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器具及处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597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处置器具及处置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处置器具及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在wo2003/057058a1所公开的处置器具中,在一个处置器具上配置了卡钉装置、温热切断装置、烧灼装置。在该处置器具中,在使烧灼装置进行工作而将生物体组织烧灼并加热至密封(凝固)的温度之后或者在烧灼的同时利用卡钉装置发射卡钉。在该处置之后,使切断装置进行工作而切断利用卡钉连结的生物体组织彼此。

在利用wo2003/057058a1所公开的处置器具进行处置时,需要进行以下三个动作:使用能量对生物体组织彼此进行密封的动作、发射卡钉的动作以及切掉密封的生物体组织彼此的动作。或者,需要进行以下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使用能量对生物体组织彼此进行密封的动作和发射卡钉的动作,之后,切断密封的生物体组织彼此的动作。因此,在使用wo2003/057058a1的处置器具进行处置的情况下,确认结束一个动作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动作。因而,在重复进行相同的处置的情况下,到处置结束为止会花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一个动作能够对生物体组织一边维持较高的密封(凝固)力一边切开生物体组织的处置器具及处置系统。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处置器具包括:第1把持面,其具有第1高频电极部;第2把持面,其具有第2高频电极部,该第2高频电极部能够通过能量的供给而与所述第1高频电极部协作地利用热量使把持在该第2高频电极部与所述第1高频电极部之间的生物体组织上升至密封的第1温度,该第2把持面与所述第1把持面相对并与所述第1把持面协作地把持所述生物体组织;刀片,其设于所述第1把持面和所述第2把持面中的一者上,该刀片具有自所述第1把持面和所述第2把持面中的一者朝向所述第1把持面和所述第2把持面中的另一者突出的凸状面,该刀片利用所述凸状面对把持在所述第1把持面和所述第2把持面之间的生物体组织附加压力;以及发热部,其能够通过向所述第1高频电极部和所述第2高频电极部供给所述能量的同时或者开始供给所述能量之后的能量的供给将所述第1把持面加热到比所述第1温度高、且能够利用所述刀片切开把持在所述第1把持面和所述第2把持面之间的所述生物体组织的第2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第6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概略图。

图2a是表示打开了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2b是表示闭合了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3a是表示使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相对于管状体笔直延伸出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图3b是表示使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相对于管状体笔直延伸出时的手柄的内部的转动机构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4a是表示使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相对于管状体转动后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图4b是表示使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相对于管状体转动后的手柄的内部的转动机构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5a是表示打开了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状态的概略横截面图。

图5b是表示闭合了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状态的沿着图2b和图3a中的5b-5b线的概略横截面图。

图5c是表示闭合了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状态的沿着图2b和图3a中的5c-5c线的概略横截面图。

图5d是表示闭合了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状态的、相对于图5c的变形例的沿着图2b和图3a中的5c-5c线的概略横截面图。

图6是用横轴代表时间、用纵轴代表来自高频能量源的输出电力和发热部的温度的方式表示从高频能量源、热能源依次向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输出能量的状态、并且表示因能量的输出引起的生物体组织的温度变化的概略图表。

图7是表示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通过一个动作将生物体组织密封并切开的状态的概略流程图。

图8a是用横轴代表时间、用纵轴代表来自高频能量源的输出电力和发热部的温度的方式表示从高频能量源、热能源依次向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输出能量的状态的概略图表。

图8b是用横轴代表时间、用纵轴代表来自高频能量源的输出电力和发热部的温度的方式表示从高频能量源、热能源依次向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输出能量的状态的概略图表。

图8c是用横轴代表时间、用纵轴代表来自高频能量源的输出电力和发热部的温度的方式表示从高频能量源、热能源依次向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输出能量的状态的概略图表。

图9是表示打开了第2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状态的概略横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打开了第3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状态的概略横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打开了第4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状态的概略横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打开了第5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状态的概略横截面图。

图13是表示打开了第6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状态的概略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3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首先,使用图1~图8c说明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0具有处置器具12和控制器14。在控制器14上,例如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接有脚踏开关16。在此说明使用用脚操作的脚踏开关16的例子,但是当然能够取代使用脚踏开关16,使用设于处置器具12、且手术者用手操作的手动开关。

如图2a和图2b所示,处置器具12具有操作部22、配置于操作部22的顶端的管状体24以及配置于管状体24的顶端的处置部26。管状体24例如以不锈钢材料等具有刚性的材料为基材、在其内周面和外周面上覆盖有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

操作部22例如由具有电绝缘性的塑料材料形成。操作部22具有固定手柄32和可动手柄34。通过可动手柄34的操作,能够使后述的第1钳构件112和第2钳构件152同时向闭合方向移动,能够使其同时向打开方向移动。或者,通过可动手柄34的操作,能够使第1钳构件112向闭合方向和打开方向移动,但是能够预先固定第2钳构件152的位置。即,通过适当地选择使用公知的机构,能够使第1钳构件112和第2钳构件152相对开闭。因而,通过可动手柄34的操作,利用公知的机构,能够使处置部26的后述的、彼此相对的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之间接近及分开。另外,在此,为了简化说明,通过可动手柄34的操作,第1钳构件112相对于第2钳构件152移动。

