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罩通气的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856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罩通气的辅助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面罩通气的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手控面罩通气是麻醉诱导过程中常用的通气方法,通常情况下实施时需要操作者用双手或单手托起病人下颌,开放呼吸道,同时将面罩紧压于患者面部,使之与麻醉剂或呼吸机之间建立密闭呼吸回路。但由于面罩通气时间通常在三分钟左右,如出现实施人员经验不足、病人属于困难气道或是需要延长面罩通气时间等情况时,即使是双手实施面罩通气也很难长时间维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面罩通气的辅助支架,可以代替人手托起下颌并固定面罩,且能调节高度和角度适应不同人体面部结构实现相对较长时间的面罩通气,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罩通气的辅助支架,其不同之处在于:

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侧边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第二底座套设于所述滑杆上,所述第二底座可相对第一底座平行滑动以调整相对距离;

两个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的升降支撑结构,所述升降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底座的具有空腔的筒体、支撑杆和设置于所述筒体顶端的限位结构,所述支撑杆包括侧面设置有垂直排列的多个限位凹部的竖直杆、和从所述竖直杆顶部向所述辅助支架内弯折形成的弯折杆,所述竖直杆插入所述空腔内且能够相对于空腔上下移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和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卡部,所述限位卡部上开设有供所述竖直杆穿设的开孔,所述限位卡部与限位凹部配合将所述竖直杆固定;

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硅胶带;

以及

设于所述弯折杆自由端的下颌托,所述下颌托呈弧形,一端水平设置,另一端弯曲上翘。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下颌托底部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通过轴承可旋转设于弯折杆上,所述支杆末端设置有旋转调整杆。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竖直杆侧面设置的限位凹部呈楔形卡槽结构,所述楔形卡槽结构上部呈直角下部倾斜。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具有按钮和弹簧结构。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硅胶带和所述下颌托采用弹性材料。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硅胶带一端固定于所述筒体顶部,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面罩的卡扣装置。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底座可左右伸缩移动适应不同宽度的患者颈部;支撑杆可以调节上下高度,且向上移动后可通过限位结构固定在所需高度;下颌托符合人体工程力学设计,同时也可以调整不同角度来适应不同患者的面部解剖结构。升降支撑结构上配有两根硅胶带,可以与现有麻醉用面罩配合使用起到固定面罩于患者面部的作用;辅助支架调整完成后可不再依靠人力托扣面罩,使得面罩通气更加有效且可以较长时间维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其中:1-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筒体,4-限位结构,401-限位槽,402-限位卡部,5-硅胶带,6-支撑杆,601-竖直杆,602-弯折杆,603-限位凹部,7-下颌托,8-旋转调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面罩通气的辅助支架,其包括底座、两个升降支撑结构、硅胶带5和下颌托7。

其中,底座包括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第一底座1侧边固定设置有滑杆,第二底座2套设于所述滑杆上,第二底座2可相对第一底座1平行滑动以调整相对距离。

两个升降支撑结构分别垂直固定于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上,升降支撑结构包括筒体3、支撑杆6和限位结构4,筒体3具有空腔,分别固定于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限位结构4设置于筒体3顶端,支撑杆6包括侧面设置有垂直排列的多个限位凹部603的竖直杆601、和从竖直杆601顶部向辅助支架内弯折形成的弯折杆602,竖直杆601插入空腔内且能够相对于空腔上下移动,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槽和与限位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卡部,限位卡部上开设有供竖直杆601穿设的开孔,限位卡部4与限位凹部603配合将竖直杆601固定。硅胶带5设于筒体3顶部。下颌托7设于弯折杆602自由端,下颌托7呈弧形,其一端水平设置,另一端弯曲上翘。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下颌托7底部设置有支杆,支杆通过轴承可旋转设于弯折杆602上,支杆末端设置有旋转调整杆8。竖直杆601侧面设置的限位凹部603呈楔形卡槽结构,楔形卡槽结构上部呈直角下部倾斜,限位结构4具有按钮和弹簧结构,按下按钮可解除限位结构4对楔形卡槽结构直角边的固定,实现支撑杆6的升降调节。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硅胶带5和下颌托7采用弹性材料,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和解剖学,提高舒适度。硅胶带5一端固定于筒体3上,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面罩的卡扣装置,起到固定面罩于患者面部的作用。

进行麻醉诱导操作时,滑动第二底座2来放宽底座之间的距离,使之完全打开,在病人清醒时将病人颈部和头部放置于辅助支架中间,并按动限位结构4的按钮,将支撑杆6降至最低位置,待病人意识消失后,调整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距离,使下颌托7刚好位于两侧下颌角之下,然后缓慢向上提拉支撑杆6并托起下颌,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旋转调整杆8来调整下颌托7的角度使之与病人下颌更好的贴合,放置面罩于病人面部后,用硅胶带5将面罩紧密固定于病人面部,即可实现长时间的持续面罩通气。

结束面罩通气时,按下限位结构4的按钮将支撑杆6下降至最低位置,将第二底座2向外拉动即可拆除支架。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