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回流的一次性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479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回流的一次性引流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回流的一次性引流袋。



背景技术:

引流袋在医疗上既可用于诸如胸腔和腹腔的手术患者的术后引流,也可用于长期卧床并且难以自理的患者乃至家庭特殊护理者等的引流。前者即对胸腹腔术后患者使用则表现为名符其实的引流袋,后者即对长期卧床患者乃至家庭护理患者使用主要针对膀胱导尿,因此在医疗上习惯称为导尿袋。

现有的引流袋,其主体结构由一片聚乙烯软塑料片对折后边缘热压密封,并且上侧边缘压封直接高频热合引流导管,下侧边缘装排液口,排液口通过密封盖封堵,排液时取下密封盖排液后再盖住。此结构的引流袋,在使用过程中,当储液袋内的液体液体快充满时,液体容易发生倒流,而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另外,引流袋的引流管连接方式过于简单,容易滑脱或者发生泄漏,从而进一步影响使用者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回流的一次性引流袋,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导流,同时改进了引流管的连接结构,连接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不会滑脱或泄漏,从多方面保护了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回流的一次性引流袋,包括引流管接头机构、引流管、止流夹、挂管、挂带、防逆流片、储液袋和排液装置;

所述储液袋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引流管穿过进液口固定在储液袋顶部,止流夹固定在引流管上,引流管接头机构固定在引流管外端,排液装置穿过出 液口固定在储液袋底部,所述挂管、挂带均可拆卸的固定在储液袋的顶部;

所述防逆流片包括第一逆流片层和第二逆流片层,第一逆流片层固定在第二逆流片层上方,第一逆流片层和第二逆流片层均为圆锥体结构的乳胶材质的薄片,第一逆流片层截面所呈的夹角a小于第二逆流片层截面所呈的夹角b,第一逆流片层的边缘处设有若干圆弧结构的第一液体通道,第一液体通道截面所呈圆弧结构的圆心角c为50°,第二逆流片层的中心处设有第二液体通道,第二逆流片层边缘处均固定在储液袋上,第一逆流片层固定在第二逆流片层上;

所述引流管接头机构包括接头主体、两个接引管和两个锁紧螺母,所述接头主体为圆柱体结构,接头主体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接固定腔,卡接固定腔壁上轴向设有四个缓冲通道,四个缓冲通道将卡接固定腔壁均为的分为四个部分,卡接固定腔壁的顶部向外突出的设有第一卡接凸起、底部向内凹陷的设有第一卡接凹槽,接头主体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接引管包括接引内管和接引外管,接引内管与接引外管间隙配合,接引内管和接引外管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接引外管的底部向外突出的设有四个第二卡接凸起,第二卡接凸起的宽度L1小于缓冲通道的宽度L2,第二卡接凸起与第一卡接凹槽相配合,接引外管与卡接固定腔间隙配合,接引外管上设有第二卡接凹槽,第二卡接凹槽与第一卡接凸起相配合,所述锁紧螺母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锁紧螺母内设有锁紧通道,锁紧通道内壁设有内螺纹;

两个接引管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卡接固定腔内,并分别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

上述一种防回流的一次性引流袋,其中,所述锁紧通道顶部的内径d1小于底部的内径d2。

上述一种防回流的一次性引流袋,其中,所述排液装置包括排液管和插销, 排液管为十字形结构,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通道和锁定通道,插销可插拔的固定在锁定通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防逆流片包括第一逆流片层和第二逆流片层,两者独特的结构设置,当液体从引流管进入储液袋内时,第一逆流片层受到压力,第一液体通道张开,液体经过第二逆流片层进入储液袋内,当液体反向倒灌时,第一液体通道因为未受压而处于闭合状态,液体储存在第一逆流片层和第二逆流片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不会倒流,保证了使用者的使用安全和健康。

