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急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715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急救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院前的心血管救助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检测的心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尽早接受介入、溶栓等早期再灌注治疗,对恢复心肌血流畅通至关重要,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目前我国急性心梗患者能获得早期再灌注治疗的人数比例极低,应加快急性心梗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推广与规范,完善救治服务体系,使患者尽早获得最佳治疗。

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急性或意外的心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系统,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多多项指标的准确检测及评估,且携带不便,例如,在授权号为CN203133863U的专利中,其仅能够实现对检测心电图、血液状态、血氧、血压指标的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但是,由于其本身不具备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的功能,不能在现场检测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以往病历,提出更可靠的诊断及评估,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对患者的精准诊断。

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及数据的交互共享,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可靠的早期急救,成为了医疗机构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急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终端、血氧仪单元、血压仪单元、身份采集器、心电图检测单元、心脏标志物检测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终端设置有蓝牙模块,用于与血氧仪单元、血压仪单元、身份采集器、心电图检测单元建立蓝牙连接;

所述血氧仪单元用于检测血氧饱和度,并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终端;

所述血压仪单元用于检测血压,并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终端;

所述身份采集器设置有阅读器,并通过所述阅读器采集身份卡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终端;

所述心电图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心电图信号和心率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终端;

所述心脏标志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血液状态参数,并通过数据输入的方式将数据输送至所述数据处理终端。例如,可以适用手动输入等方式,将数据或检测结果输入至数据处理终端。

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终端设置有无线网络模块,用于与远程数字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基于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此外,该数据处理终端还可以设置有内置或外接的常规网线接口,例如RJ45接口等。

优选地,所述身份采集器包含:阅读器接口,用于读取身份卡中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并进行身份认证;所述身份卡包括身份证,或其他可以进行读取的可作为身份卡的部件,该采集器主要通过对上述身份卡内数据信息的读取,可以获取到患者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从而通过网络,在与远程终端(例如医疗结构终端、专家终端、手机终端等)建立联接后,可以通过该数据信息,能够确认患者或用户的具体身份,从而将患者或用户的病历信息共享,并且与系统检测到的各项数据关联起来,为专家或系统、医疗机构提供精准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进一步的,所述身份采集器还包括蓝牙接口,USB接口,用于与外部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血氧仪单元设置有手指夹持部,并在所述夹持部中设置有血氧、脉搏传感器;所述血氧、脉搏传感器为双波长发光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血氧仪单元还设置有外接探头,所述外接探头通过血氧仪的外接探头接口与血氧仪连接,并在连接后,取代所述血氧、脉搏传感器,进行血氧、脉搏检测。

优选地,所述血压仪单元设置有EAC稳压电源接口、蓝牙模块、空气管接口、臂带、显示屏;所述血压仪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建立联接后,通过所述数据处理终端控制,进行血压检测。

优选地,所述心脏标志物检测单元包括分析仪、测试卡;

所述分析仪设置有测试卡插入口、显示屏;所述测试卡用于采集检测标本。

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终端、血氧仪单元、血压仪单元、身份采集器、心电图检测单元、心脏标志物检测单元均设置有独立的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可以是内置的充电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或干电池等,或上述多种电源的组合使用。

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终端为平板电脑或PDA设备等。

优选地,所述系统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船型开关,所述系统通过所述船型开关与三相插座连接,以为系统供电。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心脏标志物检测单元适配器及平板电脑适配器,分别与所述船型开关连接;所述心脏标志物检测单元适配器通过电源线与心脏标志物检测单元底座连接,所述平板电脑适配器通过电源线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1.便携式设计,操作简单,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大型电源模块,分量轻。

2.智能快速诊断,胸痛现场1小时内即可自动判断心梗,并实现将现场数据与医疗机构终端、专家终端等的信息共享,以及对患者病历信息的共享,为患者的救助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依据。

3.具备远程专家会诊功能,可实施远程专家会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4.心电图与心脏生物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性高,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实物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应用程序推荐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系统具体结构如下:

数据处理终端:该数据处理终端可以通过蓝牙等无线方式与远程终端以及系统的其他采集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方便用户拿取使用,而不受连接线路的限制。该数据处理终端为平板电脑或PDA设备等。

身份采集器:包含阅读器接口,用于读取身份卡中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并进行身份认证;蓝牙接口;USB接口。

