。使用公知的摆动装置(未图示)对腿围弹性构件8L进行配置。摆动装置相对于沿搬送方向搬送的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以一边沿交叉方向往复一边在使腿围弹性构件8L伸长了的状态下投入。在图6A的例子中,向从下侧带状构件15的交叉方向的中心位置靠上侧的区域,以描绘正弦曲线等蜿蜒图形的方式投入腿围弹性构件8La。同样,向从交叉方向的中心位置靠下侧的区域,以描绘正弦曲线等蜿蜒图形的方式投入腿围弹性构件8Lb。此时,腿围弹性构件8La、8Lb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被配置成与在S102中形成的粘接区域HMA重叠。如此,沿着形成腿围开口部1hL的位置配置腿围弹性构件8L。此外,也可以将腿围弹性构件8La和腿围弹性构件8Lb配置成在一部分的区域中相互交叉。在图4和图6的例子中,在沿搬送方向相邻的切断部位CL、CL的中间部附近,腿围弹性构件8La和腿围弹性构件8Lb被配置成交叉。如此,在沿着形成腿围开口部1hL的位置伸长了的状态(即沿着包含搬送方向的成分的方向伸长了的状态)下配置腿围弹性构件8L,并由粘接区域HMA接合于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另外,也可以是如后述那样在腿围弹性构件8L本身涂敷粘接剂。此外,如图5A和图5B所示那样,在沿搬送方向伸长了的状态下在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的交叉方向两端部的区域分别配置多根腰围弹性构件8B。同样,在沿搬送方向伸长了的状态下在比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的交叉方向两端部靠内侧的区域分别配置多根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在图5A中,沿着配置腿围弹性构件8L的区域形成粘接区域HMA,在配置腰围弹性构件8B和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的区域未形成粘接区域HMA。这种情况下,通过在使腰围弹性构件8B和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伸长了的状态下在该弹性构件8B、8F的表面的规定的区域涂敷粘接剂后配置腰围弹性构件8B和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将弹性构件8B、8F接合于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另一方面,在图5B中,通过粘接区域HMA1,腰围弹性构件8B和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被接合于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如上述那样,腿围弹性构件8L在比腰围弹性构件8B和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更大伸长了的状态下被配置在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由此,相对于尿布1的腿围开口部1hL能够呈现出更大的伸缩力。另外,在配置腿围弹性构件8L的阶段未必需要使腿围开口部1hL开口,也可以在配置了腿围弹性构件8L后使腿围开口部1hL开口。在配置了各弹性构件后,从下侧带状构件15和被配置在下侧带状构件15上的弹性构件8B、8F、8L之上,重合上侧带状构件17(S104)。并且,通过从厚度方向以按压上侧带状构件17的方式对下侧带状构件15加压,在粘接区域HMA两者被粘接。由此,弹性构件8B、8F、8L以在厚度方向上被夹持在下侧带状构件15与上侧带状构件17之间的状态被固定,形成尿布1的外装构件。另外,在图4中虽未图示,但是下侧带状构件15的交叉方向的长度比上侧带状构件17的交叉方向的长度长。因此,在S104的时刻成为下侧带状构件15的交叉方向两端部的区域从上侧带状构件17的交叉方向两端部的区域超出的状态。在弹性构件配置工序(S103)中,弹性构件8B、8F、8L分别以伸长了的状态被配置。因此,在本工序(S104)中通过被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夹持而被固定,各弹性构件8B、8F、8L相对于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能够呈现出伸缩性。例如,腿围弹性构件8L沿着腿围开口部1hL呈现出伸缩性,腰围弹性构件8B和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沿着搬送方向呈现出伸缩性。接着,吸收性本体3被配置并被接合在与下侧带状构件15重合地粘接的上侧带状构件17的厚度方向侧(S105)。另外,吸收性本体3本身是在未图示的吸收性本体生产线中另外制造出的。如图4所示那样,吸收性本体3以其长边方向沿着交叉方向的方式被配置于切断部位CL的搬送方向中间的位置(即外装构件10的横向中央部),并由粘接剂等接合于上侧带状构件17的表面。