本发明采用了独特的引流管接头机构,使用时,只需要通过接引内管和接引外管的相互配合,将引流管或外界管固定在接引管上,使接引管的四个第二卡接凸起与缓冲通道相对应,将接引管插入卡接固定腔底部,旋转接引管使第二卡接凸起卡入第一卡接凹槽中,再旋转锁紧螺母,使锁紧螺母顶部缓慢向下移动直至实现锁紧,此时,第一卡接凸起卡入式的固定在第二卡接凹槽中,,连接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不会滑脱或泄漏。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导流,同时改进了引流管的连接结构,连接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不会滑脱或泄漏,从多方面保护了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逆流片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逆流片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引流管接头机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接头主体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接引管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锁紧螺母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排液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引流管接头机构1、引流管2、止流夹3、挂管4、挂带5、防逆流片6、储液袋7、排液装置8、排液管9、插销10、排液通道11、锁定通道12、进液口13、出液口14、第一逆流片层15、第二逆流片层16、第一液体通道17、第二液体通道18、接头主体19、接引管20、锁紧螺母21、卡接固定腔22、缓冲通道23、第一卡接凸起24、第一卡接凹槽25、接引内管26、接引外管27、第二卡接凸起28、第二卡接凹槽29、锁紧通道30。

如图所示一种防回流的一次性引流袋,包括引流管接头机构1、引流管2、止流夹3、挂管4、挂带5、防逆流片6、储液袋7和排液装置8,所述排液装置包括排液管9和插销10,排液管为十字形结构,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通道11和锁定通道12,插销可插拔的固定在锁定通道内;

所述储液袋上设有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引流管穿过进液口固定在储液袋顶部,止流夹固定在引流管上,引流管接头机构固定在引流管外端,排液装置穿过出液口固定在储液袋底部,所述挂管、挂带均可拆卸的固定在储液袋的顶部;

所述防逆流片包括第一逆流片层15和第二逆流片层16,第一逆流片层固定 在第二逆流片层上方,第一逆流片层和第二逆流片层均为圆锥体结构的乳胶材质的薄片,第一逆流片层截面所呈的夹角a小于第二逆流片层截面所呈的夹角b,第一逆流片层的边缘处设有若干圆弧结构的第一液体通道17,第一液体通道截面所呈圆弧结构的圆心角c为50°,第二逆流片层的中心处设有第二液体通道18,第二逆流片层边缘处均固定在储液袋上,第一逆流片层固定在第二逆流片层上;

所述引流管接头机构包括接头主体19、两个接引管20和两个锁紧螺母21,所述接头主体为圆柱体结构,接头主体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接固定腔22,卡接固定腔壁上轴向设有四个缓冲通道23,四个缓冲通道将卡接固定腔壁均为的分为四个部分,卡接固定腔壁的顶部向外突出的设有第一卡接凸起24、底部向内凹陷的设有第一卡接凹槽25,接头主体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接引管包括接引内管26和接引外管27,接引内管与接引外管间隙配合,接引内管和接引外管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接引外管的底部向外突出的设有四个第二卡接凸起28,第二卡接凸起的宽度L1小于缓冲通道的宽度L2,第二卡接凸起与第一卡接凹槽相配合,接引外管与卡接固定腔间隙配合,接引外管上设有第二卡接凹槽29,第二卡接凹槽与第一卡接凸起相配合,所述锁紧螺母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锁紧螺母内设有锁紧通道30,锁紧通道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通道顶部的内径d1小于底部的内径d2;

两个接引管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卡接固定腔内,并分别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

本发明防逆流片包括第一逆流片层和第二逆流片层,两者独特的结构设置,当液体从引流管进入储液袋内时,第一逆流片层受到压力,第一液体通道张开,液体经过第二逆流片层进入储液袋内,当液体反向倒灌时,第一液体通道因为 未受压而处于闭合状态,液体储存在第一逆流片层和第二逆流片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不会倒流,保证了使用者的使用安全和健康。

本发明采用了独特的引流管接头机构,使用时,只需要通过接引内管和接引外管的相互配合,将引流管或外界管固定在接引管上,使接引管的四个第二卡接凸起与缓冲通道相对应,将接引管插入卡接固定腔底部,旋转接引管使第二卡接凸起卡入第一卡接凹槽中,再旋转锁紧螺母,使锁紧螺母顶部缓慢向下移动直至实现锁紧,此时,第一卡接凸起卡入式的固定在第二卡接凹槽中,,连接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不会滑脱或泄漏。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导流,同时改进了引流管的连接结构,连接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不会滑脱或泄漏,从多方面保护了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