处置器具12具有将处置部26维持为相对于管状体24的顶端转动了预定的角度的状态的转动机构40。优选的是,转动机构40组合图2a~图4b所示的、例如槽轮机构那样的单向动力传递机构40a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40b进行使用。因此,使用者仅在主动操作转动机构40使转动杆42转动时使处置部26转动,防止了在未操作转动机构40的状态下转动机构40被动转动。

传递机构40a具有转动杆42、输入侧转动部44、输入凸轮46以及输出侧转动部48。处置部26例如利用公知的平方四边形的连杆机构40b连结于传递机构40a的输出侧转动部48。因此,通过使转动杆42绕旋转轴42a转动预定的角度以上,从而利用配置于公知的平行四边形的连杆机构40b的顶端的后述的转动轴部108,能够使处置部26连动地转动预定的角度。

优选的是,转动杆42以能够由使用者操作的方式配置在操作部22的上表面。转动杆42在与管状体24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旋转轴42a。优选的是,输入侧转动部44、输入凸轮46以及输出侧转动部48配置在操作部22的内部。

一体形成于输入侧转动部44的输入凸轮46的第1凸部46a与输出侧转动部48的第1凹部48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相嵌合,在转动杆42对输入凸轮46的转动力为预定的转动量(能够适当地设定,在此设为180°进行说明,但是例如能够适当地设定为90°、120°等)以下的情况下,不向输出侧转动部48传递。另一方面,即使由对处置部26附加外力引起的输出侧转动部48的转动,输入凸轮46也不移动,仅输出侧转动部48的第1凹部48a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转动。因此,转动力不从输出侧转动部48向输入凸轮46传递。

通过由转动杆42引起的输入凸轮46的比预定的转动量大的转动,利用输入侧转动部44的销44a按压输出侧转动部48的卡合槽49a,使输出侧转动部48绕该转动轴50转动。若使输出侧转动部48转动,则拉动连结于输出侧转动部48的平行四边形的连杆机构40b的一条线62a而使其后退,使另一条线62b前进。借助平行四边形的连杆机构40b,处置部26相对于管状体24的顶端转动预定的角度。此时,输入凸轮46的第1凹部47跨越输出侧转动部48的第1凸部49。而且,输入侧凸轮46的第2凸部46b与输出侧转动部48的第2凹部48b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相嵌合。

传递机构40a在一体形成于输入侧转动部44的输入凸轮46的第2凸部46b与输出侧转动部48的第2凹部48b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相嵌合的情况下,输入凸轮46的转动力不向输出侧转动部48传递。另一方面,即使由对处置部26附加外力引起的输出侧转动部48的转动,也不会向输入凸轮46传递转动力。

因此,传递机构40a利用转动杆42从输入侧转动部44向输出侧转动部48传递转动力,但是不从输出侧转动部48向输入侧转动部44传递转动力。因而,通过使用该转动机构40,能够防止处置部26不经意地转动。另一方面,若使转动杆42转动预定的转动角度以上,则能够使处置部26相对于管状体24的顶端转动设定的角度。

如图2a和图2b所示,处置部26具有第1处置片102、第2处置片104以及使第1处置片102和第2处置片104相对开闭的开闭轴部106。开闭轴部106如上所述在此使第1处置片102的第1钳构件112转动,但是也可以使第2处置片104的第2钳构件152转动。在开闭轴部106与管状体24的顶端之间、即开闭轴部106的基端侧配置有转动轴部108。第1处置片102和第2处置片104分别具有彼此正交的、长度方向α、宽度方向β以及开闭方向γ(厚度方向)。第1处置片102和第2处置片104分别形成为长度方向α比宽度方向β和开闭方向γ长、宽度方向β比开闭方向γ长。

图5a表示图2a所示的处置部26的横截面,图5b表示图2b所示的处置部26的横截面。

如图5a和图5b所示,第1处置片102具有第1钳构件(上侧钳构件)112和第1把持体114。优选的是,第1钳构件112包含具有电绝缘性、且具有耐热性的材料。

第1钳构件112随着可动手柄34的操作而利用开闭轴部106相对于第2处置片104在开闭方向γ上移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1钳构件112与第1把持体114之间配置有与宽度方向β平行配置的销116。因此,相对于第1钳构件112,第1把持体114能够像跷跷板那样绕销116摆动。因此,能够对把持在第1处置片102和第2处置片10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沿着其长度方向α均匀地附加把持力。

而且,在第1钳构件112与第1把持体114之间形成有空间118。因此,该空间118作为隔热层发挥作用,尽可能地防止后述的发热部126的热量向第1钳构件112传递。