此外,吸收性本体3被接合后,下侧带状构件15的交叉方向端部的超出部分被折曲成从厚度方向的上侧覆盖吸收性本体3(参照图1B),一部分被粘接于吸收性本体3、上侧带状构件17。接着,将重合状态的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以上侧带状构件17成为下侧带状构件15的内侧的方式在交叉方向的中央部折叠(S106)。图7是说明S105工序后搬送被折叠了的状态的尿布1的基材的样子的图。如图所示,通过在交叉方向中央部折叠,尿布1的腹侧部10A和背侧部10C在厚度方向上被重合,裤衩型的基材成为在搬送方向上相连的状态。另外,在本工序中,只是将带状构件和吸收性本体3折曲重叠,腹侧部10A和背侧部10C未互相接合。接着,重合状态的腹侧部10A和背侧部10C在规定的区域中被熔接(S107)。熔接由热熔接或者超声波熔接进行。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以进行热熔接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8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生产线中使用的熔接-切断装置50的概略侧视图。图9是说明熔接-切断装置50的密封块521的图。另外,在熔接-切断装置50中,不仅进行腹侧部10A和背侧部10C的熔接,也进行下一个工序(S108)的切断。熔接-切断装置50具备砧辊51、密封辊52、切刀辊53和搬送辅助辊54。砧辊51是圆筒状的旋转体,在其周面具备未图示的吸附机构。并且,通过在将上侧带状构件17和下侧带状构件15吸附固定于该周面的状态下旋转,将带状构件15,17沿着旋转方向搬送。在砧辊51的周面设有多个砧块511。砧块511是砧辊51的轴向(相当于上述的交叉方向)上的长的构件,通过用砧块511和后述的密封块521沿砧辊51的法线方向(相当于上述的厚度方向)夹持基材而加热,能够对该基材进行热熔接。另外,图中在将砧辊51的周向6等分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砧块511,设于一个砧辊51上的砧块511的个数并不限定于6个。密封辊52是如图8那样配置于与砧辊51相对的位置的旋转体,在其周面上沿着密封辊52的轴向(相当于交叉方向)设有密封块521。并且,通过在砧辊51旋转的期间密封辊52向相反方向旋转,砧块511与密封块521成为周期性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调整成与带状构件15、17被搬送搬送方向上的相邻的2个切断部位之间的节距P1的时刻相对应,砧块511与密封块521成为相对的位置关系。另外,在图8中,在将密封辊52的周向2等分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密封块521,但是密封块521的个数并不限定于2个。密封块521具备沿旋转方向(搬送方向)排列的2个凸状部522。在凸状部522上沿着轴向(交叉方向)断续地配置有在厚度方向上突出的多个矩形形状部位522a。当该矩形形状部位522a分别与砧辊51的砧块511相对并与基材抵接时,通过由被加热了的矩形形状部位522a和砧块511加热基材,能够对与矩形形状部位522a的配置相对应的区域进行热熔接(热密封)。另外,矩形形状部位522a的形状并不限于图8中所示的例子,也未必需要是矩形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三角形或者圆形。此外,矩形形状部位522的个数也能够与熔接范围的宽度、熔接条件相对应地适当变更。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在轴向(交叉方向)上相邻的2个矩形形状部位522a的间隔(即交叉方向的间隔)优选比腿围弹性构件8L的直径大。关于该理由在后面进行说明。切刀辊53在下一个切断工序(S108)中,将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在切断部位CL沿着交叉方向切断时使用。切刀辊53是在密封辊52的搬送方向下游侧配置于与砧辊51相对的位置的旋转体,在其周面上沿着切刀辊53的轴向(相当于交叉方向)设有切刀块531。并且,通过在砧辊51旋转的期间切刀辊53向相反方向旋转,砧块511与切刀块531成为周期性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在切刀块531上沿着轴向(交叉方向)设有切刀部(未图示),当该切刀部与砧辊51的砧块511相对并与基材抵接时,能够沿着交叉方向切断该基材。搬送辅助辊54设于砧辊51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一边辅助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沿着砧辊51的周面被搬送,一边调整对被搬送的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发挥作用的张力的大小。