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2171阅读:1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是针对积存于体腔内、器官或组织的液体引离原处和排出体外,以防止在体腔或手术区内蓄积,继发压迫症状、感染或组织损害。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目的。术后需要对引流管进行固定,现有的引流管固定大多是依靠夹紧臂进行夹紧,力度不容易控制,太松容易造成引流管滑动,太紧容易造成引流管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衬垫、基板、基板上的底座和底座上的扣块;引流管的一端为尖端,尖端的引流管壁开有多个引流孔;引流管上设有柱状气囊,引流管内设有气管,气管的一端与柱状气囊相通,另一端伸出引流管侧壁;扣块的一端与底座铰接,另一端与底座卡扣连接;扣块与底座的相对面分别设有与引流管匹配的、弧形的管槽,管槽的内壁设有多个球冠状的凸起;衬垫中心开设有管孔,引流管从管孔穿过,衬垫由自上而下的无纺布层、吸水层、防漏层和粘贴层;衬垫位于基板与柱状气囊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管槽位于底座和扣块的相对面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粘结在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聚氨酯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周向环绕式排布在管槽的弧形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固定引流管管体时,管体穿出衬垫在管槽内,尖端插入患者引流处引流,方便且减轻了患者痛苦,再通过柱状气囊的充气防止引流管脱出,衬垫通过粘贴层贴附在患者引流处,将扣块扣合在底座上,扣块与底座的管槽将引流管包覆,管槽内的凸起对引流管产生挤压,固定牢靠,避免了滑动,又不会造成引流管变形或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医用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引流管管体位于管槽内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基板处结构的仰视图;

图4是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图4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医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衬垫9、基板2、基板2上的底座3和底座3上的扣块4;引流管1的一端为尖端,尖端的引流管壁开有多个引流孔5;引流管1上设有柱状气囊6,引流管1内设有气管7,气管7的一端与柱状气囊6相通,另一端伸出引流管1侧壁;扣块4的一端与底座3铰接,另一端与底座3卡扣连接;扣块4与底座3的相对面分别设有与引流管1匹配的、弧形的管槽,管槽的内壁设有多个球冠状的凸起8;衬垫9中心开设有管孔10,引流管1从管孔10穿过,衬垫9由自上而下的无纺布层、吸水层、防漏层和粘贴层;衬垫9位于基板2与柱状气囊6之间。

管槽位于底座3和扣块4的相对面中部,底座3粘结在基板2上,基板2的两侧还可设置弹性绷带。

图1为贴附好以后的固定状态示意,引流管1末端在衬垫9外部、在管槽内固定,管槽固定处与衬垫9形成一定的弧度弯曲,方便基板的固定。凸起8为聚氨酯材料,不会对引流管1表面造成划伤等损坏,又有较适宜的弹性变形,能够很好将引流管1压紧固定。凸起8周向环绕式排布在管槽的弧形面上,可根据情况设置适宜的底座3及扣块4沿引流管轴向的宽度,以保证适宜的压紧面积,可靠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