所述身份卡包括身份证,或其他可以进行读取的可作为身份卡的部件,该采集器主要通过对上述身份卡内数据信息的读取,可以获取到患者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从而通过网络,在与远程终端(例如医疗结构终端、专家终端、手机终端等)建立联接后,可以通过该数据信息,能够确认患者或用户的具体身份,从而将患者或用户的病历信息共享,并且与系统检测到的各项数据关联起来,为专家或系统、医疗机构提供精准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身份采集器蓝牙接口遵循Bluetooth V2.0+EDR蓝牙规范,内置2.4G PCB蓝牙射频天线。

心电图检测单元:由心电图采集盒、导联线及相关附件和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组成,该心电图采集盒设置有蓝牙模块,可以通过蓝牙与数据处理终端建立无线连接,这样避免了大量线路的铺设造成的不便,且不受电线距离的限制,使用方便。该单元采集心电图数据及心率数据。

心电采集盒预埋在整个系统的箱体中,在使用时,通过数据处理终端建立与心电采集盒的蓝牙连接,心电采集盒和导联线共同组成采集端,采集心电图,通过数据处理终端进行显示,显示为动态心电图,可以根据医生所需要的波段进行截取,同时也可将心电波形进行存储,作为病人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数据进行管理,以及作为申请远程专家会诊时进行波形的远程传输。此模块中还包括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系统自动对病人的心电波形进行分析,给出数值,并能够自动给出诊断结果,自动上传至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中,诊断结果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的数据来源之一,作为一个心梗诊断的依据。此外,该心电图检测单元在于数据处理终端建立联接后,还可以通过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参数的设置,例如设置走纸速度、灵敏度、滤波模式、记录时长等,便于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心脏标志物检测单元:由分析仪和测试卡构成,并通过数据输入的方式将数据输送至所述数据处理终端。

该单元采用干式测试卡检测,单人单片,几分钟就可出结果,检测项目全,可以检测到判断心梗的心脏标志物,同时也可用于检测血气、电解质、生化、血凝等检测项目。心脏标志物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判断心梗、预后风险评估的依据。同时数据也可作为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的数据来源之一。

血氧仪单元:设置有蓝牙模块,可与其他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血氧仪单元设置有手指夹持部,并在所述夹持部中设置有血氧、脉搏传感器;所述血氧、脉搏传感器为双波长发光二极管,红光:663nm,红外光:890nm,最大平均光输出功率:≤2mW。该血氧仪单元还设置有外接探头,所述外接探头通过血氧仪的外接探头接口与血氧仪连接,并在连接后,取代所述血氧、脉搏传感器,进行血氧、脉搏检测。

血氧仪单元采用手指夹测量数值,简便快捷,可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测数据可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对于心梗诊断、风险评估的依据,同时也可作为病人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数据进行管理,数据也可通过远程专家会诊系统将数据进行远程传输。

血压仪单元:血压仪单元设置有蓝牙模块,可与其他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该血压仪单元采用采用上臂式,能够快速检测病人的血压变化。检测数据可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对于心梗诊断、风险评估的依据,同时也可作为病人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数据进行管理,数据也可通过远程专家会诊系统进行管理。

此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系统该可以设置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块:本模块由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远程专家会诊系统、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组成。

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通过对病人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和心脏生物标志物、血氧血压等结果判读进行快速鉴别,给出参考意见,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给出高中低风险评估预警。

远程专家会诊系统:临床医生根据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给出的指导意见,以及患者的病历信息,结合于自己的经验判断无法最终给出诊断结果时,求助于此系统进行远程专家会诊,可将患者的心电图、心脏标志物、血氧血压、症状、体格检查等数据通过3G无线网络传送给专家端,请求专家会诊的同时,系统会自动给专家发送短信提醒,专家根据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判断分析,将自己的诊断意见再通过远程专家会诊系统传送给医生。

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对患者的检测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可以给出患者的综合报告,检测报告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检测数据、系统诊断意见、专家诊断意见、风险评估等。建立患者的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作为日后的诊断依据。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系统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船型开关,所述系统通过所述船型开关与三相插座连接,以通过外接三相电源为系统供电,或者为系统设备充电。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心脏标志物检测单元电源适配器及平板电脑适配器,分别与所述船型开关连接;所述心脏标志物检测单元电源适配器通过电源线与心脏标志物检测单元底座连接,所述平板电脑适配器通过电源线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连接。作为优选,如图3,该数据处理终端可以采用平板电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