通过使搬送中的张力恒定,容易抑制熔接时的位置偏移、熔接不良的产生。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对热熔接(热密封)进行了说明,但是在进行超声波熔接(声波密封)的情况下,虽然装置的结构一部分不同(例如用超声波焊头代替密封块521),但是进行熔接时的基本动作是相同的。图10是说明在熔接工序(S107)中形成熔接部的区域的图,表示与图5对应的区域。图11是图10的区域B放大后的图。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在沿着熔接-切断装置50的砧辊51的周面被搬送的期间,在包含切断部位CL在内的规定的区域,在砧块511与密封块521成为相对的位置关系的时刻被熔接,形成如图10和图11所示那样的熔接部sl。熔接部sl基于上述的密封块521的凸状部522的形状被形成。具体而言,在切断部位CL的搬送方向两侧,多个矩形形状熔接部sl沿着交叉方向被断续地形成。此时,在搬送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熔接部sl以具有不与粘接区域HMA重复的部分的方式被形成。在图11中,从切断部位CL到熔接部sl的搬送方向的一端部(接近切断部位的端部)的距离是xsl,以搬送方向的宽度成为hsl的方式形成各熔接部sl。在本实施方式中,使xsl=3~5mm左右,hsl=5~7mm左右。相对于此,如在图5中说明了的那样,从切断部位CL到粘接区域HMA的搬送方向的一端部(接近切断部位的端部)的距离是x=5~15mm左右,以使从切断部位CL到熔接部sl端部的搬送方向距离xsl比从切断部位CL到粘接区域HMA端部的搬送方向距离x短(xsl<x)的方式,形成熔接部sl。即,相比于粘接区域HMA,熔接部sl在搬送方向上被形成在接近切断部位CL的位置。优选熔接部sl与粘接区域HMA在搬送方向的重复部分尽量小。其原因为,在以与粘接区域HMA的全区域重复的方式形成熔接部sl的情况下,由于形成粘接区域HMA的热熔粘接剂的油分,可能无法充分地得到熔接部sl的熔接强度。此外,由于热熔粘接剂附着于密封块521、超声波焊头,也有可能会发生增加熔接-切断装置50的维护次数或者妨碍尿布1连续制造等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仅使粘接区域HMA和熔接部sl在一部分的区域重复,使熔接部sl能够得到充分的熔接强度。在图11的情况下,仅熔接部sl的搬送方向端部(远离切断部位的端部)的区域和粘接区域HMA的搬送方向端部(接近切断部位的端部)的区域重复。此外,之所以使熔接部sl和粘接区域HMA在一部分的区域重复,是为了更加强固地固定在粘接区域HMA中以伸长了的状态粘接于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的腿围弹性构件8L。例如,在后述的切断工序(S108)中,当在切断部位CL切断腿围弹性构件8L时,该腿围弹性构件8L从被切断的部分沿着腿围开口部1hL在搬送方向(和交叉方向)上收缩。此时,若腿围弹性构件8L和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的粘接不充分,则腿围弹性构件8L会从粘接区域HMA脱离(弹性分离),腿围弹性构件8L无法赋予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伸缩性。在这种情况下,在穿着尿布1时,穿着者的腿和尿布1的腿围开口部1hL之间容易产生间隙,排泄物有可能从该间隙向尿布1的外部漏出。相对于此,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与粘接区域HMA的一部分重叠地形成熔接部sl,再加上腿围弹性构件8L在粘接区域HMA中和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粘接,容易保持在被夹持于由熔接部sl沿厚度方向加压的下侧带状构件15与上侧带状构件17之间的状态。由此,腿围弹性构件8L难以脱离,能够抑制腿围开口部1hL失去伸缩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沿交叉方向相邻的两个熔接部sl、sl之间的距离(设为gsl)比腿围弹性构件8L的直径(粗细)大的方式形成有熔接部sl。图12是图11的D-D截面的概略图。在图12中,腿围弹性构件8L在沿厚度方向被夹持于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之间的状态下,被配置于沿交叉方向相邻的熔接部sl、sl之间。假如使熔接部sl、sl之间的距离gsl比腿围弹性构件8L的直径小,则在进行熔接时,熔接部sl在交叉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被形成在与腿围弹性构件8L重复的位置。即,腿围弹性构件8L的一部分熔接于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这种情况下,由腿围弹性构件8L产生的搬送方向的伸缩力作用于熔接部sl,所以由于熔接部sl在搬送方向上收缩,可能使尿布1的外观变差或者无法充分地确保熔接强度。