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件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窦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鼻真菌病常隐匿发病,以曲霉菌多见。单侧受累,好发于上颌窦。传统的观点认为,霉菌为条件致病菌,多发于有免疫缺陷者,糖尿病人,烧伤病人,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者或居住潮湿不洁环境者。但近年来,在健康人体检中也发现本病,这表明霉菌也可以在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的某一局部致病。
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开展,可以经鼻行微创的上颌窦手术,在鼻内窥镜下,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完全清理干净上颌窦内的霉菌球及坏死组织,避免了外部切口,术后的复查也极为方便。
由此可见,鼻窦冲洗尤为重要,能够彻底将窦内的霉菌球等异物清洗干净,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必要条件。
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先用鼻内窥镜检查患者鼻窦内的情况,然后再将冲洗管插入鼻窦腔内,挤压弹性吸球,将生理盐水输送到鼻窦内冲洗鼻窦,冲洗后掺杂有杂质的生理盐水流出鼻窦腔,自然的流到鼻窦腔外的出水管排出,然后,再将鼻内窥镜插入鼻窦腔,检查冲洗后的鼻窦腔内的清洁情况,如果冲洗不干净,还需要重复上述过程,来来回回的将鼻内窥镜、冲洗管、出水管多次通过鼻孔插入鼻窦,增加病人的痛苦,且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很大、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窦冲洗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冲洗鼻窦腔时需要来来回回的将鼻内窥镜、冲洗管、出水管多次通过鼻孔插入鼻窦而导致的增加病人的痛苦、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只需一次插管,就能够将鼻窦腔内冲洗干净,又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将冲洗鼻窦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鼻窦冲洗装置,其中,包括:内部设置有微型增压泵、微型抽水泵和可充电电源的枪形冲洗主体、用于存放生理盐水的储液罐和用于存放冲洗后的生理盐水的废液罐,所述可充电电源与所述微型增加泵和所述微型抽水泵电性连接,所述枪形冲洗主体的扳机部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微型增压泵工作压强的连续调节扳手,所述枪形冲洗主体的枪口部设置有管路连接件,所述管路连接件可拆卸于所述枪形冲洗主体的枪口部,所述管路连接件上并列设置有冲洗管和抽吸管,位于所述冲洗管正下方的管路连接件部位固定有鼻内窥镜管,与所述鼻内窥镜管一体设置的光纤接头和显示器接头都设置在所述枪形冲洗主体的枪管下方,所述冲洗管与所述鼻内窥镜管和所述抽吸管分别固定连在一起;
所述微型增压泵的进液口通过一进液管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微型增压泵的出液口通过一出液管与所述冲洗管密封连通;
所述微型抽水泵的进废液口通过一进废液管与所述管抽吸管密封连通,所述微型抽水泵的出废液口通过一出废液管与所述废液罐连通;
其中,所述冲洗管的管顶和距离所述管顶1cm范围内的冲洗管的管壁都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液孔。
上述的鼻窦冲洗装置,其中,所述储液罐和所述废液罐均卡接于所述枪形冲洗主体的握柄端口。
上述的鼻窦冲洗装置,其中,所述微型增压泵的工作压强为8~15Psi。
上述的鼻窦冲洗装置,其中,所述冲洗管的管头与所述冲洗管的管身之间呈100°~110°弯曲,所述鼻内窥镜管与所述冲洗管的形状相同。
上述的鼻窦冲洗装置,其中,所述冲洗管的管头与所述冲洗管的管身之间呈170°~180°弯曲,所述鼻内窥镜管与所述冲洗管的形状相同。
