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扩散吸收芯体及含有该高扩散吸收芯体的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01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扩散吸收芯体及含有该高扩散吸收芯体的吸收制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吸收制品领域,特别设置一种高扩散吸收芯体及含有高扩散吸收芯体的吸收制品。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婴儿吸收制品包括婴儿纸尿裤、纸尿片、脱拉库等,均有多层材料构成,包括内表面材料、吸收材料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婴儿纸尿裤具有携带方便,干净卫生的优点,因此,婴幼儿纸尿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婴儿吸收制品越来越讲究舒适与实用,婴儿吸收制品的应用方便了人们抚育婴儿。

由于采用传统的工艺导致了纸尿裤比较厚重,给婴幼儿活动带来不方便,而长时间的使用容易起坨、断层,因此容易挤压到婴幼儿的裆部,给婴幼儿活动带来不便,同时也对婴幼儿的健康带来危害,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了婴儿穿着更舒适,出现由笨重的吸收材料向超薄吸收材料过度的情况。但是由于超薄产品具有更轻更薄、更舒适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超薄产品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但由于超薄吸收芯体本身的特性,因此,具有很多缺陷。如,采用常规的工艺导致了超薄产品容易侧漏,同时纵向扩散差,影响了该吸收芯体的实际使用性能,并且容易导致婴儿红疹等。为了改善该种情况,公告号为CN203244508U、CN103300975B的专利分别提供了一种梳状多层吸收芯体,包括超薄多层吸收芯体和芯体内部的梳齿状结构,每一层吸收体层由若干纵向布置结合在纤维结构层上的吸收体条组成,吸收体条之间相距有间隔,此间隔在吸收芯体上形成纵向的梳状结构,其可实现纸尿裤变得更加轻薄,同时纸尿裤吸收液体之后形成U形立体结构,贴身效果更好,并阻止尿液向两侧横向扩散,更好地疏导尿液,使得尿液往纵向方向行走并被吸收,减少侧漏的可能性,防止尿液从腿部两侧渗出。但是,前述公开文献只在吸收芯体的纵向侧边设置有梳状结构,虽然该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尿液的纵向扩散,但由于构成吸收体条的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吸收速度快的特点,因此,一旦尿液流触高吸水性树脂颗粒表面,即被高吸水性树脂颗粒收纳,同时,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吸收尿液后就会膨胀,膨胀后的高吸水树脂胶体就会挤进、迁移至纤维结构层的梳齿状结构内,高吸水性树脂颗粒胶体填充于作为导流用的梳齿状结构内,且胶体表面发粘的现象,容易出现胶体阻塞现象,导致后续的尿液很难再扩散开来。为了改进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特殊吸收芯体来克服此类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提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提供一种高扩散吸收芯体及使用该高扩散吸收芯体的吸收制品,不但可解决因吸收芯体吸液膨胀后产生的压力导致吸收芯体的吸收能力下降的问题,而且可促进液体在吸收芯体内部的纵向扩散,有效解决现有吸收芯体与吸收制品的吸收及扩散能力低的问题,有效避免因液体吸收或扩散不良导致产生的侧后漏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扩散吸收芯体,所述高扩散吸收芯体由无尘纸面层、至少包括上吸收层与下吸收层层层叠合构建而成的两层吸收层及无尘纸底层由上至下复合而成,所述上吸收层或下吸收层以由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构建而成纤维网络结构层,在所述纤维网络结构层内的纤维网格之间嵌入、固定有高吸水树脂而构成的吸收层,其结构特点为所述高扩散吸收芯体由吸收芯体及至少一条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组成,所述吸收芯体环绕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的周围,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呈镂空结构,并至少从上层吸收层的表面沿垂直方向向下贯穿上层吸收层的底面;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的纵向长度小于高扩散吸收芯体的纵向长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是呈间断或连续的沟槽;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为弧形、V型、长条型、W型、X型及十字型中的一种,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优选为弧形。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从上吸收层的表面沿垂直方向向下贯穿下吸收层的底面,直至抵触无尘纸底层。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从高扩散吸收芯体的无尘纸面层沿垂直方向向下贯穿上吸收层的底面,直至抵触下吸收层的表面。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从从高扩散吸收芯体的无尘纸面层沿垂直方向向下贯穿下吸收层的底面,直至抵触或穿透无尘纸底层。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的上开口宽度为1-30m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是呈连续的长条型沟槽或V型沟槽,所述沟槽的长度为50-450mm;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是呈间断的长条型沟槽或V型沟槽,所述沟槽的长度为5-200m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收层是以由热熔性纤维、绒毛浆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构建而成混合纤维网络结构层,在所述混合纤维网络结构层内的热熔性纤维网格之间、绒毛浆纤维之间或热熔性纤维与绒毛浆纤维之间嵌合固定有高吸水树脂颗粒而构成的吸收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含有如前所述的高扩散吸收芯体,所述吸收制品包含透液性面层、不透液性底层,并将高扩散吸收芯体设置于透液性面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高扩散吸收芯体设置有呈镂空结构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其具有优异的纵向扩散与渗透性能,不但可解决因吸收芯体吸液膨胀后产生的压力导致吸收芯体的吸收能力下降的问题,而且可促进液体在吸收芯体内部的纵向扩散,因此,将该高扩散吸收芯体作为吸收制品的吸收芯体,能有效解决现有吸收制品的吸收及扩散能力低,有效避免吸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因液体吸收或扩散不良导致产生的侧后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高扩散吸收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高扩散吸收芯体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高扩散吸收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高扩散吸收芯体的B-B剖视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的高扩散吸收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高扩散吸收芯体的C-C剖视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的高扩散吸收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高扩散吸收芯体的D-D剖视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5的高扩散吸收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弧形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的E-E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6的一种含有高扩散吸收芯体的吸收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的吸收制品的F-F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对文中术语定义如下:

