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频处置器具的电源装置、高频处置系统以及高频处置器具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2597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频处置器具的电源装置、高频处置系统以及高频处置器具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频处置器具的电源装置、高频处置系统以及高频处置器具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外科手术中使用一种在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切开、止血时利用高频电流的高频处置器具。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29033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单极型的电外科装置,具备对电极板以及具有电极的手持件,通过使高频电流流过对电极板与手持件的电极之间来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在这种高频处置器具中,通过手术操作者按压设置于手持件的把持部的一部分的按钮式开关,来从电源装置向手持件输出预先设定的电力。

在使用这种高频处置器具时,用户未必只在手持件的电极与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接触的状态下将输出开关接通。例如,用户有时在手持件的电极与生物体组织接触之前就将输出开关接通。已知如下一种情形:即使在进入这种切开、止血等处置之前,当电极与生物体组织之间的间隔成为特定的距离时,也会发生不期望的大的放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进行精度高的高频处置器具的控制,有效的是能够预测电极向生物体组织靠近并且在不久后电极与生物体组织接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边自动地预测电极与生物体组织的接触一边进行输出控制的用于高频处置器具的电源装置、高频处置系统以及高频处置器具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用于高频处置器具的电源装置,其中,该高频处置器具通过使用电极向生物体组织供给高频电力来对所述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所述电源装置具备:输出部,其向所述电极供给所述高频电力;距离信息获取部,其获取与所述生物体组织同所述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的距离信息;判定部,其判定所述距离信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以及输出控制部,其控制所述输出部,以使得在所述距离信息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将所述输出部的输出设为抑制状态,在将所述输出设为所述抑制状态之后满足第二条件时将所述输出设为比所述抑制状态下的输出水平高的第一输出水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高频处置系统具备所述电源装置和所述高频处置器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高频处置器具的控制方法,其中,该高频处置器具通过使用电极向生物体组织供给高频电力来对所述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该高频处置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出部向所述电极供给所述高频电力;距离信息获取部获取与所述生物体组织同所述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的距离信息;判定部判定所述距离信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以及输出控制部控制所述输出,以使得在所述距离信息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将所述高频电力的输出设为抑制状态,在将所述输出设为所述抑制状态之后满足第二条件时将所述输出设为比所述抑制状态下的输出水平高的第一输出水平。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一边预测电极与生物体组织接触一边进行控制的用于高频处置器具的电源装置、高频处置系统以及高频处置器具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处置系统的结构例的概要的框图。

图2是高频处置系统的一例的外观图。

图3是用于说明使电极靠近生物体组织时的与经过时间相对应的阻抗值的变化的一例的概要的图。

图4a是用于说明使电极向生物体组织靠近的情形的图,是示出电极与生物体组织之间足够远的情形的图。

图4b是用于说明使电极向生物体组织靠近的情形的图,是示出电极与生物体组织接近而发生了放电的情形的图。

图4c是用于说明使电极向生物体组织靠近的情形的图,是示出电极与生物体组织相接触的情形的图。

图5a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b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更新阻抗的最大值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更新阻抗的最大值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与时间相对应的测量阻抗的变化以及此时的输出水平的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与时间相对应的输出水平的变化的另外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与时间相对应的输出水平的变化的另外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与时间相对应的输出水平的变化的另外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与时间相对应的输出水平的变化的另外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与时间相对应的输出水平的变化的另外的一例的图。

图14a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动作的另外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4b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动作的另外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处置系统1的结构例的概要。如图1所示,高频处置系统1是用于利用高频电力对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的系统。高频处置系统1具备第一电极212和第二电极214。在高频处置系统1中,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位于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向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214之间施加高频电压,高频电流流过生物体组织,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由于流过该电流而发热,从而进行生物体组织的切开/凝固等处置。

高频处置系统1具备向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214之间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100。电源装置100具备控制部110、输出部140、电压传感器152、电流传感器154、显示部170以及输入部180。

控制部110对电源装置100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110例如包含centralprocessingunit(cpu:中央处理单元)或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专用集成电路)等微处理器111。控制部可以由一个cpu等构成,也可以将多个cpu或asic等组合而构成。控制部的动作例如按照后述的存储部122中记录的程序进行。

输出部140在控制部110的控制下输出对第一电极212和第二电极214供给的电力。从输出部140输出的电力被供给到第一电极212和第二电极214。

电压传感器152获取电源装置100的例如输出端的电压值。电压传感器152将获取到的电压值传递到控制部110。电流传感器154例如获取从电源装置100输出的电流的电流值。电流传感器154将获取到的电流值传递到控制部110。

