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湿热交换器的壳体的罩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813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用于湿热交换器的壳体的罩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管造口患者和喉头切除患者的湿热交换器的壳体(该壳体包括壳体柱形套和过滤器阻挡装置(filterrückhaltevorrichtung))以及一种用于从这种壳体上松开罩盖的方法。

用于气管造口患者的湿热交换器从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湿热交换器借助于在大部分情况下布置在箱盒或壳体中的过滤器来加热并润湿呼吸空气。过滤器存储呼出的空气的热量和湿气并且在呼吸空气被吸入时再次供给所述热量和湿气。

已知的湿热交换器-壳体的缺点是,只可烦琐地或高耗费地从可能的上层结构(aufbauten)上移除湿该热交换器-壳体。因此例如从阿托斯医疗公司(firmawatosqmedical)已知provoxhme帽(provoxhmecap),其可插上到湿热交换器-过滤器上。该provoxhme帽应使得利用手指封闭过滤器或气管造口成为可能,从而使得通过发声假体(stimmprothese)说话成为可能。

所提及的插上罩帽包括成拱形的钛环,其实施成刚性的并且具有呼吸孔。已知的由过滤器或者过滤器箱盒和罩帽形成的组合物的缺点在于,湿热交换器-过滤器直接布置在罩帽之下。这一方面在外观方面是不利的而且在为了说话过程而封呼吸孔时使用者以手指直接接触过滤器,这可导致污染。已知的湿热交换器的另一缺点在于,只可非常烦琐地从上层结构上移除壳体并且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可在使用时遇到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克服来自现有技术的已知的缺点并且提供用于气管造口患者和喉头切除患者的改进的湿热交换器。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盖、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护罩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套器具来解决。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从下文的描述、附图以及从属权利要求中获悉。不同的设计方案的各特征不受限于此而是可相互地且与其它的特征结合以形成其它的设计方案。

建议一种用于针对气管造口患者和喉头切除患者的湿热交换器的壳体的罩盖,该罩盖包括罩盖边缘和穿过所述罩盖的多个凹口。

有利地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罩盖可以可夹持的方式固定在湿热交换器的另外的构件尤其壳体上。此外优选地设置成,所述罩盖可拧紧或卡紧。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罩盖具有夹持元件。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保证可靠地尤其安置在壳体上并且同时尤其在工具成本方面简化湿热交换器的制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置成,在所述罩盖边缘内侧处布置有至少一个止动元件。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成,在所述罩盖边缘内侧处布置有部分圆环形地环绕的至少一个第一止动元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止动元件设计成槽口。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地同样圆环形地环绕地设计的止动元件或者圆环形地设计的罩盖容纳部,该罩盖容纳部与所述罩盖的至少所述第一止动元件共同作用。这具有的优点是,所述罩盖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壳体上。在另一设计方案中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止动元件和所述罩盖的所述至少一个止动元件如此设计,即使得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止动元件和所述罩盖的所述至少一个止动元件以阻止转动的方式相互卡锁。优选地设置有借助于力配合实现的阻止转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成,在所述罩盖边缘内侧处布置有多个止动元件。优选地所述止动元件设计为止动凸耳或止动突出部。在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止动元件径向向内凸出超过所述罩盖边缘约0.1mm至约0.9mm,优选地约0.4mm至约0.8mm。这种设计方案允许尤其紧凑的结构。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止动元件环绕地分布在所述罩盖边缘的内周缘处。优选地设置有约3至约20个止动元件,进一步优选地约6至约15个止动元件,进一步优选地6个或8个或9个止动元件。

优选地所述罩盖包括罩盖表面或者罩盖板材,其根据一种设计方案形成尽可能圆环形的片材。此外所述罩盖具有罩盖边缘,其尤其优选地远离罩盖板材延伸。以这种方式在所述板材之下形成柱形套也就是说在所述罩盖使用时在所述壳体的方向上延伸的罩盖边缘。优选地所述罩盖边缘还包括所述罩盖板材的径向表面。