术语“吸收制品”指用于吸收和容纳人的排泄物(尿液、粪便、经血)的物品,属一次性卫生用品,即卫生制品吸收液体趋于饱和或者容纳了粪便类等淫物后不再使用,而进入垃圾回收处理系统的物品,包括婴儿纸尿裤、婴儿纸尿片、婴儿脱拉裤、两片式婴儿脱拉裤、成人纸尿裤、成人纸尿片等。

术语“透液性面层”指热熔性纤维经过表面亲水性处理且对液体具有优异渗透性的非织造布,包括透液性面层、透液性导流层。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对其作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吸收芯体1由无尘纸面层11、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无尘纸底层15及胶黏剂层12由上至下胶合而成,所述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以由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构建而成纤维网络结构层,在所述纤维网络结构层内的纤维网格之间嵌合、固定有高吸水树脂颗粒而构成的吸收层,其结构特点为在所述高扩散吸收芯体纵向轴对称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一条间断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0,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0从上吸收层13的表面沿垂直方向向下贯穿下吸收层14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0呈镂空结构,形状呈长条型,长度为100mm,宽度为10mm,同时,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0的纵向长度小于高扩散吸收芯体的纵向长度。

实施例2

如附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吸收芯体1由无尘纸面层11、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无尘纸底层15及胶黏剂层12由上至下胶合而成,所述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以由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构建而成纤维网络结构层,在所述纤维网络结构层内的纤维网格之间嵌合、固定有高吸水树脂颗粒而构成的吸收层,其结构特点为在所述高扩散吸收芯体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两条呈轴对称且连续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2,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2从高扩散吸收芯体的无尘纸层11的表面沿垂直方向向下贯穿上吸收层13的底面,直至抵触下吸收层14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2呈镂空结构,形状呈长条型,长度为300mm,宽度为15mm。同时,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22的纵向长度小于高扩散吸收芯体的纵向长度。

实施例3

如附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吸收芯体1由无尘纸面层11、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无尘纸底层15及胶黏剂层12由上至下胶合而成,所述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以由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构建而成纤维网络结构层,在所述纤维网络结构层内的纤维网格之间嵌合、固定有高吸水树脂颗粒而构成的吸收层,其结构特点为在所述高扩散吸收芯体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两条呈轴对称且连续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3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32,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3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32从高扩散吸收芯体的无尘纸层11的表面沿垂直方向向下贯穿无尘纸层15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3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32均呈镂空结构,形状呈长条型,长度为200mm,宽度为20mm。同时,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3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32的纵向长度小于高扩散吸收芯体的纵向长度。

