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集渗液的简易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72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集渗液的简易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收集渗液的简易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引流术是外科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是将人体组织间隙或体腔内异常积聚的脓液、血液或其它液体引流于体外或脏腔内的技术。外科引流主要是指外引流,如脓肿切开、肠造口、腹腔引流、胸腔引流等等。引流能够防止血液、脓液、渗出液、消化道或泌尿道漏出的液体在组织或体腔积聚,去除细菌的培养基,阻止感染的发生或扩散;解除局部的压力,避免积液对邻近器官的压迫和组织损害;防止皮肤的过早闭合。延长引流时间,有利于脓腔或积液腔的缩小、肉芽组织自创面基底部生长以及伤口的良好愈合。

但是,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尤其是在普外科胆道胰腺及胃肠手术后,经常遇到各种引流管管周渗液较多或拔管后仍有大量渗液由窦道流出,处理较为棘手,不仅需要频繁换药,而且渗液的刺激可导致引流口周围皮肤发生湿疹、皮炎等,使患者感到明显不适,既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专利申请号为201520092874.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口渗液收集袋,包括渗液收集袋以及固定在皮肤上的底盘,底盘与收集袋合二为一,为一件式,即与一件式造口袋类似;底盘中央设有供引流管穿出的孔口,设有保护膜纸。渗液收集袋上同样设有供引流管穿出的穿出孔口,引流管从底盘与渗液收集袋穿出,穿出孔口周向设有防止漏液的收口部件,收集袋尾部设有具塞排放口,方便连接引流袋;该设计可以使得导流管和造口袋完美契合,不会出现安全和渗漏方面的问题,并为无菌产品,不会造成伤口引流管处感染;并且该产品底盘较小,材质更加柔软,顺应性好,方便携带,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但是,在实际临床试验中,引流管周围渗液患者引流管处会出现皮肤红肿、皮疹、糜烂、引流管处感染。这是因为,底盘与收集袋为整体结构,更换时,需要一起更换,容易引发感染,同时,因为底盘与皮肤直接贴合,并利用胶布固定,容易出现皮肤红肿、皮疹、糜烂。

因此,有待于设计一种新型的、便于收集渗液的简易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集渗液的简易引流装置,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于收集渗液的简易引流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整体呈圆环状,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一侧开口的半圆弧形,且开口的一侧朝向患者皮肤,不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条形的夹持槽;

盘体,所述盘体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且所述盘体上开设有用以供引流管穿过的引流管口;

引流袋体,所述引流袋体开设有敞口,所述敞口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夹持槽匹配的袋圈,所述袋圈嵌入所述夹持槽内从而将所述引流袋体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底座上;

以及渗液流出口,所述渗液流出口设置于所述引流袋体的末端,且所述渗液流出口设置有渗液流出口开关。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采用水胶体底座。水胶体底座含有以下特性:具有吸收创面渗液的能力。吸收渗液后,敷料中的羟甲基纤维素钠可形成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物质,附着于伤口基部,提供并维持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湿性环境。有粘性,可形成密闭创面。密闭的愈合环境能够促进微血管的增生和肉芽组织的形成,从而加速创面愈合。可发挥清创功能。一方面,水胶体含有内源性的酶,能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另一方面,水胶体敷料所提供的密闭环境,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从而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盘体围绕所述引流管口设置有一圈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卫生棉条。卫生棉条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保水性,能够保证皮肤的干燥,避免出现湿疹、糜烂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流袋体采用透明的引流袋体。利用透明的引流袋体能够方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等等,方便为诊断提供依据。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明的引流袋体表面设置有刻度。利用设置的刻度,能够十分方便的读取引流液的引流量,无需再次测量,避免反复的拆装,减少了感染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流袋体的两侧边各设有一个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内口用以连接引流管,所述连接口的外口用以连接另一引流袋。利用连接口,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引流管与连接口的对接,确保引流管引流通畅,同时保证了本引流装置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口设置有口塞。所述连接口不需使用时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用以控制引流管通断的截止阀。在更换时,能够临时将引流管关闭,避免感染。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护患者皮肤,引流效果好,密封性能好,操作方便,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了患者引流管处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换药次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一种便于收集渗液的简易引流装置,包括底座1、盘体2、引流袋体3以及渗液流出口4,所述底座1整体呈圆环状,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一侧开口的半圆弧形,且开口的一侧朝向患者皮肤,不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条形的夹持槽5,其中,所述底座1采用水胶体底座。水胶体底座含有以下特性:具有吸收创面渗液的能力。吸收渗液后,敷料中的羟甲基纤维素钠可形成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物质,附着于伤口基部,提供并维持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湿性环境。有粘性,可形成密闭创面。密闭的愈合环境能够促进微血管的增生和肉芽组织的形成,从而加速创面愈合。可发挥清创功能。一方面,水胶体含有内源性的酶,能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另一方面,水胶体敷料所提供的密闭环境,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从而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底座的横截面为一侧开口的半圆弧形的好处在于:当利用该侧贴近患者的皮肤时,内部会形成真空,更利于吸附,不易脱离。所述盘体2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此处的内部,是指圆环状的底座围设成的内部区域),且所述盘体上开设有用以供引流管穿过的引流管口6;所述盘体2围绕所述引流管口6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卫生棉条7。卫生棉条7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保水性,能够保证皮肤的干燥,避免出现湿疹、糜烂等情况。所述引流袋体3采用透明的引流袋体。利用透明的引流袋体能够方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等等,方便为诊断提供依据。所述引流袋体开设有敞口,所述敞口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夹持槽匹配的袋圈8,所述袋圈8嵌入所述夹持槽5内从而将所述引流袋体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另外,所述透明的引流袋体表面设置有刻度9。利用设置的刻度,能够十分方便的读取引流液的引流量,无需再次测量,避免反复的拆装,减少了感染的概率。所述渗液流出口4设置于所述引流袋体3的末端,且所述渗液流出口4设置有渗液流出口开关10,同时,在所述引流袋体3的两侧边各设有一个连接口11,所述连接口11的内口用以连接引流管,所述连接口的外口用以连接另一引流袋。利用连接口,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引流管与连接口的对接,确保引流管引流通畅,同时保证了本引流装置的密闭性。所述连接口设置有口塞12。所述连接口不需使用时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用以控制引流管通断的截止阀(图中未示出)。在更换时,能够临时将引流管关闭,避免感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