相对于此,只要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熔接部sl、sl之间的距离gsl比腿围弹性构件8L的直径大,即使在形成熔接部sl的预定的位置和配置有腿围弹性构件8L的位置在交叉方向上重复的情况下,通过在熔接时对砧块511和密封块521加压,腿围弹性构件8以在交叉方向上被推压出的方式移动并在熔接部sl、sl之间偏移,所以实际上形成的熔接部sl和腿围弹性构件8L在交叉方向上的位置难以重复。由此,能够抑制如上述那样的问题的发生而确保充分的熔接强度。对于腰围弹性构件8B和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也一样。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上形成熔接部sl区域的大部分是保持无纺布良好的表面状态的部分。例如,在形成熔接部sl的预定的区域形成粘接区域HMA,或者无纺布的表面被切刀等其它装置划伤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正常的熔接,熔接部分的强度可能变得不充分。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断部位CL和粘接区域HMA之间的区域,没有进行对无纺布的表面给予损伤那样的处理,通过正常地进行熔接从而能够确保充分的熔接强度。完成熔接后的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直接在熔接-切断装置50的砧辊51的周面上被搬送(参照图8),在切刀辊53的切刀块531与砧块511相对的位置沿着轴向(交叉方向)被切断(S108)。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带状构件15、上侧带状构件17和弹性构件8B、8F、8L沿着切断部位CL一起被切断。图13是说明在切断工序(S108)中切断带状构件和弹性构件时的样子的图,表示与图11对应地区域。在图13中,沿着切断部位CL进行切断时,成形为裤衩型的下侧外装构件5和上侧外装构件7从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被切离。同时,在沿包含搬送方向的成分在内的方向伸长了的状态下被配置的腿围弹性构件8L,从切断部分朝向形成于切断部位CL的搬送方向两侧的粘接区域HMA收缩。也将该动作称为弹性构件的“反向运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断部位CL和粘接区域HMA之间的区域(图5中搬送方向的长度用x表示的区域)中,腿围弹性构件8L没有被粘接于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或者,在该区域中以伸缩力不发挥作用的程度的弱的粘接力被粘接于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因此,腿围弹性构件8L进行反向运动时,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基本上不收缩,而腿围弹性构件8L沿搬送方向收缩。换言之,腿围弹性构件8L相对于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的横向端部10ae和10ce相对地位移。此外,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腿围弹性构件8L和熔接部sl成为在交叉方向上难以重复的构造,所以由腿围弹性构件8L产生的伸缩力也难以对熔接部sl发挥作用。由此,由弹性构件产生的伸缩力不再对尿布1的横向的端部10s(参照图2)发挥作用,由于在该区域中难以发生褶皱,尿布1的外观得到改善,在该区域中的肌肤触感也变得平滑。另外,进行反向运动的腿围弹性构件8L朝向粘接区域HMA收缩,弹性构件的端部从粘接区域HMA的搬送方向端部在稍微超出的位置停止。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断部位CL和粘接区域HMA之间沿着交叉方向断续地形成有多个熔接部sl,由于弹性部件的超出部分被保持于在交叉方向上相邻的熔接部sl、sl之间,所以该超出部分不易引人注意,能够抑制尿布1的侧区域的外观变差。另外,在本切断工序中,没有必要使分别多根配置的腿围弹性构件8L全部进行反向运动,即使在一部分的腿围弹性构件8L不进行反向运动的状态下也能够得到上述那样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根腿围弹性构件8L和其它的弹性构件分别在切断部位CL中的1个部位被切断。即,不是在搬送方向的多个部位分断弹性构件,而是在搬送方向的1个部位切断弹性构件。更具体地讲,在形成于切断部位CL的搬送方向两侧的1对粘接区域HMA之间的1个部位被切断。并且,被切断了的弹性构件进行反向运动而收缩至粘接区域HMA的端部附近。