另外,也优选的是,将形成空间(空气层)118的未图示的罩配置在第1钳构件112与第1把持体114之间。而且,也优选的是,第1钳构件112与罩及第1把持体114之间利用销116支承为能够摆动。

第1把持体114相比于第1钳构件112接近第2处置片104。第1把持体114具有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第1钳构件112的主体122、固定于主体122的把持部124以及配置在主体122与把持部124之间的发热部(加热)126。发热部126例如由薄膜电阻体等构成。发热部126将第1把持面132加热到比第1温度t1高、且能够切开把持在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第2温度t2。优选的是,主体122、把持部124以及发热部126形成为在长度方向α上比在宽度方向β上长。

另外,组合了主体122、把持部124以及发热部126后的开闭方向(厚度方向)γ形成得比长度方向α短,但是既可以形成得比宽度方向β长也可以形成得比宽度方向β短,也可以相同。

主体122由具有电绝缘性、且具有耐热性的材料形成。优选的是,主体122使用导热性较低的材料。因此,在使发热部126发热时,能够尽可能地防止热量朝向第1钳构件112移动。另一方面,把持部124例如使用铜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等具有良导电性、且具有良导热性的材料。

把持部124具有第1把持面132和与第1把持面132相邻地配置于第1把持面132之间的刀片136,该第1把持面132具有一对第1电极部(第1高频电极部)134。在此,刀片136与第1把持面132利用同一材料在第1把持面132之间一体地连续形成。因此,刀片136作为第1电极部134的一部分进行使用。一对第1把持面132与刀片136的后述的凸状面136a之间形成为光滑的曲面。

一对第1把持面132分别形成为相对于利用把持部124的长度方向α和宽度方向β限定的假想面倾斜的斜面。形成为斜面的一对第1把持面132的宽度方向β的中央侧接近第2处置片104的后述的第2把持面172。另外,第2把持面172与第1把持面132相对并与第1把持面132协作地把持生物体组织。优选的是,一对把持面132形成为随着靠近把持部124的宽度方向β的侧面138而远离第2把持面172。因此,若考虑到除了刀片136的部位,则把持部124的厚度(开闭方向γ的厚度)形成为在宽度方向β的中央侧形成为较厚,且形成为随着靠近侧面138而变薄。

优选的是,刀片136形成于把持部124的宽度方向β的中央。刀片136具有凸状面(切开用压力的附加区域)136a,该凸状面136a对生物体组织附加的压力比一对第1把持面(密封用压力的附加区域)132对生物体组织附加的压力大。凸状面136a设于第1把持面132,自第1把持面132朝向第2把持面172突出。凸状面136a分别与一对第1把持面132光滑地连续。而且,通过利用凸状面136a对把持在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施加压力和热传递来自发热部的热量,从而利用凸状面136a切开生物体组织。

凸状面136a沿着长度方向α延伸出来。优选的是,凸状面136a形成为与沿着主体122的长度方向α的长度相同或者比沿着主体122的长度方向α的长度稍微短。而且,优选的是,凸状面136a的顶端位于比主体122的顶端靠基端侧的位置,凸状面136a的基端位于比主体122的基端靠顶端侧的位置。在此,优选的是,凸状面136a为了防止能量向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的集中而形成为使相对于生物体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大的钝形状。

但是,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锐利,后面会说明。随着设为锐利,即使是相同的电力,也能够使能量集中于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能够更早地对生物体组织促进宽度方向β的中央附近的生物体组织的密封。另外,随着使凸状面136a锐利,能够对生物体组织附加更大的压力。因此,容易想象到的是能够更早进行基于热能的附加的生物体组织的切开。

第2处置片104具有第2钳构件(下侧钳构件)152和第2把持体154。优选的是,第2钳构件152包含具有电绝缘性、且具有耐热性的材料。

在第2钳构件152与第2把持体154之间配置有与宽度方向β平行配置的多个销156。因此,第2钳构件152利用销156固定于第2把持体154。而且,第2钳构件152保护着第2把持体154中的背面。

第2把持体154具有支承于第2钳构件152的主体162、固定于主体162的一对把持部164以及形成在一对把持部164之间的承受部166。承受部166在该实施方式中具有凹形状。

主体162利用具有电绝缘性、且具有耐热性、弹力性的材料形成。另外,优选的是,主体162使用导热性较低的材料。因此,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在使发热部126发热时从第1把持部124传递来的热能朝向第2钳构件152移动。

承受部166沿着长度方向α延伸出来。优选的是,承受部166形成为与沿着主体162的长度方向α的长度相同或者比沿着主体162的长度方向α的长度稍微短。而且,优选的是,承受部166的顶端位于比主体162的顶端靠基端侧的位置,承受部166的基端位于比主体162的基端靠顶端侧的位置。

