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管固定用抗菌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678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管固定用抗菌敷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敷料,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管固定用抗菌敷料。



背景技术:

医疗敷料是包伤的用品,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可用于保护创口免于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市面上的医用敷料的种类很多,如有消毒纱布,消毒无纺布,普通的PU薄膜敷料,虽使用简单,但在需要用敷料固定医用管时,常会出现操作麻烦,固定不服帖、不牢固等缺点,因此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痛苦。

因此,开发出医用管固定操作便捷、服帖牢固的抗菌敷料,显得较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管固定用抗菌敷料,对伤口起到很好的抗菌消毒,防感染的作用,同时,实现对医院管进行方便快速的固定,使医院管服帖牢固的固定于伤口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管固定用抗菌敷料,包括纱布黏连层、设置于纱布黏连层下端面的剥离层、及设置于纱布黏连层与剥离层之间的敷料层,其中,该纱布黏连层包括粘连于一体的纱布基层与粘胶层,该纱布基层与粘胶层的外边缘重合,该敷料层的外边缘小于粘胶层外边缘,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层中心点位置处开设有一通孔,沿着该通孔往一侧外边缘开设有第一缝隙,该第一缝隙从上至下依次贯穿纱布黏连层、敷料层与剥离层;在所述纱布黏连层上且位于通孔正上端开设有相互垂直的横向缝隙与纵向缝隙,该纵向缝隙与第一缝隙相连接,使纱布黏连层具有位于通孔正上端的四片粘附片,该四片粘附片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剥离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纱布基层上表面且位于第一缝隙一侧边设置有一黏贴片,且该黏贴片位于敷料层正上方,该黏贴片包括一体形成的第一黏贴部与第二黏贴部,该第一黏贴部贴敷于纱布基层上,该第二黏贴部上设置有一第二剥离片,且该第二黏贴部折叠于第一黏贴部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纱布基层与粘胶层之间设置有一透气层,且该透气层围绕着敷料层四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敷料层包括依次设置于粘胶层下端面的吸液层与抗菌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剥离层包括左剥离层与右剥离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缝隙、通孔、粘附片与黏贴片的结构配合设计,对医院管进行快速的固定操作,使医院管服帖牢固的固定于伤口处,防止因医院管固定不服帖不牢固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及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同时,该敷料对伤口起到很好的抗菌消毒,防感染的作用。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截面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截面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管固定用抗菌敷料,包括纱布黏连层1、设置于纱布黏连层1下端面的剥离层2、及设置于纱布黏连层1与剥离层2之间的敷料层3,其中,该纱布黏连层1包括粘连于一体的纱布基层11与粘胶层12,该纱布基层11与粘胶层12的外边缘重合,该敷料层3的外边缘小于粘胶层12外边缘。所述敷料层3中心点位置处开设有一通孔4,沿着该通孔4往一侧外边缘开设有第一缝隙5,该第一缝隙5从上至下依次贯穿纱布黏连层1、敷料层3与剥离层2;在所述纱布黏连层1上且位于通孔4正上端开设有相互垂直的横向缝隙6与纵向缝隙7,该纵向缝隙7与第一缝隙5相连接,使纱布黏连层1具有位于通孔4正上端的四片粘附片13,该四片粘附片13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剥离片131。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纱布基层11上表面且位于第一缝隙5一侧边设置有一黏贴片8,且该黏贴片8位于敷料层3正上方,该黏贴片8包括一体形成的第一黏贴部81与第二黏贴部82,该第一黏贴部81贴敷于纱布基层11上,该第二黏贴部82上设置有一第二剥离片821,且该第二黏贴部82折叠于第一黏贴部81上表面。

同时,所述剥离层2包括左剥离层21与右剥离层22,以便于直接将左剥离层21与右剥离层22从纱布黏连层1上剥离,将敷料贴敷于伤口上。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医用管固定用抗菌敷料,将第一缝隙5轻微张开,将连接于患者身上的医用管通过第一缝隙5放入通孔4中,接着将四片粘附片13上的第一剥离片131去除,并将去除了第一剥离片131后的四片粘附片13贴敷于医院管上,从而对医院管进行固定,最后,将第二剥离片821从第二黏贴部82上去除,并将第二剥离片821贴敷于第一缝隙5的另一侧边,从而将医院管固定于患者伤口处。本实施例实现对患者伤口进行处理的同时,将医院管固定于患者伤口处,防止医院管固定不服帖不牢固而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纱布基层11与粘胶层12之间设置有一透气层9,且该透气层9围绕着敷料层3四周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通常粘胶层12的粘附力比较强,在使用敷料时,粘胶层12会对伤口旁边的皮肤产生很大的粘附力,使患者皮肤处于不透气且绷紧的状态,因此对伤口产生影响。本实施例通过在纱布基层11与粘胶层12之间增加透气层9,通过透气层9对粘附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增加了皮肤透气性,有利于皮肤的透气呼吸。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敷料层3包括依次设置于粘胶层12下端面的吸液层31与抗菌层3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吸液层31对伤口渗出的液体进行吸收,防止液体渗漏及伤口粘连,使伤口附近皮肤保持干燥,并通过抗菌层32对伤口进行除菌作用,保证伤口不受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主要在于,通过第一缝隙、通孔、粘附片与黏贴片的结构配合设计,对医院管进行快速的固定操作,使医院管服帖牢固的固定于伤口处,防止因医院管固定不服帖不牢固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及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同时,该敷料对伤口起到很好的抗菌消毒,防感染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