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疫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3395阅读:1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疫苗。



背景技术:

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又称波氏菌病,是一种重要的猪呼吸道系统疾病,以各种急慢性的呼吸道病症为特征,极易引起其它病原菌的混合和继发感染,全世界多数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此病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猪波氏杆菌病在全世界分布广泛,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的感染率都很高,全世界已经有30%-50%的猪群受到波氏杆菌的感染。我国对猪波氏杆菌进行的流行学调查显示,我国多个省份和地区爆发严重,感染率高达61.1%。随着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养猪业的危害也日趋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疫苗,从而弥补现有疫苗的不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灭活疫苗,其中抗原为灭活的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YBB01株;

本发明所提供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YBB01株(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 YBB01),于2016年11月1日保藏在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606。

上述的灭活疫苗,抗原的灭活采用甲醛灭活;

本发明的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如下:

1)油相:采用MONTANIDETM ISA 201 VG佐剂(以下简称201佐剂);

2)水相制备:将纯粹检验合格的YBB01株抗原,将菌泥分别重悬于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均稀释至4.0×109CFU/ml灭活后,检验合格后,作为抗原;

3)乳化:将水相和油相预热至31℃,按质量比1:1混合,4000r/min搅拌30~40分钟;

4)分装:定量分装,加盖密封,并粘贴标签,置2~8℃保存。

本发明的疫苗所使用的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YBB01株的毒力强高、免疫原性好并具有较好的交叉保护性。本发明制备的疫苗的安全性良好,未出现由疫苗引起的任何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保存期试验中经过性状、安全性试验、效力试验数据的分析,各项指标均稳定有效;效力试验结果证明,YBB01株产生抗体快,重要的是免疫后能够抵御流行株的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筛选获得了一株猪支气管波氏杆菌YBB01株,并用其制备疫苗,从而促成了本发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猪支气管波氏杆菌YBB01株的筛选

1.流行病学调查 自2013年以来,发明人对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对部分猪场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目前已在我国猪场广泛存在。

2.细菌分离 采集疑似病猪的肺脏、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等病料,接种TSA培养基,于5%CO2条件下,37℃培养24~48h,挑取单个菌落,进行培养并鉴定。

3.细菌鉴定

3.1 形态观察 取疑似菌落,涂片后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其细菌形态。

3.2 生化特性鉴定 对可疑菌落进行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蔗糖、乳糖、阿拉伯糖、木糖、麦芽糖、鼠李糖、山梨醇、卫矛醇、氧化酶、脲酶、硝酸盐还原、柠檬酸盐、鸟氨酸、赖氨酸、谷氨酸脱羧酶、枸橼酸、明胶、甲基红、VP、吲哚半固体等生化试验,于37℃培养24~48h,观察结果。

3.3 PCR鉴定 将上述初步鉴定的细菌进一步用PCR方法确定。用接种环取少许被检菌落于100μL无菌PBS,混匀,取1μL菌悬液作PCR模板。根据波氏杆菌fla基因(NO.AF232939)序列设计引物,P1:5′-GCTCCCAAGAGAGAAAGGCT-3′,P2:5′-GGTGGCGCCTGCCCTATC-3′,扩增片段大小为235bp,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4.毒力试验 将分离的10株猪支气管波氏杆菌分别滴鼻注射8~10周龄健康易感仔猪各5头,3.0ml/头(活菌量均约为4.0×109CFU),另取5头不攻毒作为对照。连续观察14日,记录试验猪的发病及死亡情况。试验结果表明,YBB01株毒力最强,5头仔猪发病,其中4头死亡。

5.免疫原性 根据毒力试验结果,将筛选的毒力较强的YBB01株菌株菌液分别调整至2.0×109CFU/ml,甲醛灭活后与201佐剂按质量比1:1混合乳化,制备单价灭活疫苗,每种疫苗分别肌肉注射3~5周龄仔猪,2.0ml/头,每组5头。一次免疫后21日按相同剂量相同方法进行二次免疫,二次免疫后14日所有仔猪采血并分离血清,使用间接血凝方法测定血清的抗体效价;并用本菌株进行滴鼻注射攻毒(活菌量均约为4.0×109CFU)。观察试验猪的发病及死亡情况。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组5/5均大于等于1:16,对照组5/5均小于等于1:4;攻毒保护结果表明,免疫组5/5保护,对照组5/5发病。

