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材灭菌柜。
背景技术:
中药材在制药过程中,灭菌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制药企业一般均采用灭菌柜对中药材进行灭菌处理。目前,制药企业普遍采用是普通的蒸汽加温灭菌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极容易造成药材吸湿,导致灭菌后的产品要重新进行干燥处理,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使得杀菌后的药材,形状和药性都会发生变化,而且不利于中药材的保鲜。由于这些缺陷,现在市场上诞生了一种使用杀毒灯加臭氧的灭菌柜,但是该种灭菌柜由于存在死角太多,效果并不佳,故妨碍了该种灭菌柜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材灭菌柜,灭菌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药材灭菌柜,包括柜体和位于柜体上的控制器,所述柜体内设有多层网兜装置,各网兜装置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于柜体内壁的杀菌灯,柜体底部设有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的一侧设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出口通过风道与柜体内部连通,柜体内设有臭氧浓度检测装置,柜体连接有抽气装置,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检测装置和抽气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网兜装置包括骨架框和兜网,兜网固定于骨架框上。
所述柜体内设有固定槽,网兜装置通过骨架框卡入固定槽中而固定于柜体内。
所述柜体内还设有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位于风道出口上方。
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机和抽气管道,抽气机的出口通过抽气管道连接至臭氧处理室。
所述柜体上设有柜门,柜门上设有门锁。
所述门锁包括机械锁芯和电子锁芯,电子锁芯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网兜装置,中药材盛于网兜装置上,且杀菌灯布置于网兜装置的上下两侧,杀菌灯发出的光线可充分与中药材接触,而从杀灭细菌,臭氧浓度检测装置可检测柜体内臭氧含量,便于控制柜体内臭氧含量,灭菌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11-柜门,12-门锁,2-网兜装置,21-骨架框,22-兜网,3-杀菌灯,4-固定槽,5-臭氧发生器,6-鼓风机,7-风道,8-负离子发生器,9-抽气装置,91-抽气机,92-抽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中药材灭菌柜,包括柜体1和位于柜体1上的控制器,柜体1内设有多层网兜装置2,中药材放置于网兜装置2上。网兜装置2包括骨架框21和兜网22,兜网22固定于骨架框21上。各网兜装置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于柜体1内壁的杀菌灯3,各网兜装置2中的中药材能充分接触灯光,杀菌无死角。柜体1底部设有臭氧发生装置5,臭氧发生装置5的一侧设有鼓风机6,鼓风机6的出口通过风道7与柜体1内部连通,臭氧发生装置5产生臭氧,臭氧经鼓风机6由风道7吹入柜体1内。柜体1内设有臭氧浓度检测装置,柜体1连接有抽气装置9,臭氧发生器5、臭氧浓度检测装置和抽气装置9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臭氧浓度检测装置检测柜体1内的臭氧浓度,将浓度数据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浓度控制臭氧发生器5和抽气装置9,从而控制柜体1内臭氧含量,达到最佳的灭菌效果。抽气装置9包括抽气机91和抽气管道92,抽气机91的出口通过抽气管道92连接至臭氧处理室。柜体1上设有柜门11,柜门11上设有门锁12。门锁12包括机械锁芯和电子锁芯,电子锁芯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杀菌灯3工作时及柜体1内臭氧含量过高时,控制器控制电子锁芯锁紧柜门11,避免柜门11被打开。
为便于更换网兜装置2,柜体1内设有固定槽4,网兜装置2通过骨架框21卡入固定槽4中而固定于柜体1内。柜体1内还设有负离子发生器8,负离子发生器8位于风道7出口上方。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中药材放入网兜装置2中,将网兜装置2插入柜体1内,关闭柜门11,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完成后,控制器启动抽气装置9,将柜体1内的气体抽至臭氧处理室,避免污染空气,抽气完成后将柜门11开启,将中药材取出。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