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表面消毒消炎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1761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毒消炎剂,尤其涉及一种皮肤表面消毒消炎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消炎消毒药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皮肤表面的消毒消炎一般都需要使用消毒剂,现有的消毒剂大多含有具有一定毒副作用的化学合成药剂,如果化学合成药剂含量较小的话,对皮肤表面的消炎作用不佳,起效慢,无法达到较好的消炎效果;如果化学合成药剂含量较多的话,化学合成药剂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利于人体健康,长期使用还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另外,化学合成消毒剂的效果不佳,大多只能对皮肤表面进行消毒,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消炎,尤其是针对痔疮、水泡、口腔溃疡等。

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 104888204A,公告日为:2015年9月9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方皮肤黏膜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制成该消毒剂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为:海洋益生菌DNA解链酶3-5份、聚六亚甲基胍5-10份、微藻多聚糖2-6份、海洋生物复合酶5-8份、去离子水58-72份和植物提取液13份;所述植物提取液13份是:将紫花地丁6份、常山3份、佩兰3份、苍术1份制成粉末,将混合粉末经渗漉法得到浸出液;将浸出液依次经静置、过滤、提纯,得到植物提取液。但是该消毒剂只能对皮肤表面进行消炎消毒,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消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化学合成消毒剂的效果不佳,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大多只能对皮肤表面进行消毒,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消炎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消毒消炎效果好,不仅能够对皮肤表面进行消毒,而且还能从根本上进行消炎杀菌,没有毒副作用的一种皮肤表面消毒消炎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皮肤表面消炎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0.8%~1.5%的柠檬醛、1.2%~3%的丁香酚、0.5%~1.2%的生姜油、其余为食用酒精作为原料制得。

按质量份数计,由1.2%的柠檬醛、2%的丁香酚、0.8%的生姜油、其余为食用酒精作为原料制得。

所述食用酒精的酒精含量为75%。

一种皮肤表面消毒消炎膏,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0.08%~0.15%的柠檬醛、0.12%~0.3%的丁香酚、0.05%~0.12%的生姜油、其余为膏体作为原料制得。

按质量份数计,由0.12%的柠檬醛、0.2%的丁香酚、0.09%的生姜油、其余为膏体作为原料制得。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一种皮肤表面消炎消毒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食用酒精中混合均匀,制成消毒消炎剂。

一种皮肤表面消毒消炎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膏体中混合均匀,制成消毒消炎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柠檬醛、丁香酚、生姜油以及食用酒精为原材料制成,柠檬醛、丁香酚、生姜油以及为食用酒精混合后,在药理上相互促进,联合发挥药理作用,尤其对皮肤的消肿止痛、消炎杀菌、避免感染、防止破伤风等方面效果显著。

2、本发明取材广泛,加工方便,产品稳定性好,不含有化学合成药剂成分,没有毒副作用,不仅能够对皮肤表面进行消毒消炎,而且还能从根本上进行消炎杀菌,促进皮下组织血液循环,活血化瘀,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皮肤表面消毒消炎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0.8%~1.5%的柠檬醛、1.2%~3%的丁香酚、0.5%~1.2%的生姜油、其余为食用酒精作为原料制得。

按质量份数计,由1.2%的柠檬醛、2%的丁香酚、0.8%的生姜油、其余为食用酒精作为原料制得。

所述食用酒精的酒精含量为75%。

一种皮肤表面消毒消炎膏,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0.08%~0.15%的柠檬醛、0.12%~0.3%的丁香酚、0.05%~0.12%的生姜油、其余为膏体作为原料制得。

按质量份数计,由0.12%的柠檬醛、0.2%的丁香酚、0.09%的生姜油、其余为膏体作为原料制得。

一种皮肤表面消毒消炎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酒精为含量75%的食用酒精中混合均匀,制成消毒消炎剂。

一种皮肤表面消炎消毒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膏体中混合均匀,制成消毒消炎膏。

本发明消炎消毒剂采用柠檬醛、丁香酚、生姜油以及为食用酒精原料制成,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分别为:柠檬醛0.8%~1.5%,丁香酚1.2%~3%,生姜油0.5%~1.2%,其余为食用酒精,并混合制成。丁香酚还可以采用丁香罗勒油代替。现有的消毒剂大多含有具有一定毒副作用的化学合成药剂,如果化学合成药剂含量较小的话,对皮肤表面的消毒消炎作用不佳,起效慢,无法达到较好的消炎杀菌效果;如果化学合成药剂含量较多的话,化学合成药剂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利于人体健康,长期时候还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