显示部170包含显示元件。显示部170显示与电源装置100有关的各种信息。

输入部180包含开关、键盘、触摸面板等。用户使用输入部180对电源装置100进行各种输入。

高频处置系统1还具备输出开关250。输出开关250是用于将电源装置100的输出切换为接通或断开的开关。输出开关250可以设置于具备第一电极212等的处置器具,也可以例如脚踏开关那样与处置器具分开地设置。

控制部110的微处理器111具备距离信息获取部112、判定部116以及输出控制部118。距离信息获取部112获取与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同例如第一电极212等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的距离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信息获取部112包含阻抗获取部113。阻抗获取部113基于由电压传感器152获取到的电压值和由电流传感器154获取到的电流值,来计算例如包含第一电极212和第二电极214的电路的阻抗的值。该阻抗的值能够被用作表示生物体组织与例如第一电极212等电极之间的距离的指标。

判定部116基于由距离信息获取部112获取到的生物体组织与例如第一电极212之类的处置器具的电极之间的距离,来如后述那样进行是否使输出暂时减少的判定。

输出控制部118对从输出部140输出的电力进行控制。输出控制部118包含期间调整部119。期间调整部119对如上述那样使输出暂时减少的期间进行调整。

另外,控制部110具备存储部122。存储部122例如存储有与微处理器111的动作有关的程序、各种参数。另外,存储部122暂时存储微处理器111的运算中所需要的信息。

作为高频处置系统1的一例,图2中示出包含单极型的高频处置器具的高频处置系统的结构例的外观。如图2所示,高频处置系统1具备电源装置100、高频处置器具220、对电极板单元240以及脚踏开关260。

高频处置器具220具备操作部222、电极224、第一开关227、第二开关228以及第一线缆229。操作部222是用于供用户把持来进行高频处置器具220的操作的部分。与操作部222连接的第一线缆229是将高频处置器具220与电源装置100连接的线缆。第一开关227和第二开关228作为输出开关250发挥功能。第一开关227和第二开关228设置于操作部222。电极224设置于操作部222的前端。该电极224作为上述的第一电极212发挥功能。电极224在处置时接触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

对电极板单元240具备对电极板242和第二线缆244。对电极板242作为上述的第二电极214发挥功能。第二线缆244是用于将对电极板242与电源装置100连接的线缆。对电极板242被粘贴于处置对象者的身体表面。

高频处置器具220的第一开关227是与用于使电源装置100进行切开模式下的输出的输入有关的开关。切开模式是通过被供给较大的电力来在与电极224接触的部分对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进行烧切的模式。第二开关228是与用于使电源装置100进行止血模式下的输出的输入有关的开关。止血模式通过被供给比切开模式下的电力低的电力来在与电极224接触的部分一边对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进行烧切一边使该生物体组织的端面改性来进行止血处置的模式。

另外,脚踏开关260具备第一开关262和第二开关264。脚踏开关260的第一开关262具有与设置于高频处置器具220的第一开关227相同的功能。另外,脚踏开关260的第二开关264具有与设置于高频处置器具220的第二开关228相同的功能。即,用户能够使用设置于高频处置器具的第一开关227和第二开关228来将高频处置器具220的输出切换为接通/断开,还能够使用脚踏开关260的第一开关262和第二开关264来将高频处置器具220的输出切换为接通/断开。

电源装置100设置有显示面板172和开关184。显示面板172作为上述的显示部170发挥功能。即,显示与电源装置100的状态有关的各种信息。开关184作为上述的输入部180发挥功能。即,用户使用开关184向电源装置100输入例如输出电力之类的输出的设定值、用于决定被称为效果的锐度的设定值等。

在使用高频处置系统1时,作为手术操作者的用户例如一边按压高频处置器具220的第一开关227或第二开关228一边使电极224接触处置对象部位。此时,从电源装置100输出的电流在电极224与对电极板242之间流过,其结果,在与电极224接触的部分切开生物体组织。