主体162和把持部164形成为在长度方向α上比在宽度方向β上长。把持部164具有第2把持面172和一对第2电极部(第2高频电极部)174。一对第2电极部174例如由铜·镍合金材料等具有良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在此,一对第2电极部174分别具有第2把持面172。一对第2电极部174既可以在顶端连续且在利用把持部164的长度方向α和宽度方向β限定的假想面上形成为大致u字状(参照图5c),也可以被承受部166的顶端166a(参照图5d)分离。在前者(图5c所示的状态)的情况下,第2电极部174在主体162的表面呈大致u字状连续。在后者(图5d所示的状态)的情况下,在主体162的表面上不连续,但是在主体162的内部利用例如导线等相连续,且第2把持面172形成为相同电位。不管是哪种情况,第2电极部174都形成为包围承受部166的周围。

一对第2把持面172分别形成为相对于利用把持部164的长度方向α和宽度方向β限定的假想面倾斜的斜面。形成为斜面的一对第2把持面172的宽度方向β的中央侧位于比端部(侧面168)低的位置。把持部164的厚度(开闭方向γ的厚度)形成为为了与作为第1电极部进行使用的刀片136之间隔开距离,其宽度方向β的中央侧较薄,并形成为随着靠近侧面168而变厚,以与第1把持面132协作地对生物体组织附加适当的压力。另外,第2把持面172能够适当地设定在宽度方向β上与第1把持面132协作地附加于生物体组织的压力。

另外,在使第1处置片102和第2处置片104开闭时的任意情况下,刀片136和第2电极部174都维持彼此分开的状态。同样地,在使第1处置片102和第2处置片104开闭时的任意情况下,第1电极部134和第2电极部174都维持彼此分开的状态。

如图1所示,控制器14具有控制部182、高频能量源184、热能源186、设定部188以及存储器190。设定部188进行针对高频能量源184、热能源186的各种设定。设定部188使用键盘、触摸面板等。存储器190存储利用设定部188设定的事项。

此外,在设定部188中,能够适当地设定高频能量源184和热能源186的能量输出时机。例如,能够设定为在能量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输出开始之后开始能量自热能源186的输出,或者,能够设定为在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能量输出开始的同时从热能源186输出能量。

高频能量源184能够利用电极部134、174每经过适当的时间对把持在电极部134、17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阻抗进行测量。即,能够将电极部134、174用作双极型的高频电极。而且,优选的是,高频能量源184被控制部182根据电极部134、17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阻抗进行恒定电力控制。高频能量源184的电力p1在该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例如为40w的情况下,但是例如在30w~100w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设定。

热能源186能够每经过适当的时间对发热部126的电阻值进行测量。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热能源186利用控制部182对发热部126进行恒温控制。具体地说,控制部182对发热部126的电阻值进行监视,为了为期望的电阻值,对从热能源186朝向发热部126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另外,利用设定部188,在从热能源186向发热部126供给了能量时,将发热部126的温度t2设定为220℃~400℃之间的适当的温度。温度t2特别优选设定为250℃~350℃的范围内的适当的温度。

另外,使发热部126发热前的温度t0(<t2)例如既可以为常温,也可以通过监视输出,从常温升温到不对生物体组织带来影响的温度(例如60℃以下)。另外,也优选的是,温度t0通过来自生物体组织的温度的传热而从常温升高。

通常,在发热部126中,为了使生物体组织内的水分积极地脱失(高度脱水)而从热能源186投入较大的电力。然而,在生物体组织内的水分量减少时,不必使水分进一步脱失,能够减小恒温控制所需的电力。因此,如果预先使用高频能量使生物体组织脱水,则能够减小从热能源186向发热部126投入的电力。

接着,使用图6和图7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0的作用。

如图6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2一边使用高频能量使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的蛋白质改性一边使其脱水并进行密封(凝固),并对该密封的部位附加热能以引起蛋白质的高度改性(蛋白质的一次键合的结构变化)并且使用来自刀片36的压力进行切开。此时的高频能量和热能的、向生物体组织投入的投入状态通过利用设定部188进行设定而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使用者利用设定部188对高频能量源184和热能源186设定适当的状态。而且,设定例如5秒~10秒左右之间的最大处置时间。利用设定部188,设定高频能量源的设定输出(电力),并且将热能源186的第2温度t2设定在220℃~400℃之间。

使用者把持操作部22使处置部26与体腔内的处置对象相对峙。在利用处置部26难以把持生物体组织的情况下,使转动杆42转动,使处置部26相对于管状体24的顶端转动。在如此使处置部26与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相对峙的状态下适当地操作操作部22的可动手柄34,把持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

此时,生物体组织与在长度方向α上较长的、一对第1把持面132与一对第2把持面172之间接触。同样地,生物体组织与在长度方向α上较长的、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与承受部166之间接触。而且,对生物体组织中的、夹持在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与承受部166之间的部位附加有最大的压力。另外,在把持面132、172之间的、宽度方向β上,随着接近刀片136,把持面132、172之间的距离变小且压力升高,随着离开刀片136,把持面132、172之间的距离变大且压力降低。因而,根据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的形状,当在第1处置片102和第2处置片104之间把持着生物体组织时,能够局部增大针对生物体组织的压力。