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不含有化学合成药剂成分,柠檬醛、丁香酚和生姜油均分别从植物中提取分离而来,不会对皮肤造成腐蚀和伤害,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毒副作用。柠檬醛、丁香酚、生姜油与为食用酒精混合后,在药理上相互促进,联合发挥药理作用,尤其对皮肤的消肿止痛、消炎杀菌、避免感染等方面效果显著,产生了意料不到的消毒消炎效果。

柠檬醛,是无色或微黄色液体,呈浓郁柠檬香味,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可以从柠檬油、白柠檬油、柑桔油、山苍子油、马鞭草油中提炼分离得到。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例如抗曲霉菌。

丁香酚,是微黄色至黄色液体,有强烈的丁香香气,几乎不溶于水,可与乙醇、氯、乙醚及油可混溶,天然的丁香酚主要用富含丁香油的桃金娘科植物,可以从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得到。丁香酚对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痢疾、大肠、变形、结核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生姜油,可以从新鲜生姜中通过蒸馏法提取生姜油,取材广泛,成本较低,生姜油含有多种成份,如姜烯、姜醇、姜酮等。生姜油能够刺激神经末梢,促进皮下组织血液循环,另外还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抗原虫能力。

本发明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生姜油配合柠檬醛和丁香酚使用,生姜油能够刺激神经末梢,具有很好的渗透引导作用,使得柠檬醛和丁香酚能够快速直达皮下组织内部,促进皮下组织血液循环,活血化瘀,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皮下组织血液循环加快后,能够使水泡、组织液流动扩散,具有很好的消肿止痛作用,混合后的柠檬醛对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丁香酚对细菌有很好的杀菌作用,生姜油对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另外柠檬醛和丁香酚具有很好的杀菌、抗菌作用,能够达到很好的消炎效果,见效快。

本发明可以制成液体药剂,还可以制成固态膏剂,制成固态膏剂时将柠檬醛、丁香酚和生姜油的含量减小,混合在膏体内制成,膏体为牙膏膏体或凡士林。如果是治疗口腔溃疡只能使用液体药剂,使用固态膏剂会不太方便。本发明对痔疮、口腔溃疡、皮外伤、冻伤、烧伤等具有很好的消毒消炎、消肿止痛、活血化瘀、防止感染的作用。一种皮肤表面消毒消炎剂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按质量份数计,采用0.8%的柠檬醛、1.2%的丁香酚、0.5%的生姜油、其余为食用酒精作为原料制得。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食用酒精中混合均匀,制成消炎消毒剂。

实施例2:按质量份数计,采用1%的柠檬醛、1.4%的丁香酚、0.6%的生姜油、其余为食用酒精作为原料制得。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食用酒精中混合均匀,制成消炎消毒剂。

实施例3:按质量份数计,采用1.1%的柠檬醛、1.6%的丁香酚、0.7%的生姜油、其余为食用酒精作为原料制得。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食用酒精中混合均匀,制成消炎消毒剂。

实施例4:按质量份数计,采用1.2%的柠檬醛、2%的丁香酚、0.8%的生姜油、其余为食用酒精作为原料制得。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食用酒精中混合均匀,制成消炎消毒剂。

实施例5:按质量份数计,采用1.4%的柠檬醛、2.5%的丁香酚、1%的生姜油、其余为食用酒精作为原料制得。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食用酒精中混合均匀,制成消炎消毒剂。

实施例6:按质量份数计,采用1.5%的柠檬醛、3%的丁香酚、1.2%的生姜油、其余为食用酒精作为原料制得。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食用酒精中混合均匀,制成消炎消毒剂。

一种皮肤表面消毒消炎膏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按质量份数计,采用0.08%的柠檬醛、0.12%的丁香酚、0.05%的生姜油、其余为膏体作为原料制得。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膏体中混合均匀,制成消炎消毒膏。