参照图3、图4a、图4b以及图4c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100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在图3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由阻抗获取部113计算出的与第一电极212和第二电极214有关的电路的阻抗。图3示出在向电极之间施加高频电压的状态下例如作为单极型的高频处置器具的电极的第一电极212向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逐渐靠近并与生物体组织接触的情况下的时间与阻抗之间的关系。在图3中用(a)表示的期间内,如图4a所示,生物体组织900与第一电极212之间存在足够的距离。此时,阻抗变为释放时的值。在图3中用(b)表示的期间内,第一电极212向生物体组织900靠近,在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之间发生放电。随着该放电,所获取的阻抗相比于在图3中用(a)表示的期间测量出的阻抗而言降低。图4b示意性地表示包含在图3中用(b)表示的期间内的某个时间点的情形。在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之间的例如图中用阴影表示的区域内确认出放电。在图3中用(c)表示的期间内,如图4c所示,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接触。此时,阻抗的值变得比较低。

在此,已知存在如下情况:在图3中用(b)表示的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即在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之间发生了放电的状态的一部分期间内,流过不期望的过量的输出电流等而导致控制变得不稳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3中用(b)表示的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停止输出。

参照图5a和图5b所示的流程图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例如在电源装置100的主电源接通时执行本处理。

在步骤s101中,控制部110判定用于指示输出的接通或断开的输出开关250是否接通。在输出开关250没有接通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例如判定是否切断主电源等使本处理结束。在使本处理结束时,本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不结束本处理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即,在输出开关250断开的期间,处理重复进行步骤s101和步骤s102以进行待机。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1的判定中判定为输出开关接通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控制部110将与有无错误有关的信息设定为无,并将判定标记f设定为0。该与有无错误有关的信息和判定标记f的值被存储在存储部122中。

步骤s104至步骤s119的处理是重复处理。重复条件是输出开关250接通且没有错误。在输出开关断开时或发生了错误时,处理跳出本重复处理而前进到步骤s120。

在步骤s105中,控制部110对存储部122中存储的变量进行初始化。即,将用于测量后述的消隐期间的第一计数器i设定为0。另外,将用于测量后述的运行时间错误的第二计数器j设定为0。另外,将后述的阻抗的最大值zmax设定为临时值。在此,期望临时值是相比于被估计为最大值zmax的值而言足够低的值。

在步骤s106中,控制部110将从输出部140输出的输出水平设定为第一输出水平。在此,第一输出水平例如是由用户设定的进行处置所需要的输出水平。关于输出的控制,可以通过电压控制进行,也可以通过电流控制进行,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进行。

在步骤s107中,控制部110使存储部122中存储的第二计数器j的值增加。

在步骤s108中,控制部110对判定标记f是否为1或第二计数器j是否小于规定的第一阈值进行判定。在判定标记f为1或第二计数器j小于第一阈值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控制部110基于由电压传感器152获取到的电压值和由电流传感器154获取到的电流值等,获取与第一电极212和第二电极214有关的电路的阻抗来作为测量阻抗zmeas。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110判定测量阻抗zmeas是否为当前存储于存储部122中的阻抗的最大值zmax以下。在测量阻抗zmeas不为最大值zmax以下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

在步骤s111中,控制部110用测量阻抗zmeas的值来置换最大值zmax的值。即,更新最大值zmax的值。测量阻抗zmeas能够增加或减少而并不限于单调地减少,因此在此构成为如步骤s111的处理那样更新阻抗的最大值zmax。例如图6所示,随着时刻t按t1、t2、t3、t4、t5经过,测量阻抗zmeas按z1、z2、z3、z4、z5逐渐增加。此时,如图7所示,阻抗的最大值zmax按z1、z2、z3、z4、z5逐渐增加。在步骤s111的处理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7。

在步骤s110中判定为测量阻抗zmeas为最大值zmax以下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12。因而,例如图6所示,随着时刻t按t5、t6、t7、t8经过,测量阻抗zmeas按z5、z6、z7、z8逐渐减少。此时,阻抗的最大值zmax保持z5而不被更新。

在步骤s112中,控制部110判定从阻抗的最大值zmax减去测量阻抗zmeas所得到的差zmax-zmeas是否大于规定的第二阈值。在差zmax-zmeas不大于第二阈值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107。

例如在用户使第一电极212逐渐靠近生物体组织900时,在最大值zmax不变更从而差zmax-zmeas逐渐变大。

当在步骤s108中判定标记f不为1且第二计数器j为第一阈值以上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17。即,在不前进到步骤s113至步骤s116的处理且步骤s107中进行计数的期间为第一阈值以上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17。这是用户不进行如图3所示那样使第一电极212向生物体组织900靠近的情况,是在比规定的期间长的期间内用户接通了输出开关250但不使第一电极212向生物体组织900靠近的情况。

