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型消毒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5211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修复型消毒液,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外科炎症创面的外用消毒液。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常用的创面杀菌类产品主要有酒精、碘伏、氯己定等,由于效果单一,往往需要结合使用或者配合清洗类产品(如生理盐水)同时使用。操作复杂,浪费时间、人力与物力,同时伤口愈合速度也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加快创面伤口的愈合速度,提供一种修复型消毒液,该消毒液不仅能杀灭多种菌类,而且还能保护创面、促进伤口愈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修复型消毒液,由单双链复合季铵盐、胍类、壳聚糖、小分子醇、护肤剂和舒敏剂组成,其原料质量百分比为:

单双链复合季铵盐或苄索氯胺 0.01%~2.00%

胍类 0.01%~2.00%;

改性壳聚糖 0.01%~1.00%;

小分子醇 2.00%~5.00%;

护肤剂 1.00%~10.0%;

舒敏剂 0.10%~2.00%;

纯化水 余量。

所述的单双链复合季铵盐为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辛基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胍类为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聚氨丙基双胍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改性壳聚糖为小分子的改性水溶性壳聚糖。

所述的小分子醇为乙醇、异丙醇、丙二醇、丁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护肤剂为丙三醇、轻质矿油、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舒敏剂为植物提取液、利多卡因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利用多种单双链季铵盐的协同混合,增强杀灭细菌的能力,同时复配具有良好杀灭真菌效果的胍类,提高灭菌广谱性。前期利用湿性伤口理论,建立初期伤口愈合条件;后期依靠壳聚糖生物分子的成膜保护性以及生物相容性促进伤口的愈合恢复;与此同时舒敏因子还可降低伤口创面的刺激和不适感。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为:

①将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小分子醇中,搅拌溶解;

②加入部分纯化水后再加入单双链阳离子季铵盐和双胍类消毒剂,混合搅拌溶解;

③依次加入护肤剂、舒敏剂,并加纯化水至100%后,搅拌溶解至均匀,即得所述修复型消毒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快速杀灭创面各种菌的同时,形成创面保护膜,降低刺激不适感,并加快创面伤口的愈合。多效合一,使用方便,一步到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0.10%;

辛基癸基二甲基氯化铵 0.10%;

双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0.10%;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0.10%;

聚六亚甲基双胍 0.80%;

改性壳聚糖 0.05%;

丙二醇 3.00%;

丙三醇 5.00%;

植物提取液 0.50%;

纯化水 余量。

配制方法:将改性壳聚糖加入到小分子醇中,搅拌溶解;然后加入纯化水,并加入单双链复合季铵盐和双胍类成分,混合搅拌溶解;依次加入丙二醇、丙三醇、植物提取液,最后加纯化水至100%后,搅拌溶解至均匀,即得所述修复型消毒液。

实施例2:

苄索氯胺 0.80%;

葡萄糖酸氯己定 1.00%;

改性壳聚糖 1.00%;

乙醇 3.00%;

轻质矿油 1.00%;

利多卡因 0.10%;

纯化水 余量。

配制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上述仅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保护范围,依照上述实施例所作各种变形或套用均在此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