上述的鼻窦冲洗装置,其中,所述冲洗管的长度大于所述抽吸管的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通过将鼻内窥镜管、冲洗管和抽吸管固定连在一起,只需要一次插管,就能将该装置的三个管路同时伸入鼻窦处,在鼻内窥镜的实时反馈下,观察到冲洗的效果,当冲洗的不干净时,及时的调节微型增压泵的工作压强,增加液体量,使得从出液孔出来的液体的冲力能够将鼻窦内的霉菌球等异物冲洗出来,进而一次就能够将鼻窦冲洗干净,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冲洗鼻窦腔时需要来来回回的将鼻内窥镜、冲洗管、出水管多次通过鼻孔插入鼻窦而导致的增加病人的痛苦、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将冲洗鼻窦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速度。
由于储液罐和废液罐均卡接在枪形冲洗主体的握柄端口处,因此,方便拆卸和安装,方便加入生理盐水至储液罐,也方便检测废液管中冲洗后的生理盐水的相关参数,在不用该鼻窦冲洗装置时,将储液罐和废液罐卡接在枪形冲洗主体的握柄端口,将整个的装置放置好,避免丢失储液罐和废液罐。
另外,由于管路连接件可拆卸于枪形冲洗主体的枪口部,因此,在需要对上颚窦进行冲洗时,选用设置有管头和管身之间呈100°~110°弯曲的冲洗管的管路连接件,在需要对蝶窦进行冲洗时,选用设置有管头与管身之间呈170°~180°弯曲的冲洗管的管路连接件,主体部件无需更换,只需要将枪形冲洗主体的枪口部的管路连接件整个换掉,就可以对相应的鼻窦部位进行冲洗,使用和更换都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微型增压泵101、微型抽水泵102和可充电电源103的枪形冲洗主体104、用于存放生理盐水的储液罐105和用于存放冲洗后的生理盐水的废液罐106,可充电电源103用于给微型增加泵101和微型抽水泵102电性连接,枪形冲洗主体104的扳机部41设置有用于调节微型增压泵101工作压强的连续调节扳手107,枪形冲洗主体104的枪口部42设置有管路连接件108,管路连接件108可拆卸于枪形冲洗主体104的枪口部42,管路连接件108上并列设置有冲洗管109和抽吸管110,位于冲洗管109正下方的管路连接件部位固定有鼻内窥镜管111,与鼻内窥镜管111一体设置的光纤接头112和显示器接头113都设置在枪形冲洗主体104的枪管部43下方,冲洗管109与鼻内窥镜管111和抽吸管110分别固定连在一起;微型增压泵101的进液口11通过一进液管114与储液罐105连通,微型增压泵101的出液口12通过一出液管115与冲洗管109密封连通;微型抽水泵102的进废液口21通过一进废液管116与抽吸管110密封连通,微型抽水泵102的出废液口22通过一出废液管117与废液罐106连通;其中,冲洗管109的管顶91和距离管顶1cm范围内的冲洗管109的管壁92都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液孔000。该结构设计的鼻窦冲洗装置通过将鼻内窥镜管、冲洗管和抽吸管固定连在一起,只需要一次插管,就能将该装置的三个管路同时伸入鼻窦处,在鼻内窥镜的实时反馈下,观察到冲洗的效果,当冲洗的不干净时,通过连续调节扳手及时的调节微型增压泵的工作压强,增加液体量,使得从出液孔出来的液体的冲力能够将鼻窦内的霉菌球等异物冲洗出来,进而一次就能够将鼻窦冲洗干净,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冲洗鼻窦腔时需要来来回回的将鼻内窥镜、冲洗管、出水管多次通过鼻孔插入鼻窦而导致的增加病人的痛苦、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将冲洗鼻窦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速度;同时,由于冲洗管上的出液孔均匀的开设在管顶和距离管顶1cm范围内的管壁,因此,用于冲洗的生理盐水能够喷射到鼻窦腔内壁的各个位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死角无法冲洗干净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中,储液罐105和废液罐106均卡接于枪形冲洗主体104的握柄端口44;如此设计方便了储液罐和废液罐的拆卸和安装,方便加入生理盐水至储液罐,也方便检测废液管中冲洗后的生理盐水的相关参数,在不用该鼻窦冲洗装置时,将储液罐和废液罐卡接在枪形冲洗主体的握柄端口,将整个的装置放置好,避免丢失储液罐和废液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中,微型增压泵101的工作压强范围为8~15Psi,如8Psi、9Psi、10Psi、11Psi、12Psi、13Psi、14Psi、15Psi等,这样工作压强范围的微型增压泵输出的具有一定压力的生理盐水能够保证将任何的鼻窦腔内部冲洗干净,限定该微型增压泵的工作压强范围,使得用连续调节扳手调节微型增压泵的工作压强时,有一个范围,不会过大也不会过小,保证冲洗强度的基础上,不会伤害到鼻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中,根据鼻窦的类型,选择设置有相应冲洗管109的管路连接件108,将相应的管路连接件108安装在枪形冲洗主体104的枪口部42;比如:冲洗管109的管头911与冲洗管109的管身912之间呈100°~110°(如100°、103°、105°、108°、110°等)弯曲,鼻内窥镜管111与冲洗管109的形状相同,具有这样的冲洗管的管路连接件适合用来冲洗上颚窦;冲洗管109的管头911与冲洗管109的管身912之间呈170°~180°(如170°、173°、175°、178°、180°等)弯曲,鼻内窥镜管111与冲洗管109的形状相同,具有这样的冲洗管的管路连接件适合用来冲洗蝶窦;其中,冲洗管109的管头911包括管顶91和管壁92。