所述第一止动元件根据一种设计方案实施成凸起部、止动凸耳或突出部。所述第一止动元件在此可实施成在所述罩盖边缘的内侧上的连续的圆环形凸起部。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第一止动元件具有多个凸起部或突出部,其布置在所述罩盖边缘内侧处。

所述罩盖具有穿过所述罩盖的多个凹口,其使得使用者充分地吸入并呼出空气并且尤其将空气引导通过布置在所述罩盖之下的过滤器成为可能。有利地所述罩盖尤其所述罩盖板材具有两个或多个凹口。尤其优选地设置成,利用凹口穿过所述罩盖表面的约30%至约90%。

尤其优选地设置一种这样的设计方案,即在其中凹口以相对于垂直于罩盖表面的法线约30°至约60°、优选地约45°的角度穿过所述罩盖。因此所述凹口或孔洞倾斜地或斜向地穿过所述罩盖。这具有的优点是,可避免穿过所述凹口直接够到或可看见位于所述罩盖之下的过滤器或其它装置。但是对于使用者来说可实现良好且可靠地通过所述罩盖呼吸。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优点是,可实现对于使用者合意的设计。实施成倾斜地或斜向地穿过所述罩盖的所述凹口或孔口的另一优点在于,尤其当人员接近使用者时,避免吹向第三方。通过该设计方案空气可有利地向下或向侧边偏转。利用该结构也可可靠地遮挡喷水。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成,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是孔口。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孔口可理解为圆形的(rund),环形的(kreisrund),但也可为椭圆形的凹口,其完全地穿过所述罩盖或穿透所述罩盖。所述孔口可垂直于所述罩盖表面或以相对于垂直于罩盖表面的法线约30°至约60°、优选地约45°的角度穿过所述罩盖。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凹口格栅形地布置在所述罩盖表面上。尤其孔口或以如何其它方式设计的凹口设置成格栅形。另一设计方案设置成,所述凹口在其长度上具有可变的横截面或可变的开口宽度。尤其地所述凹口在远端或近端方向上扩宽。同样尤其优选的是,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是沟缝。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有凹口设计成沟缝。此外有利地所述沟缝,如上文提及的那样,例如斜向地或倾斜地设置和/或设置成带有可变的横截面。

根据另一设计方案设置成,在所述凹口之间布置有薄片(lamellen)。所述凹口有利地设计成沟缝。所述沟缝根据一种设计方案在所述罩盖的整个宽度上延伸。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沟缝布置成彼此平行。所述薄片可在另一设计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沟缝而形成。

在所述罩盖的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罩盖边缘在外侧包括至少一个部分环绕的第二止动元件。所述第二止动元件尤其设计成完全或部分环绕的凸起部、突出部或另外的成型部此外有利地设置有多个成型部,其共同形成所述止动元件。在所述罩盖边缘的外侧上的所述第二止动元件设置成尤其用于容纳护罩尤其为简化所述罩盖或呼吸通道的封闭的护罩。

尤其地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动元件设置在所述罩盖处,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动元件未设置在所述罩盖处。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成,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动元件而没有第二或其它止动元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成,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动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动元件。此外一种实施方式设置成,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动元件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动元件以及至少另一止动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动元件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动元件因此可彼此独立地且根据要求通过所设置的与所述罩盖连接的构件布置在所述罩盖处。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成,所述护罩可夹上到所述罩盖上。尤其地根据一种设计方案设置成,所述护罩不具有止动元件。此外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设置成,所述护罩包括至少一个至少部分环绕的凸起部尤其用于夹持在所述罩盖上。此外所述护罩的一种变型方案设置成,所述护罩可借助于力配合的和/或形状配合的连接与所述罩盖连接。

此外建议一种用于固定在上文描述的罩盖处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止动容纳部以用于容纳所述罩盖的第一止动元件。

