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077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尤其是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引流设备也越来越先进。经检索得知专利号为201320640277.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设备,由负压吸引器和吸引导管组成,负压吸引器包括弹性负压瓶,弹性负压瓶顶端设置有与弹性负压瓶内腔导通的排出管,排出管上设置有密封头,所述的弹性负压瓶顶端设置有多个与弹性负压瓶内腔导通的引流连接管,每个引流连接管内均设置有从弹性负压瓶外部向内腔导通的第一单向阀,每个引流连接管的上开口内均插接有引流连接管密封塞;该专利能够当某个正在使用的引流连接管或其内部设置的第一单向阀出现损坏时,仅需将吸引导管重新安装在另一个去掉了引流连接管密封塞的引流连接管上,即可继续进行引流,避免换掉整个负压吸引器,能够降低医疗成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容器空间有限不能实现连续引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包括负压管、第一集液瓶、第二集液瓶、负压橡皮球以及缓冲瓶;设备主体是由密封盖、第一集液瓶、第二集液瓶、缓冲瓶组成,第一集液瓶和第二集液瓶是两个相匹配的半圆柱;在第一集液瓶和第二集液瓶的侧面上各设置有玻璃视窗和刻度线;在第一集液瓶和第二集液瓶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相匹配的半圆柱型开口;缓冲瓶设置在第一集液瓶和第二集液瓶的正上方,且缓冲瓶出口与半圆柱型开口相配合;缓冲瓶的出口与半圆柱型开口结合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盖上设置有负压管,负压管与负压橡皮球连接;吸引导管设置在密封盖上,并在密封盖上设置有压力表;缓冲瓶出口的上部设置有切换塞,切换塞转动设置在缓冲瓶出口的下端,切换塞上设置有通孔,切换塞上与转动杆连接,转动杆穿出密封盖的上部,并在转动杆上端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转动杆与密封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吸引导管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接头,连接接头与一根单独引流管或与带有分叉的引流管螺纹连接;单独引流管的管壁设置有小孔;带有分叉的引流管包括导管和粘结基质,粘结基质为两层结构,上层为不透气结构,下层为硅胶,下层设置有与导管连通的孔状结构;所述的负压橡皮球内部设置有弹性金属片和弹簧。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小孔个数为3-6个。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负压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进一:在负压橡皮球内设置弹性金属片和与金属片配合的弹簧,使按压时产生的弹性更大,不至于出现由于压强太大而造成负压橡皮球无法依靠自身弹性还原的情况,这种设计吸力更大、吸气效果更好。

改进二:将第一集液瓶和第二集液瓶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半圆柱,节省了空间,通过缓冲瓶和切换塞与第一集液瓶和第二集液瓶转换连接,达到可以更换集液瓶的目的,进而实现连续引流。

改进三:吸引导管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接头,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安装不同的吸引结构。单独引流管的管壁设置有小孔,在因为有杂质而堵塞管孔时,可以通过设置在管壁的小孔达到引流的目的。

改进四:设置带有分叉的引流管包括导管和粘结基质,粘结基质为两层结构,上层为不透气结构,下层为硅胶,下层设置有与导管连通的孔状结构,能够大面积吸液、引流,采用单面设置孔状结构通气,能减少负压流失,达到定向吸液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构件14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构件14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构件1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可以按照图1-5所示予以实施;包括负压管1、第一集液瓶2、第二集液瓶3、负压橡皮球4以及缓冲瓶5;设备主体是由密封盖6、第一集液瓶2、第二集液瓶3、缓冲瓶5组成,第一集液瓶2和第二集液瓶3是两个相匹配的半圆柱;在第一集液瓶2和第二集液瓶3的侧面上各设置有玻璃视窗9和刻度线91;在第一集液瓶2和第二集液瓶3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相匹配的半圆柱型开口7;缓冲瓶5设置在第一集液瓶2和第二集液瓶3的正上方,且缓冲瓶出口51与半圆柱型开口7相配合;缓冲瓶的出口51与半圆柱型开口7结合处设置有密封圈8;密封盖6上设置有负压管1,负压管1与负压橡皮球4连接;吸引导管10设置在密封盖6上,并在密封盖6上设置有压力表61;缓冲瓶出口51的上部设置有切换塞11,切换塞11转动设置在缓冲瓶出口51的下端,切换塞11上设置有通孔,切换塞上与转动杆12连接,转动杆12穿出密封盖6的上部,并在转动杆12上端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121,转动杆12与密封盖6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吸引导管1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接头101,连接接头101与一根单独引流管13或与带有分叉的引流管14螺纹连接;单独引流管13的管壁设置有小孔131;带有分叉的引流管14包括导管141和粘结基质142,粘结基质142为两层结构,上层为不透气结构,下层为硅胶,下层设置有与导管连通的孔状结构15;所述的负压橡皮球4内部设置有弹性金属片41和弹簧42,所述的小孔131个数为3-6个,所述的负压管1上设置有单向阀16。

在负压橡皮球4内设置弹性金属片41和与金属片配合的弹簧42,使按压时产生的弹性更大,不至于出现由于压强太大而造成4负压橡皮球无法依靠自身弹性还原的情况,这种设计吸力更大、吸气效果更好。

将第一集液瓶2和第二集液瓶3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半圆柱,节省了空间,通过缓冲瓶5和切换塞11与第一集液瓶2和第二集液瓶3转换连接,当一个集液瓶集满液体之后,切换切换塞11,连通到另一个集液瓶,达到可以更换集液瓶的目的,进而实现连续引流。

吸引导管1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接头101,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安装不同的吸引结构。单独引流管的13管壁设置有小孔131,在因为有杂质而堵塞管孔时,可以通过设置在管壁的小孔131达到引流的目的。

设置带有分叉的引流管14包括导管141和粘结基质142,粘结基质142为两层结构,上层为不透气结构,下层为硅胶,下层设置有与导管连通的孔状结构15,能够大面积吸液、引流,采用单面设置孔状结构通气,能减少负压流失,达到定向吸液的目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