另外,在需要对鼻腔进行冲洗时,选用相应的具有直线冲洗管和抽吸管的管路连接件即可;该鼻窦冲洗装置的枪形冲洗主体包括其内部的部件以及储液罐和废液罐为一个主机,主机部分无需更换,只需要将设置有冲洗管和抽吸管和/或鼻内窥镜管的管路连接件更换一下,就可以对上颚窦、蝶窦以及鼻腔进行冲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中,冲洗管109的长度大于抽吸管110的长度,由于设计抽吸管短于冲洗管,因此,鼻窦开口可以开小一点,使用时,冲洗管的管头进入到鼻窦腔内,抽吸管的管口在鼻窦腔口处,既能够将冲洗后的生理盐水通过微型抽水泵抽吸到废液罐中,又使得开的鼻窦口较小,利于患者的愈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中,微型抽水泵的工作压强小于微型增压泵的工作压强,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清洗的生理盐水在鼻窦腔内清洗的时间稍长,保证了冲洗能够干净。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中,可充电电源103具有一开关31,开关31设置在枪形冲洗主体104的枪管部43上侧,通过该开关31,进而控制微型增压泵和微型抽水泵的工作与否。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时,根据需要冲洗的鼻窦类型,选择适合该鼻窦类型的具有相应冲洗管的管路连接件,将与管路连接件固定的鼻内窥镜的光纤接头接上光纤线、显示器接头接上显示器,将该设置有冲洗管、抽吸管和鼻内窥镜管的管路连接件安装至枪形冲洗主体的枪口部,显示器接头在枪形冲洗主体的枪管部下方,调节显示器接头,以达到一个较为清晰的画面为准,将固定连在一起的冲洗管、抽吸管和鼻内窥镜管从鼻孔插入至需要冲洗的鼻窦处,冲洗管的管头和鼻内窥镜管的前端部位进入到鼻窦腔内部,打开可充电电源的开关,扣动连续调节扳手,调节微型增压泵的工作压强,冲洗管在微型增压泵的作用下将储液罐中的生理盐水抽至鼻窦腔内,根据鼻内窥镜返回的画面,实时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扣动连续调节扳手以增压,由于冲洗管的管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液孔,这样使得从出液孔喷射出来的省里盐水能够冲击到鼻窦腔内部各个部位,从而能够全方位的清洗鼻窦腔内部,鼻窦腔内的水从鼻窦腔内溢出后,在微型抽水泵的作用下,通过抽吸管将冲洗后的具有异物的生理盐水抽吸至废液罐中;这样的冲洗过程,可根据鼻内窥镜返回的冲洗效果画面,实时扣动连续调节扳手以调节从出液孔喷射出来的生理盐水的冲击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冲洗的也很干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窦冲洗装置通过将鼻内窥镜管、冲洗管和抽吸管固定连在一起,只需要一次插管,就能将该装置的三个管路同时伸入鼻窦处,在鼻内窥镜的实时反馈下,观察到冲洗的效果,当冲洗的不干净时,及时的调节微型增压泵的工作压强,增加液体量,使得从出液孔出来的液体的冲力能够将鼻窦内的霉菌球等异物冲洗出来,进而一次就能够将鼻窦冲洗干净,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冲洗鼻窦腔时需要来来回回的将鼻内窥镜、冲洗管、出水管多次通过鼻孔插入鼻窦而导致的增加病人的痛苦、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将冲洗鼻窦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速度。
由于储液罐和废液罐均卡接在枪形冲洗主体的握柄端口处,因此,方便拆卸和安装,方便加入生理盐水至储液罐,也方便检测废液管中冲洗后的生理盐水的相关参数,在不用该鼻窦冲洗装置时,将储液罐和废液罐卡接在枪形冲洗主体的握柄端口,将整个的装置放置好,避免丢失储液罐和废液罐。
另外,由于管路连接件可拆卸于枪形冲洗主体的枪口部,因此,在需要对上颚窦进行冲洗时,选用设置有管头和管身之间呈100°~110°弯曲的冲洗管的管路连接件,在需要对蝶窦进行冲洗时,选用设置有管头与管身之间呈170°~180°弯曲的冲洗管的管路连接件,主体部件无需更换,只需要将枪形冲洗主体的枪口部的管路连接件整个换掉,就可以对相应的鼻窦部位进行冲洗,使用和更换都极为方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