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性镜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431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硬性镜套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性镜套件,该硬性镜套件能够借助处理器具引导件将外径比设于视管的第3插入部的外径细的处理器具抽拔于能够供第3插入部抽拔的硬性镜主体的第1通道。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使用了硬性镜主体的患者的诊断、治疗在借助于光学内窥镜、超声波内窥镜等的观察下进行。另外,在硬性镜主体的顶端具有光学观察部件的硬性镜中,根据从光学观察部件获得的光学观察图像将硬性镜的顶端向作为目标的被检体引导,使用插入到硬性镜主体的通道内的处理器具来提取组织,或者进行必要的处理。

例如,在日本特许第351485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在顶端配置有超声波观测部件、光学观察部件以及通道开口部的、插入部软性或硬性的超声波探头来进行被检体的诊断、治疗的技术。

在使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超声波探头进行被检体的诊断、治疗时,首先,将超声波探头的插入部插入体内,根据从光学观察部件获得的光学观察图像将超声波探头的顶端向被检体引导。接着,使超声波观测部件抵接于被检体,确定病变部,并进行预定的处理。另外,向设于超声波探头的通道内插入处理器具来进行其他处理。

可是,在经管腔进行作为目标的被检体的诊断、治疗时,特别是在向尿道等比较窄的管腔内插入超声波探头等硬性镜主体的插入部时,为了减轻给患者带来的负担,优选的是,硬性镜主体的插入部的外径尽可能地细。

为了使插入部的外径变细,通过使光学观察部件自硬性镜主体分离,并将其作为光学视管向设于硬性镜主体的通道内插入,利用从光学视管获得的观察图像将顶端部向作为目标的组织引导,从而能够使插入部的外径变细。

在硬性镜主体的通道内,为了进行诊断、治疗,除了光学视管以外还插入有各种处理器具。通道的内径设定为能够供所插入的装置(对象物)的最大径插入的内径,在光学视管为最大径的情况下,通道的内径需要是光学视管的外径加上能够在光学视管的外周通过灌流液的程度的间隙后的值。

其结果,在将外径比光学视管极端细的处理器具插入到硬性镜主体的通道内的情况下,位于通道内的处理器具的径向的晃动较大,难以利用手边侧的操作将自硬性镜主体的顶端突出的处理器具准确地向作为目标的被检体内的组织引导。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向具有适合于所组合的最粗的装置的外径的内径的硬性镜主体的通道内插入了比上述装置细的外径的处理器具等的情况下、也不会在径向上产生晃动、且能够通过手边侧的操作将处理器具的顶端准确地向被检体内的组织引导的硬性镜套件。



技术实现要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硬性镜套件包括:硬性镜主体,其具有向被检体内插入的第1插入部、设于所述第1插入部的第1通道以及配置于所述第1插入部的顶端并用于观察所述被检体的第1观察部;处理器具引导件,其具有插拔于所述第1通道的第2插入部和设于所述第2插入部的第2通道;处理器具,其能够插拔于所述第2通道;以及图像装置,其取代所述处理器具引导件,具有能够插拔于所述第1通道的第3插入部和设于所述第3插入部的顶端并用于观察所述被检体的第2观察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硬性镜套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向硬性镜主体内插入了光学视管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硬性镜主体的顶端部的立体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1的顶端部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借助处理器具引导件向硬性镜主体内插入处理器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引导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在硬性镜主体的基端部定位供处理器具插抜的处理器具引导件的状态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7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使处理器具经由处理器具引导件自硬性镜主体的顶端突出后的状态的顶端部剖视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使处理器具经由处理器具引导件自硬性镜主体的顶端突出后的状态的顶端部立体图。

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使处理器具自硬性镜主体的顶端经由处理器具引导件突出后的状态的顶端部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使处理器具经由处理器具引导件自硬性镜主体的顶端突出后的状态的顶端部剖视侧视图。

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图12的XIII-XIII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使处理器具经由处理器具引导件自硬性镜主体的顶端突出后的状态的顶端部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使处理器具经由处理器具引导件自硬性镜主体的顶端突出后的状态的顶端部剖视侧视图。

图16是第3实施方式的、图15的XVI-XVI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另外,附图是示意性的,应该注意,各个构件的厚度与宽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构件的厚度的比例等与实际不同,当然在附图的彼此之间也包括彼此的尺寸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第1实施方式]

