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有效部位的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性痴呆又称血管性认识障碍、血管性认知缺损,是一组由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所引起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血管性痴呆多呈缓慢起病,阶梯性发展,具有发病率高、迁延难愈、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已成为本世纪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常表现为波动性病程或阶梯式恶化,早期表现为情感易波动,易激怒,焦虑抑郁或情感淡漠,但人格相对保持完整。记忆障碍,特别是近事遗忘最早出现,继而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远事遗忘和定向、注意、学习、理解障碍,判断、计算、抽象思维力及综合分析能力亦出现障碍,严重者可影响语言功能。晚期患者通常人格障碍明显。ct或核磁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局限性梗死灶或陈旧性出血灶,还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及脑室周围白质脱髓鞘等表现。给患者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脑中风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其患病数量更是呈现迅速增加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西方国家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占老年痴呆发病率的15%~20%,美国多中心神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26.3%的60岁以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痴呆。亚洲国家,由于中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血管性痴呆占老年痴呆的比重较大,有报道指出,日本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占老年痴呆发病率的50%,我国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也较高。
随着痴呆患病率的不断升高、用药人群不断扩大,抗老年痴呆治疗药物市场呈现快速的稳步增长势头。20世纪90年代,该类药物已成为畅销药物,1995年世界销售额已达50亿美元;据全球2005年七大药品市场统计数字表明,排序前500种药品中,抗老年痴呆类药物已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26.27%,国外分析家预测在未来10年内,抗老年痴呆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近年来,国内抗老年痴呆药物市场虽说处于起步阶段,但抗痴呆和健脑促智药品市场的发展较快,2003年我国抗痴呆症药物市场规模已达到32亿元人民币,抗老年痴呆药物在我国医院用药市场销售规模自2003年以来一直稳步增长,2009年抗老年痴呆药物市场较上年增长了29.08%,达到了103.61亿元的市场规模。
由于老年痴呆的病因复杂,涉及到多系统、多靶点异常,目前临床应用的大部分抗老年痴呆的药物只是用来改善症状和延缓病情发展。因此,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植物制剂类药物的市场需求与认知不断升温。特别是在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与单纯的西药和生物制品相比,植物制剂类药物通过多系统、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少,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开发潜力。
本发明是以传统中药材钩藤为原料,经提取、浓缩、纯化等工艺流程制备得到的有效部位钩藤总碱,再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加工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平肝、开窍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痰浊阻窍证。具有释药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等特点,同时,与已上市同类产品相比,本发明药物为植物制剂,具有治疗机理全面,可通过多靶点发挥其治疗作用,且副作用小,具有显著的产品竞争优势和治疗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种类,以方便患者治疗和康复。
本发明的目地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钩藤药材,粉碎成粗粉,加饱和石灰水润湿,晾干,加6~12倍量乙酸乙酯回流提取1~3次,每次20~60分钟,合并提取液,滤过,收集滤液;
(2)滤液减压回收溶剂至1/5药材量,加水萃取1~3次,弃去水液部分,乙酸乙酯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
(3)继加95%乙醇使溶解,滤液通过中性氧化铝柱,用2~5倍柱体积的80~9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低温减压干燥成干膏,即得钩藤总碱。
2、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有效部位制成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主药和辅料制成的:
钩藤总碱24g微晶纤维素100g
甘露醇40g羧甲基淀粉钠15g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0g阿斯巴甜5g
微粉硅胶6g
3、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中药有效部位制成的药物,其制剂成型工艺为:
将原、辅料按处方量混合均匀,粉末直接压制成的口腔崩解片;或以适宜的粘合剂润湿制粒后,压制成的口腔崩解片。
以本发明有效部位制成的药物是在祖国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研究基础上,以传统中药材“钩藤”为原料,采用现代药物研究技术,以药效学指标筛选并确定其有效部位,根据其有效部位的理化性质,采用传统与现代提取分离方法相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一改传统中药“煎、提、沉”的制备方法,对其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与纯化工艺等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最终确定了本发明产品的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现代制剂方法加工制成速释剂型—口腔崩解片。具有清热平肝、开窍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痰浊阻窍证。根据药效学研究,确定本发明中药有效部位制成的药物用法用量确定为口服,一天一次,一次1片。
以本发明有效部位制成的药物为现代纯中药有效部位新药,与已上市同类产品相比较,具有以下竞争优势:
(1)工艺先进,质量稳定
本发明中药有效部位制成的药物以传统中药材“钩藤”为原料,采用现代药物研究技术与现代化研究体系,以药效学指标筛选并确定其有效部位,根据其有效部位的理化性质,采用传统与现代提取分离方法相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与纯化工艺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分析,并以产品安全、工艺可行、质量可控、成本合理作为工艺筛选的重要指标,经系统的工艺筛选实验研究,最终确定了本发明药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同时,采用国内先进的指纹图谱技术,对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料、中间体及制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确保工艺稳定,质量可控。
本发明中药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一改我国传统中药“煎、提、沉”的制备方法,具有有效组分清晰、工艺先进、适于规模化生产、质量稳定、有效成分含量高、服用剂量小等特点,为国内领先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现代纯中药制剂。
(2)治疗机理全面,安全有效
以本发明中药有效部位制成的药物从保护、改善、促进脑功能等多方面通过多靶点发挥其治疗与预防作用。经主要药效学试验研究,本发明药物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与机理如下:
①抗小血板聚集,促进脑代谢,保护脑功能。具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清除自由基等活性作用,有效预防和延缓痴呆发展。
②改善脑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提高氧利用度。可有效预防脑缺血/再灌注对脑功能的损伤,保护神经元,促进功能修复。实验表明其可通过调节脑内ache活力,影响脑内的ach,从而对缺血后的脑功能恢复产生影响,改善学习记忆障碍;通过调节脑内氨基酸类递质含量,从而对缺血后的脑功能恢复产生影响,改善学习记忆障碍;体外实验表明钩藤总碱可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拟缺血缺氧损伤,表明其对神经元存在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③改善记忆障碍,增强记忆力。本品可明显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有利于智能的恢复。药效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保护脑功能,改善脑微循环,延缓痴呆发展及益智作用。
本发明中药有效部位制成的药物经急性毒性试验和一般药理实验研究,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为本发明药物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依据。
(3)释药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口腔崩解片是一种新型口服剂型,可在无水或仅有少量水的条件下,于口腔中快速崩解,除大部分药效成分随吞咽动作进入胃肠道外,也有部分药效成分可通过口腔粘膜、食道粘膜吸收,不但提高了药效成分的吸收速度,且可有效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效。与普通药物制剂相比,口腔崩解片具有崩解速度快、释药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对消化道黏膜刺激性小等特点,具有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4)服用方便,口感良好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吞咽功能会逐渐下降,特别是患有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对口服药物的顺应性较差,对片剂、胶囊、颗粒等普通口服制剂的吞服会有一定的困难。本发明中药有效部位制成的药物在少量唾液中即可快速崩解,也可放于少量水中崩解后送服,尤其适用于老人、服药困难的病人,同时,本品味甜,无沙砾感,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