实施例2:按质量份数计,采用0.1%的柠檬醛、0.14%的丁香酚、0.06%的生姜油、其余为膏体作为原料制得。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膏体中混合均匀,制成消炎消毒膏。

实施例3:按质量份数计,采用0.12%的柠檬醛、0.2%的丁香酚、0.09%的生姜油、其余为膏体作为原料制得。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膏体中混合均匀,制成消炎消毒膏。

实施例4:按质量份数计,采用0.14%的柠檬醛、0.25%的丁香酚、0.1%的生姜油、其余为膏体作为原料制得。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膏体中混合均匀,制成消炎消毒膏。

实施例5:按质量份数计,采用0.3%的柠檬醛、0.5%的丁香酚、0.2%的生姜油、其余为膏体作为原料制得。将柠檬醛和丁香酚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Ⅰ;再将混合液Ⅰ加入到生姜油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Ⅱ;最后将混合液Ⅱ加入到膏体中混合均匀,制成消炎消毒膏。

使用本发明皮肤表面消炎消毒剂的病例如下:

1、病因:口腔溃疡,患者姓名:候兴均,性别:男,年龄:34岁。口腔溃疡面积较大,伴有疼痛,持续三天未消退,进食受影响。采用本发明对口腔溃疡部位喷药,2分钟后疼痛感减轻,进食过程没有刺激和疼痛感。定时喷药2天后,口腔溃疡面积缩小一半,几乎无疼痛感,随后口腔溃疡痊愈。

2、病因:口腔溃疡,患者姓名:张采,性别:男,年龄:46岁。口腔溃疡面积较大,伴有疼痛,持续两天未消退,进食受影响。采用本发明对口腔溃疡部位喷药,3分钟后疼痛感减轻,进食过程没有刺激和疼痛感。定时喷药2天后,口腔溃疡基本消失,几乎无疼痛感,随后口腔溃疡痊愈。

3、病因:外痔,患者姓名:申魏,性别:男,年龄:42岁。因劳累,肛门包块伴有疼痛两天,并逐渐加重。采用本发明对外痔部位喷药,用药后立即止疼止痒,连续定时喷药4天,痔核开始缩小;连续定时喷药8天后痔核消失,临床症状消失,能胜任日常体力劳动。

4、病因:外痔,患者姓名:付立涛,性别:男,年龄:56岁。因劳累,肛门包块伴有疼痛三天,并逐渐加重。采用本发明对外痔部位喷药,用药后立即止疼止痒,连续定时喷药3天,痔核开始缩小;连续定时喷药9天后痔核消失,临床症状消失,能胜任日常体力劳动。

5、病因:蚊虫叮咬,患者姓名:何雯,性别:女,年龄:8岁。在户外草丛中玩耍,手臂、腿部被蚊虫叮咬后奇痒无比,起包,擦拭本发明的药剂后止疼止痒,半小时后起包开始消退。

6、病因:细菌感染,患者姓名:万晨,性别:男,年龄:18岁。参加户外活动后腿部擦伤,并出现感染症状,出现红肿,伴有疼痛感,采用本发明药剂对感染部位喷药,一小时后红肿范围逐渐缩小,疼痛感消失,间隔三小时后再次使用,红肿消失,恢复正常。

7、病因:手臂创伤,患者姓名:王军,性别:男,年龄:48岁。装修施工中造成手臂创伤,疼痛感强烈,立即采用本发明药剂对创伤部位喷药,疼痛感消失,有效预防了破伤风,促进了伤口愈合。

8、病因:冻伤,患者姓名:程玲,性别:女,年龄:26岁。冬季手和脚冻伤,红肿,伴有轻微疼痛,采用本发明药剂对创伤部位喷药,一天后消肿,无疼痛感,连续定时喷药5天后,冻伤基本治愈。

本发明药剂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了白色念珠菌定量杀灭试验,实验菌株为白色念珠菌,培养代数为第6代,采用电热恒温水浴箱,杀菌试验在20摄氏度的恒温条件下进行,所采用的消毒剂为本发明的药剂,作用两分钟,实验重复两次,实验结果标明,本发明药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很好,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灭杀率为99.99%。

针对大肠杆菌,采用本发明药剂作用10分钟,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为1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