若踩下脚踏开关16的未图示的踏板(图7中的步骤s1),则根据设定部188的设定,控制部182按照高频能量源184、热能源186的顺序供给能量。

如图6所示,控制部182如果被输入来自脚踏开关16的信号,则在该t11秒之后从高频能量源184将高频能量经由第1电极134和第2电极174以恒定电力p1向生物体组织输出(图7中的步骤s2)。利用由第1电极部134和第2电极部174协作地施加于把持在第1电极部134和第2电极部17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高频能量引起的、被把持的生物体组织所产生的热量、例如焦耳热,使一对第1把持面132与一对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温度从常温t0上升到60℃~120℃左右之间的温度(第1温度)t1。温度t1是至少使蛋白质改性(蛋白质的二·三次键合的结构变化)并使组织脱水、且生物体组织被密封的温度。另外,在由高频能量引起的产生于被把持的生物体组织的焦耳热中,难以上升至比第1温度t1(凝固温度)高的上述第2温度t2(切开温度(220℃~400℃左右))的情况对所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能够容易理解的。

此时,在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中,促进蛋白质的改性及组织脱水,因此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被密封。

刀片136也作为电极部134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因此,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与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也能够升温至使蛋白质改性并且使组织脱水的温度并被密封。因此,把持(接触)于第1把持部124和第2把持部164的生物体组织沿着长度方向α和宽度方向β呈具有适当的面积的面状进行密封。

此时,在生物体组织中,对夹持在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与承受部166之间的部位附加有最大的压力,刀片136与第2把持面172相接近。因此,生物体组织中的、接触到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的部位的能量密度最高,易于被密封。另外,在把持面132、172之间,随着接近刀片136,把持面132、172之间的距离变小且附加于生物体组织的压力升高。因此,在把持面132、172间的生物体组织中,接近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的部位最容易被密封。

另外,在第2处置片104的第2电极部174的顶端如图5c所示在主体162的表面呈大致u字状连续的情况下,生物体组织的密封区域形成为大致u字状。如图5d所示,在主体162的表面上不连续的情况下,生物体组织的密封区域可能形成为分开的状态。

这样,若通过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输出促进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之间以及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与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蛋白质的改性及组织脱水,则经由电极部134、17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测量的阻抗上升。控制部182通过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输出能够检测在电极部134、174之间测量的阻抗的值在比预定的时间(例如数秒)te(>t12)短的时间内上升至利用设定部188设定的预定的值(步骤s3)。此时,在经过预定的时间te前的时间t12停止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输出,并且从热能源186输出能量(时间t21=t12)并使发热部126发热至例如250℃左右等能够切开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与承受部166之间的、密封的生物体组织的温度t2(步骤s4)。即,控制器14从向第1电极部134和第2电极部174供给能量并使生物体组织升温到第1温度t1的状态或维持着升温到第1温度t1的状态的状态切换为向发热部126供给能量并将第1把持面132加热到第2温度t2(>第1温度t1)的状态。

另外,在此,在时间t12停止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输出,但是也能够继续持续输出高频能量,也优选的是,以不影响生物体组织的处置的程度的低电力(例如数瓦特左右)持续进行监视输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在时间t12停止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输出”除了实际上停止输出的情况以外,还包括持续进行监视输出的情况。在后述的时间t22,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监视输出也完全停止。通过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监视输出,能够持续测量生物体组织的阻抗。

控制部182通过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输出能够检测在电极部134、174之间测量的阻抗在预定的时间(例如数秒)te内未上升至利用设定部188设定的预定的值(步骤s3)。此时,即使在从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输出开始t11经过预定的时间te内、阻抗未上升预定的值的情况(步骤s5)下,也停止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输出,并且从热能源186输出能量并使发热部126发热至例如250℃左右等能够切开的温度t2。

而且,维持了即使利用高频能量将生物体组织密封,也对把持在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与承受部16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施加有最大的压力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来自发热部126的热量经由具有良导热性的把持部124向第1把持面132和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传递。此时,相比于第1把持面132,钝形状的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一边对密封的生物体组织附加较大的压力一边将生物体组织进一步加热至250℃左右(温度t2)。因此,利用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一边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加热一边附加压力。温度t2是使蛋白质高度改性(蛋白质的一次键合的结构变化)的程度的温度。因此,利用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对把持在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附加压力,并利用凸状面136a切开生物体组织。因而,若在使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抵接于生物体组织中的要求切开的位置的状态下把持生物体组织并附加高频能量和热能,则在抵接于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的位置,生物体组织被切开。作为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的两侧的把持面132、172由于未被附加进行切开程度的压力,因此通过高度的脱水而实现了较高的密封力。