为了验证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具体如下:
一、以本发明有效部位制成的药物对拟脑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障碍的保护作用试验
1、试验材料
1.1药物:试验用药临用时配成0.08%、0.04%、0.02%3种剂量,小鼠灌胃10ml/kg,1次/d。尼莫地平片,50mg/kg灌胃,1次/d。
1.2主要仪器:小鼠跳台实验仪、小鼠水迷宫实验仪。
1.3动物:昆明种小鼠,25~28g,实验室条件下自由饮食。
2、方法与结果
2.1动物随机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17ml/kg灌胃,药物防治组(本发明制成的药物(简称本发明药物,下同)大剂量组、中剂量、小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分别按上述剂量灌胃,从术前3d起,共12d。
2.2脑缺血再灌模型制备: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仰卧位固定。颈正中切口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以无损微动脉夹闭15分钟,再灌15分钟,再次夹闭15分钟。第1次缺血同时于鼠尾尖端剪断1cm,放血造成低血压,整个缺血过程中,小鼠置于电热恒温箱,保持体温于36℃左右,术后肌注青霉素0.2万iu。假手术组操作同手术组,但不结扎动脉,不放血。
2.3跳台实验结果:术后第6d小鼠活动恢复正常后进行。装置为13cm×13cm×17cm被动回避反应箱,将动物置于跳台仪中适应环境3min,通以36v交流电,小鼠受电击后跳至平台上的时间为反应期,以此作为学习成绩。电击次数离散度过大,不作为评价指标。以5min为观察时间,于24h后将小鼠置于跳台仪中适应3min,再将其置于平台上,小鼠从平台上跳至铜栅上受电击时间作为潜伏期,再次回到平台的时间为反应期,以潜伏期和反应期作为记忆成绩。数据采用
表1本发明药物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跳台实验成绩的影响(n=10;s;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1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小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而反应期则显著延长(p<0.01),说明小鼠学习记忆发生障碍,本发明药物大、中、小剂量及尼莫地平均可改善小鼠被回避反应成绩(p<0.05,p<0.01)。
2.4水迷宫实验结果:水深20cm,水温(25±2℃),每日定时实验。于术前训练3d,使小鼠能在3min内从起步区游至目标区。每日训练8次。训练时如小鼠进入盲端,则将其诱入路径。进入盲端的次数为错误次数。术后第6d适应性训练4次,第7、8、9d测定其游完全程及错误次数,以此作为评价指标。数据采用x±s,用配对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试验结果如表2。
表2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迷宫实验成绩的影响(n=10;s;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2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游完全程时间显著延长,错误次数显著增多(p<0.01);本发明药物各组和尼莫地平组均使痴呆小鼠3d的水迷宫成绩提高,表现为全程时间较模型组缩短(p<0.05),而错误次数减少(p<0.05)。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可明显改善痴呆小鼠被动回避反应成绩(跳台)和空间辩别性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说明本发明药物可减轻小鼠脑血管缺血再灌损伤,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
二、本发明药物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缺糖缺氧损伤及给药实验
取培养10天的神经细胞,吸去原培养液,用无糖earle's液洗二遍后,加入无糖earle's液,培养30分钟。各组分别加入na2s2o4终浓度为0.5mmol/l。正常对照组用含葡萄糖earle's液(无糖earle's液加glucose5.5)孵育,为消除连na2s2o4在水中的分解产物的影响,另设非低氧溶液对照组,即预先配制100mmol/l的缺氧na2s2o4贮备液(3天以上)稀释至终浓度1mmol/l,即为na2s2o4常氧溶液对照组。连二亚硫酸钠(即na2s2o4)作用24h,本发明药物大、中、小剂量组和阳性药尼莫地平组在损伤处理前按照各自浓度分别加入,每组6孔。
2、ldh漏出率测定
损伤24h后,一半孔收集培养液上清液150μl,剩余培养液置20度冰箱冻存5h,之后拿出化冻后,按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测定原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和培养板中剩余培养液冻融后的ldh活性,计算ldh漏出率。漏出率=上清液ldh活性/冻融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100%。
3、mtt法测定细胞活性
另一半孔实验结束前4h加入mtt(终浓度为0.5g/kg),吸去培养液,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200μl,待孔内颗粒完全溶解后,移入96孔培养板中,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570nm处的光密度(od)。
4、结果