根据一种设计方案设置成,所述罩盖可夹上到所述壳体上。

有利地设置成,所述罩盖可借助于所描述的尤其地由所述罩盖的所述第一止动元件和所述壳体的所述止动容纳部组成的或至少包括这些单件的第一止动连接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如已经提及的那样,有利地设置成,所述第一止动连接如此设计,即使得所述罩盖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壳体上。此外通过该设计方案实现紧凑的结构。

此外建议一种用于固定在所述罩盖处的护罩,其中所述护罩包括用于所述罩盖的第二止动元件的至少部分环绕的内侧的止动容纳部。所述罩盖优选地可借助于至少包括所述罩盖的所述第二止动元件和所述护罩的所述止动容纳部的所述第二止动连接固定在所述护罩处。所述护罩优选地如此设计,即使得所述护罩具有呼吸孔口,其基本上与所述罩盖的直径一样大。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护罩的所述呼吸孔比所述罩盖的直径小约1%至约5%。尤其优选地设置成,所述呼吸孔可中心地布置在所述罩盖上。此外优选地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所述护罩围绕所述呼吸孔具有凹处或漏斗形的设计方案。漏斗形的设计方案可不仅设计成圆环形的也可设计成椭圆形的,以用于尤其使手指的摆放变得简单。漏斗形的设计方案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在期望封闭呼吸孔手指被引导到所述呼吸孔上。使用者将手指放置到所述呼吸孔上,以为了导引呼出的空气通过发声假体。通过所建议的设计方案较轻微的密封尤其通过将较小的压力作用到所述护罩或所述湿热交换器上是必要的以为了实现起密封作用的封闭。

在一种尤其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护罩和/或所述罩盖由橡胶般弹性的塑料或弹性材料制造。例如设置成,所述护罩和/或所述罩盖包括从下者中选择的材料,即其至少包括金属、聚丙烯和/或聚氯乙烯。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护罩借助于创成式制造方法例如借助于3d打印机制造。根据一种设计方案设置成,所述护罩的所述止动容纳部具有至少一个槽口,其优选地设计成至少部分地优选地完全圆环形地环绕。尤其地所述至少一个槽口在纵截面即从近端朝向侧面的截面中构造成c形或l形。进一步优选地设置成,所述槽口中断一次或多次,也就是说,所述止动容纳部具有多个槽口,其相邻地布置,或具有设计成不完全环绕或完全环绕的槽口。有利地根据一种设计方案设置成,所述罩盖的所述第二止动元件对应于所述护罩的所述止动容纳部尤其所述槽口设计。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止动元件具有相同数量的成型部,其可接合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槽口中,如在所述止动容纳部中设置的那样的槽口。此外优选地设置成,所述止动容纳部的所述槽口和所述第二止动元件的所述成型部彼此协调,尤其设计成基本上精确匹配。所描述的带有中断的槽口的设计方案的优点在于,所述护罩防转动地安坐在在所述罩盖上。

所建议的湿热交换器的另一方面是成套器具,至少包括多个如上文描述的壳体、多个如上文描述的罩盖以及多个如上文描述的护罩。优选地用于湿热交换器的所述成套器具配备成带有不同的壳体和/或不同的罩盖和/或不同的护罩。所建议的成套器具的优点是,医疗护理或者带有湿热交换器的护理可独特地与使用者相匹配。成套器具尤其通过以下方式而出众,即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壳体为一次性物品。这具有的优点是,不是整个湿热交换器必须更换或扔掉,而是个别部件在清洁之后可再次使用并且仅仅所述壳体在另一设计方案中仅仅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过滤器被更换。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成套器具的所有部件可多次使用。在另一变型方案中设置成,所述护罩具有多个不同的颜色或外形。例如所述外形可设计为在俯视图中基本上为圆形的或基本上为椭圆形的。在其它设计方案中也为所述护罩设置不同的材料或材料组合。因此例如针对使用者的不同目的或要求设置不同的弹性。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成,所述护罩具有不同的呼吸孔口和/或漏斗形状。