实施例4

如附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吸收芯体1由无尘纸面层11、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无尘纸底层15及胶黏剂层12由上至下胶合而成,所述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以由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构建而成纤维网络结构层,在所述纤维网络结构层内的纤维网格之间嵌合、固定有高吸水树脂颗粒而构成的吸收层,其结构特点为在所述高扩散吸收芯体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两条呈轴对称且连续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4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42,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4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42从高扩散吸收芯体的上吸收层13的表面沿垂直方向向下贯穿下吸收层15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4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42均呈镂空结构,形状呈V型,长度为250mm,宽度为18mm。同时,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4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42的纵向长度小于高扩散吸收芯体的纵向长度。

实施例5

如附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吸收芯体1呈哑铃型形状,该哑铃型形状是在吸收芯体1的两纵向侧边设有轴对称的弧形边或曲线边。

本实施例的吸收芯体1由无尘纸面层11、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无尘纸底层15及胶黏剂层12由上至下胶合而成,所述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以由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构建而成纤维网络结构层,在所述纤维网络结构层内的纤维网格之间嵌合、固定有高吸水树脂颗粒而构成的吸收层,其结构特点为在所述高扩散吸收芯体的左、右两侧边缘即在吸收芯体1的弧形边或曲线边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两条呈轴对称且连续的弧形状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5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52,所述弧形状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5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52从无尘纸层11的表面沿垂直方向向下贯穿无尘纸层15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状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5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52均呈镂空结构,形状呈弧形,长度为280mm,宽度为15mm。同时,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51、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52的纵向长度小于高扩散吸收芯体的纵向长度。

实施例6

如附图2、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吸收制品包含透液性面层2、不透液性底层7以及位于透液性面层2与不透液性底层7之间的高扩散吸收芯体1,所述吸收芯体1由无尘纸面层11、至少包括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层层复合构建而成的两层吸收层及无尘纸底层15由上至下复合而成,所述吸收层以由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构建而成纤维网络结构层,在所述纤维网络结构层内的纤维网格之间嵌合、固定有高吸水树脂颗粒而构成的吸收层。

在本实施例中,吸收制品使用的高扩散吸收芯体至少设置有一条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呈镂空结构且间断或连续的沟槽,形状选择V型、长条型、W型、X型及十字型中的一种,优选连续或间断的长条型或V型。其中,该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的上开口宽度为1-30mm,优选为10-20mm;连续的长条形沟槽或V型沟槽的长度为50-450mm,优选为150-300mm;间断的长条形沟槽或V型沟槽的长度为5-200mm,优选为50-150mm,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吸收制品采用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结构特点制备的高扩散吸收芯体1。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具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或实施例4结构特点的高扩散吸收芯体作为本实施例吸收制品的吸收芯体,所述吸收制品的制备过程如下:在不透液性底层7的两纵向侧边分别设置腿围橡根,将高扩散吸收芯体与不透液性底层7胶合后,在高扩散吸收芯体之上依次胶合透液性导流层3、透液性面层2,同时在吸收制品的前后两端位置将弹性材料10沿吸收制品的横向方向粘合在透液性面层2、不透液性底层7之间,然后对防漏隔边非织造布6进行热熔胶涂布后,将其沿着吸收制品的纵向方向与不透液性底层7进行粘合,最后沿吸收的横向方向,将前腰贴9贴合于位于吸收制品前端的不透液性底层7上,并在吸收制品后端的左右侧边翼胶粘贴合魔术勾贴8,即制得本实施例的含高扩散吸收芯体的吸收制品。

实施例7

如附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吸收芯体1由无尘纸面层11、至少包括上吸收层13与下吸收层14层层复合构建而成的两层吸收层及无尘纸底层15由上至下复合而成,所述吸收层以由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构建而成纤维网络结构层,在所述纤维网络结构层内的纤维网格之间嵌合、固定有高吸水树脂颗粒而构成的吸收层。

在本实施例中,高扩散吸收芯体至少设置有一条的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所述高扩散吸收芯体被分隔为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以及环绕所述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的吸收区。其中,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非镂空结构,而是由高卷曲绒毛浆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构建而成绒毛浆纤维网络,在与液体纵向扩散导流沟槽相连接的吸收区连接面,高卷曲绒毛浆纤维一端穿插进入吸收区内纤维网格之间以及无尘纸内的纤维网格之间,并与纤维网格内的纤维缠绕、抱合连接为一体。

虽然本实用新型描述了具体的实施案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型、变化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