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外置光源颈椎扩张通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168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外置光源颈椎扩张通道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手术中,往往需要将患者皮肤切开,才可进行颈椎内部的手术治疗,但是在手术中,无论是患处皮肤还是内部肌肉都会给手术带来让,患处皮肤和内部肌肉的收缩都会对医生视线造成阻碍,现在市面上针对这一问题已经研发出一系列用于颈椎手术过程中扩张手术通道的装置,现在市面的产品多数都是简易的管状装置,直接固定在颈椎两侧,将皮肤和皮下肌肉组织向两侧分开,以便医生手术,但是现在的产品只能做到对手术通道的扩张,无法针对不同患者或特殊手术情况进行调整通道大小,同时现有的产品照明需要外置光源设备,人员配备上过多,浪费人员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自由调节通道大小、照明方便的新型外置光源颈椎扩张通道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外置光源颈椎扩张通道装置,包括通道固定端和通道扩张端,所述通道扩张端的两端通过丝杠与所述通道固定端活动连接,所述通道扩张端、丝杠和通道固定端首尾相接围成四边形结构,所述通道固定端和通道扩张端的下方均固定有固定柱,扩张通道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柱固定于颈椎手术位置,所述颈椎手术位置两侧固定有螺钉,所述固定柱坐于螺钉上,所述通道扩张端上固定有调节丝杠的调节钮,所述通道扩张端通过调节钮的控制在丝杠上前后往复运动,所述通道固定端和通道扩张端的两端部之间设置有挡片;

所述通道固定端和通道扩张端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所述挡片通过连接端与所述通道固定端和通道扩张端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挡片为分体式结构,包括2片挡片分体,所述1片挡片分体通过通道 固定端上的连接端与通道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1片挡片分体通过通道扩张端上的连接端与通道扩张端固定连接,2片所述挡片分体交叉设置,所述与通道扩张端固定的挡片分体跟随通道扩张端沿丝杠前后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与丝杠的连接处上均开设有光纤通孔,所述光纤通孔内安装有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为光纤冷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固定端和通道扩张端上的固定柱的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固定端和通道扩张端上的固定柱的数量为1个,1个所述固定柱固定于通道固定端和通道扩张端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通孔的开口一端位于挡片的上表面,另一端位于两侧挡片的内侧,所述光源由挡片上表面插入用于照明扩张通道装置内部。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外置光源颈椎扩张通道装置通过通道固定端、丝杠和通道扩张端围成四边形结构,同时通道扩张端上设置有调节钮,调节钮控制丝杠的活动来带动通道扩张端的运动,这样就做到了根据不同情况自主进行通道扩张大小的调节,相对于现有的通道扩张装置本申请的扩张通道装置适用范围更广,效果更好。

同时,本申请在通道固定端和通道扩张端上分别装配了光源,又解决手术过程中照明的问题,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外置光源颈椎扩张通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通道固定端;2、通道扩张端;3、丝杠;4、固定柱;5、光纤通孔;6、挡片;7、连接端;8、调节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一种新型外置光源颈椎扩张通道装置,包括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通道扩张端2的两端通过丝杠3与通道固定端1活动连接,通道扩张端2、丝杠3和通道固定端1首尾相接围成四边形结构,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的下方均固定有固定柱4,扩张通道装置通过固定柱4固定于颈椎手术位置,颈椎手术位置两侧固定有螺钉,固定柱4坐于螺钉上,通道扩张端2上固定有调节丝杠3的调节钮8,通道扩张端2通过调节钮8的控制在丝杠3上前后往复运动,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的两端部之间设置有挡片6。

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7,挡片6通过连接端7与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挡片6与丝杠3的连接处上均开设有光纤通孔5,光纤通孔5内安装有光源。光源为光纤冷光源。

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上的固定柱4的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

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上的固定柱4的数量为1个,1个固定柱4固定于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的中间位置。

光纤通孔5的开口一端位于挡片6的上表面,另一端位于两侧挡片6的内侧,光源由挡片6上表面插入用于照明扩张通道装置内部。

具体的操作方式为:

先切开颈椎手术部位的皮肤,在相邻颈椎椎体上分别打入螺钉,然后将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上的固定柱4连接到螺钉上,通过调节钮8控制通道扩张端2的移动,直到形成适合的手术通道。

手术中,为了保证医疗人员的视野不受影响,装置固定好后,在光纤通孔5内插入光纤冷光源用于照明,光源可以直接固定在光纤通孔5内,无需人员手持,节约人工成本,同时,光纤通孔5的开口一端位于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上表面,另一端位于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的内侧,这样光源直接照射手术位置,照明效果好,不会出现投影,对于患者来说保证了手术的 安全性。

手术中,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用于扩张手术通道,两侧的挡片6用于挡住患者手术位置周围的皮肤和皮肤下的肌肉组织。挡片6为分体式结构,包括2片挡片分体,1片挡片分体通过通道固定端1上的连接端7与通道固定端1固定连接,另1片挡片分体通过通道扩张端2上的连接端7与通道扩张端2固定连接,2片挡片分体交叉设置,与通道扩张端2固定的挡片分体跟随通道扩张端2沿丝杠3前后往复运动。这样其中1片挡片分体就会随着通道扩张端2的运动前后往复运动,无论通道扩张多大,都可以有效挡住周围的皮肤和皮肤下肌肉组织,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外置光源颈椎扩张通道装置通过通道固定端1、丝杠3和通道扩张端2围成四边形结构,同时通道扩张端2上设置有调节钮8,调节钮8控制丝杠3的活动来带动通道扩张端2的运动,这样就做到了根据不同情况自主进行通道扩张大小的调节,相对于现有的通道扩张装置本申请的扩张通道装置适用范围更广,效果更好,手术的精确性也有很大的提高。

同时,本申请在通道固定端1和通道扩张端2上分别装配了光源,又解决手术过程中照明的问题,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