即,控制器14能够向第1电极部134和第2电极部174供给能量,利用焦耳热使把持在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彼此上升至第1温度t1并密封生物体组织彼此,能够向设于第1把持面132的发热部126供给能量,并将第1把持面132加热到比第1温度t1高、且能够切开把持在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第2温度t2。因此,能够一边利用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切开生物体组织,一边在凸状面136a的周边实现较高的组织密封力。

之后,热能源186也被判断是否从输出开始(时间t21)经过了预定的时间ta(t22-t21=恒定)(步骤s6)。然后,在从热能的输出开始经过了数秒(预定时间)ta之后停止能量的输出(步骤s7)。在该状态下,使用了处置系统10的一系列的处置暂时结束。由于处置的结束,发热部126的温度朝向常温慢慢降低。另外,通过时间t12的变动,能够改变一系列的处置时间。

处置的结束显示于与控制器14相连接的未图示的监视器等中,通过来自控制器14等的声音的输出,能够通知使用者。

另外,在此,说明了从输出开始到停止、处置系统10自动进行控制的例子,但是使用者也可以使用脚踏开关16分别进行输出的开始、停止这样的输出操作。而且,使用者也可以使用脚踏开关16分别进行高频能量、热能的输出操作。

在必要情况下,适当地操作可动手柄34,利用处置部26适当地把持切开的生物体组织的顶端侧的生物体组织,促进同样的处置。因此,能够一边将生物体组织密封一边进行切开。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0,可以说起到以下效果。

该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0和处置器具12从利用处置部26把持着生物体组织的状态开始仅通过踩下脚踏开关16并打开开关这样的一个动作来进行将生物体组织密封(凝固)以及在密封了生物体组织之后切开密封的部位的操作。因而,在利用处置器具12的处置部26把持着生物体组织的状态下,能够通过一个动作来进行若踩下脚踏开关16、则使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密封(凝固)、并切开这样的一系列的操作。即,在重复进行使用高频能量可靠地进行生物体组织的密封(凝固)并且使用热能切开生物体组织这样的操作时,仅靠分别把持处置对象(切开对象)的生物体组织并打开开关,就能够以将切开部位的周围密封的状态切开其中央部分。因此,通过使用该处置系统10和处置器具12,能够缩短一边将生物体组织密封一边进行切开的处置时间。

另外,发热部126升温至作为能够切开生物体组织的温度t2的250℃、300℃左右,能够利用被具有良导热性的材料从发热部126传递来热量的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将该温度附加于生物体组织。

在第1钳构件112与第1把持体114的主体122之间形成了空气层118。因此,能够防止热量从主体122向第1钳构件112传递。而且,在闭合了第1处置片102和第2处置片104的状态下适当地使处置部26活动时,即使处置部26不经意地接触到生物体组织,也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因发热部126产生的热量而对接触到的生物体组织附加热能。因而,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2,能够控制处置部26的外部的温度。

另外,该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2的处置部26具有转动轴部108,能够适当地转动。因此,不必像在使用了超音波振动的处置中使用的探头那样从其基端到顶端都为刚硬,就能够将处置部26形成为相对于处置对象的接入性良好的形状。

而且,该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2的处置部26中的、输出能量的部位是高频电极部134、174和发热部126。该高频电极部134、174和发热部126能够形成为适当的形状。因此,该高频电极部134、174和发热部126有形状的自由度。例如,也能够沿着把持体114的长度方向α从基端朝向顶端将主体122和把持部124、即主体122、电极部134以及刀片136形成为例如圆弧的一部分,或者能够适当地弯曲形成为s字状等。同样地,也能够沿着把持体154的长度方向α从基端朝向顶端将主体162、电极部174以及承受部166形成为例如圆弧的一部分,或者能够适当地弯曲形成为s字状等。因此,第1处置片102及第2处置片104并不限于图2a、图2b、图5a以及图5b所示的形状,能够形成为适当的形状。因而,通过适当地形成该处置器具12的处置部26,能够对各种处置对象进行适当的处置。

另外,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说明了在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能量输出停止的同时开始来自热能源186的能量输出的例子。此外,也可以在开始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能量输出的同时开始能量自热能源186的输出。在处置中,在从热能源186与高频能量源184同时进行输出的情况下,使用者利用设定部188将高频能量源184的输出从40w设定为120w。发热部126的温度t1、t2例如能够在常温~400℃之间适当地进行设定。而且,使用热能进行处置时的温度例如设定在60℃~400℃之间,优选的是,例如在进行切开时设定在250℃~350℃之间。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说明在停止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能量输出的同时开始来自热能源186的能量输出的例子。此外,如图8a所示,也可以在从高频能量源184输出能量的过程中开始能量自热能源186的输出。

