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进行冲/封管,预防管路堵塞的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导管注射器。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尤其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针对一般留置针不能够满足需要长期输液患者的特殊需求,医护人员又采用了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置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是更安全、更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在停止使用时需进行封管,封管的目的是将残留的刺激性药液冲入血流,避免下次连接输液时软管头端血液凝固,造成堵塞;在再次输液前,需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俗称冲管),避免因刺激局部血管而造成的化学性静脉炎,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传统方法是使用注射器进行推注,使用生理盐水、肝素稀释液进行封/冲管,操作方法是需先配兑生理盐水、肝素稀释液,然后将肝素稀释液抽入普通注射器中再与管路连接进行推注。随着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使用范围的扩大,为了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人们又将普通注射器中预先装满配兑后的肝素稀释液,护士拿到即可直接使用,有效的降低了护士的劳动强度。但用普通注射器装满肝素稀释液进行封/冲管存在如下缺陷:如现场配兑肝素稀释液吸入注射器需要付出劳动且耽误时间,还具有一定的风险,风险体现在基层医疗机构因护士个人素质不同,对配兑浓度的准确性及无菌性无法做到100%;注射器中预先装满配兑后的肝素稀释液可省去上述步骤,其缺陷是使用注射器要在注射器的活塞上需涂抹硅油。为了消除注射器的活塞上涂抹硅油和药液直接接触的缺陷,可在一次性注射器内置一个囊状压缩管体,压缩管体里面预先装满生理盐水、肝素稀释液,使用时用拧掉注射器旋转管帽,和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直接连接后即可进行封管与冲管,其优点:一是无需提前配制,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二是院外护理简单,尤其是带管路回家的患者,出院时根据患者需要在院外进行护理;三是减少污染;四是注射器活塞上涂抹的硅油和药液不接触。此产品采用高标准的终端灭菌技术,一次性使用,用后即弃去,无交叉感染风险,且操作简单;上述产品在使用时发现仍然存在缺陷,就是预充式导管注射器药水囊内的药液靠旋转管帽封盖,时间长了会发生漏液甚至污染,为了克服产品存在漏液或污染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将预充式导管注射器药水囊的左端设置一块可刺破的薄膜,未使用时处于密封状态,不会漏液和污染;在预充式导管注射器外筒的药液出口处设置一个带尖刺部的药液流通管道,使用时,挤压预充式导管注射器药水囊向尖刺部运动,待尖刺部刺破薄膜,药液沿着尖刺部上的药液流通管道进入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处导管、留置颈内静脉导管进行冲/封管,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导管注射器,该预充式导管注射器用来替代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预充式导管注射器旋盖、预充式导管注射器药水囊、预充式导管注射器内置药水、预充式导管注射器活塞、预充式导管注射器外筒、预充式导管注射器推动芯杆。(以下为叙述方便,将预充式导管注射器旋盖、预充式导管注射器药水囊、预充式导管注射器内置药水、预充式导管注射器活塞、预充式导管注射器外筒、预充式导管注射器推动芯杆简称为注射器旋盖、注射器药水囊、注射器内置药水、注射器活塞、注射器外筒、注射器推动芯杆。)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导管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旋盖1、注射器药水囊2、注射器内置药水3、注射器活塞4、注射器外筒5、注射器推动芯杆6;注射器药水囊2内充满注射器内置药水并置于注射器外筒5内,注射器外筒5的左端部为药液出口,药液出口处内置一个带尖刺部的药液管道,注射器旋盖1为中空结构并设有内螺纹,注射器外筒5药液出口的外圆上设置有和注射器旋盖1上设置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注射器旋盖1通过螺旋连接的方式旋转套在注射器外筒5的药液出口上,注射器活塞4和注射器推动芯杆6活动连接,注射器活塞4的左端紧靠注射器药水囊2的右端,注射器推动芯杆6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左滑动,挤压注射器药水囊2使其向左移动,使处在注射器外筒5的出口处的尖刺部刺入注射器药水囊2使药液通过带尖刺部的药液管道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注射器旋盖、注射器药水囊由医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的注射器旋盖的外圆上设置有凸起或斜纹以便于拧动。
所述的注射器药水囊的左端设置有密封薄膜,薄膜可将药液密封在注射器药水囊内,使用时又可方便的被带尖刺部的药液管道刺破。
所述的注射器活塞和注射器推动芯杆的活动连接为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导管注射器,该产品的主体结构为在一次性注射器内部设置有注射器药水囊,药液在产品生产时植入注射器药水囊,注射器药水囊不使用时被密封,使用时刺破,其优点是:密封性好、不易污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注射器活塞上的硅油不和药液接触;同时相对于传统方法省去了配兑肝素稀释液这一繁琐步骤,有效的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时间,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如图2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活塞放大结构图。
如图3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外筒放大结构图。
如图4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推动芯杆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1.使用时,护士只需将充满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的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导管注射器的管帽处消毒后,用手捏住注射器旋盖1转动拧下注射器旋盖1露出注射器外筒5的左端部药液出口,将注射器外筒5的左端部药液出口和静脉留置针直接连接后,用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注射器外筒5,拇指按压在注射器推动芯杆6的右侧,轻轻用力挤压,使注射器药水囊2向左移动,使处在注射器外筒5的出口处的尖刺部刺入注射器药水囊2,继续挤压注射器药水囊2,但注射器药水囊2被注射器外筒5限制不能进行移动,注射器药水囊2产生形变,挤压药液流出进入静脉留置针继而进入人体完成封管与冲管的任务。
2. 使用时,护士只需将充满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的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导管注射器的管帽处消毒后,用手捏住注射器旋盖1转动拧下注射器旋盖1露出注射器外筒5的左端部药液出口,将注射器外筒5的左端部药液出口和中心静脉处导管直接连接后,用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注射器外筒5,拇指按压在注射器推动芯杆6的右侧,轻轻用力挤压,使注射器药水囊2向左移动,使处在注射器外筒5的出口处的尖刺部刺入注射器药水囊2,继续挤压注射器药水囊2,但注射器药水囊2被注射器外筒5限制不能进行移动,注射器药水囊2产生形变,挤压药液流出进入中心静脉处导管继而进入人体完成封管与冲管的任务。
3. 使用时,护士只需将充满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的一次性使用的预充式导管注射器的管帽处消毒后,用手捏住注射器旋盖1转动拧下注射器旋盖1露出注射器外筒5的左端部药液出口,将注射器外筒5的左端部药液出口和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直接连接后,用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注射器外筒5,拇指按压在注射器推动芯杆6的右侧,轻轻用力挤压,使注射器药水囊2向左移动,使处在注射器外筒5的出口处的尖刺部刺入注射器药水囊2,继续挤压注射器药水囊2,但注射器药水囊2被注射器外筒5限制不能进行移动,注射器药水囊2产生形变,挤压药液流出进入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继而进入人体完成封管与冲管的任务。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在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背景下所做的任何技术、原理和工艺的改进,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