在步骤s117中,控制部110进行表示用户不使第一电极212向生物体组织900靠近的错误通知。关于该错误通知,例如可以显示于显示部170中,例如也可以从未图示的扬声器输出警告音。

在步骤s118中,控制部110将与有无错误有关的信息设定为有。之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19。此时,由于发生了错误,因此步骤s104至步骤s119的重复处理结束,处理前进到步骤s120。

当在步骤s112中判定为差zmax-zmeas大于第二阈值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13。这样,差zmax-zmeas大于第二阈值这样的条件与第一条件对应。在步骤s113中,控制部110将存储部122中存储的判定标记f设定为1。该判定标记表示进行了步骤s113以后的处理、即表示如图4b所示那样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正趋于接触。

在步骤s114中,控制部110将从输出部140输出的输出水平设定为第二输出水平。在此,将第二输出水平设为零来进行说明,但当然也可以不为零。在将输出设为零的情况下,控制部110使输出停止。

在步骤s115中,控制部110使存储部122中存储的第一计数器i增加。

在步骤s116中,控制部110判定第一计数器i是否大于规定的第三阈值。在第一计数器i不大于第三阈值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115。即,重复进行步骤s115和步骤s116的处理,直到第一计数器i超过第三阈值为止。换句话说,处理进行待机并持续规定的期间。将由该第一计数器i测量的期间、即输出处于停止状态的期间称为消隐期间。消隐期间例如为10毫秒。这样,在消隐期间内输出水平成为第二输出水平的状态与距离信息满足第一条件时的输出的状态即抑制状态对应。

当在步骤s116中判定为第一计数器i大于第三阈值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19。这样,第一计数器i大于第三阈值这样的条件与第二条件对应。在此,在开关接通且没有错误时,重复进行从步骤s104起的处理。

在经过图3所示的(b)的期间之后再次进行从步骤s104开始的处理,因此在步骤s106中将输出部140的输出再次设定为第一输出水平。阻抗的最大值zmax再次在步骤s105中被设定为临时值,最大值zmax与测量阻抗zmeas之差不大于第二阈值且判定标记f为1。因而,处理重复进行步骤s107至步骤s112的处理。即,在开关接通的期间,持续进行第一输出水平的输出。

在开关断开时或发生了错误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20。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110使输出部140的输出停止。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

参照图8来对测量出的阻抗和输出随时间的变化进行说明。图8的上方的图(a)示意性地示出与时间经过对应的所测量出的阻抗的值,图8的下方的图(b)示意性地示出与时间经过对应的输出部140的输出的值。

在时刻t0,设为输出开关接通。此时,如图8的下方的图(b)所示,通过上述的步骤s106的处理,输出水平被设定为第一输出水平。此时,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之间足够远。因而,在上述的步骤s109的处理中获取的测量阻抗zmeas变为高的值。存储该值来作为阻抗的最大值zmax。

在时刻t1之后,由于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逐渐靠近、随着该靠近而发生的放电等,测量阻抗zmeas逐渐减少。例如时刻t2的测量阻抗zmeas比阻抗的最大值zmax低。

在时刻t3,测量阻抗zmeas与最大值zmax之差变为第二阈值。在该时刻t3之后的时刻t4,通过上述的步骤s114的处理,如图8的下方的图(b)所示,输出被变更为第二输出。在此,示出第二输出水平为零的情况。

在此,通过设定第二阈值,能够调整向消隐期间转变的灵敏度。即,当将第二阈值设置得小时,灵敏度上升,当将第二阈值设置得大时,灵敏度降低。能够适当地设定该第二阈值。

在时刻t4之后,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进一步靠近,因此测量阻抗zmeas进一步减少。通过上述的步骤s115和步骤s116的处理来决定输出被设为第二输出水平的消隐期间。将经过了消隐期间的时刻设为时刻t5。

在时刻t5,通过上述的步骤s106的处理,输出被变更为第一输出水平。期望的是,在时刻t6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接触时变为第一输出水平。这是由于从时刻t6起开始进行切开、止血等处置,需要最迟在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接触的时间点变为用户所期望的输出水平。