在该情况下,作为从热能源186输出能量的契机,只要将经由电极部134、17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测量的预定的阻抗设定得比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情况低即可。而且,只要在达到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情况的阻抗相同的阻抗值时停止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能量输出即可。因而,如图8a所示,只要在时间t21开始来自热能源186的能量输出、在时间t12停止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能量输出即可。或者,也可以继续持续输出高频能量,还可以在比时间t12时的输出降低的状态下继续持续输出高频能量。即,也可以停止高频能量的输出,但是也可以以适当的能量继续持续输出。另一方面,来自热能源186的能量输出时间只要定时与图6所示的情况相同地进行控制即可。

即,控制器14能够一边向第1电极部134和第2电极部174供给能量并使生物体组织升温到第1温度t1,一边向发热部126供给能量并将第1把持面132加热到第2温度t2。

如图8b所示,也可以在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能量输出开始时间t11后的时间t21开始来自热能源186的能量输出。在该情况下,控制热能源186,使温度在数秒tb(=t23-t21)内从常温呈线形升温至例如t21(200℃左右)。该温度t21在切开生物体组织时是较低的温度。而且,在以温度t21维持了数秒tc(直至=t24-t23)之后,急剧升温至温度(第2温度)t22(例如300℃)。即,控制器14能够阶段性地提高向发热部126输入的能量。换言之,控制器14能够将发热部126的温度阶段性地提高至第2温度t2。在此,在控制热能源186的能量输出并维持温度t21数秒钟tc(=t24-t23秒钟)的期间,如果电极部134、174之间的阻抗达到预定的值,那么停止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能量输出。

在图8b中,在时间t23与时间t24之间,以温度t21维持着发热部126的温度,但是当然也可以在数秒钟的期间内从常温到250℃、300℃等呈线形升温至目标温度(第2温度)t22,如果达到目标温度t22,那么维持该温度t2直至处置结束。停止来自热能源186的输出的时间t22能够根据利用设定部188设定的时间来进行设定。

如图8c所示,也可以从高频能量源184和热能源186同时(t11=t21)开始能量输出,以阻抗或处置时间为契机,同时(t12=t22)从高频能量源184和热能源186停止能量输出。即,也能够与在时间t11、t22向发热部126供给能量并进行加热等除高频能量以外的加热手段一起使用。在该情况下,在时间t12、t22,来自热能源186的输出也停止,因此在经过了时间t12之后不必从高频能量源184监视输出。

另外,优选的是,在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上,进而在凸状面136a上,确保了导电性,同时在分别从高频能量源184和热能源186输出了能量时,生物体组织被进行了防止粘贴于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进而粘贴于凸状面136a那样的涂覆等表面处理。

因而,在通过一个动作促进处置的情况下,控制器14既可以如图8c所示在向第1电极部134和第2电极部174供给能量的同时向发热部126供给能量,也可以如图6、图8a以及图8b所示在开始向第1电极部134和第2电极部174供给能量之后向发热部126供给能量。在任意能量供给状态下,都能够通过一个动作来进行将生物体组织的密封对象部位设为第1温度t1并对密封对象部位进行密封的处置,并且能够进行将生物体组织的密封对象部位的内侧的切开对象部位加热到比第1温度t1高的第2温度t2并切开切开对象部位的处置。

接着,使用图9说明第2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件尽可能地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以后的实施方式中,像图6所示的图表、图7所示的流程图那样,说明了从高频能量源、热能源依次输出能量的情况。当然,也如图8a~图8c所示适合向生物体组织输出能量并进行处置。

如图9所示,也优选的是在凸状面136a上形成具有电绝缘性且具有耐热性的涂层136b。涂层136b沿着长度方向α从其顶端连续地形成至基端。在该情况下,具有电绝缘性的涂层136b切断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与第2电极部174之间的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能量的流动。因此,电流主要向第1电极部134与第2电极部17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流动。因而,第1把持面132与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被密封。另外,接触到刀片136的涂层136b的生物体组织的一部分也因焦耳热的影响而能够被密封。

另外,涂层136b对凸状面136a赋予了电绝缘性,但是进一步优选的是具有防止生物体组织的粘贴的功能。

接着,使用图10说明第3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与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件尽可能地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为钝形状的情况。如图10所示,也优选的是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的横截面形成为v字状。即,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沿着长度方向α从其基端到顶端具有边缘136c。而且,优选的是,在图10中,第1把持面132形成为与凸状面136a连续的平面或大致平面。

在此,优选的是,在一对把持部164之间,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有图5a和图5b所示的承受部166。作为承受部166的变形例,在此,在一对第2电极部174之间,取代凹状的承受部166,固定有由具有电绝缘性和耐热性且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橡胶材料等弹性体形成的承受部167。即,第2电极部174形成为包围承受部167的周围。该承受部167只要具有承受边缘136c的面167a,就既可以是块状,也可以是膜状。

另外,在把持面132、172之间,在宽度方向β上,随着靠近刀片136,把持面132、172之间的距离变小且附加于生物体组织的压力升高。因此,在把持面132、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中,靠近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的部位最易于密封。

