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190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目前,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后的固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透明敷贴覆盖穿刺点,导管外露部分用无菌纱布包括后用胶布固定在患者皮肤上;另一种是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导管外露部分用无菌纱布包括后用胶布固定在患者皮肤上。但两者都存在固定不牢固的现象,导管置于颈部,患者左右扭头、皮肤出汗都会导致透明敷贴卷边,无菌敷料上胶布张开,再加上血液透析导管直径较粗,因重力或张力作用使胶布固定不牢,导致颈内静脉穿刺点经常暴露,引发导管感染率高,且不美观,影响患者自我形象,各医院的固定方法都不相同,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固定标准。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固定颈内静脉导管的方式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带,能够有效避免敷料脱落穿刺点外露,减少中心导管感染,将导管和敷料包于其内,大波峰和小波峰能够达到使患者舒适美观的目的,大波峰能够对导管敷料固定牢固,有效避免敷料松脱。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带,是由:带体、大波峰、小波峰、魔术贴、松紧带、定型条、穿线孔构成;带体下边设置为水平边或曲线边,带体上边设置为“M”形曲线构成大波峰和小波峰,所述带体由内层和外层缝合而成;带体内层的一端设置魔术贴的子贴,外层的另一端设置魔术贴的母贴,带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大波峰处设置竖向定型条。所述内层的大波峰处设置水平方向的至少一条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两端与内层固定设置,所述松紧带与定型条呈“十”字形,或“士”字形,或“丰”字形其中的一种。所述带体上大波峰处靠近上下方边缘设置至少一对穿线孔。所述带体的两端呈直角形,或圆弧形,或“>”形其中的一种。所述带体采用丝绸、或棉布、或无纺布、或混纺布其中的一种。所述带体为防水型、或弹力型、或柔软型、或三合一防水柔软弹力型其中的一种。所述定型条采用有弹性的塑料材质或有弹性的金属薄片。所述带体长45cm-55cm,大波峰的最高点距带体水平边的宽度为H,H为6cm-9cm,小波峰的最高点距带体水平边的宽度为h,h为5cm-7cm,大波峰与小波峰之间凹陷部分最低点距带体水平边的宽度为L,L为2.5cm-3.5cm;带体下边为曲线边时,曲线边上各高低点之间的平均值视为水平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敷料脱落穿刺点外露,减少中心导管感染,本实用新型将导管和敷料包于其内,“M”形曲线设计构成大波峰和小波峰能够达到使患者舒适美观的目的,大波峰能够对导管固定牢固,有效避免敷料松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使用效果好,达到患者一致好评,适合普遍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图1中:带体1、大波峰2、小波峰3、魔术贴4、松紧带5、定型条6、穿线孔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带体1下边设置为水平边或曲线边,带体1上边设置为“M”形曲线构成大波峰2和小波峰3,所述带体1由内层和外层缝合而成;带体1内层的一端设置魔术贴4的子贴,外层的另一端设置魔术贴4的母贴,带体1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大波峰2处设置竖向定型条6。所述内层的大波峰2处设置水平方向的至少一条松紧带5,所述松紧带5的两端与内层固定设置,所述松紧带5与定型条6呈“十”字形,或“士”字形,或“丰”字形其中的一种。所述带体1上大波峰2处靠近上下方边缘设置至少一对穿线孔7。所述带体1的两端呈直角形,或圆弧形,或“>”形其中的一种。所述带体1采用丝绸、或棉布、或无纺布、或混纺布其中的一种。所述带体1为防水型、或弹力型、或柔软型、或三合一防水柔软弹力型其中的一种。所述定型条6采用有弹性的塑料材质或有弹性的金属薄片。所述带体1长45cm-55cm,大波峰2的最高点距带体1水平边的宽度为H,H为6cm-9cm,小波峰3的最高点距带体1水平边的宽度为h,h为5cm-7cm,大波峰2与小波峰3之间凹陷部分最低点距带体1水平边的宽度为L,L为2.5cm-3.5cm;带体1下边为曲线边时,曲线边上各高低点之间的平均值视为水平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