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手术分离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9547阅读:1253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手术分离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分离子,特别是一次性手术分离子。它适用于外科手术中对机体组织的钝性分离。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操作中,常需要对组织进行分离以更好的暴露手术目标,为了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常采用钝性分离。而进行钝性分离时需借助附助物方能操作。为此,在手术过程中需剪下纱垫一角折成一个纱布团制成一个像“花生米”大小的简易分离子,俗称“花生米”,作为钝性分离时的附助物,借助此附助物进行钝性分离。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钝性分离,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1.由于附助物“花生米”为临时制作,较粗糙,使用中容易散开,影响操作。且纱布断端的线头容易落入体内,成为异物,影响健康。

2.在复杂的大手术中,常需要多个不同规格的附助物“花生米”。且制成的附助物“花生米”无明显标识,又夹持不便,在染血后不易于同组织区分,容易误留体内,不利于物品清点,存在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手术分离子,它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表面光洁无线头、便于夹持有利于操作、标识作用明显便于物品的清点核对等特点。在外科手术中利用本一次性手术分离子,可有效地进行钝性分离组织血管且不给正常组织及血管造成损伤。

其解决方案是:分离子主体上连接有侧翼,在侧翼上设置有显影线及尾线,构成一次性手术分离子,并采用独立包装灭菌,一次性使用;用血管钳或组织钳夹持侧翼,尾线置于手中,分离子主体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以便用于钝性分离手术,即可进行钝性分离手术操作。

所述的显影线是在X光下能显影的钡线;尾线为黑色线。

所述的分离子主体为由脱脂棉纱布制成的圆柱体。

所述的侧翼为由脱脂棉纱布制成的长方体,其长度与分离子主体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分离子主体上连接有侧翼,在侧翼上设置有显影线及尾线,构成一次性手术分离子,并采用独立包装灭菌,一次性使用;用血管钳或组织钳夹持侧翼,尾线置于手中,分离子主体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以便用于钝性分离手术,即可进行钝性分离手术操作。由于分离子体表面光洁、无残端无线头,不会造成线头遗落在体内,形成异物;由于侧翼为长方体且其上有显影线及黑色尾线,不仅便于夹持,有利于操作,且不损伤手术器械,而且,黑色尾线可起到标识作用,在分离子主体染上血时可以区分组织与分离子主体,防止分离子落入人体,便于物品的清点核对;同时,显影线在侧翼上不会影响正常操作使用,且显影线在X线下可显影,既能防止分离子误落入人体,又能方便寻找误落入人体内的分离子,可起到双重保障作用。由于采用独立包装灭菌,规格多样化,按需使用,方便不同类型的手术,能满足多种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的使用。如在疝修补手术中分离疝囊;精索静脉结扎分离精索及血管;在肝叶切除、肺叶切除、肾切及肾移植中,需要游离动静脉,以及妇科手术游离宫颈等。在外科手术中利用本一次性手术分离子,均能起到钝性分离组织血管且不给正常组织及血管造成损伤的作用。它成本低廉,容易制作,市场需求量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次性手术分离子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中,分离子主体1采用脱脂棉纱布制成手术要求规格的且表面光洁、无残端无线头的圆柱体。在该分离子主体1上连接有与其长度相同、材质相同且宽3mm厚2mm的长方体侧翼2,在该侧翼2上设置有一条在X光下能显影的钡线显影线4及长15cm黑色尾线3,构成一次性手术分离子,并采用独立包装灭菌,一次性使用。使用时,用血管钳或组织钳夹持侧翼2,尾线3置于手中,分离子主体1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以便用于钝性分离手术,即可进行钝性分离手术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