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8675阅读:13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制剂药物的辅料,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包衣预混剂是一种新型的预混辅料,是指在粉末、颗粒、丸剂或片剂等药芯外表面包覆稳定的高分子薄膜材料,早在20世纪40年代,已有国家开始研究薄膜包衣新技术和新材料。薄膜包衣有利于掩盖药物的布料气味,可用于制备控释、缓释制剂,同时还可起到防潮、避光、隔绝空气等作用从而提高产品稳定性的作用。与传统的糖衣相比,薄膜包衣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用料少等特点。薄膜包衣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应用于兽药与饲料添加剂领域,使畜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有技术中一些固体制剂药芯具有亲水基团,能与空气中水分子的极性羟基形成氢键或产生其他分子间力的作用,表现出极强的吸湿性,药物暴露在高湿度的环境中,环境中水分与药物表面结合进入药物内部发生反应,导致发生变色、软化、结块等药物外观上的变化,在产品运输及存储过程中发生形变等影响产品质量;甚至改变药物的有效成分,缩短药品的保质期。另外对于一些生物酶药物,易在高温湿热条件下变性失活,因此通过薄膜包衣增加药物制剂的防潮和热稳定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薄膜包衣防潮性能较差和热稳定性较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及制备方法,使薄膜包衣具有强效的湿热稳定性。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所述预混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份含量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35%;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10~20%;滑石粉13~20%;柠檬酸三乙酯2~10%;黄原胶0.5~2%纯化水余量。优选地,所述预混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份含量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0~25%;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14~18%;滑石粉15~18%;柠檬酸三乙酯3~5%;黄原胶0.6~0.9%纯化水余量。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10~20um。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依次称取规定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加入容器内,在40~45℃下进行搅拌混混合20~30min,搅拌速度为800~1000r/min;(2)再称取规定量的滑石粉和柠檬酸三乙酯并缓慢加入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中,在50~60℃温度下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800~1000r/min;(3)先称取规定量的黄原胶加入步骤(2)制备的混合物中,再缓慢加入纯化水,在55~70℃温度下搅拌50~80min,搅拌速度为1500~2000r/min;(4)将步骤(3)制备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0~65℃,干燥60min;在干燥温度为30~40℃下干燥180min;(5)将步骤(4)制备的混合物进行研磨180min,过筛。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一种包衣成膜材料具有外观光洁、成膜性好的优点,能在热、光、空气及一定的湿度下保持稳定。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作为薄膜包衣材料,分子结构稳定可长期储存,且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成膜时还发挥增塑剂的作用。通过调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两种成膜材料的不同配比,既能增加薄膜包衣预混剂的成膜性、防潮性和稳定性,同时能保持预混剂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减少增塑剂的使用量,有利于减少裂纹,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滑度。滑石粉主要发挥防黏助流作用,当薄膜材料粘性过大,易于黏连,可加入适当的滑石粉以防止颗粒或片剂的黏连。柠檬酸三乙酯可以调节包衣膜的柔韧性,使包衣膜能够耐受膜内片芯中促渗透剂所产生的较大的渗透压,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使衣膜脆性和硬度降低,减少裂纹的发生,增加柔韧性。通过调节添加滑石粉和柠檬酸三乙酯的含量,有利于增加包衣硬度,提高防潮性能,同时具有较强的耐磨损性。黄胶原可作为稳定剂、凝胶增稠剂、膜成型剂,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通过协调黄原胶与滑石粉的相对含量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热稳定性。在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中,采用分步搅拌混合法,有利于各组分搅拌更加均匀,促进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效果;若搅拌混合不均匀,在干燥处理过程中水分快速蒸发,不同的组分发生团聚,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磨进行混匀,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通过采用不同的温度梯度干燥处理,在较高温度下混合组分的水分快速蒸发,再通过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进行缓慢干燥,既有利于薄膜包衣内部结构稳定,同时加快干燥处理效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发明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通过调节各组分配比,有效地提高了薄膜包衣的防潮性能,提高固体制剂药物的结构稳定性、防治药品不因吸潮而发生变质;2、本发明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能有效的提高被包覆样品的热稳定性,防止样品的在制备过程中因高温蒸汽而发生变性失活;3、本发明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减少了裂纹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和耐磨损性;4、本发明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没有复杂的组分配比,且制备过程采用分布混合与分步干燥的方式,有利于增加薄膜包衣预混剂各组分混合均匀性和结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预混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份含量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10%,粒径为10um的滑石粉20%,柠檬酸三乙酯10%,黄原胶0.5%,余量为纯化水。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依次称取规定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加入容器内,在42℃下进行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800r/min;(2)再称取规定量的滑石粉和柠檬酸三乙酯并缓慢加入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中,在50℃温度下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800r/min;(3)先称取规定量的黄原胶加入步骤(2)制备的混合物中,再缓慢加入纯化水,在50℃温度下搅拌50min,搅拌速度为1500r/min;(4)将步骤(3)制备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0℃,干燥60min;然后,在干燥温度为30℃下干燥180min;(5)将步骤(4)制备的混合物进行研磨180min,过筛200目。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预混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份含量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0%;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15%;粒径为12um的滑石粉16%;柠檬酸三乙酯7%;黄原胶1.2%余量为纯化水。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依次称取规定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加入容器内,在40℃下进行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900r/min;(2)再称取规定量的滑石粉和柠檬酸三乙酯并缓慢加入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中,在55℃温度下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900r/min;(3)先称取规定量的黄原胶加入步骤(2)制备的混合物中,再缓慢加入纯化水,在65℃温度下搅拌60min,搅拌速度为1800r/min;(4)将步骤(3)制备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60min;然后,在干燥温度为35℃下干燥180min;(5)将步骤(4)制备的混合物进行研磨180min,过筛200目。实施例3本发明一种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预混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份含量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20%;粒径为15um的滑石粉13%;柠檬酸三乙酯2%;黄原胶3%,余量为纯化水。稳定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依次称取规定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加入容器内,在45℃下进行搅拌混合30min,搅拌速度为1000r/min;(2)再称取规定量的滑石粉和柠檬酸三乙酯并缓慢加入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中,在60℃温度下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1000r/min;(3)先称取规定量的黄原胶加入步骤(2)制备的混合物中,再缓慢加入纯化水,在70℃温度下搅拌50min,搅拌速度为2000r/min;(4)将步骤(3)制备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60min;然后,在干燥温度为40℃下干燥180min;(5)将步骤(4)制备的混合物进行研磨180min,过筛200目。防潮性能测试:选取及易吸潮丁酸钠颗粒作为试验对象,分别用以上实施例制得的薄膜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在温度为40℃条件下,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进行为期30d的加速防潮性能测试,每隔10d定时称重并计算吸增重率。表1加速试验中丁酸钠颗粒吸湿增重率结果(%)时间(d)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100.270.230.25202.381.872.91303.922.954.10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各组分配比,有效地提高了薄膜包衣的防潮性能,提高固体制剂药物的结构稳定性。耐热性测试:选取植酸酶颗粒作为实验对象,分别用以上实施例制得的薄膜包衣剂进行包衣。在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进行耐热稳定性测试,测试时间为30min。表2耐热性测试中植酸酶存活率结果(%)时间(min)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109296932075797130586153结果表明,稳定型薄膜包衣具有较强湿热稳定型。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