这样,时刻t0至时刻t1是不进行切开的期间,时刻t6以后是进行切开、止血等处置的期间,从时刻t1至时刻t6为止的期间是直到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接触为止的转变期间。已知存在如下情况:在该转变期间的中途,在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之间发生不期望的大的放电等而导致输出值相对于目标值瞬间大幅地偏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基于阻抗的测量来预测切开的开始,在作为紧接在切开之前的转变期间的规定时期内暂时抑制输出。通过暂时抑制该输出,能够防止输出值相对于目标值瞬间大幅地偏离。

以下,列举本实施方式的几个变形例。

[关于输出水平]

示出与从上述的时刻t4至时刻t5为止的消隐期间内的输出有关的变形例。上述的实施方式是在消隐期间内第二输出水平的输出值为零、即输出停止的情况。然而并不限于此,消隐期间内的第二输出水平只要是比消隐期间前后的第一输出水平低且避免输出相对于目标值大幅地偏离的值即可。例如图9所示,第二输出水平也可以是低于第一输出水平且高于零的值。这样,在消隐期间,只要进行包括零在内的低于第一输出水平的第二输出水平的输出即可。

另外,也可以是,在消隐期间内,电源装置100不是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使输出从第一输出水平急剧地变化为第二输出水平,而是如图10所示那样使输出从第一输出水平逐渐地变化为第二输出水平。另外,电源装置100也可以使输出从第二输出水平逐渐地变化为第一输出水平。一般地,在这种装置中,当为了使输出水平增大而使输出水平急剧地变化时,有时会产生电噪声。因此,通过使输出水平逐渐地变化,能够期待降低噪声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在消隐期间内使输出水平变化为第一输出水平和第二输出水平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能够如图11所示那样将消隐期间分割为多个期间。即,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时,电源装置100使输出水平从第一输出水平变化为第二输出水平。并且,在满足了另外的规定的条件时,电源装置100使输出水平从第二输出水平变化为第三输出水平。并且,在满足了另外的规定的条件时,电源装置100使输出水平从第三输出水平变化为第一输出水平。另外,电源装置100也可以使输出水平按3个等级以上的数个等级变化。电源装置100可以使输出水平逐渐减少,也可以使输出水平以其它的图案变化。

另外,如图12所示,电源装置100也可以在消隐期间之前将输出水平设为第三输出水平,该第三输出水平是能够测量阻抗的程度的输出,具有低的输出水平。此时,电源装置100可以在经过消隐期间之后将输出水平设为作为由用户设定的输出水平的第一输出水平。

另外,如图13所示,电源装置100也可以在消隐期间内使输出水平多次交替地变化为第一输出水平和低于第一输出水平的第二输出水平。在该情况下,为了降低上述噪声的产生,也可以不是重复第二输出水平和第一输出水平,而是重复第二输出水平和第一输出水平以下的第三输出水平。这样,能够防止当输出水平微微地变化时输出值相对于目标值瞬间大幅地偏离。并且,能够确保假设即使在消隐期间结束之前第一电极212与生物体组织900接触而转变到切开期间也具有消隐期间内的切开、凝固等的处置性能的程度。

另外,也可以是将参照图9至图13所说明的输出水平的变化的图案互相组合而形成的各种图案。

[关于消隐期间的设定]

消隐期间并不限于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被决定为预先设定的时间。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测量阻抗低于规定的值时,将输出水平变更为第一输出水平。

通过这样构成,无论用户使第一电极212以何种速度移动,都能够在生物体组织900和第一电极212处于规定的间隔的范围内时使输出水平降低为第二输出水平。

[关于距离获取方法]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基于电路的阻抗来估计生物体组织900与第一电极212之间的距离的例子。也可以基于除电路的阻抗以外的信息来导出生物体组织900与第一电极212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基于与输出有关的电流值、电压值来获取生物体组织900与第一电极212之间的距离。另外,例如还可以基于由为了观察处置对象部位而设置的摄像装置得到的图像来获取生物体组织900与第一电极212之间的距离。在该情况下,距离信息获取部112具有图像解析的功能。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利用光、声波的距离测定方法。在该情况下,距离信息获取部112利用光、声波来获取生物体组织900与第一电极212之间的距离。

[关于消隐期间开始的判定]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从阻抗的最大值zmax减去测量阻抗zmeas所得到的差zmax-zmeas大于规定的第二阈值时,进入消隐期间。然而,如果在一次满足条件时就进入消隐期间,则有可能受到噪声等的影响而进行误动作。因此,电源装置100也可以构成为在有固定次数满足条件时进入消隐期间。参照图14a和图14b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该情况下的处理。