在图1~图10中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出了硬性镜套件的结构。硬性镜套件1具有硬性镜主体11、作为图像装置的光学视管21、处理器具引导件22以及处理器具装置23。本实施方式的硬性镜套件1是在例如经尿道提取前列腺的活检组织时使用的构件。

硬性镜主体11具有向被检体的管腔(例如尿道)内插入的第1插入部12,在第1插入部12的手边侧设有把持部13,自把持部13的一侧延伸出通用线缆14。第1插入部12为硬性并呈直线状延伸,在内部的下侧沿着轴向贯穿有自通用线缆14延伸出的信号线缆15。另外,在第1插入部12内的上侧沿着轴向形成有第1通道16,前端在第1插入部12的顶端面开口。另外,第1通道16的内径设定为适合于设于后述的光学视管21的第3插入部21a的外径的尺寸。

另外,在第1插入部12的顶端设有用于观察被检体的第1观察部17。第1观察部17具有由凸阵型(日文:コンベックスアレイ型)的超声波振子形成的超声波观察部17a,在超声波观察部17a上连接有信号线缆15的顶端部。另外,如图10所示,超声波观察部17a排列为超声波振子沿着第1插入部12的轴芯、并且呈扇状扫描第1通道16的芯轴的延长线上。

另外,虽未图示,但是在通用线缆14的基端设有连接器,连接器连接于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借助信号线缆15向超声波观察部17a发送驱动信号,并且对在超声波观察部17a中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存在于比被检体的体腔壁靠深度方向上的组织的超声波断层图像,并显示于监视器(未图示)。

另外,在把持部13的上部设有带旋塞的送水口19。送水口19向第1通道16内开口,并且供灌流液经由灌流管(未图示)供给自如。手术者通过打开送水口19的旋塞,从而能够向第1通道16内适当地输送灌流液。

另外,如图7所示,在把持部13上形成有与第1通道16相连通的插入引导孔13a,其后端在把持部13的后端面开口。在把持部13的后端面穿设有定位孔13b。定位孔13b供向后述的光学视管21和处理器具引导件22突出设置的定位销24、25卡入。而且,如图8所示,在把持部13上设有固定螺纹件18。固定螺纹件18具有向定位孔13b的一侧按压定位销24、25的螺纹部18a,在螺纹部18a上固定有由手术者把持而使其旋转的旋转旋钮18b,螺纹部18a利用防脱销18c防止脱落。

另外,在硬性镜主体11的第1通道16内,选择性地抽拔设于光学视管21的第3插入部21a和设于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第2插入部22a。两插入部21a、22a为硬性并呈直线状延伸,第1通道16的内径设定为适合于第3插入部21a的外径的尺寸。另一方面,第2插入部22a的外径设定为与第3插入部21a的外径相同。另外,虽然在图4、图9中进行了省略,但是在第1通道16的内周与两插入部21a、22a的外周之间确保有能够供灌流液流通的微小间隙。因而,第1通道16的内径设定得比两插入部21a、22a的外径稍微大出供灌流液流通的间隙部分。

另外,如图1所示,在设于光学视管21的第3插入部21a的手边侧设有目镜部21b,在目镜部21b的前端附近的上部设有供光导件(未图示)插入的管头部21c。光导件穿过第3插入部21a内向顶端方向延伸出来,经由光导件传递来的照明光自设于第3插入部21a的顶端部的照明窗(未图示)射出而照射被检体的体腔壁。另外,在第3插入部21a的顶端,与照明窗相邻地设有观察窗(以下,称作“第2观察部”)21d,来自被摄体的体腔壁的反射光向第2观察部21d入射,成像于在第2观察部21d内设置的光学观察部21f的被摄体像经由中继光学系统向目镜部21b传输并被观察。

而且,在目镜部21b的前端形成有凸缘部21g。在凸缘部21g的前端面中央突出设有支承部21e,在支承部21e上支承有第3插入部21a的后端。凸缘部21g的前端面与设于硬性镜主体11的把持部13的后端面相对峙,支承部21e贯穿于在把持部13的后端面开口的插入引导孔13a。另外,在凸缘部21g的前端面下部突出设有定位销24(参照图1)。定位销24卡入在把持部13的后端面开口的定位孔13b内而被限制了向旋转方向的移动。