所述成套器具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如此实施,所述罩盖具有多个不同地设计的凹口。因此设置在横截面中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凹口。其它的设计方案设置成,其它数量的凹口笔直地穿越和/或斜向地或倾斜地穿过所述罩盖。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罩盖具有不同的颜色。所述成套器具具有其它的优点:不仅可针对使用者安排医疗匹配的功率而且可相应于使用者的品味进行设计。

此外建议一种用于气管造口患者和喉头切除患者的湿热交换器的壳体,其包括壳体柱形套。所述壳体此外具有过滤器阻挡装置,其中所述过滤器阻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桥接部,其与所述壳体的基面相关联。所述壳体柱形套具有至少三个凹入部,其尤其设计成薄膜铰链,其使得所述壳体柱形套的简单的凹陷成为可能。

有利地所述壳体可插入到气管造口薄贴(tracheostomapflaster),气管造口按钮(tracheostomabutton)和/或气管造口小管(tracheostomakanüle)中或上。所述壳体优选地设计成柱状,其中所述壳体的基面通过所述过滤器阻挡装置形成。所述过滤器阻挡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桥接部,尤其设置成,所述桥接部相互处于连接中。所述壳体柱形套此外具有至少三个凹入部,其在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为薄膜铰链。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凹入部设计成理论断裂部位。所述凹入部优选地如此在所述壳体柱形套上分布,即使得通过作用到所述壳体柱形套上的压力尤其手指压力使所述壳体柱形套凹陷。凹陷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可理解为,所述壳体柱形套的通过所述凹入部限定的区段朝向彼此运动并且尤其径向上被压入。

所描述的壳体的优点在于,如果罩盖或其它构件布置在所述壳体上,通过将压力尤其手指压力径向施加到所述壳体柱形套上,可容易地从止动连接中松开罩盖或其它构件。然后所述壳体柱形套限定地凹陷,从而所述壳体柱形套从与其它构件尤其罩盖的止动连接中松开。

在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凹入部布置成彼此成约15°至约75°,进一步优选地约50°至约70°,进一步优选地约60°的角度。所述凹槽的布置且尤其同样所述凹槽的数量确定了凹陷的程度以及在压力作用到所述壳体柱形套上时所述壳体柱形套施加的阻力。

如果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使用术语"约",则该术语应理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看作为常见的公差范围,尤其设置+/-20%,优选地+/-10%的公差范围。术语"基本上"也表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经济和技术视角下可呈现(vertreten)的公差范围,从而相应的特征同样也可识别。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凹入部以在约90°至约180°,优选地约100°至约160°,进一步优选地约120°的角度上分布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壳体柱形套上。

在一种尤其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凹槽布置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内侧上。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至少一个凹入部布置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外侧上。所述凹入部尤其为所述壳体柱形套的材料变薄部或者横截面变小部,其单侧地或双侧地布置在所述壳体柱形套处。通过所述凹入部的不同的设计方案(例如在横截面中为三角形或平滑地过渡或者均匀地过渡到其余壳体柱形套的材料厚度)可追求尤其凹陷的不同的特性。通过凹陷(例如径向施加力到所述柱形套中)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外侧和内侧上产生拉力和压力。该拉力和压力可通过材料变薄部或者凹入部限定地或者针对性地转变成变形。尤其设置成,相比于在将同等的压力作用到不带有这样的凹入部的壳体柱形套的情况下所述凹陷更容易地且在更大的周缘上进行。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即在其中所述凹入部设计成理论断裂部位),尤其应通过作用到所述壳体柱形套上的轻微的压力导致所述壳体柱形套的限定的断裂。尤其所述凹入部如此设计,即使得避免通过尖锐的棱边引起的损伤和/或例如通过过大的力消耗(该过大的力消耗使得操作不再可受控)引起的不受控的断裂。