因此,难以产生被分断了的多个弹性构件片作为异物而残留在尿布1的侧部分,或者被切断了的弹性构件从尿布1的侧部分超出这样的问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切断部位CL和粘接区域HMA之间的区域没有涂敷粘接剂(热熔粘接剂),所以在该区域中腿围弹性构件8L没有与外装构件10粘接,能够容易地使腿围弹性构件8L反向运动。相反地,若在切断部位CL和粘接区域HMA之间的区域中能够使腿围弹性构件8L反向运动,也可以在该区域涂敷粘接剂。例如,在该区域中,也可以比粘接区域HMA的每单位面积的涂敷量少地涂敷粘接剂。即,也可以以不妨碍腿围弹性构件8L收缩的程度的基准量(所谓低基准量)来涂敷粘接剂。此外,通过沿着配置腿围弹性构件8L的位置在搬送方向上排列地形成多个粘接区域HMA,容易抑制弹性分离的产生。如上述那样,为了提高尿布1的腿围开口部1hL的匹配性,以在沿着包含搬送方向成分在内的方向上较大伸长了的状态配置腿围弹性构件8L。因此,若粘接区域HMA中的粘接不充分,则腿围弹性构件8L在反向运动时从粘接区域HMA脱离(弹性分离),相对于腿围开口部1hL可能无法呈现出伸缩性。但是,通过在搬送方向上形成多个粘接区域HMA,能够减小产生弹性分离的概率。例如,在图5A中,沿着配置腿围弹性构件8L的位置,在搬送方向上排列地形成有粘接区域HMA1~3的3对粘接区域。假如,即使在粘接区域HMA1中发生了弹性分离,在相邻形成的粘接区域HMA2和粘接区域HMA3的位置能够阻止腿围弹性构件8L收缩的可能性也高。由此,抑制腿围弹性构件8L脱离,通过使伸缩力作用于腿围开口部1hL的周围而容易确保尿布1的匹配性。从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侧带状构件17被切离了的下侧外装构件5和上侧外装构件7以被砧辊51吸附的状态被搬送,作为尿布1向熔接-切断装置50的外部被排出。通过以上的工序,制造尿布1。<变形例>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被搬送的带状基材的规定的区域中涂敷热熔型的粘接剂等而形成了粘接区域HMA(图3的S103),但是粘接区域HMA的形成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在沿包含搬送方向成分在内的方向伸长了的状态下在规定的区域中涂敷有粘接剂的腿围弹性构件8L和其它的弹性构件配置在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述上侧带状构件17中的至少一方而形成粘接区域HMA。即,也可以是图3的粘接区域形成工序(S103)和弹性构件配置工序(S104)同时进行。通过在弹性构件侧涂敷粘接剂,粘接区域HMA的弹性构件的粘接力提高,容易抑制弹性分离等。此外,通过同时进行粘接区域形成工序和弹性构件配置工序,能够高效地进行尿布1的制造。但是,在仅在弹性构件侧涂敷粘接剂的情况下,要留意使粘接区域HMA的位置不发生偏移。即,需要调整成在弹性构件上涂敷粘接剂的区域和将弹性构件配置于带状的基材时的位置不发生偏移。因此,更为优选的是,将粘接剂涂敷于下侧带状构件15和上述上侧带状构件17中的至少一方之后,进一步地将粘接剂涂敷于弹性构件侧。这是因为通过将粘接剂涂敷于带状构件15、17侧,不依靠弹性构件的配置而将粘接区域HMA容易地形成在正确的位置。第2实施方式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制造3片型的一次性尿布(尿布2)的方法进行说明。<尿布2的基本的结构>图14是展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2的俯视图。在该图14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设定有纵向和横向。此外,也设定有与纵向和横向分别交叉的厚度方向(未图示)。通过第2实施方式所制造的3片型的尿布2具有吸收性本体3,作为第1部件,贴靠于穿着者的胯裆部并吸收尿等排泄物,具有腹侧带构件30a,作为第2部件,覆盖该穿着者的腹侧部,具有背侧带构件30b,作为第3部件,覆盖该穿着者的背侧部。并且,在图14的展开状态下,在腹侧带构件30a和背侧带构件30b相互沿纵向空有间隔并平行地排列的状态下,一边在它们之间搭设吸收性本体3,一边将吸收性本体3的长边方向的各端部3ea、3eb分别接合固定于最靠近的带构件30a、30b,其外观形状呈俯视大致H形状。并且,从该状态起,将长边方向(纵向)的中央部作为折叠位置对折吸收性本体3。在该对折的状态下,若相互相对的腹侧带构件30a和背侧带构件30b在应当抵接于穿着者的侧腹的部分即腹侧带构件侧缘部30ae和背侧带构件侧缘部30be(即,横向的各端部)被接合-连结,则这些带构件30a、30b彼此成形为环状。由此,形成穿着状态的尿布2。另外,尿布2的腿围开口部2hL(相当于尿布1的腿围开口部1hL)由吸收性本体3的横向侧部3eL、腹侧带构件30a的纵向内侧端部30aeL和背侧带构件30b的纵向内侧端部30beL形成(参照图14)。腹侧带构件30a和背侧带构件30b均是以例如无纺布等柔软的片作为素材的俯视大致呈矩形形状的片构件。