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孢维星微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7280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兽用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孢维星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头孢维星是目前兽药临床使用的第三代头孢类药物,于2006年6月首次得到欧盟批准使用于犬、猫。之后两年又在美国批准使用。对包括细菌引起之脓皮症、口炎等效果显著,由于市面上还未大量上市,目前药物敏感度非常高,对绝大部分病原菌都具有抑杀作用。

莱菔子是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晒干后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处理后可药用;生用或炒用;成分中含有脂肪油,即莱菔子油,药理研究表明,莱菔子油对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莱菔子油作为中药提取物抗菌剂,本身成分来源于天然中药材,有抗菌作用,安全性高,配合抗生素使用,效果加强。

由于头孢维星溶水不理想,莱菔子油本身是油亦不溶于水,为了使其配合后能与水以任意稀释,需要一种技术去解决其溶水性问题,以方便临床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头孢维星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头孢维星微乳,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头孢维星0.01~5%、莱菔子油0.1~2.0%、油溶剂0.1~10%、表面活性剂10.0~36%,余量为水。

较好地,所述油溶剂为大豆油、中链三甘油酯(MCT)、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油酸乙酯和三乙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油。

较好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RH-40)、吐温-80、吐温-40、司盘-8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最佳地,所述微乳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头孢维星2.0%、莱菔子油1.0%、中链三甘油酯3.0%、肉豆蔻酸异丙酯3.0%、吐温-80 30%,余量为水。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头孢维星加入到油溶剂中,加热至45-50℃,不断搅拌使其溶解;

(2)维持温度在45-50℃,将莱菔子油加入到(1)中,搅拌均匀,作为油相;

(3)维持温度在45-50℃,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2)的油相中,并搅拌均匀;

(4)将(3)所得体系温度冷却至室温后,边搅拌边加水,直至体系呈透明的液体即得头孢维星微乳。

本发明头孢维星微乳用于动物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用法:直接喷洒或涂抹于患处,一天一次,连用3~5天。

在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上,本发明选用无毒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比较稳定,不易受强电解质、无机盐类的影响,也不易受酸碱的影响,并且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好,溶血作用较小,使用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制备的微乳在-10℃和50℃之间储存不分相、不沉淀,稳定性好;

(2)使用更加方便,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用途生产成注射剂、涂抹剂或口服剂;

(3)良好的透皮功效,头孢维星微乳乳滴粒径在1~100nm之间,可以透过表皮进入更深层组织,从而杀菌功效更明显,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4)方法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10

一种头孢维星微乳,其组方如表1所示:

实施例1-10的制备方法为:

(1)将配方量的头孢维星加入到配方量的油溶剂中,加热至45-50℃,不断搅拌使其溶解;

(2)维持温度在45-50℃,将配方量的莱菔子油加入到(1)中,搅拌均匀,作为油相;

(3)维持温度在45-50℃,将配方量的表面活性剂加入到(2)的油相中,并搅拌均匀;

(4)待温度冷却至室温后,将配方量的蒸馏水逐渐加入到(3)中,边加边搅拌,直至体系呈透明的液体即得头孢维星微乳剂。

实施例1-10制得的头孢维星微乳,外观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经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液滴直径分布在1~100nm之间。

将实施例1-10制得的头孢维星微乳分装有玻璃瓶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一部,2010年版)附录-兽药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分别进行经时稳定性、加速稳定性、影响因素稳定性试验,定期取样观察性状,检查含量和有关物质。结果表明,本发明头孢维星微乳外观持久澄清透明,未发现浑浊或沉淀等破乳情况,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药效学试验

将120只患有近似程度脓皮病的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试验1组~10组,每组10只。120只病兔饲养在同一环境中并进行同一管理。将病兔脓皮部位剪毛,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擦干。

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药物对照组:涂抹市面皮肤病常用治疗药红霉素软膏,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试验1组:涂抹实施例1的头孢维星微乳剂,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试验2组:涂抹实施例2的头孢维星微乳剂,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试验3组:涂抹实施例3的头孢维星微乳剂,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试验4组:涂抹实施例4的头孢维星微乳剂,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试验5组:涂抹实施例5的头孢维星微乳剂,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试验6组:涂抹实施例6的头孢维星微乳剂,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试验7组:涂抹实施例7的头孢维星微乳剂,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试验8组:涂抹实施例8的头孢维星微乳剂,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试验9组:涂抹实施例9的头孢维星微乳剂,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试验10组:涂抹实施例10的头孢维星微乳剂,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试验期间,不用其他任何干扰性的药物,观察记录,试验结束后评判治疗效果。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化脓创面整体愈合,已经有新的肉芽组织生成,外观已接近健康皮肤;

显效:有肉芽组织生长,化脓创面明显减小,停止炎性渗出;

好转:化脓创面面积有所减小,并逐渐收敛、干燥;

无效:化脓创面特征和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或者加剧。

总有效率=(治愈数+显效数)/动物总数*100%

3天后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空白对照组总有效率为0,药物对照组红霉素软膏总有效率60%,试验1组~10组头孢维星微乳总有效率在60%~90%之间;从结果可以看出:头孢维星微乳在治疗脓皮病的疗效方面要优于常用药红霉素软膏,且实施例1头孢维星微乳效果最佳。

安全性试验

选取20g左右的昆明种小白鼠40只,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第1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5ml生理盐水;第2~4组为试验组,分别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本发明实施例1的头孢维星微乳1.0ml、0.5ml和0.25ml。每天1次,连用3天,之后连续观察一周,期间记录小鼠的进食、饮水、行为变化及死亡情况,试验结束后对各组小鼠随机挑选3只进行解剖,观察脏器的病变情况,并记录。

结果:对照组和试验2~4组小鼠在试验期间均未出现死亡,进食和饮水正常,行为未发生明显异常。通过剖检,试验2~4组小鼠心、肝、脾、肺、肾、胃、肠道、胰腺、胸膜和腹膜均未有异常病变,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药物皮肤使用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