在所述壳体的另一变型方案中设置成,所述过滤器阻挡装置包括用于凹陷的壳体柱形套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尤其如此设计,即使得所述止挡部布置成与预料地最大的凹陷相对而置。所述止挡部优选地如此设计,即使得所述壳体柱形套仅仅以这样的程度压入,即使得没有发生所述壳体柱形套的断裂,或在期望所述壳体柱形套断裂时将断裂限制在所述凹入部的区域中,以为了例如避免完全断裂。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理论断裂部位或断裂可理解为在塑料部分中的断裂部位即白断裂部位(weiβbruchstelle)。白断裂(weiβbruch)是小的区域,其边界面利用各极端拉伸的材料束跨越。所述极端拉伸的材料称之为裂纹且是材料的预损伤。

所述过滤器装置可为桥接部的一部分或优选地布置在所述桥接部处。尤其所述止挡部是布置在所述桥接部处的成型部或通过桥接部形成。

优选地所述壳体由一种材料制造。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壳体包括多种材料。此外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单件式的。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壳体设计成多件式的。尤其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从下者中选择的材料,即其至少包括聚丙烯和/或聚氯乙烯。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壳体借助于创成式制造方法例如借助于3d打印机制造。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设置成,所述过滤器阻挡装置具有多个桥接部。所述多个桥接部可布置成相互平行、垂直或处于几何形状中。尤其设置成,所述桥接部布置在径向上。所述桥接部具有桥接部端部,其根据一种设计方案与所述壳体柱形套和/或另外的桥接部连接。根据一种尤其优选的设计方案设置成,所述桥接部的桥接部端部在约120°至约200°的角度上分布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内周缘上。尤其设置成,所述桥接部的桥接部端部在约180°的角度上分布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内周缘上。这隐含地意味着,其余的柱形套不具有桥接部端部并且尤其优选地在此适合于,设置用于所述凹陷的凹入部。因此根据一种设计方案设置成,所述壳体具有多个桥接部,其中所述桥接部端部在约180°的角度上分布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内周缘上并且所述壳体柱形套以在所述柱形套的另一半上分布的方式具有至少三个凹入部,其或者同样大约在180°的角度上,然而优选地在约120°的角度上分布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保持自由的部分上。

在一种尤其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壳体具有用于罩盖的罩盖容纳部。所述罩盖尤其是用于过滤器的保护装置,其应一方面阻止所述过滤器掉出并且另一方面阻止直接看见和/或直接接触所述过滤器。优选地所述罩盖设计成带有凹口。所述罩盖容纳部优选地设计成至少部分环绕的凸起部,其布置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与所述过滤器阻挡装置相对而置地布置的侧边处。所述罩盖容纳部尤其所述凸起部可具有中断或仅仅部分地分布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周缘上。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罩盖容纳部布置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内周缘和/或外周缘上。尤其优选地所述罩盖容纳部是布置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外侧上的止动装置。由于所述罩盖容纳部布置在所述壳体柱形套的外侧上,可在通过径向作用到所述壳体柱形套上的压力使得所述壳体柱形套凹陷时将所述罩盖容纳部的止动装置从所述罩盖的止动槽口中引出并且因此将所述罩盖从所述壳体上松开。

应理解的是,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罩盖卡紧到所述壳体上。尤其地建议一种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用于从壳体上松开罩盖的方法,其中垂直于壳体柱形套的外表面引入力,尤其径向上将力引入到其上,从而所述壳体柱形套由于凹入部限定地凹陷并且所述罩盖从止动连接中松开。

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从后面的图纸中得出。但是在图纸中示出的改进方案不应解释为起限制作用,相反地在图纸中描述的特征可相互且与上文描述的特征组合以形成其它的设计方案。此外应指出的是,在附图说明中给出的参考标号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而是仅仅涉及在附图中显示的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或带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在下文中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

图1显示了壳体;

图2显示了壳体的俯视图;

图3显示了来自图2的壳体的截面图;

图4显示了带有薄片的罩盖;

图5显示了罩盖的俯视图;

图6显示了图5的截面图;

图7显示了带有孔口的罩盖的另一变型方案;

图8显示了来自图7罩盖的俯视图;

图9显示了来自图8的罩盖的截面图;

图10显示了护罩;

图11显示了以圆环形设计方案的护罩的变型方案;

图12显示了以椭圆形设计方案的护罩的变型方案;