6.交叉攻毒保护 根据毒力试验结果,将YBB01株及其他9株分离菌株菌液调整至2.0×109CFU/ml,甲醛灭活后与201佐剂按质量比1:1混合乳化,分别制备单价灭活疫苗,颈部肌肉注射仔猪,2.0ml/头。一次免疫后21日按相同剂量相同方法进行二次免疫,二次免疫后14日所有仔猪分别用分离的10株同型菌株进行攻毒(4.0×109CFU)。观察14日,记录试验仔猪的发病及死亡情况。试验结果表明,YBB01组免疫组仔猪均未发病或死亡,均5/5保护;而对照组仔猪,均4/5-5/5发病。其他分离菌株免疫组攻毒后,保护率为1/5~3/5。表明YBB01株所制备的猪支气管波氏杆菌灭活疫苗能抵御YBB01株及各地方分离株的攻击而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2:猪支气管波氏杆菌YBB01株抗原的制备

1.菌液培养 采用发酵罐对YBB01株进行培养:按发酵罐容积的60%~80%加入TSB培养基,同时加入消泡剂,通入高压蒸汽进行灭菌,待其温度降至37~38℃时,分别加入5%新生牛血清、0.01%NAD和1%~3%二级种子液进行发酵培养。培养温度36~37℃、搅拌转速100r/min、pH值7.2~7.4,整个培养过程通过调节进气量来控制溶氧量为60%~80%,菌液培养8小时后,取样进行活菌计数和纯粹检验。分别将发酵完成的菌液,导入柱式离心机离心,收获菌泥,置于2~8℃保存,不超过24小时。

2.灭活 根据活菌计数结果,将菌泥重悬于适量灭菌的生理盐水中,稀释至4.0×109CFU/ml,分别计量加入10%甲醛溶液,使其终浓度为0.2%,37℃搅拌灭活16小时,进行灭活检验,其余菌液置2~8℃保存,不超过14日。

3.半成品检验

3.1 纯粹检验 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检验。

3.2 活菌计数 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计数。

3.3 灭活检验 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检验。

实施例3:疫苗的制备

1 水相配制 检验合格的YBB01株抗原。

2 油相 MONTANIDETM ISA 201VG佐剂(以下简称201佐剂)。

3 乳化 水相和油相预热至31℃,按质量比1:1混合,4000r/min搅拌30~40分钟。

3 分装 定量分装,加盖密封,并粘贴标签,置2~8℃保存。

4 成品检验

4.1 性状

外观 乳白色乳剂。

剂型 水包油包水型。取一清洁吸管,吸取少量疫苗滴于冷水表面,应呈云雾状扩散。

稳定性 吸取疫苗10ml加入离心管中,以3000r/min离心15分钟,管底析出的水相应不大于0.5ml。

黏度 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应符合规定。

4.2 装量检查 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检验,应符合规定。

4.3 无菌检验 按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进行检验,应无菌生长。

4.4 安全检验 用3~5周龄健康易感仔猪5头,每头颈部肌肉注射疫苗4.0ml,观察14日,应不出现因疫苗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

4.5 效力检验

4.5.1 血清学方法 取3~5周龄健康易感仔猪10头,其中5头颈部肌肉注射疫苗2.0ml/头,其余5头作非免疫对照。一次免疫后21日,按相同剂量和相同方法进行二次免疫,二次免疫后14日对所有仔猪采血并分离血清,检测间接血凝抗体效价。免疫组5头仔猪的抗体效价均应≥1:16,对照组5头仔猪抗体效价均应≤1:4。

4.5.2 免疫攻毒法 用3~5周龄健康易感仔猪10头,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头,其中A组为免疫组,均颈部肌肉注射疫苗,2.0ml/头,B组为非免疫对照组,均颈部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0ml/头。一次免疫后21日按相同方法和相同剂量进行二次免疫,二次免疫后14日进行攻毒。A、B组试验猪滴鼻注射YBB01株菌液3.0ml(活菌量约为4.0×109CFU/头)。观察14日,免疫组猪均应至少4头保护,对照组猪均应至少4头发病。

实施例4:免疫交叉保护试验

用YBB01株制备的灭活疫苗,颈部肌肉注射仔猪,2.0ml/头。一次免疫后21日按相同剂量相同方法进行二次免疫,二次免疫后14日所有免疫仔猪分别用分离的10株同型菌株进行攻毒(4.0×109CFU)。观察14日,记录试验仔猪的发病及死亡情况。攻毒后,免疫组仔猪均未发病或死亡,均5/5保护;而对照组仔猪,均4/5-5/5发病。表明YBB01株所制备的猪支气管波氏杆菌灭活疫苗能抵御YBB01株及各地方分离株的攻击而起到保护作用(表1)。而且,发明人用各地方分离株制备疫苗,免疫仔猪后,再用本发明筛选的YBB01株进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其它分离株疫苗的免疫效果远低于本发明YBB01株制成的灭活疫苗的效果。因此YBB01株可作为猪波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的候选菌株。

表1:YBB01株疫苗对不同菌株的免疫交叉保护试验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