另一方面,在设于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第2插入部22a的手边侧设有漏斗状的引导部22b。而且,在引导部22b的顶端形成有凸缘部22d,在其前端面中央突出设有支承部22e,在支承部22e上支承有第2插入部22a的后端。凸缘部22d的前端面与设于硬性镜主体11的把持部13的后端面相对峙,支承部22e贯穿于在把持部13的后端面开口的插入引导孔13a。另外,在凸缘部22d的前端面下部突出设有定位销25。定位销25卡入在把持部13的后端面开口的定位孔13b内而被限制了向旋转方向的移动。

在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第2插入部22a内的轴芯上形成有第2通道22c,其前端在第2插入部22a的顶端面开口。另外,第2通道22c的后端与形成于引导部22b的引导孔22f相连通。在第2通道22c内抽拔有从设于处理器具装置23的装置主体23a向前方呈直线状延伸的细长且硬质的处理器具23b。

第2通道22c作为抽拔处理器具23b时的引导件发挥作用,第2通道22c的内径形成得稍微大于处理器具23b的外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管材形成第2插入部22a,向内部填充树脂材料,在填充的树脂材料中形成有第2通道22c。另外,第2插入部22a也可以设为实心的金属制,并在其上形成第2通道22c。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处理器具装置23的一例示出了活检装置,活检装置的针部对应于处理器具23b。因而,以下,将处理器具装置23称作活检装置23、而且将处理器具23b称作针部23b来进行说明。

针部23b具有外径比光学视管21的第3插入部21a的外径细的引导筒针23c和活检针23d,在引导筒针23c内以进退自如的方式贯穿有活检针23d。另外,在活检针23d的顶端侧形成有凹槽23e。通过按压设于装置主体23a的背面的发射按钮23f,从而活检针23d受到内置于装置主体23a的弹簧的反弹力而向前方突出,向被检体的组织内穿刺,将活检组织取入凹槽23e内。若按压发射按钮23,则紧接着活检针23d,引导筒针23c突出,在其顶端通过凹槽23e上时,切下活检组织并将其取入凹槽23e内。

如图10所示,由于第1通道16的轴芯配置于向超声波观察部17a的扫描面(观察视野)17b突出的位置,因此如果使针部23b从第1通道16的轴芯向前方突出,则针部23b贯穿超声波观察部17a的扫描面17b,因此能够使针部23b显示于监视器上的超声波断层图像。

本实施方式的针部23b经由设于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第2插入部22a贯穿于第1通道16。因而,如果与第1通道16的内径相对应地设定第2插入部22a的外径,并且与针部23b的外径相对应地设定形成于第2插入部22a的第2通道22c的内径,则能够使比视管21的第3插入部21a细的针部23b准确地向超声波观察部17a的扫描面17b突出。

接着,说明使用这种结构的硬性镜套件1提取活检组织时的作用。向被检体内贯穿硬性镜主体11,在将设于顶端部的第1观察部17向作为目标的体腔壁引导时,如图2所示,从在把持部13的后端面开口的插入引导孔13a向形成于硬性镜主体11的第1插入部12内的第1通道16内贯穿光学视管21的第3插入部21a。

然后,如图3、图4所示,使第3插入部21a的顶端从在第1插入部12的顶端开口的第1通道16的开口部突出,而且,将在设于手边侧的目镜部21b的凸缘部21g的前端面上突出设置的定位销24(参照图1)卡入穿设于在硬性镜主体11设置的把持部13的后端面的定位孔13b内,将第3插入部21a定位在硬性镜主体11的第1通道16内。之后,借助设于把持部13的固定螺纹件18的旋转旋钮18b使螺纹部18a旋转,利用其顶端将卡入定位孔13b内的定位销24按压于相反侧的内壁而固定。

接着,将固定有光学视管21的硬性镜主体11的第1插入部12插入被检体的管腔(例如,尿道)内,一边对从目镜部21b映出的被检体内的内窥镜图像进行确认,一边将设于顶端的第1观察部17向目标部位(例如,前列腺内的尿道)引导。然后,在第1观察部17到达了目标部位时,在将硬性镜主体11留置于被检体的体腔内的状态下,松开固定螺纹件18,从第1通道16中拔出光学视管21的第3插入部21a。

之后,向第1通道16内贯穿图6所示的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第2插入部22a,如图7所示,将突出设于手边侧的凸缘部22d的前端面的定位销25卡入穿设于在硬性镜主体11的手边侧设置的把持部13的定位孔13b内,如图8所示利用固定螺纹件18将定位销25按压于定位孔13b的相反侧的内壁而固定。这样的话,如图9所示,第2插入部22a的顶端面对与第1通道16的开口部大致相同的位置。由于第2插入部22a的外径与第1通道16的内径之间的间隙微小,因此不产生向径向的晃动,第2插入部22a的轴芯以与第1通道16的轴芯大致一致的状态被固定。