拟缺血损伤24h后,模型组细胞出现细胞活性降低,ldh漏出增加,与对照组和常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本发明药物各剂量组能明显增高模型细胞的活性,减少ldh漏出,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表明其可显著减轻拟缺糖缺氧对神经细胞的损伤,结果见表3。
表3本发明药物对大鼠神经细胞拟缺糖缺氧损伤的影响(n=6,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与常氧对照比较:△p<0.05;△△p<0.01
体外实验表明,本发明药物可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拟缺血缺氧损伤,表明其对神经元存在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三、本发明药物对不同诱导剂(胶原、paf、adp)诱导豚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1、分组及给药
实验豚鼠按体重随机分组,即空白对照组、本发明药物1.5、3、6mg/kg、尼莫地平35mg/kg。实验动物连续灌胃给药5d。末次给药1h后采血测定。空白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的溶媒。
2、血小板聚集率测定
末日给药1h后颈总动脉采血,以3.8%枸橼酸钠抗凝,混匀后,800rpm离心10min两次,合并两次上清液作为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并在血小板计数仪上作血小板计数。余下血浆以3000rpm离心6min,取上清为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plasma,ppp)。以ppp调零,取prp300ul加入比浊管,37℃温育5min,分别加入不同诱导剂(胶原、paf、adp),聚集不同时间,记录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3、结果
加入不同诱导剂(胶原、paf、adp)后,分别聚集10min、5min、5min,血小板出现明显聚集,并有峰值(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本发明药物各剂量组能抑制三种诱导剂诱导的豚鼠血小板聚集,降低其最大聚集率(p<0.05;p<0.01),结果见表4。
表4本发明药物对不同诱导剂诱导豚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n=10,
注:与对照相比:*p<0.05,**p<0.01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于多种诱导剂诱导的豚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表明其有可能对抗血管性痴呆发病前后患者普遍存在的血小板功能的高度激活状态。
以上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体内外血管性痴呆模型动物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通过改善脑缺血损伤后脑内ach及氨基酸类递质变化,保护脑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脑血管意外后血小板聚集性的加强等因素有关,而且可能对神经细胞有直接保护作用。
以下通过实验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例1】:有效部位钩藤总碱的制备
(1)取钩藤药材1kg,粉碎成粗粉,加饱和石灰水润湿,晾干,加6倍量乙酸乙酯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提取液,滤过,收集滤液;
(2)滤液减压回收溶剂至1/5药材量,加水萃取2次,弃去水液部分,乙酸乙酯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
(3)继加90%乙醇使溶解,滤液通过中性氧化铝柱,用3倍柱体积的8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低温减压干燥成干膏,即得钩藤总碱。
【实验例2】:有效部位钩藤总碱的制备
(1)取钩藤药材2.4kg,粉碎成粗粉,加饱和石灰水润湿,晾干,加8倍量乙酸乙酯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提取液,滤过,收集滤液;
(2)滤液减压回收溶剂至1/5药材量,加水萃取2次,弃去水液部分,乙酸乙酯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
(3)继加95%乙醇使溶解,滤液通过中性氧化铝柱,用3倍柱体积的9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低温减压干燥成干膏,即得钩藤总碱。
【实验例3】:有效部位钩藤总碱的制备
(1)取钩藤药材4.8kg,粉碎成粗粉,加饱和石灰水润湿,晾干,加10倍量乙酸乙酯回流提取3次,每次50分钟,合并提取液,滤过,收集滤液;
(2)滤液减压回收溶剂至1/5药材量,加水萃取3次,弃去水液部分,乙酸乙酯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
(3)继加95%乙醇使溶解,滤液通过中性氧化铝柱,用5倍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低温减压干燥成干膏,即得钩藤总碱。
实施例
处方1:
其制备方法为:
除微粉硅胶外,其余原、辅料按处方量混合均匀,以95%乙醇润湿,过16目筛制粒,50℃干燥,过20目筛整粒,加入微粉硅胶,混匀,压制成片,约得到180片。
处方2:
其制备方法为:
除微粉硅胶外,其余原、辅料按处方量混合均匀,以无水乙醇和甘油(9:1)混合液为粘合剂,过16目筛制粒,50℃干燥,过20目筛整粒,加入微粉硅胶,混匀,压制成片,约得到475片。
处方3:
其制备方法为:
将原、辅料按处方量混合均匀,粉末直接压制成片,约得到970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