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下侧无纺布31a和上侧无纺布32a这两片重叠地接合,形成腹侧带构件30a,通过将下侧无纺布31b和上侧无纺布32b这两片重叠地接合,形成背侧带构件30b。此外,在下侧无纺布31a、31b和上侧无纺布32a、32b之间分别在沿着横向伸长了的状态下配置有腰围弹性构件8B、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和腿围弹性构件8L,由此,赋予尿布2的腹侧带构件30a和背侧带构件30b横向的伸缩性。腰围弹性构件8B分别被配置于腹侧带构件30a和背侧带构件30b的纵向外侧的位置,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分别被配置于比腰围弹性构件8B的配置位置靠纵向的内侧的位置。腿围弹性构件8L在比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更加靠纵向的内侧,沿着腹侧带构件30a和背侧带构件30b的纵向内侧端部被配置。在图14中,表示了仅以沿着腹侧带构件30a的纵向内侧端部30aeL和背侧带构件30b的纵向内侧端部30beL分别被配置于纵向的最内侧的位置的弹性构件作为腿围弹性构件8L,但是也可以分别设置多根腿围弹性构件8L。此外,在吸收性本体3的横向两端部,腿褶裥用弹性构件8Lg在沿着纵向伸长了的状态下被配置,赋予吸收性本体3纵向的伸缩性。在3片型的尿布2中,由沿着带构件的纵向内侧端部30aeL、30beL被配置的腿围弹性构件8L的一部分和沿着吸收性本体3的横向侧部3eL被配置的腿褶裥用弹性构件8Lg的一部分,赋予腿围开口部2hL伸缩性。由此,在穿着者的腿与腿围开口部2hL之间难以产生间隙,能够抑制排泄物向尿布2的外部漏出。以下,将沿着带构件30a、30b的纵向内侧端部30aeL、30beL被配置的腿围弹性构件8L,作为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中的腿围弹性构件8L进行说明。另外,3片型的一次性尿布本身是公知的,所以省略对尿布2的各部位的详细的说明。<尿布2的制造方法>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尿布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制造尿布2时所进行的各工序的流程的图。尿布2通过在生产线中实施用图15的S201~S208表示的各工序而连续地被制造。第2实施方式的各工序S201~S208基本上与第1实施方式的S101~S108相同。首先,尿布2的基材沿着规定的搬送方向以规定的搬送速度被搬送(S201)。“尿布2的基材”是腹侧带状构件31al(腹侧带状构件32aL)和背侧带状构件31bl(背侧带状构件32bl),该腹侧带状构件31al由构成腹侧带构件30a的下侧无纺布31a(上侧无纺布32a)以沿横向连接多个的状态连续而成;该背侧带状构件31bl由构成背侧带构件30b的下侧无纺布31b(上侧无纺布32b)以沿横向连接多个的状态连续而成。这些构件分别一边保持在交叉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的位置关系一边沿搬送方向被搬送。另外,“搬送方向”和“交叉方向”的定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图16是说明尿布2的基材沿搬送方向被搬送的样子的图。该图16表示在S205中吸收性本体3被搭设并被接合在腹侧带构件30a和背侧带构件30b之间后的状态。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使尿布2成为裤衩型时,成为构成尿布2的横向端部的30ae、30be的部分即切断部位CL被设定,以该切断部位CL作为基准控制各工序的动作。首先,使热熔型的粘接剂附着在被搬送的基材上的规定的区域,形成粘接区域HMA(S202)。形成粘接区域HMA的区域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在基材上隔着切断部位CL地在搬送方向的两侧的规定的区域形成粘接区域HMA。在第2实施方式中,沿着配置腿围弹性构件8L的位置形成1个以上的粘接区域HMA。之后,腿围弹性构件8L(和腰围弹性构件8B、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在沿搬送方向伸长了的状态下被配置(S203)。此时,弹性构件8L、8B、8F的一部分的区域分别被配置成与粘接区域HMA重叠,在该重复的区域中粘接于腹侧带状构件31al、背侧带状构件31bl。并且,各弹性构件被配置后,从腹侧带状构件31al和弹性构件8L、8B、8F之上重合腹侧带状构件32aL(S204)。由此,腿围弹性构件8L和腰围弹性构件8B、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在厚度方向上在被基材(腹侧带状构件31al和腹侧带状构件32aL)夹持了的状态下被固定。同样地,从背侧带状构件31bl和弹性构件8L、8B、8F之上重合背侧带状构件32bl。另外,在上述的各工序中,也可以是相对于被搬送的上侧无纺布重合下侧无纺布的结构。