图13显示了护罩的截面图;

图14显示了由多个壳体、多个罩盖以及多个护罩组成的成套器具;

图15显示了用于使用包括来自图14的成套器具的湿热交换器的方法;

图16显示了罩盖的另一实施方案;

图17显示了来自图16的罩盖的截面图;

图18显示了罩盖的另一实施方案;以及

图19显示了来自图18的罩盖的截面图。

图1显示了用于气管造口患者和喉头切除患者的湿热交换器的壳体10。壳体10具有壳体柱形套12以及过滤器阻挡装置14。为了进行使用在此未示出的尤其由多开孔的(offenporig)泡沫材料制成的过滤器插入到壳体10中且如此插入到气管造口装置例如气管造口薄贴或气管造口小管中,即使得过滤器阻挡装置14相对于气管造口在近端安置。过滤器阻挡装置14阻止过滤器的无意的吸入。从图1中此外可获悉在壳体柱形套外部环绕的罩盖容纳部22,该罩盖容纳部设计为在远端处的凸起部。

图2显示了壳体10的俯视图,其中可详细地看清过滤器阻挡装置14。过滤器阻挡装置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桥接部16,其径向上位于外部的桥接部端部17与壳体柱形套12的内侧连接,例如过渡到该内侧中。可看出,在桥接部16之一处布置有止挡部20,该止挡部在该设计方案中形成圆弧。此外可从图2中获悉,壳体柱形套12具有三个凹入部18,其限定地削弱壳体柱形套12。在凹槽18.1的区域中例如作用到壳体柱形套上的径向压力引起壳体柱形套可凹陷。限定的凹陷通过凹槽18.2和18.3基本上在其周缘中限制。此外凹陷通过止挡部20限制,从而不发生无意的或过强的变形或不受控的断裂。

图3以截面iii-iii显示了图2的截面图。从该示图中同样可获悉壳体柱形套12以及带有桥接部16的过滤器阻挡装置14。此外可识别出,壳体10在远端的侧边处具有凸起部,其形成罩盖容纳部22。

图4显示了用于湿热交换器的壳体10的罩盖30。罩盖30具有多个凹口34,其由薄片35限制。此外从图4中可获悉止动元件33,其尤其设置成用于容纳护罩。

图5显示了来自图4的罩盖30的俯视图。此外可看出,薄片35倾斜地延伸并且虽然从图6中得出凹口是足够大的但是倾斜地穿过罩盖,穿过凹口34直接进行观察的视角是相对窄的。

如此外可从图6即图5的穿过截面vl-vl的截面图中获悉的那样,凹口34以相对于垂直于罩盖30的罩盖表面40的法线38约45°的角度36穿过。此外从图4至6中可获悉部分环绕的第二止动元件33,其在外侧围绕罩盖边缘31延伸。如例如可从图5中可获悉的那样,止动元件33不是完全围绕罩盖边缘31延伸,而是具有中断。此外可从图6中获悉,罩盖30包括罩盖边缘31,其在内侧具有圆环形环绕的第一止动元件32。该止动元件32与上文描述的壳体的罩盖容纳部22一起作为第一止动连接起作用。

图7至9显示了罩盖30的另一设计方案,在其中凹口34设计为孔口。孔口在显示的设计方案中垂直于罩盖30的表面40穿过罩盖。

图10显示了用于固定到罩盖30上的护罩50。护罩50具有至少部分环绕的内侧的止动容纳部52,其与罩盖30的第二止动元件33形成第二止动连接。护罩50此外具有呼吸孔口54,其尤其如此设计,即使得在插上到罩盖30时或在插上到罩盖30之后凹口完全处于自由。因此使得未阻碍通过安装好的湿热交换器进行的呼吸成为可能。护罩50具有包围壳体10和罩盖30的边缘56,该边缘尤其负责使得壳体和罩盖以及气管造口薄贴、气管造口小管或者气管造口按钮的可能的上层结构不可被看见。以这种方式满足使用者的审美要求,因为所描述的安装好的湿热交换器也满足装饰功能。