而且,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在此具有比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钝形状锐利的边缘136c。因此,能够一边减小对生物体组织附加压力的面积,一边将压力集中附加于该减小的面。因而,能够使生物体组织中的、被边缘136c按压的位置的切开速度比使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钝形状的凸状面136a时快。

另外,该实施方式也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当然也优选的是,上述涂层136b配置于边缘136c。虽然也依赖于涂层136b的面积,但是在使用高频能量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密封时,能够在边缘136c抑制电流密度的集中。因此,能够使在把持面132、172之间接触到生物体组织适当地产生焦耳热并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密封。

接着,使用图11说明第4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与在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件尽可能地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第1把持部124由两部分或三部分形成。第1把持部124的电极部134和刀片136在此不是一体,而是分离的。电极部134也可以形成为环状,即形成为一体,或者只要能够确保相同电位,也可以由两部分形成。另外,例如,电极部134能够使用铜合金,刀片136能够使用镍合金。即,优选的是,电极部134和刀片136使用导热性、导电性彼此不同的材料来形成。

而且,在电极部134与刀片136之间配置有具有电绝缘性和耐热性的绝缘板142。因此,刀片136相对于电极部134电分离。

优选的是,刀片136未电连接于高频能量源184。在该情况下,即使从高频能量源184输出能量,也不会在刀片136与第2电极部17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中产生焦耳热。因而,生物体组织中的、通过来自高频能量源184的能量的输出而密封的部位是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部位。

因此,在从高频能量源184输出了能量时,能够抑制能量集中于刀片136与第2电极部17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

而且,在使发热部126发热的情况下,能够经由刀片136向生物体组织传递热能。因此,能够在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的压力和热能的作用下切开生物体组织中的、分别把持在一对把持面132、172之间且密封的部位的内侧的生物体组织。

另外,优选的是,发热部126不仅接触刀片136,也接触电极部134。在该情况下,能够经由电极部134向生物体组织传递热能。因此,能够一边使把持面132、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水分进一步脱失一边利用凸状面136a附加比其他部位高的压力来切开生物体组织。

接着,使用图12说明第5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与在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件尽可能地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在主体122上形成有多个凹部128a。在凹部128a埋设有电极部134、刀片136以及发热部126。在形成于电极部134的一对把持面132与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之间分别形成有由主体122形成的斜面128b。因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借助斜面128b,具有电绝缘性且具有耐热性的主体122的一部分作为把持面发挥作用。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具有电绝缘性且具有耐热性的斜面128b是把持面132的一部分。

发热部126在此相对于刀片136朝向宽度方向传递热能,并将该热量向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传递。

另外,主体162中的、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部位在该实施方式中形成得较平坦。即使如此形成,也如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能够将生物体组织密封、并切开。

虽未图示,但是也优选的是,在刀片136的凸状面136a形成涂层136b。

接着,使用图13说明第6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与在第1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件尽可能地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是从第1处置片102上去除了刀片136、且在第2处置片104配置刀片236的例子。在此,优选的是,刀片236由具有电绝缘性且具有耐热性的ptfe等材料形成。该刀片236既可以一体形成于主体162,也可以单独形成。

在第1处置片102的一对第1把持面132之间形成有由平面、光滑的曲面等形成的承受部(面部)133。承受部133与第1把持面132相同地使用了例如铜合金材料等具有良导电性且具有良导热性的材料。优选的是,承受部133与第1把持面132一体形成。另外,优选的是,在承受部133上,同样地被第2实施方式的涂层136b涂覆。

另一方面,第2处置片104的刀片236在一对电极部174之间具有朝向承受部133突出的凸状面236a。凸状面236a沿着第2把持部164的主体162的长度方向α从顶端形成至基端。凸状面236a既可以像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凸状面136a那样为钝形状,也可以像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凸状面136a那样形成为具有边缘。

像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在第1处置片102和第2处置片104之间把持着生物体组织时,在生物体组织上,利用凸状面236a,从与第1实施方式的凸状面136a相反的面附加压力。在该状态下,若从高频能量源184对生物体组织附加能量,则电极部134、17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分别被密封。

而且,在利用凸状面236a切开接触承受部133并附加了压力的部位时,通过附加于生物体组织的压力和来自承受部133的传热,能够进一步使水分脱失。因此,利用刀片236的凸状面236a,对把持在第1把持面132和第2把持面1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附加压力,利用凸状面236a切开生物体组织。

至此,参照附图具体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包括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的所有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0…处置系统;12…处置器具;26…处置部;102…第1处置片;104…第2处置片;106…开闭轴部;108…转动轴部;112…第1钳构件;114…把持体;118…空间(空气层);122…第1主体;124…第1把持部;126…发热部;132…第1把持面;134…第1高频电极部;136…刀片;136a…凸状面;138…侧面;152…第2钳构件;154…第2把持体;162…第2主体;164…第2把持部;166…承受部;168…侧面;172…第2把持面;174…第2高频电极部;α…长度方向;β…宽度方向;γ…开闭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