步骤s201至步骤s204的动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4的处理相同。即,如果简单地说明,则在步骤s201中,控制部110判定输出开关250是否接通。在输出开关250没有接通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判定是否使本处理结束。在使本处理结束时,本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不使本处理结束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201。另一方面,在步骤s201的判定中判定为输出开关接通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控制部110将与有无错误有关的信息设定为无,将判定标记f设定为0。步骤s204至步骤s222的处理是重复处理。重复条件是输出开关250接通且没有错误。当输出开关断开时或发生了错误时,处理跳出本重复处理而前进到步骤s223。

在步骤s205中,控制部110对存储部122中存储的变量进行初始化。在此,除了将用于测量消隐期间的第一计数器i的值和用于测量运行时间错误的第二计数器j的值设定为0以外,还将用于避免误检测的第三计数器k的值设定为0。另外,将临时值设定为阻抗的最大值zmax。

步骤s206至步骤s210的动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步骤s106至步骤s110的处理相同。即,如果简单地说明,则在步骤s206中,控制部110将从输出部140输出的输出水平设定为第一输出水平。在步骤s207中,控制部110使第二计数器j的值增加。在步骤s208中,控制部110对判定标记f是否为1或第二计数器j是否小于规定的第一阈值进行判定。在判定标记f为1或第二计数器j小于第一阈值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09。在步骤s209中,控制部110获取测量阻抗zmeas。

在步骤s210中,控制部110判定测量阻抗zmeas是否为当前的最大值zmax以下。在测量阻抗zmeas不为最大值zmax以下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11。

在步骤s211中,控制部110将第三计数器k的值重置为0。接着,在步骤s212中,控制部110将最大值zmax设定为测量阻抗zmeas。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07。

当在步骤s210中判定为测量阻抗zmeas为最大值zmax以下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13。在步骤s213中,控制部110判定从阻抗的最大值zmax减去测量阻抗zmeas所得到的差zmax-zmeas是否大于规定的第二阈值。在差zmax-zmeas不大于第二阈值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207。另一方面,在差zmax-zmeas大于第二阈值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14。

在步骤s214中,控制部110使存储部122中存储的第三计数器k的值增加。

在步骤s215中,控制部110判定第三计数器k是否大于规定的第四阈值。在第三计数器k不大于第四阈值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207。另一方面,在第三计数器k大于第四阈值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16。

这样,在本变形例中,在步骤s213中判定为从阻抗的最大值zmax减去测量阻抗zmeas所得到的差zmax-zmeas大于第二阈值的次数比第四阈值多时,处理才前进到步骤s216。这样,通过在重复判定为差zmax-zmeas大于第二阈值时处理才前进到步骤s216,能够防止因噪声等引起的使不期望的输出水平变化的处理。

当在步骤s208中判定标记f不为1且第二计数器j为第一阈值以上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20。在步骤s220中,控制部110进行表示虽然输出开关已被接通但第一电极212在固定时间内没有与生物体组织900接触的错误通知。在步骤s221中,控制部110将与有无错误有关的信息设定为有。之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222。由于发生了错误,因此处理前进到步骤s223。在步骤s223中,控制部110使输出部140的输出停止。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01。

步骤s216至步骤s223的处理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步骤s113至步骤s120的处理相同。即,如果简单地说明,则在步骤s216中,控制部110将判定标记f设定为1。在步骤s217中,控制部110将从输出部140输出的输出水平设定为第二输出水平。在步骤s218中,控制部110使第一计数器i增加。在步骤s219中,控制部110判定第一计数器i是否大于规定的第三阈值。在第一计数器i不大于第三阈值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218。即,重复进行步骤s218和步骤s219的处理,直到第一计数器i超过第三阈值为止。当在步骤s219中判定为第一计数器i大于第三阈值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22。即,在开关接通且没有错误时,重复进行从步骤s204起的处理。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进行灵敏度的调整。此外,在此将从阻抗的最大值zmax减去测量阻抗zmeas所得到的差zmax-zmeas是否大于规定的第二阈值用作判定基准,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测量阻抗zmeas的绝对值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用作判定基准。

[关于高频处置器具]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高频处置器具220设为具有进行高频处置的功能的器具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高频处置器具220也可以是还利用超声波振动来使用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的高频能量和超声波能量这两者的处置器具。另外,例举了高频处置器具220是单极型的高频处置器具的情况,但高频处置器具220也可以是双极型的处置器具。此时,设置于处置器具的两个电极相当于第一电极212和第二电极21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