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吐解酒的中药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7937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邻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催吐解酒的中药混合物。



背景技术:

看到应酬这个词,国人想到的就是喝酒、喝大酒,但大多数国人都知道酒对身体的伤害极大,但是常常为了业务、关系等,在酒场上的“身不由己”大量饮酒,而大量饮酒对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虽然现在市场上出现有多种解酒混合物,但大多都是在整个饮酒过程结束后才进行服用的,而一般性的酒宴进行的时间,大多在2小时以上,有些甚至达到4-6个小时,就造成现有的解酒混合物只能对酒宴后期喝下去的酒进行作用,而前期喝下去的酒,由于已经被身体吸收,所以现有的解酒混合物无法起到作用。

大多数的饮酒者,在酒宴进行时通过呕吐的方式将喝下去的酒排除体外,但大多数人无法控制呕吐,大多采用扣喉的方式引起呕吐,这种方式不但对有所影响,还会弄脏手臂或衣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组份简单、解酒效果好、使用方便,可以在饮酒期间反复使用的催吐解酒的中药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催吐解酒的中药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甜茶10-20份,常山10-25份,田基黄15-30份,甘草10-30份,乌梅5-15份。

上述中药混合物的优选配方为:

甜茶20份,常山20份,田基黄25份,甘草22份,乌梅15份。

上述中药原料的详细说明如下:

甜茶:味甘;性凉。归肝;肺;膀胱经。具有截疟;利尿降压功效。常用于疟疾;高血压病的症。

常山:味苦、辛,性寒。归肺、肝、心经。具有涌吐痰涎,截疟等功效。常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等症。

田基黄:味甘;苦;性凉。归肺;肝经。具有胃经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保肝等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症,其中所含的田基黄碱有致吐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症。

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等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等症。

本发明采用传统煎煮的制备方式,将煎煮的药液100毫升独立包装。口服30毫升在10-5分钟内就能起到催吐效果。

发明优点:

本发明具有组份简单、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口感适中等优点。特别是通过口服中药混合物方式进行催吐,以避免手动扣喉造成的催吐效果不明显,对喉部造成伤害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催吐解酒的中药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甜茶20份,常山20份,田基黄25份,甘草22份,乌梅15份。

实施例2:

一种催吐解酒的中药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甜茶10份,常山10份,田基黄15份,甘草10份,乌梅5份。

实施例3:

一种催吐解酒的中药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甜茶20份,常山25份,田基黄30份,甘草30份,乌梅15份。

实施例1-3均采用以下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传统煎煮的制备方式,将煎煮的药液100毫升独立包装。口服30毫升在10-5分钟内就能起到催吐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