接着,以搭设于腹侧带构件30a与背侧带构件30b之间的方式,吸收性本体3被配置并被接合(S205)。腹侧带构件30a和背侧带构件30b与吸收性本体3的接合是使用热熔粘接剂等进行的。图16表示在本工序中吸收性本体3被接合后的状态。并且,将吸收性本体3在交叉方向的中央部折叠,使腹侧带构件30a和背侧带构件30b在厚度方向上重叠(S206)。之后,重合状态下的腹侧带构件30a和背侧带构件30b在规定的区域被熔接(S207)。熔接工序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使用熔接-切断装置50进行。由此,在与粘接区域HMA一部分重复的区域中,多个熔接部sl沿着交叉方向断续地形成。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那样,能够进行确保充分强度的熔接。最后,将腹侧带构件30a、背侧带构件30b和腿围弹性构件8L(以及腰围弹性构件8B、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F)在切断部位CL一起切断(S208)。切断工序的动作也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沿搬送方向伸长了的状态的腿围弹性构件8L从被切断的部分朝向粘接区域HMA反向运动。由此,在尿布2的横向的端部30ae、30be(参照图14),由腿围弹性构件8L产生的伸缩力不再发挥作用,由于该区域中难以发生褶皱,所以尿布2的外观得到改善,肌肤触感也变得平滑。此外,通过沿着配置腿围弹性构件8L的位置形成多个粘接区域HMA,容易抑制腿围弹性构件8L脱离。其它的实施方式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容易,并不是为了对本发明进行限定解释。此外,本发明在不超出其主旨的情况下能够被变更或者改良,并且,本发明中当然可以含有其等价物。例如,能够是以下所示那样的变形。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被搬送的下侧基材(例如下侧带状构件15),通过在配置弹性构件后使上侧基材(例如上侧带状构件17)重合地接合,从而形成了吸收性物品的外装构件,但是外装构件的形成顺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下侧基材和上侧基材在相对的状态下平行地搬送,在它们之间配置弹性构件那样的方式。总之,只要是形成以在第1的基材和第2的基材之间被夹持的方式配置有伸长了的状态的弹性构件的外装构件的结构,就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熔接-切断装置50,将熔接工序(例如S106)和切断工序(S107)作为一连串的动作进行实施,但是也可以是将各工序分开进行实施。例如,也可以是将熔接-切断装置50的砧辊51分成第1砧辊和第2砧辊,在带状基材被第1砧辊搬送的期间实施熔接工序,其后,在被第2砧辊搬送的期间实施切断工序的结构,或者是用砧辊仅实施熔接工序,切断工序是准备另外的切断装置而独立地实施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是与生产线的设置场所或者条件相对应地作为其它的结构。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作为下侧外装构件5和上侧外装构件7的素材的无纺布,但是这些素材丝毫不限于无纺布。例如,既可以是纺布,也可以是纺布以外的片构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作为弹性构件8的橡胶线,但是丝毫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使用作为弹性构件8的带状的橡胶,也可以使用具有伸缩性的带状的无纺布,或者具有伸缩性的带状的树脂膜。附图标记说明1尿布(吸收性物品)、1hB腰围开口、1hL腿围开口部、2尿布(吸收性物品)2hL腿围开口部、3吸收性本体、3b背面片、3d吸收体、3s表面片、3ea端部、3eb端部、3eL横向侧部、5下侧外装构件、7上侧外装构件、8B腰围弹性构件、8F匹配褶裥用弹性构件、8L、8LA、8LB腿围弹性构件、8Lg腿褶裥用弹性构件、10外装构件、10A腹侧部、10ae横向端部、10B下裆部、10C背侧部、10ce横向端部、10e端缘部、10eL缘部、10s横向端部、15下侧带状构件、17上侧带状构件、30a腹侧带构件、30ae腹侧带构件侧缘部、30aeL纵向内侧端部、30b背侧带构件、30be背侧带构件侧缘部、30beL纵向内侧端部、31a下侧无纺布、31al腹侧带状构件、31b下侧无纺布、31bl背侧带状构件、32a上侧无纺布、32al腹侧带状构件、32b上侧无纺布、32bl背侧带状构件、50熔接-切断装置、51砧辊、511砧块、52密封辊、521密封块、522凸状部、522a矩形形状部位、53切刀辊、531切刀块、54搬送辅助辊、CL切断部位、HMA、HMA1、HMA2、HMA3粘接区域、sl熔接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