之后,从形成于引导部22b的引导孔22f向第2通道22c内贯穿设于活检装置23的针部23b,如图5、图9所示,使针部23b的顶端自第2通道22c的顶端开口突出。由于第2通道22c的内径与针部23b的外径之间的间隙微小,因此几乎没有向径向的晃动,针部23b的轴芯以与第1通道16的轴芯大致一致的状态保持为进退自如。

因而,如图10所示,针部23b的顶端向贯穿第1观察部17的扫描面17b的方向突出。其结果,针部23b的顶端显示于监视器上的超声波断层图像,因此手术者对放映于监视器的针部23b的顶端进行确认,通过在最佳的位置按压设于装置主体23a的发射按钮23f,从而能够容易地提取活检组织。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将设于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第2插入部22a的外径形成得与设于视管21的第3插入部21a的外径相同,将形成于第2插入部22a内的第2通道22c的内径形成得适合于活检装置23的针部23b,因此通过将设于活检装置23的针部23b经由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第2插入部22a贯穿于硬性镜主体11的第1通道16,从而不会使针部23b产生晃动,能够利用手边侧的操作将针部23b的顶端准确地向被检体的体腔壁引导。

另外,由于针部23b的轴芯与第1观察部17的扫描面17b一致,因此能够使针部23b显示于监视器上的超声波断层图像,手术者能够一边利用监视器确认针部23b,一边向最佳的位置引导针部23b。

[第2实施方式]

在图11~图13中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设于硬性镜主体11的第1通道16的轴芯与设于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第2通道22c的轴芯一致,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使第2通道22c的轴芯向顶端方向移动而使其向上方(自第1观察部远离的方向)倾斜,使其自第2插入部22a的轴芯偏心。因而,第2通道22c自第2插入部22a的轴芯偏心的偏心量在顶端侧和手边侧是不同的,随着从手边侧向顶端侧移动,偏心量逐渐变大。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即,如图12所示,相对于与第1插入部12的轴芯平行的第1通道16的轴芯O1,设于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第2通道22c的轴芯O2向上方倾斜了预定倾斜角度θ1。另一方面,穿设于在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手边侧设置的引导部22b的引导孔22f的轴芯与第2插入部22a的轴芯在引导部22b与第2插入部22a之间的连接部附近交叉。

因而,如图13所示,第2通道22c的顶端在从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轴芯沿着第1观察部17的扫描面17b向上方预定地偏心的位置开口,因此贯穿于第2通道22c的活检装置23的针部23b从第2通道22c的顶端向斜上方突出。如图12所示,通过使针部23b向斜上方突出,从而针部23b的顶端与第1观察部17之间的距离比第1实施方式增加,因此在监视器上,能够相对于呈扇状显示的超声波断层图像将针部23b显示得较长。

[第3实施方式]

在图14~图16中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设于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第2通道22c的上部,沿着轴向形成有开口部22g。如果开口部22g的径向的宽度比针部23b的直径窄,则针部23b不会从开口部22g向外部跳出,而是在被限制了向径向的移动的状态下以进退自如的方式被保持在第2通道22c内。

另一方面,通过在第2通道22c的上部形成开口部22g,从而在第2通道22c的顶端侧,如图16所示,能够使针部23b进一步向上方倾斜。因此,如图15所示,针部23b的倾斜角度θ2比第2实施方式时大,第2通道22c的顶端能够在从处理器具引导件22的轴芯沿着第1观察部17的扫描面17b向上方比第2实施方式偏心得大的位置开口。

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针部23b的顶端与第1观察部17之间的距离比第2实施方式时增加,相应地,相对于监视器上的超声波断层图像能够使针部23b显示得更长。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处理器具装置并不限于活检装置23,只要是具有比光学视管21的第3插入部21a的外径细的处理器具,就也可以是注射针、高频电刀等。另外,第2通道22c的倾斜方向根据目的也可以向下方(靠近第1观察部17的方向)倾斜以穿刺更浅的位置,或者仅是以与第1通道16的轴芯平行的状态偏心。

本申请是以2014年8月21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4-168622号作为要求优先权的基础而提出申请的,上述内容被引用于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