图11显示了护罩50的变型方案,其中护罩50尤其在横截面中具有圆形的尤其近似圆环形的设计方案。

图12显示了护罩50的另一设计方案,其中该护罩具有椭圆形的横截面。尤其地呼吸孔口54也椭圆形地成形。

此外可从图11和12获悉,呼吸孔口54设计成漏斗形。该漏斗形尤其在通过使用者期望进行封闭时允许手指在安装好的湿热交换器上的舒适的位置。

图13显示了护罩50的截面图。该截面图穿过止动容纳部52的槽口的中断部51实施,该中断部可从图10中获悉。从图13中也可识别出呼吸孔口54以及止动容纳部52。

图14显示了用于湿热交换器的成套器具。该成套器具具有多个壳体10和多个罩盖30以及多个护罩50。在所显示的示例中分别可看到壳体10、罩盖30以及护罩50的两个变型方案。使用者或者医疗护理员例如使用者的医生可选择用于湿热交换器的合适的构件。在此例如壳体或壳体容纳部的尺寸对于气管造口薄贴等而言以及要求的功能性和期望的设计是重要的。优选地设置成,壳体设计成一次性壳体。一次性壳体以单独包装或者直接附带的方式具有过滤器60,其插入到壳体中。在使用之后或者在使用一定时间段之后壳体连同过滤器或者仅仅过滤器被更换。此外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判断挑选这样的罩盖,即该罩盖一方面防止直接看到过滤器而且防止过滤器在远端方向上掉出。此外罩盖具有保护功能,因为较粗的颗粒、绒毛或其他物质并且尤其即使在湿热交换器封闭时使用者的手指也不直接与过滤器60接触。使用者此外可从多个尤其应符合美观要求的护罩50中进行选择。此外护罩也具有技术目的,即例如利用手指封闭湿热交换器应是舒适的。为此设置成,一方面护罩50由橡胶般弹性材料制造并且另一方面呼吸孔口54设计成漏斗形。

图15显示了所描述的湿热交换器或其成套器具的使用。象形图a显示了,使用者如何将壳体10放置到坚固的底座上。如果应还未将过滤器插入到壳体10中,则现在过滤器60插入并且在下面的步骤中,如象形图b显示的那样,罩盖30插上并且卡锁到壳体10上。象形图c显示了,卡锁可借助于手指压力容易地实现。接着的象形图d显示了,设有罩盖30的壳体10插入到护罩50中。对此也建议,将护罩50放置到坚固的基座上并且将壳体10连同罩盖30一起压入到护罩50中。如可在象形图d中清楚地识别的那样,罩盖30在此扮演重要的角色。罩盖不仅接合壳体10而且接合护罩50。因此根据优选的设计方案在没有罩盖30的情况下将壳体10与护罩50连接是不可行的。因此罩盖30具有联结功能。象形图e显示了,安装完成的湿热交换器10,30和50插入到气管造口薄贴65中。象形图f应说明了,湿热交换器可携带一定的时间段,其中推荐约24小时的最大携带时间。根据污染或分泌物形成可更早进行更换或如有可能更晚进行更换。在该时间之后,如在象形图g中说明的那样,湿热交换器在此移除并且护罩50从罩盖30上松开。现在在壳体10的凹入部18的区域中利用轻微的手指压力作用到壳体柱形套12上,尤其使壳体柱形套12凹陷,直到罩盖30从壳体10上松开。

图16显示了罩盖30的另一设计方案,带有三个止动元件32,其布置在罩盖边缘31的内周缘上并且构造成止动凸耳。为了尽可能紧凑地设计结构,止动元件32靠近边缘,也就是说尽可能在近端布置在罩盖边缘处。止动元件32径向向内伸出约0.4mm至约0.8mm。图17是来自图16的罩盖30的截面图。

图18显示了罩盖30的另一设计方案,不带有止动元件。该设计方案允许罩盖30夹上到壳体上。图19是来自图18的罩盖30的截面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